爱情三部曲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唐诗抒情艺术新高峰的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但由于其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尤其是一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历来被评论家称为诗谜,千余年来注家辈出,诸说纷呈、莫衷一是。高中阶段所选李商隐的诗作主要是三首,即《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锦瑟》,这三首都是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范畴,它们在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很相似,都写得迷离隐约,因而也就有政治寄托说和纯写恋情说等不同的解释,都是比较难以讲解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把它们看作爱情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情初临的美好是如此得让人留恋。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点出时间和地点。诗人反复强调是“昨夜”星辰“昨夜”风,两个重复的昨夜,可见昨夜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夜星光闪烁,昨夜和风习习,一派温馨浪漫的场景,一场温馨浪漫的邂逅由此产生。“画楼西畔桂堂东”,在“画楼”的西边,在“桂堂”的东边,贵族后堂的宴会在那举行。诗人躬逢盛宴,得以结识那些“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的小姐们,诗人的爱情鸟飞来了。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能诗人很幸运,爱情之门向他打开了,他和宴会上的一位女子一见钟情了,虽然还不能到比翼双飞程度,但双方似乎心灵有了感应,爱情开始得很美好。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这应该是场很热闹的宴会,筵席上,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歌舞喧闹,气氛浓烈。这时候,可能由于羞怯的原因,只能与所爱之人相视传情。我们也就更容易明白诗人反复强调“昨夜”的缘由了,遭遇到爱情的那个美好的时刻怎么会轻易的忘记呢?只会让人去反复的回想,去咀嚼那份美好。“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上班的晨鼓声响起了,将整夜未眠的诗人从甜蜜的回忆中惊醒,回到了冷清的现实。失落与哀怨油然而生,也许是与所爱之人欢娱良宵后而当夜阑人静之时又不免倍添惆怅。总之,在应官鼓声响起后,诗人坐在马上心绪迷离,失魂落魄,像风中蓬草一样又得投入到一天庸常的案牍琐事。陷入爱河的诗人哪怕和心爱的人分别一天,也会相思整夜,很明显,诗人进入了热恋季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分别总是无可避免,相思总是连绵不绝。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在传统的束缚之下,诗人与心爱之人相见的机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情人相见很困难,而相见之后的分别更加痛苦,因为不知道分别之后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相见之苦,离别之苦,都缠绕在一起。无力的东风,凋谢的百花,这暮春季节的分别,让人如此的悲伤凄凉。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想像那到死才停止吐丝的春蚕一样,只有死了才会对心爱的人停止思念,巧用了谐音的手法。而这类手法在民歌中用的比较多,如“莲”和“怜”谐音,“柳”和“留”谐音。如在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和“情”谐音。蜡炬一寸一寸成灰,垂泪到天明。也就是诗人的相思泪无语凝噎中。诗人许下了自己的爱情宣言,始终不渝,坚贞不变。爱情是双方的,更何况是如此深爱的一对恋人呢?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人想象自己心爱的人也是被相思所困扰,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早上镜子中看到如云美发已经改变,是因为相思而容颜憔悴,更因为相思而无心打扮。晚上吟诵着自己所爱的人写给自己的情诗,是如此的思念着对方,却又是如此的难以相见,月光很明亮,可是为什么今天的月光却又是如此的凄清呢?让人感到是如此的孤寂凄凉呢?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颔联和颈联,一实一虚,让人体会到了“故乡今夜思千里”的韵味。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此去蓬山感觉应该是没有多远,但咫尺犹如天涯,何况蓬山又是虚无缥缈的,表现出了诗人对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哀怨情绪,只能借助青鸟来表达自己恳切深厚的情谊了。得不到呼应的爱情,这样的爱情还能持续多久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爱情并不美满,成就了一曲爱的挽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不觉中,时光流逝,岁月老去,回首往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与蝴蝶的嬗变,杜鹃为望帝的寄托,月下晶莹的珠光和氤氲缥缈的玉山,似乎都蕴含着诗人的一种愁苦、孤寂的情愫和希望破灭的凄怆。最后二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的往事,惘然的过去,诗人并没有和自己心爱的人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爱情就如此伤感却又无可奈何地结束了。
  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向往着爱情,但又对封建礼法存着重重的顾虑。“弱者的强爱”这种特殊的爱情形态深刻揭示了人间爱情悲剧的共性。无题系列的诗歌更是爱情的哀歌。
其他文献
《原野》发表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整个民族关注视点发生重大转移,此作未来得及展示自身艺术魅力,便被抗战的洪流裹挟而去。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对曹禺这部具有表现主义艺术特色的戏剧给予认真解读和审视。特别是由王延松编导的《原野》,2006年3月22日天津人艺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全场充溢着奇异之美和浓郁的悲剧气息,其对现实主义的诗意探索,对美学内涵的不断揭示,成为最富有争议,最富有看点的一部
