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美育价值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lqy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通过语文教材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的。这些教材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而电教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一、培养审美感受力
  
  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感官直接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学生的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对象,同时,这种感知又具有整体性。当对象呈现于眼前时,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经过教师的引导,一定时间的静观默想,消化理解,再将这种无意识状态转为感知,把整个形象分化成个别感觉再组合为一个完整的新形象,完成感知过程。
  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要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和听觉,去发现美、感受美。电教媒体可以再现情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增加感知强度。学生借助电教媒体,突破文字的障碍很快地进入课文情景,积存于记忆深处的表象迅速复现,与眼前的形象串联、叠加、幻化为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审美形象,从而提高了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在朗读欣赏时,辅之优美抒情的配音课文朗读,同时配以动画,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兴奋,享受审美愉悦。在音乐欣赏时,配以动态的文字,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其音乐的美。
  
  二、培养审美鉴赏力
  
  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事物的领悟和评价的能力,它是包括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在内的一种对美的自觉认识的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但是学生的想象力尚不发达,生活阅历浅,记忆中的表象储存贫乏,因而单凭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呈现形象、激起美感。如果把文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诉诸视觉画面时,学生便可依据具体的视觉形象,唤起丰富的想象。投影片、录像片的色彩,可引起学生的简单联想;看画面、听录音后的描述,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再创造性想象,帮助学生的认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媒体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促使学生阅读时始终保持思维的活力。如我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多媒体课件时,对相应的词句配上相应的图片,这样图文对照,让同学们去想象毛泽东在这一时刻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获取“象外之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词的主旨。
  在语文审美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达到升华,提高审美理解力。由于学生的情感还停留在浅层次方面,他们注意的是画面上呈现的形象,喜爱的是轻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所以,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使课文中语言文字传递的情感信息和形象直观情感信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学生的感染就更为强烈,得到“高峰体验”,感受“情感的美”。再通过细腻品味和冷静分析,感受“理性的美”。
  
  三、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指学生按照美的规律直接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同时掌握创造的技能、技巧并在实践中运用。
  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中介,使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架起桥梁。如我在设计《药》多媒体课时,除了大的方面注意设置,还连按纽的设置也特别注意。
  电教手段可以再现生活的美,唤起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回忆,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美、创造美。例如教师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可播放有关的录像,让学生再通过画面来仔细观察。录像片的画面具有选择性,体现着对景物观察的顺序、主次的区别,能让学生在得到审美情趣的再体验的同时,下笔成章。这样的作文训练,省时省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一条捷径。
  总之,“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电教媒体,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真正进入“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语文教学活力的根本保证。(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华强职业学校)
  
  □责任编辑:谢爱林
其他文献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他才可能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发展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在高考或中考中基本处于弱势,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接受高职教育总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网上教学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如何建设并利用网上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网上教学资源运用效果与原因分析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却并不高,网上学习效果也难以保证。通过反思,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资源整合与建设过于形式化。目前,我校对辅导教
伴随着改革开放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社会文明水平逐步提升,法制建设日趋规范,民主功能日益强化,加之政治、文化、社会形态、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影响以及研究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时代特色,给我们的工作开阔了新的视角。我们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空间分布数据探索消化道肿瘤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根据我国中部某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地理定位信息,利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估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但是,由于缺少阅读的氛围和必要的引导,由于学业的压力导致阅读时间的不足,由于某些家长及老师的偏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一是阅读量远远不够,二是没有质的保证。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本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以下一些策略:  
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总会对时下的大学生活抱有某种程度的好奇心,想知道现代的大学生究竟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通过一些经常见诸于报端电视的新闻消息、描述报道和在校园里拍摄的照片,就能够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全部吗?很显然,它们仅仅展示了部分校园生活的场景,并不够生动、深入。伴随着DV摄影的普及,大学生们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用自己的双手记录下大学校园里的生活。这些影片可能不如
目的:探讨HCV RNA定量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和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柱提取试剂比实验,对一种丙型肝炎病毒磁珠法核酸提取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的临床使用进行评估.结
无声电影是对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的所有电影的统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电影由此诞生。在中国,于1905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最初的电影都只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声电影。  无声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三十多年。这期间从一开始对外国电影的盲目模仿,再到对电影题材、艺术手段以及本土风格的反复摸索
如何进行生动、有效的作文教学,这是当前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本人对此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以往作文讲评课中教师单一的“列举学生范文——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