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逐渐形成并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权会计观。三十多年的会计改革的历史里程是灿烂辉煌的,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体系。
【关键词】 产权会计观 产权会计变革 市场经济 会计
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即是产权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产权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要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会计改革的方向一直紧随整个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它在思想、组织制度、法律制度建设、现代会计理论建设、方法技术改进,以及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实现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当然,会计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产权会计观的确立,它决定着会计变革的方向。
1. 产权会计观的确立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1985年1月正式发布的《会计法》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它对社会主义产权会计观的确立具有决定性影响。
产权会计观是在对“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的认识基础之上建立的。遵从产权所固有的特性——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性与不可侵犯性。通过产权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实现对基础层面的规制也就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讲“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是指除产权交易与市场竞争中必须坚守诚信之外,会计坚守诚信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影响及基础性意义。而会计做假、会计信息失真便会危害整个市场,甚至整个社会。因此,只有讲会计诚信、讲会计道德,守法与执法,才可以把“产权经济”、“法治经济” 与“诚信经济” 三方面统一起来,这是树立产权会计观中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把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在全会建议下,2004年4月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与发布了2004年《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所明确的关键性内容集中在产权制度变革方面。具体就健全社会主义产权会计控制观而言,其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1)进一步明确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2)会计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过程中,既要严格保护国际、集体经济的合法财产权益,也要严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并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会计改革要通过完善产权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4)不断完善《会计法》,把适合中国国情、进行全球性会计制度协调的会计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我国统一会计制度。
2. 在社会主义产权控制观支配下的科学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从1992年11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及其此后的修订,到2006年2月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及其修订,具有中国特色与适应全球性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始终和《宪法》与《会计法》中保护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及利益的精神相一致,应当讲这个体系中的每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也都具体而切实地体现了产权会计观的精神,其求实创新也集中体现在这里。
在社会主义产权会计观的支配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注意适合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克服自由放任或盲目超前的不良行为,防范准则执行后果中的政治经济风险发生,又坚持积极进取的创造性原则,在制定中保持准则的先进性,克服因循守旧,防止规范滞后现象发生。
3. 依据产权会计观,实现产权会计变革
产权会计理论研究者(伍中信,1998;郭道杨,2004;田琨儒, 2003)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必须承担起界定产权、保护产权的职能,传统会计已经难当重任,产权会计变革是潮流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逐步深化会计改革,以产权会计问题系统研究为起点,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对现代会计原理研究的改革方面: (1)从产权控制出发,系统研究会计的管理职能或控制职能;(2)从产权反映与控制原理出发,系统研究现代会计学原理与方法技术;(3)从产权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科学解释现代会计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技术体系,如由原始凭证观向会计契约观的根本转变,再如从“契约耦合”原理出发,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4)对会计学原理中的实例列举以产权会计观为指导,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配合;(5)通过以产权经济学原理为纲对会计学原理基本内容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与理论性,也以其为基础,相适应地进行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了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学日趋显示出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特征,现代产权会计理论研究已步入一个新时代。融合性研究拓宽了会计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使产权会计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在此过程中,产权会计与应用经济学系列、产业经济学系列、管理工程学系列,以及工商管理系列展开了包容广泛的融合性研究。
受市场经济中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影响,与解决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中基本理论问题相适应,在产权会计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了细分,形成了具有我国会计改革特色的专业会计理论体系。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会计界便从绿色会计与审计方面人手,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会计控制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生态环境控制出发,对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计控制理论的务实性研究进入到深层次阶段,包括博士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内,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l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會中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原则后,对这个领域的会计控制问题研究又进人到新的阶段,近几年来,其具创新价值的观点有:(1)建立绿色成本控制体系;(2)建立生态会计学;(3)建立资源会计学;(4)在会计思想上,实现由以“产权为本” 向以“人权为本”的根本转变;(5)从协调产权控制与生态环境控制的关系出发,建立会计报告的第二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曲晓辉,陈瑜.2003.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会计研究.1:45~51
[2] 付磊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7(12):23-28.
