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这给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出了难题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正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处的困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态度,我们才能完善现今在实践、理论、制度上的不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困境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导思想。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错综复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又是中国的困境,其重点在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正确认识和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种实现形态:一是实践形态,二是理论形态,三是制度形态。”因此,本文主要从实践、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
(一)实践困境
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在于实践。但是理论总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指导,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它并没有外化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我们的实践中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困境,比如“大跃进”和“十年文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党和政府一些行为也陷入了本本主义中。
(二)理论困境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有一个困境是理论困境:一方面,现有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在应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时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中国新儒家学派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双重夹击。尽管马克思主义有国家、政府的强力为支持,但其生存环境还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1.应对时事的滞后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除了其自身的科学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真理,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常保青春和活力。但是,党和政府在处理国内事务的时候,总是体现出一种滞后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没有跟上国内事务变化的脚步。这种现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尤为明显。
2.应对挑战的无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儒家文化来看, 其中的中和、忠孝、节义等观念就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血缘而轻民主的消极因素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传统文化中狭隘的小农思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入世而轻出世’的思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西方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表现在:
第一,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如福山的“时代终结论”。
第二,抨击集体主义,鼓吹个人主义。
第三,票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三)制度困境
當今中国政治制度的困境主要是在60多年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这种路径依赖一方面使政治制度中好的方面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它可能使政治制度中不好的方面得以顽强生存,要改变它比建立一个新的体制还要难。而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制度困境就是改革这种路径依赖遗留下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些列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腐败问题、群体性事件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有其具体原因,但和现今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不无关联。当今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经济改革滞后,党的执政方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还需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困境的应对方法
(一)实践形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成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切记遵循守旧的本本主义,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二)理论形态
在应对理论困境的时候,党和国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放到突出地位,并在批判继承新儒家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中,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
1.理论建设:自我完善
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建设和自我完善中,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去”,“回到马克思去”并不是教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另外,要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增加理论研究经费支出。理论的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去完成,这就需要国家塑造出一大批具有一流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让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
2.批判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善,需要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理论成果的精华。当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完善马克思主义。所以,在借鉴、吸收过程中就必须有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是主体,其他理论只是为了更好的完善马克思主义。所以,一定要批判、吸收,而不要被其他理论同化,不能背离和背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内化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来。一方面要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特证,另一方面,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和方法评判和分割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新自由主义就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在应对新自由主义的时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这是底线。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些思想可以用来借鉴。比如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在公共管理中特别强调“强社会、弱国家”,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国家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制度形态
当今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的三大主要困境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滞后;党的执政方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法制化建设还需完善。所以,我国的体制改革应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当今政治改革的重点都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包括:首先是政府的权力转移。其次是建立制度化的监督体系。第三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第四是坚持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
三、结语
在去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尤其是在经济、教育、科研、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其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现在,已经面临着困境。面对实践困境、理论困境和制度困境,我们不得不逐一应对。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马克思主义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6.
[2] 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天府新论,2009,1.
[3] 田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及出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困境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导思想。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错综复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又是中国的困境,其重点在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正确认识和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种实现形态:一是实践形态,二是理论形态,三是制度形态。”因此,本文主要从实践、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
(一)实践困境
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价值在于实践。但是理论总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指导,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它并没有外化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我们的实践中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困境,比如“大跃进”和“十年文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党和政府一些行为也陷入了本本主义中。
(二)理论困境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有一个困境是理论困境:一方面,现有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在应对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时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中国新儒家学派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双重夹击。尽管马克思主义有国家、政府的强力为支持,但其生存环境还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1.应对时事的滞后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除了其自身的科学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真理,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常保青春和活力。但是,党和政府在处理国内事务的时候,总是体现出一种滞后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没有跟上国内事务变化的脚步。这种现象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尤为明显。
2.应对挑战的无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是很明显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儒家文化来看, 其中的中和、忠孝、节义等观念就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征。”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血缘而轻民主的消极因素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传统文化中狭隘的小农思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入世而轻出世’的思想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西方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表现在:
第一,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如福山的“时代终结论”。
第二,抨击集体主义,鼓吹个人主义。
第三,票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三)制度困境
當今中国政治制度的困境主要是在60多年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这种路径依赖一方面使政治制度中好的方面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它可能使政治制度中不好的方面得以顽强生存,要改变它比建立一个新的体制还要难。而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制度困境就是改革这种路径依赖遗留下来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一些列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腐败问题、群体性事件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有其具体原因,但和现今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不无关联。当今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政治体制改革相对经济改革滞后,党的执政方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还需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困境的应对方法
(一)实践形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化成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切记遵循守旧的本本主义,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二)理论形态
在应对理论困境的时候,党和国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放到突出地位,并在批判继承新儒家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中,吸收、借鉴其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
1.理论建设:自我完善
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建设和自我完善中,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去”,“回到马克思去”并不是教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另外,要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增加理论研究经费支出。理论的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知识分子去完成,这就需要国家塑造出一大批具有一流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让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
2.批判吸收:借鉴优秀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完善,需要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理论成果的精华。当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完善马克思主义。所以,在借鉴、吸收过程中就必须有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是主体,其他理论只是为了更好的完善马克思主义。所以,一定要批判、吸收,而不要被其他理论同化,不能背离和背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内化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来。一方面要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特证,另一方面,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和方法评判和分割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新自由主义就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在应对新自由主义的时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这是底线。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些思想可以用来借鉴。比如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在公共管理中特别强调“强社会、弱国家”,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国家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制度形态
当今中国政治体制面临的三大主要困境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滞后;党的执政方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法制化建设还需完善。所以,我国的体制改革应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当今政治改革的重点都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包括:首先是政府的权力转移。其次是建立制度化的监督体系。第三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第四是坚持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
三、结语
在去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尤其是在经济、教育、科研、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使其更有生命力和活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现在,已经面临着困境。面对实践困境、理论困境和制度困境,我们不得不逐一应对。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马克思主义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6.
[2] 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天府新论,2009,1.
[3] 田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及出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