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推进不能只停留于一般的研究层面,而应当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没有学生的真正发展,语文课程改革就是无效的改革。因此,当前,我们亟待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关键词】反思;语文教学;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81-0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我认为,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个方面关照:一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二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三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第二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独有价值,第三点体现了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思想。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呢?应该说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不过,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看,我以为有几点需要特别重视研究、探索。
有人说教学不就是一轮又一轮周而复始吗?也有人讲教学就是一回生二回熟轻车熟路罢了。其实,教学并非如此。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提升课堂效率,不让你在语文课堂上成为孤家寡人,不让你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没有反思总结,是万万不行的。本文思考如何构建有效课堂,重新找回语文的本真。
1 养成良好习惯
1.1 朗读的习惯
朗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因此,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早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
1.2 读书的习惯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课以及学生课余阅读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生各种语文素养的提高。当然,读书的内容教师必须进行指导,尽量的指导学生在兴趣使然的情况下读些诸如散文、诗歌、小小说、哲理文章之类的书籍,对于名著教师可根据大纲予以指导交流,比如搞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沙龙、水煮三国、漫步红楼等。
1.3 动手积累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美妙的东西,比如好词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生活哲理,这些如果不把它们摘抄下来,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8小时后就会忘记65%,两天后将忘记75%,一周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岂不白费力一番?所以,学生要养成摘抄积累背诵的好习惯。
1.4 动手写作的习惯
写作,是学生普遍感觉困难的事情。每当上作文课,让学生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学生绝对是怨声载道,那么,此时我们还谈什么兴趣、有效课堂呢?学生东扯葫芦西扯瓢,得过且过,哪有什么效率?相反,假如我们能让学生自己有写作冲动,自己作比较有趣的事情,那效果一定会比你在课堂上硬性布置作业好的多。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呢?我认为,首先要观察生活,师生有一个交流的契合點,如焦点访谈,家庭琐事,街头见闻,课前5分钟交流,学生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写作体验;其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新闻发布、办报纸等,再则,老师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景,进行随机的练习等等。
1.5 练字的习惯
书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一环,看到字迹俊秀、卷面整齐的作文你是否赏心悦目?因此,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练字。
2 重视作文教学
作文,在重要考试中占据近乎半壁江山,甚至有人说一篇文章治天下,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其实,怎样进行作文教学令很多教师头疼,分专题(拟题、开头、结尾、语言、结构等)作文复习、转换话题作文复习,林林总总,搞得学生云里雾里,老师还担心有什么复习不到的,真是煞费苦心。我觉得作文教学是不能搞突击的,功夫必须用到平时,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几个习惯等等,在此不予赘述。
3 重视诗词积累
诗词积累,有利于学生丰富写作内容,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枯藤老树昏鸦”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受诗人感时伤怀的爱国情愫,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中品味作者失友之痛。
4 渗透阅读方法
一节语文课应该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一篇文章。怎样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怎样把握文章的结构,怎样理清层次,怎样读出文章的感情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虽不必节节课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有所渗透。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教师才能从耗时、低效的阅读教学中走出来。石群老师的这节课中 就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即:用心灵阅读、用真情诉说、用头脑思考。教师必须关注不同文本、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长此训练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5 教师自我超越创新
冷静的观望我们的不少公开课、展示课,有一种强烈的模式化倾向。大多都是让学生自渎自悟,然后交流讨论,指导朗读。“木难成林”,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走进了死胡同。所以我们的老师应该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这种模式,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探究学习都可以运用,文眼、题眼、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大胆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6 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
大型语文考试虽说是综合素质的考试,其实,我感觉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找突破口,不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在平时阅读综合训练中,阅读数量绝对不于阅读能力成正比的,关键在于解题方法的感知。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练中总结如何审题、如何解题等方法,并分类分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只要我们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反思;语文教学;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81-0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我认为,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个方面关照:一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二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三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第一点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性、整合性,第二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独有价值,第三点体现了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思想。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
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呢?应该说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不过,从目前的研究与实践看,我以为有几点需要特别重视研究、探索。
有人说教学不就是一轮又一轮周而复始吗?也有人讲教学就是一回生二回熟轻车熟路罢了。其实,教学并非如此。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提升课堂效率,不让你在语文课堂上成为孤家寡人,不让你的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没有反思总结,是万万不行的。本文思考如何构建有效课堂,重新找回语文的本真。
1 养成良好习惯
1.1 朗读的习惯
朗读,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因此,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早读,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
1.2 读书的习惯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课以及学生课余阅读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学生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生各种语文素养的提高。当然,读书的内容教师必须进行指导,尽量的指导学生在兴趣使然的情况下读些诸如散文、诗歌、小小说、哲理文章之类的书籍,对于名著教师可根据大纲予以指导交流,比如搞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沙龙、水煮三国、漫步红楼等。
1.3 动手积累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美妙的东西,比如好词好句好段、名言警句、生活哲理,这些如果不把它们摘抄下来,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8小时后就会忘记65%,两天后将忘记75%,一周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岂不白费力一番?所以,学生要养成摘抄积累背诵的好习惯。
1.4 动手写作的习惯
写作,是学生普遍感觉困难的事情。每当上作文课,让学生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学生绝对是怨声载道,那么,此时我们还谈什么兴趣、有效课堂呢?学生东扯葫芦西扯瓢,得过且过,哪有什么效率?相反,假如我们能让学生自己有写作冲动,自己作比较有趣的事情,那效果一定会比你在课堂上硬性布置作业好的多。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呢?我认为,首先要观察生活,师生有一个交流的契合點,如焦点访谈,家庭琐事,街头见闻,课前5分钟交流,学生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写作体验;其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新闻发布、办报纸等,再则,老师给学生创设写作的情景,进行随机的练习等等。
1.5 练字的习惯
书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一环,看到字迹俊秀、卷面整齐的作文你是否赏心悦目?因此,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练字。
2 重视作文教学
作文,在重要考试中占据近乎半壁江山,甚至有人说一篇文章治天下,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其实,怎样进行作文教学令很多教师头疼,分专题(拟题、开头、结尾、语言、结构等)作文复习、转换话题作文复习,林林总总,搞得学生云里雾里,老师还担心有什么复习不到的,真是煞费苦心。我觉得作文教学是不能搞突击的,功夫必须用到平时,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几个习惯等等,在此不予赘述。
3 重视诗词积累
诗词积累,有利于学生丰富写作内容,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枯藤老树昏鸦”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受诗人感时伤怀的爱国情愫,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中品味作者失友之痛。
4 渗透阅读方法
一节语文课应该有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一篇文章。怎样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怎样把握文章的结构,怎样理清层次,怎样读出文章的感情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虽不必节节课面面俱到,但我们必须有所渗透。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教师才能从耗时、低效的阅读教学中走出来。石群老师的这节课中 就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即:用心灵阅读、用真情诉说、用头脑思考。教师必须关注不同文本、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长此训练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5 教师自我超越创新
冷静的观望我们的不少公开课、展示课,有一种强烈的模式化倾向。大多都是让学生自渎自悟,然后交流讨论,指导朗读。“木难成林”,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走进了死胡同。所以我们的老师应该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这种模式,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探究学习都可以运用,文眼、题眼、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大胆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6 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
大型语文考试虽说是综合素质的考试,其实,我感觉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找突破口,不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在平时阅读综合训练中,阅读数量绝对不于阅读能力成正比的,关键在于解题方法的感知。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练中总结如何审题、如何解题等方法,并分类分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很多,不是几句话能够涵盖的。只要我们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教学有艺术,相信我们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