期刊
许多学生常抱怨作文难,对作文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实际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过于关注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技巧”,这些固然重要,然而事实上对学生的写作已经帮助不大。这是因为:第一,汉语是学生的母语,而母语的纯熟运用是可以习得的,他们每天都处在母语的包围、浸润之中,时时刻刻在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第二,高中学生经过十五六年的成长学习,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储备,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
期刊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远处传来二⑴班嘹亮的课前唱,同事们正在猜测这是哪来的流行歌曲,只有我一人倍感亲切:一切都缘于何其芳的《秋天》。是《秋天》这一课堂教学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歌声,也给诗歌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一、吟诵秋天    导入课题后,师生共同归纳朗读的四大要点:①划分节奏(停顿、语速);②标出重音(理解词义)
期刊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诗歌就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诗歌用最凝练的词语传达人们的真挚感情。因此,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怎样进行诗歌的教学呢?古人所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意象来鉴赏诗词已成为共识。那么作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谈谈我的认识。  一、积累意象
期刊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没有宏伟的题材,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词藻,它向读者展示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这种生活平庸、琐碎,甚至还有些许卑微。而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生,感受到了社会体制。  文中的小林以及他老婆“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可是他们结婚后,“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
期刊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深得读者喜爱。不仅因为“短幅中藏无数曲折”(李清照语),含蓄而余意不尽,更因为它主旨蕴藉、深刻,诵读常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一开始就描述女子的情态:“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以音响的延伸暗示季节的漫长、等候的漫长。莲花的开落在日复一日——时间在流淌,无声的,悠远的,女子美丽的容颜也在悄悄远逝。接着,又揭示女子的心态:“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是小小的
期刊
《陌上桑》是汉乐府叙事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成功的人物形象——罗敷。诗中通过叙述一个太守挑逗一个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恶劣品质,热情地赞美了罗敷的美丽、坚贞和聪明,成功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的人物形象。  全诗共分三节,首节写罗敷形貌的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在东升旭日的阳光照耀下,盛装艳服的采桑女——罗敷出场了:
期刊
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居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足千秋。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论李煜词的绝句,对于两篇绝调的说法,见仁见智。从李煜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来看,《虞美人》当为其中一绝调。  《虞美人》是一首感怀故国、悲愤愁苦至极的作品,是以作者的血泪生涯换来的愁绪与思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就向人们摆出了两种寻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花开烂漫,花香醉人,花
期刊
清道光十九年,龚自珍因触犯时忌,辞官南归故里。是年,他写了315首七言绝句,总称《乙亥杂诗》,其中第125首这样写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曲:要使中国具有蓬勃的生气,必须依仗疾风惊雷的涤荡和震撼。清皇朝统治下死气沉沉的局面是令人痛心的,奉劝天公重新振作抖擞精神,打破常规,任用贤才。  这首诗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表达了诗
期刊
写文章不一定总要端起架子/表情达意不一定“字正腔圆”/我的内心不一定绝对隐私/我的生活不一定一片暗淡/议论文不一定总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记叙文不一定都是做好事、讲奉献/抒情散文不一定都是“啊,我爱你,大自然!”/议中适当抒情是点睛之笔/为议而议、无病呻吟往往适得其反/记叙文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激越也可平淡/散文则重在感悟重在体验——写作本来就是多种多样,小说,诗歌或者寓言/多种文体结合,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