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团简介】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以鲁迅、周作人为骨干的经常给北京《晨报副刊》撰稿的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于1924年组织的文艺团体。该社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社员来去自由,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为其特点。
【代表人物】
《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社团刊物】
《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其刊物,由于孙伏园主编的《语丝》,因“不愿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权威,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而于1927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其后,迁至上海,先后由鲁迅、柔石接编。但由于同人观点不尽相同,行动不能一致,终因力量不支而休刊。“语丝社”也因此不复存在。
【创作风格】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
【主要成就】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作品选读一】
孙伏园(1894~1966),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桐柏、松年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早年在山会师范学堂、北京大学学习,两度成为鲁迅的学生。1912年任北京《晨报》副刊编辑,人称“副刊大王”。鲁迅名作《阿Q正传》即在该报首次连续发表。后又应邀主编《京报》副刊。1927年3月,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至冬回上海,创办嘤嘤书屋,出版《贡献》半月刊。1928年主编《当代》,旋即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重庆中外出版社社长。1939年3月,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兼《士兵月报》社社长,齐鲁大学国文系主任,大竹乡村工作人员训练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后在华西大学和铭贤学院任教,同时主编成都《新民报》。建国后,孙伏园被任命为政务院出版总署版本图书馆馆长。其著作主要有《伏园游记》与《鲁迅先生二三事》。
绍兴东西
孙伏园
前听一位云南朋友潘孟琳兄谈及,云南有一种挑贩,挑着两个竹篓子,口叫着:“卖东西呵!”这种挑贩全是绍兴人,挑里面的东西全是绍兴东西;顾客一部分自然是绍兴旅滇同乡,一部分却是本地人及别处人。所谓绍兴东西就是干菜,笋干,茶叶,腐乳等等。
绍兴有这许多特别食品,绍兴人在家的时候并不觉得,一到旅居外方的时候便一样一样地想起来了;绍兴东西的挑子就是应了这种需要而发生的;我在北京,在武汉,在上海,也常常看见这一类挑子。
解剖起来,所谓绍兴东西有三种特性:第一是干食,第二是腐食,第三是蒸食。
干食不论动植物质,好处在:(1)整年地可以享用这类食品,例如没有笋的时候可以吃笋干,没有黄鱼的时候可以吃白鲞(这字读作“响”,是一个浙东特有的字,别处连认也不认得);(2)增加一种不同的口味,例如芥菜干和白菜干,完全不是芥菜和白菜的口味,白鲞完全不是黄鱼的口味,虾米完全不是虾仁的口味;(3)增加携带的便利,既少重量,又少面积,既没有水分,又不会腐烂。这便是干食的好处。
至于腐食,内容和外表的改变比干食还厉害。爱吃腐食不单是绍兴人为然,别处往往也有一样两样东西是腐了以后吃的,例如法国人爱吃腐了的奶油,北京人爱吃臭豆腐和变蛋(俗曰皮蛋)。但是,绍兴人确比别处人更爱吃腐食。腐乳在绍兴名曰“霉豆腐”。有“红霉豆腐”和“白霉豆腐”之别。
白霉豆腐又有臭和不臭两种,臭的曰“臭霉豆腐”,不臭的则曰“醉方”和“糟方”,因为都是方形的。此外,千张(一名百叶)也有腐了吃的,曰“霉千张”。笋也腐了吃,曰“霉笋”。
菜根也腐了吃,曰“霉菜头”。苋菜的梗也腐了吃,曰“霉苋菜梗”。霉苋菜梗蒸豆腐是妙味的佐饭菜。这便渐渐讲到蒸食的范围里去了。
蒸食也有许多特别的东西。但绝没有别处的讲究,例如荷叶米粉肉的蒸食,和鲫鱼青蛤的蒸食,是各处都有的,但绍兴人往往蒸食青菜豆腐这类粗东西。这里我要请周启明先生原谅,没有得到他的同意,发表了他托我买盐奶的一张便条。盐奶是一种烧盐的余沥。烧盐的时候,盐汁有点点滴下的,积在柴灰堆里,成为灰白色的煤块样的东西,这便是盐奶。盐奶的味道仍是咸——(盐奶的得名和钟乳石的得名同一道理)——而别具鲜味,最宜于做“豆腐”吃。“”者是捣之搅之之谓。豆腐了之后,加以盐奶,面上或者加些笋末和麻油,在饭锅子里一蒸,是多蒸几次更好,取出食之,便是价廉味美的“豆腐”了。又如干菜蒸肉,是生肉一层,干菜一层,放在碗中蒸的,大约要蒸二十次或十五次,使肉中有干菜味,干菜中也有肉味。此外,用白鲞和鸡共蒸,味道也是无穷,西湖碧梧轩绍酒馆便以这“鲞拼鸡”闻名于世。
(发表于《文艺茶语》第2卷2期,1939年9月1日)
【作品选读二】
周作人是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菱角》《夏之梦》等。多以小题材为描述对象,笔调从容、闲逸,于趣味性、知识性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议论性散文在当时也占有重要地位。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十三年二月
