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抗疫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chow_d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无法逃避疫病的威胁。瘟疫的流行给社会风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的节令风俗中,常能见到与驱疫、避疫有关的内容,这一点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
  《吕氏春秋·季冬记》云:“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先秦时期,人们在除夕这一天要举行驱傩仪式,用击鼓的方式驱逐“疫疠之鬼”,以保来年无病无灾。当今除夕的各种习俗,例如挂灯笼、放爆竹、贴门神等,都与驱疫有关。甚至“除夕”的“除”字,也是将疫病、鬼怪等不祥之物全部驱逐之意。
  到了唐代,驱傩仪式已经演变为除夕夜里最热闹、最盛大的娱乐活动。诗人孟郊对此作有一首《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唯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诗人沈俭期在《守岁应制》诗中写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宜将岁酒调神药,圣祚千春万国朝。”沈俭期在诗中提到的“岁酒”,是守岁时喝的一种药酒,据说可以压邪气。
  原本出于避祸求生目的的祭祀活动,为何变成了一种群众娱乐活动呢?这当然要归功于中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傩舞面具

  中国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治疗瘟疫的记载。如《素问》中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文中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黄帝内经》还记载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原则,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种方法已被现代医学证明是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瘟疫防治的一大进步,发生在东汉末年。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疫病流行,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生命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曹植的《说疫气》记载了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文中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这说明那时的人们不再认为疫病是鬼神降祸,而是需要想办法医治。这种客观理性的态度,为防治瘟疫开启了一道门。
  三国时期名医辈出。华佗发现,用青嫩茵陈蒿可治疗流行性黄疸病。屠呦呦正是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新药。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真正对瘟疫做出巨大贡献的名医,是与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的张仲景(另外一位是董奉)。张仲景出身名门望族,官至长沙太守。按照汉朝的规定,官员是不能随意进入百姓住所的,而当时的医生却习惯于上门问诊。身为高官的张仲景为了给普通百姓治病,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矩:每月逢初一和十五,暂停处理政务,打开大门让需要看病的百姓前来问诊。这种坐诊等患者自行上门求医的做法,也被其他医生承袭下来。后来人们将坐诊称为“坐堂”,就是为了纪念最初在公堂为百姓诊病的张仲景。
  即使这样,张仲景也没能阻挡瘟疫侵袭长沙郡。几番瘟疫过后,原本有200多人的张家,在短短10年间,仅剩下五六十人,其中有100多人死于伤寒。悲痛之余,张仲景辞官潜心研究医术。他翻遍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古书,寻访各地名医,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写下了中国第一部中医临床治疗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书中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其中有的药方被沿用至今,其灵活多变的辨证施治方法更是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石。张仲景因此被称为“医圣”。
  为什么叫“伤寒”而不是“瘟疫”?因瘟疫多发生于底层民众,为贵族所不喜,故改称“伤寒”。《小品方》曰:“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瘟疫,是由田舍间号耳。”因为历史久远,且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初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見《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
  隋朝末年,又出了一位名医——“药王”孙思邈。他继承了前人防治瘟疫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讲究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孙思邈强调“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认为人若善摄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认为“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使得他的医术得到广泛推广。
  至唐朝,中国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善的抗击瘟疫的综合手段,无愧于当时世界头号强国的称号。
大傩图(局部) 绢本设色 67.4×59.2cm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张仲景、华佗、董奉、孙思邈,还有很多名医奋战在抗击瘟疫的第一线,比如《黄帝内经》的众多作者,以及汉朝的恒景、费长房,晋朝的葛洪,隋朝的巢元方等。这些医者前赴后继战斗在抗疫一线,成为后世医生的榜样。   防治瘟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医疗工作者的事情,而且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注重预防措施,不治已病治未病


  即使到了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们对于大多数传染病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唯一被人类消灭了的病毒是天花。由于病毒变异速度太快,又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就成为防治传染病的重中之重。
  先秦时代,养生功法“十段锦”就已经广泛流行,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祛病保健;东汉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各种练气、养生的功法层出不穷,增强了人们的抵抗力,有效预防了疾病。
陶颠头俑
东汉 宜宾市博物院藏

  中国医学家最早发明了疫苗防治技术。有学者认为,早在宋代,我国的医学家就尝试用人痘接种术医治天花。到了明代,人痘接种术逐渐成熟,此后世代相传。这种免疫预防法,是牛痘接种术发明以前最有效的预防天花的方法,后来还传入欧洲,流行于美国,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并促进了现代免疫预防医学的诞生。