(作者单位:北安市电业局)
【关键词】 产权会计观 产权会计变革 市场经济 会计
从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即是产权经济。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产权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要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会计改革的方向一直紧随整个改革开放的大方向,它在思想、组织制度、法律制度建设、现代会计理论建设、方法技术改进,以及会计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实现我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当然,会计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产权会计观的确立,它决定着会计变革的方向。
1. 产权会计观的确立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1985年1月正式发布的《会计法》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它对社会主义产权会计观的确立具有决定性影响。
产权会计观是在对“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的认识基础之上建立的。遵从产权所固有的特性——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性与不可侵犯性。通过产权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实现对基础层面的规制也就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讲“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是指除产权交易与市场竞争中必须坚守诚信之外,会计坚守诚信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影响及基础性意义。而会计做假、会计信息失真便会危害整个市场,甚至整个社会。因此,只有讲会计诚信、讲会计道德,守法与执法,才可以把“产权经济”、“法治经济” 与“诚信经济” 三方面统一起来,这是树立产权会计观中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把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重点。在全会建议下,2004年4月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与发布了2004年《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所明确的关键性内容集中在产权制度变革方面。具体就健全社会主义产权会计控制观而言,其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1)进一步明确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2)会计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过程中,既要严格保护国际、集体经济的合法财产权益,也要严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并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会计改革要通过完善产权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4)不断完善《会计法》,把适合中国国情、进行全球性会计制度协调的会计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我国统一会计制度。
2. 在社会主义产权控制观支配下的科学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从1992年11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及其此后的修订,到2006年2月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及其修订,具有中国特色与适应全球性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始终和《宪法》与《会计法》中保护财产所有者的权益及利益的精神相一致,应当讲这个体系中的每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也都具体而切实地体现了产权会计观的精神,其求实创新也集中体现在这里。
在社会主义产权会计观的支配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注意适合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克服自由放任或盲目超前的不良行为,防范准则执行后果中的政治经济风险发生,又坚持积极进取的创造性原则,在制定中保持准则的先进性,克服因循守旧,防止规范滞后现象发生。
3. 依据产权会计观,实现产权会计变革
产权会计理论研究者(伍中信,1998;郭道杨,2004;田琨儒, 2003)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必须承担起界定产权、保护产权的职能,传统会计已经难当重任,产权会计变革是潮流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逐步深化会计改革,以产权会计问题系统研究为起点,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对现代会计原理研究的改革方面: (1)从产权控制出发,系统研究会计的管理职能或控制职能;(2)从产权反映与控制原理出发,系统研究现代会计学原理与方法技术;(3)从产权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科学解释现代会计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技术体系,如由原始凭证观向会计契约观的根本转变,再如从“契约耦合”原理出发,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4)对会计学原理中的实例列举以产权会计观为指导,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配合;(5)通过以产权经济学原理为纲对会计学原理基本内容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与理论性,也以其为基础,相适应地进行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了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学日趋显示出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特征,现代产权会计理论研究已步入一个新时代。融合性研究拓宽了会计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使产权会计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在此过程中,产权会计与应用经济学系列、产业经济学系列、管理工程学系列,以及工商管理系列展开了包容广泛的融合性研究。
受市场经济中价值决定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的影响,与解决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中基本理论问题相适应,在产权会计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了细分,形成了具有我国会计改革特色的专业会计理论体系。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会计界便从绿色会计与审计方面人手,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会计控制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生态环境控制出发,对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计控制理论的务实性研究进入到深层次阶段,包括博士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系列研究成果在内,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l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會中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原则后,对这个领域的会计控制问题研究又进人到新的阶段,近几年来,其具创新价值的观点有:(1)建立绿色成本控制体系;(2)建立生态会计学;(3)建立资源会计学;(4)在会计思想上,实现由以“产权为本” 向以“人权为本”的根本转变;(5)从协调产权控制与生态环境控制的关系出发,建立会计报告的第二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曲晓辉,陈瑜.2003.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会计研究.1:45~51
[2] 付磊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7(12):23-28.
(作者单位:北安市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