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习语 文化背景 翻译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常碰到大量的英文习语。如果从字面上肤浅地进行翻译,不仅与原意相去甚远,而且会一团迷糊,笑话百出。那么如何才能可信、准确、精练地翻译这些习语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习语的概念。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或严肃、或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但同时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语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教学中,这些文化因素往往是学生翻译中的难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同样英语中有许多“水”和“船”的习语,如“Write on water ”(过眼云烟,转瞬即逝),back and fill(出尔反尔,朝三暮四),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东风一到,春天就来了。”中国许多文人歌颂春天时都用到了“东风”。朱自清先生在著名的散文《春》中,就有“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的句子。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浪漫方义诗人雪莱(Shelley)的抒情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就有“……If winter comes ,can sping be far behind?”(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用来表达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赞美,对自由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同样在汉语中“夏天”常与炎热联系在一起,我们常会听到“酷热炎炎”、“骄阳似火”、“三伏天”这样的说法。而此时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类似我们的春天),常常与“可爱、温暖、美好”相连,所以英语中有“把恋人比作夏天”的说法。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如汉语中的“白色恐怖、红卫兵、黑材料、大跃进、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英语中的“red-neck”(乡巴佬)、“blackball”(盛装舞会)“After you”(女士优先)、“pin money”(针线钱)、“pipe dream”(白日梦)、“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Thanks giving”(感恩节)。
这些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如果它们翻译为英语,外国人是无法理解的,反之亦然。文革时期不是有把“西红柿”翻译成“东红柿”的笑话吗?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风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可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对动物的不同看法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把它和人联系在一起有贬意。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头军师”、“走狗”、“狗崽子”、“癞皮狗”等等,举不胜举。狗的贬义形象深深植根于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国家中,狗不仅是宠物,家中的一员,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们喜欢用“dog”一词来描述人,并含有褒意。例如:“lucky dog”(幸运儿)、“sick as a dog”(病得厉害)、“dog-tired”(累极了)、“dog-eared”(卷角的书)、“dog-days”(三伏天)、“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得意忘形)、“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时来运转,人人都有出头日)。
与此相反,中国人喜爱猫,用“馋猫”来比喻贪嘴的人,其间多含有亲昵的成分。对小孩有的人也喜欢用“小猫咪,喵喵”等称呼,喜爱的成分不言而喻。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内心邪恶的女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猫常与巫术、鬼怪有联系。和猫有联系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例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机密)、“Cat got your tongue?”(取笑某人应说话却不作声)、"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焦躁不安、心神不宁)。“绵羊”和“山羊”在汉语中都是中性词,不带任何情感色彩,而在英语中好人比作绵羊、恶人比作山羊。所以习语“Separet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要译为:区分善恶,区分好人和坏人。
2、颜色内涵的差异
颜色词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最典型的是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它们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和不幸。葬礼中西方人习惯穿黑色的礼服。同样童话故事里的巫婆也身着黑袍与黑暗为伴。精典童话《天鹅湖》中的黑天鹅就是邪恶的化身。因此黑色也叫“死色”。和“black”有联系的习语也多含贬意。例如“blackflag”(海盗旗)、“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letter day ”(凶日)、“black art”(妖术)、“black sheep”(坏家子)、“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辨)。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圣经故事里的天使总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上悬着银白色的光环。婚礼中的新娘身着洁白的婚纱,喻意着纯洁、幸福和美好。和“White”有联系的习语自然含有褒意。例如“a white Christmas”(银装素裹的圣诞节)、“a white day”(吉日)、“White House”(白宫)、“Snow White”(白雪公主)、“They treated us white”(他们公正地对待我们)、“He is the white -headed boy of the new generation” (他是新一代中的宠儿)。
其它颜色也有不同涵义,在此不类举。
四、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英文语言中也存在着大量与宗教有关的习惯。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从建筑、绘画、服饰到文学作品到处都可以看到佛教的影响。与“佛教”相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佛光普照”、“佛门广大”、“天诛地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有“My God”(天哪)、“God knows”(谁知道)、“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Kiss the dust”(忍受侮辱)、“Holy cow”(不会吧)、“Sunday clothes”(最漂亮的衣服)、“Seventh heaven”(七重天,极乐世界)、“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bear/carry one`s cross”(背负重担、痛苦与忧伤,受苦受难)。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神话故事里降雨的叫“龙王”,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在古代高中状元叫“鲤鱼跃龙门”。可见龙是承载着中国人美好愿望的神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寓意则绝然相反。“dragon”在英语中译为“魔鬼”。西方人一提到就会在头脑中呈现面目狰狞的魔鬼。西方影视作品中的“dragon”被定为口吐烈陷,到处行凶作恶的妖怪。
因此在翻译一些带“龙”的习语时,如果直译,意思则完全相反,甚至歪曲、丑画了作者原意。
再如西方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许多高层建筑和宾馆不设13层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便是14。而中国人则不然。
五、历史典故的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翻译。例如汉语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班门弄斧”、“走麦城”、“空城计”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 Pandora’box”(潘多拉——灾难、麻烦的根源)、“Widow’s cruse”(取之不尽)、“Cupid’s golden arrow”(爱情)、“before the flood ”(很久很久以前)、“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Apple of sb`s eyes"(掌上明珠,珍宝)。曾有人把“班门弄斧”直译为“To show axe before Lu Ban” ,外国人是无法理解的。类似的笑话也曾发生过很多,遇到这样的问题则要指导学生寻找两种文化中的相同点,用“意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五十步笑百步)、“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为患)、“Return to one’s muttons”(言归正传)、“Crocodile tears”(猫哭耗子假慈悲)、“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穷困不堪)、“cry for the moon”(异想天开)、“run to earth”(刨根问底)、“fish in troubled water”(趁火打劫)。