官方免费抗疫,设立隔离病坊


  在汉代,就有官方为疫区患者免费提供医药的记载,以后各朝代开始效仿,基本成为惯例。到了宋代,瘟疫发生时朝廷还组织医生为患者义诊,药费由朝廷承担。
  西汉时青州大疫,汉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可见当时是由朝廷安排宅院作为隔离医院,用以治疗瘟疫患者。军队中感染瘟疫的士兵也需要与健康的人隔离开来,以防传染。
  唐朝时,佛教寺庙设立的“病人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武则天时期改称为“悲田养病坊”,由朝廷管理。

建立防疫管理,设立边境检疫


  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进行调查的制度。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边塞的将领,都要带随行医官,以负责防疫和官兵健康。元朝设立了民间的医户制度,医户是朝廷许可能从事醫疗活动的民户,由太医院管理,一旦发生瘟疫,医户要参与治疗。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个人清洁


  秦汉时期的《汉律》规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还有用佩兰等草药煎制药水进行洗浴,以防治疾病的文献记载。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将水烧开了再喝。当茶饮普及之后,喝开水更成了全民普及的习惯,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发生的概率。
  古人还注意到鼠类和生食有可能传染疾病,提出“鼠涉饭中,捐而不食”、勿食生冷食物、勿食生鱼等劝告。元代医家还建议人们保持口腔清洁,并指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
  中国很多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代传下来的疾病预防方法和保健习惯。上海人冬季进补,广东人用中药煲汤,南方人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和雄黄酒等习惯,都同预防瘟疫有关。

改善居住环境,药物消毒防疫


  秦汉时期就有建立人工湖和饮水池的记载。人们还认识到患病的牲畜会传染疾病,切不可让其污染水源。秦朝时规定,居民不可随便放置垃圾,“弃灰于道者”要被处以罚款。当时城市内设有下水通道,管道多为陶制,逐节相连,可以排泄污水。
  在瘟疫流行期间,人们还用药物消毒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据出土的竹简记载,凡宾客入城时,其车辆和马具要用药物熏过,以消毒防疫。
  汉代时,城市里还设有公共厕所,称为“都厕”,供大家方便。唐宋时期官方曾大力提倡种树以绿化环境,并设有严格法律,“不得使有砍伐,致令死损”。宋代还用艾蒿等草药驱赶蚊虫,以防瘟疫。

普及医学知识,加强医学常识教育


  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很多预防疾病的常识和方法。秦朝下令焚书时,医药类书籍例外,被保存了下来。
  唐朝的太医院设有医学、针灸、按摩等学科,另外还有地方性的医学教育机构培养医生和防疫人员。当时的政府机构还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在石板上,将其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供民众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南宋时,中国创办了最早的官立医科学校,培养各科医生。此外,各朝代都对以前的医学、药学书籍进行过整理和研究。

官方免税减租,疫区施财赈灾


  西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汉宣帝在瘟疫后下诏“其令君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朝廷还会对疫区予以补贴,中央通过地方将赈灾粮款发到灾民手中。各个朝代都有这样的记载:在发生大疫后,政府官员到疫区巡视,安抚百姓,或开仓赈济,或派遣医生施药救之。地方官府办的“惠民药局”也在地方抗疫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妥善安葬亡者,救济抚养遗孤


