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育的艺术,更是教师语言的艺术,它不仅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未发育成熟,外界的评价影响着他们对自身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教师如果使用正面的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其积极发展。相反,如果 使用负面的评价语言,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失去信心,变得消极被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
接下来我针对二一班的实施情况做对本学期教师基本功中的评价改整改汇报。
(一)评价的类别
1.从学习方式上看:分为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
①个人评价
个人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大多以课堂中回答问题的表现为载体进行评价。
评价中强调学生的强调思维、语言、声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状态、思维的引领。
②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教学活动中以小组表现或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的评价。
常见的方式有:以小组评价整顿课前纪律,以小组评价检测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度以小组评价促进的合作学习或者交流的程度。小组评价强调全组员参与或完成任务的状态;强调真实的交流并且声音洪亮;强调组内能依据不同方法主动交流的习惯。
2.从外显的行为看:语言评价、非语言评价
①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是指教师或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为载体对其他群体或对象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学生的思维,质疑,声音、表达。
教师对全班的评价强调学生们的上课的状态,声音,表现。
学生的语言评价一般出现在学生展示环节,一般强调学生展示时的语言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是否能听明白等等。
②非语言评价
非语言评价是指教师或学生对课堂上的学生实施语言评价外的其他的所有评价方式。
比如:当学生表现非常优秀时,学生不自觉的掌声;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期许或欣赏的目光;在课堂1vs1回答时竖大拇指、击掌的动作。学生质疑或判断对错时做出的手势。
3.从评价主体上看: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①师生评价
师生评价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常规课堂中的评价。
②生生评价
生生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生生交往互动、相互提升的评价。主要以课前三分钟和个人展示汇报为契机进行评价。课前三分钟的评价围绕:题型、肢体、语言、声音、难易程度。个人汇报注重语言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是否能听明白等等。
(二)评价的外显及奖励
本班的评价会以不同程度的加分来体现,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细化加分的明确表现和分值,做到分数和评价内容的统一。利用APP的数据功能统计结果,一周进行一次评比,颁发进步、潜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三)评价的策略
1.及时执行加分,调动积极性,延时没有任何效果
2.小组评价,全组加分不能引发积极和竞争心理。可以选一个代表就给一个或2个组加分,否则动机减半。
3.提前放一个表格,明确方向,让学生或多角度评价。
4.教师评价语要简洁明了,说到核心,不能评价时间太久。
5.教师评价时要有情感卷入。
6.评价形式多样:除了常规加分可以借助软件以亮点头像的形式激励学生。比如:以写课堂作业为例,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多选机制,点亮头像,前30人加2分,后10人加1分,
7.优化评价的时间和对象。简单问题整体展示,评价转向全班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转向个人的評价或小组交流的评价。
8.小组的评价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巡视。保证真实交流和公平。
9.注重学生的生成资源展示,促进是生生互动和生生评价。
(四)评价需继续改进的内容
1、教师点评和加分有些费时间,尝试提前约定分值的含义,减少评价时间。与此同时精炼评价语。
2、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包含发言和评价。
3、创新评价的形式。
总之,以上是本学期我以二1班为实验的评价改进汇报。虽然总结了一些心得,但仍有改进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继续实践。改进无止境,愿自己能保持教学的热情继续探索、继续前行。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教育的艺术,更是教师语言的艺术,它不仅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未发育成熟,外界的评价影响着他们对自身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教师如果使用正面的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其积极发展。相反,如果 使用负面的评价语言,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失去信心,变得消极被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语言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
接下来我针对二一班的实施情况做对本学期教师基本功中的评价改整改汇报。
(一)评价的类别
1.从学习方式上看:分为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
①个人评价
个人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大多以课堂中回答问题的表现为载体进行评价。
评价中强调学生的强调思维、语言、声音。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状态、思维的引领。
②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教学活动中以小组表现或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的评价。
常见的方式有:以小组评价整顿课前纪律,以小组评价检测学生对任务的完成度以小组评价促进的合作学习或者交流的程度。小组评价强调全组员参与或完成任务的状态;强调真实的交流并且声音洪亮;强调组内能依据不同方法主动交流的习惯。
2.从外显的行为看:语言评价、非语言评价
①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是指教师或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为载体对其他群体或对象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学生的思维,质疑,声音、表达。
教师对全班的评价强调学生们的上课的状态,声音,表现。
学生的语言评价一般出现在学生展示环节,一般强调学生展示时的语言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是否能听明白等等。
②非语言评价
非语言评价是指教师或学生对课堂上的学生实施语言评价外的其他的所有评价方式。
比如:当学生表现非常优秀时,学生不自觉的掌声;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期许或欣赏的目光;在课堂1vs1回答时竖大拇指、击掌的动作。学生质疑或判断对错时做出的手势。
3.从评价主体上看: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①师生评价
师生评价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常规课堂中的评价。
②生生评价
生生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是生生交往互动、相互提升的评价。主要以课前三分钟和个人展示汇报为契机进行评价。课前三分钟的评价围绕:题型、肢体、语言、声音、难易程度。个人汇报注重语言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讲解是否能听明白等等。
(二)评价的外显及奖励
本班的评价会以不同程度的加分来体现,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细化加分的明确表现和分值,做到分数和评价内容的统一。利用APP的数据功能统计结果,一周进行一次评比,颁发进步、潜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三)评价的策略
1.及时执行加分,调动积极性,延时没有任何效果
2.小组评价,全组加分不能引发积极和竞争心理。可以选一个代表就给一个或2个组加分,否则动机减半。
3.提前放一个表格,明确方向,让学生或多角度评价。
4.教师评价语要简洁明了,说到核心,不能评价时间太久。
5.教师评价时要有情感卷入。
6.评价形式多样:除了常规加分可以借助软件以亮点头像的形式激励学生。比如:以写课堂作业为例,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多选机制,点亮头像,前30人加2分,后10人加1分,
7.优化评价的时间和对象。简单问题整体展示,评价转向全班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转向个人的評价或小组交流的评价。
8.小组的评价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巡视。保证真实交流和公平。
9.注重学生的生成资源展示,促进是生生互动和生生评价。
(四)评价需继续改进的内容
1、教师点评和加分有些费时间,尝试提前约定分值的含义,减少评价时间。与此同时精炼评价语。
2、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包含发言和评价。
3、创新评价的形式。
总之,以上是本学期我以二1班为实验的评价改进汇报。虽然总结了一些心得,但仍有改进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继续实践。改进无止境,愿自己能保持教学的热情继续探索、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