(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以鲁迅、周作人为骨干的经常给北京《晨报副刊》撰稿的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于1924年组织的文艺团体。该社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社员来去自由,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为其特点。
【代表人物】
《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
【社团刊物】
《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其刊物,由于孙伏园主编的《语丝》,因“不愿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权威,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而于1927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其后,迁至上海,先后由鲁迅、柔石接编。但由于同人观点不尽相同,行动不能一致,终因力量不支而休刊。“语丝社”也因此不复存在。
【创作风格】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
【主要成就】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作品选读一】
孙伏园(1894~1966),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桐柏、松年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早年在山会师范学堂、北京大学学习,两度成为鲁迅的学生。1912年任北京《晨报》副刊编辑,人称“副刊大王”。鲁迅名作《阿Q正传》即在该报首次连续发表。后又应邀主编《京报》副刊。1927年3月,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至冬回上海,创办嘤嘤书屋,出版《贡献》半月刊。1928年主编《当代》,旋即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重庆中外出版社社长。1939年3月,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兼《士兵月报》社社长,齐鲁大学国文系主任,大竹乡村工作人员训练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后在华西大学和铭贤学院任教,同时主编成都《新民报》。建国后,孙伏园被任命为政务院出版总署版本图书馆馆长。其著作主要有《伏园游记》与《鲁迅先生二三事》。
绍兴东西
孙伏园
前听一位云南朋友潘孟琳兄谈及,云南有一种挑贩,挑着两个竹篓子,口叫着:“卖东西呵!”这种挑贩全是绍兴人,挑里面的东西全是绍兴东西;顾客一部分自然是绍兴旅滇同乡,一部分却是本地人及别处人。所谓绍兴东西就是干菜,笋干,茶叶,腐乳等等。
绍兴有这许多特别食品,绍兴人在家的时候并不觉得,一到旅居外方的时候便一样一样地想起来了;绍兴东西的挑子就是应了这种需要而发生的;我在北京,在武汉,在上海,也常常看见这一类挑子。
解剖起来,所谓绍兴东西有三种特性:第一是干食,第二是腐食,第三是蒸食。
干食不论动植物质,好处在:(1)整年地可以享用这类食品,例如没有笋的时候可以吃笋干,没有黄鱼的时候可以吃白鲞(这字读作“响”,是一个浙东特有的字,别处连认也不认得);(2)增加一种不同的口味,例如芥菜干和白菜干,完全不是芥菜和白菜的口味,白鲞完全不是黄鱼的口味,虾米完全不是虾仁的口味;(3)增加携带的便利,既少重量,又少面积,既没有水分,又不会腐烂。这便是干食的好处。
至于腐食,内容和外表的改变比干食还厉害。爱吃腐食不单是绍兴人为然,别处往往也有一样两样东西是腐了以后吃的,例如法国人爱吃腐了的奶油,北京人爱吃臭豆腐和变蛋(俗曰皮蛋)。但是,绍兴人确比别处人更爱吃腐食。腐乳在绍兴名曰“霉豆腐”。有“红霉豆腐”和“白霉豆腐”之别。
白霉豆腐又有臭和不臭两种,臭的曰“臭霉豆腐”,不臭的则曰“醉方”和“糟方”,因为都是方形的。此外,千张(一名百叶)也有腐了吃的,曰“霉千张”。笋也腐了吃,曰“霉笋”。
菜根也腐了吃,曰“霉菜头”。苋菜的梗也腐了吃,曰“霉苋菜梗”。霉苋菜梗蒸豆腐是妙味的佐饭菜。这便渐渐讲到蒸食的范围里去了。
蒸食也有许多特别的东西。但绝没有别处的讲究,例如荷叶米粉肉的蒸食,和鲫鱼青蛤的蒸食,是各处都有的,但绍兴人往往蒸食青菜豆腐这类粗东西。这里我要请周启明先生原谅,没有得到他的同意,发表了他托我买盐奶的一张便条。盐奶是一种烧盐的余沥。烧盐的时候,盐汁有点点滴下的,积在柴灰堆里,成为灰白色的煤块样的东西,这便是盐奶。盐奶的味道仍是咸——(盐奶的得名和钟乳石的得名同一道理)——而别具鲜味,最宜于做“豆腐”吃。“”者是捣之搅之之谓。豆腐了之后,加以盐奶,面上或者加些笋末和麻油,在饭锅子里一蒸,是多蒸几次更好,取出食之,便是价廉味美的“豆腐”了。又如干菜蒸肉,是生肉一层,干菜一层,放在碗中蒸的,大约要蒸二十次或十五次,使肉中有干菜味,干菜中也有肉味。此外,用白鲞和鸡共蒸,味道也是无穷,西湖碧梧轩绍酒馆便以这“鲞拼鸡”闻名于世。
(发表于《文艺茶语》第2卷2期,1939年9月1日)
【作品选读二】
周作人是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菱角》《夏之梦》等。多以小题材为描述对象,笔调从容、闲逸,于趣味性、知识性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议论性散文在当时也占有重要地位。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作“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十三年二月
(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