  西汉时期,平帝曾下诏,按每家死于瘟疫的人数分别发给数额不等的安葬费。唐朝时,皇帝对瘟疫时期尸体的安置十分重视。唐太宗曾派使者沿城巡查,发现尸骸就迅速掩埋。唐玄宗在大疫期间下令,死者尸体一定要家人掩埋,无人管者,由地方官负责安置。
  唐文宗时规定,患疫家庭留下来的遗孤,如不满12岁,由亲属负责养育,官府提供两个月的口粮救济,孤儿名单要上报官府。这些措施和做法,不但是施行人道,保护生命,还起到了安定民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正是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卫生状况的改善、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历朝历代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视,才使得上古时期带着严肃与凄凉气氛的“除夕”,变成今日欢乐祥和的节日。这是中华文明自强不息、不断奋斗取得的丰硕成果。
  (选自微信公众号“北山浮生”)
其他文献
赤道附近的塞舌尔群岛由115座岛屿组成,因地处热带,每个小岛都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入境时,海关工作人员在我的护照上盖了一个印章,印章的图案是海椰树的果实。海椰树是一个神奇的树种,是地球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2014年5月,我乘坐轮渡离开了塞舌尔最大的岛屿马埃岛,来到了普拉兰岛。普拉兰岛上有座世界上最小的自然遗产“五月谷”,那里正是7000多株海椰树的家园。如果把塞舌尔形容为人间天堂,那么五月谷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据说,魏晋名士陶渊明时常会在膝上置一张无弦无徽的古琴,每当有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苏轼就非常欣赏陶渊明和他的无弦琴:『谁谓渊明贫,尚有一素琴。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可见,对于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乐世界的人来说,只要懂得琴中真趣,琴无弦又何妨呢?音乐存于内心,便足够了。  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古琴意境。七弦琴 战国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十弦琴 战国 湖
达达派即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有一些人则认为它来自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和詹可频繁使用的口头语“da,da”,在罗马尼亚语中意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他们随便翻开一本法德词典,任意选择了一个词,就是“dada”。在法语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优美的《论语》中,最为动人的是这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来这句话并不像我们惯常所理解的那样,是为一个异地朋友的远道而来感到内心愉悦。这个“远方”,它既是宽广无边的地理空间,更是恒无际涯的历史时间。上下纵横无边无涯的时空中有缘得以知遇,是何等的难得而令人欣喜。其间倾诉的,是对这宇宙人生中最为惊心的相遇所油然而生的感动。  
“我要指控我的父母生下了我。”赞恩在法庭上用手指向自己的亲生父母。此时此刻,银幕前的观众仿佛也坐在陪审席中,陪着12岁的赞恩一起进行这场苦涩的审判。黎巴嫩导演纳迪·拉巴基在《何以为家》中,将镜头放置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让观众跟随着赞恩的眼睛,一同进入到“他们的世界”。童年不是成为大人的准备期  《何以为家》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凭借真实感十足的镜头叙事,使影片情节富有层次感。  影片第一幕以赞恩的视角
梨花鹁鸽图(局部)马十六匹图 纸本设色 88.5×323cm 唐 韩幹唐朝前期的花鸟画成就  唐朝前期的花鸟画创作十分繁荣,以描绘贵族生活中的鹤、鹰、鹘、马和庭园中的奇花异兽为主,往往画于屏风、障壁及团扇等处。至于画家,仅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和北宋《宣和画谱》等书记载,能画花鸟、走兽的就有几十人,其中有不少是光耀后世的大家。  初唐的花鸟画家中,薛稷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薛稷,
徙民佛教与“皇帝即如来”思想  北魏早期屡次进行大规模的徙民活动,组建北魏政权与建设国都平城就是这种徙民政策的成果。同样,北魏佛教也是因为徙民政策而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北魏建国以前是几乎与佛教无缘的鲜卑族拓跋部,建设平城后不久就迅速开展佛教活动,甚至第三代太武帝因佛教过于盛行还发布了废佛令。作为北魏佛教盛况的背景,徙民这种强行文化移植策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北魏早期的佛教,那就是“徙民佛
《初恋这首情歌》(原名《Sing Street》)并非只是一部音乐少年的纯爱电影,它更适合被称作“少年康纳之烦恼”—家庭使他筋骨麻痹,学校令他体肤疮痍,暗恋让他迷失所为,兄长的黑胶唱片和乐队的创作表演则伴他心志成长。青春残酷,时节美好,也许事隔经年,重逢何以致意。  题目的构思源于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来自拜伦的《春逝》。作为一个并不忠实的读者,终究只知道他这一首颇流行的情诗,依稀记得遣词造句背后也
中国人喜欢吃、讲究吃,在赞美莲花并赋予其高洁品质的同时,也发现了莲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莲肥大的根茎——藕,可以凉血消暑、健脾开胃;莲叶性平味苦,有去除体内湿气的作用,也是消脂佳品;莲子极具营养价值,是上好的补品,中秋时节莲蓉月饼广受欢迎;莲子心味苦性寒,清心败火……难怪有人认为,莲是“百病可却”的植物。  事实上,古人食用莲藕、莲子等的历史非常悠久。1952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普兰店附近挖掘出一种
仿古山水图册(十开选二)纸本水墨或设色 56.2×36.2cm 明 董其昌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董其昌对山水画的经营是先将物体形状和关系解构,再以干爽的笔墨重新架构,在物像和笔墨之间求得平衡。上述两幅是研究董其昌着色山水的重要资料。  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在山水画领域曾雄踞画坛的吴门画派逐渐走向衰微,随之出现了松江派、武林派等,形成了画派纷争、名家竞进的局面。在这些画派中,松江派因拥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