总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深入地挖掘习语背后的内涵,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准确把握习语的真实本意。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常碰到大量的英文习语。如果从字面上肤浅地进行翻译,不仅与原意相去甚远,而且会一团迷糊,笑话百出。那么如何才能可信、准确、精练地翻译这些习语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习语的概念。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或严肃、或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但同时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语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教学中,这些文化因素往往是学生翻译中的难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时,汉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同样英语中有许多“水”和“船”的习语,如“Write on water ”(过眼云烟,转瞬即逝),back and fill(出尔反尔,朝三暮四),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东风一到,春天就来了。”中国许多文人歌颂春天时都用到了“东风”。朱自清先生在著名的散文《春》中,就有“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的句子。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浪漫方义诗人雪莱(Shelley)的抒情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就有“……If winter comes ,can sping be far behind?”(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用来表达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赞美,对自由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同样在汉语中“夏天”常与炎热联系在一起,我们常会听到“酷热炎炎”、“骄阳似火”、“三伏天”这样的说法。而此时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类似我们的春天),常常与“可爱、温暖、美好”相连,所以英语中有“把恋人比作夏天”的说法。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英国则是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使得英、汉两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如汉语中的“白色恐怖、红卫兵、黑材料、大跃进、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等。英语中的“red-neck”(乡巴佬)、“blackball”(盛装舞会)“After you”(女士优先)、“pin money”(针线钱)、“pipe dream”(白日梦)、“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Thanks giving”(感恩节)。
这些汉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如果它们翻译为英语,外国人是无法理解的,反之亦然。文革时期不是有把“西红柿”翻译成“东红柿”的笑话吗?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风俗差异是多方面的,可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对动物的不同看法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把它和人联系在一起有贬意。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头军师”、“走狗”、“狗崽子”、“癞皮狗”等等,举不胜举。狗的贬义形象深深植根于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国家中,狗不仅是宠物,家中的一员,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们喜欢用“dog”一词来描述人,并含有褒意。例如:“lucky dog”(幸运儿)、“sick as a dog”(病得厉害)、“dog-tired”(累极了)、“dog-eared”(卷角的书)、“dog-days”(三伏天)、“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得意忘形)、“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时来运转,人人都有出头日)。
与此相反,中国人喜爱猫,用“馋猫”来比喻贪嘴的人,其间多含有亲昵的成分。对小孩有的人也喜欢用“小猫咪,喵喵”等称呼,喜爱的成分不言而喻。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内心邪恶的女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猫常与巫术、鬼怪有联系。和猫有联系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例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泄露机密)、“Cat got your tongue?”(取笑某人应说话却不作声)、"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焦躁不安、心神不宁)。“绵羊”和“山羊”在汉语中都是中性词,不带任何情感色彩,而在英语中好人比作绵羊、恶人比作山羊。所以习语“Separet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要译为:区分善恶,区分好人和坏人。
2、颜色内涵的差异
颜色词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最典型的是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它们象征着黑暗与光明。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和不幸。葬礼中西方人习惯穿黑色的礼服。同样童话故事里的巫婆也身着黑袍与黑暗为伴。精典童话《天鹅湖》中的黑天鹅就是邪恶的化身。因此黑色也叫“死色”。和“black”有联系的习语也多含贬意。例如“blackflag”(海盗旗)、“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letter day ”(凶日)、“black art”(妖术)、“black sheep”(坏家子)、“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辨)。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圣经故事里的天使总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上悬着银白色的光环。婚礼中的新娘身着洁白的婚纱,喻意着纯洁、幸福和美好。和“White”有联系的习语自然含有褒意。例如“a white Christmas”(银装素裹的圣诞节)、“a white day”(吉日)、“White House”(白宫)、“Snow White”(白雪公主)、“They treated us white”(他们公正地对待我们)、“He is the white -headed boy of the new generation” (他是新一代中的宠儿)。
其它颜色也有不同涵义,在此不类举。
四、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英文语言中也存在着大量与宗教有关的习惯。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从建筑、绘画、服饰到文学作品到处都可以看到佛教的影响。与“佛教”相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佛光普照”、“佛门广大”、“天诛地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有“My God”(天哪)、“God knows”(谁知道)、“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Kiss the dust”(忍受侮辱)、“Holy cow”(不会吧)、“Sunday clothes”(最漂亮的衣服)、“Seventh heaven”(七重天,极乐世界)、“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bear/carry one`s cross”(背负重担、痛苦与忧伤,受苦受难)。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神话故事里降雨的叫“龙王”,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希望子女将来有出息,叫“望子成龙”。在古代高中状元叫“鲤鱼跃龙门”。可见龙是承载着中国人美好愿望的神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寓意则绝然相反。“dragon”在英语中译为“魔鬼”。西方人一提到就会在头脑中呈现面目狰狞的魔鬼。西方影视作品中的“dragon”被定为口吐烈陷,到处行凶作恶的妖怪。
因此在翻译一些带“龙”的习语时,如果直译,意思则完全相反,甚至歪曲、丑画了作者原意。
再如西方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许多高层建筑和宾馆不设13层楼,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便是14。而中国人则不然。
五、历史典故的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翻译。例如汉语中的“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掩耳盗铃”、“班门弄斧”、“走麦城”、“空城计”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 Pandora’box”(潘多拉——灾难、麻烦的根源)、“Widow’s cruse”(取之不尽)、“Cupid’s golden arrow”(爱情)、“before the flood ”(很久很久以前)、“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Apple of sb`s eyes"(掌上明珠,珍宝)。曾有人把“班门弄斧”直译为“To show axe before Lu Ban” ,外国人是无法理解的。类似的笑话也曾发生过很多,遇到这样的问题则要指导学生寻找两种文化中的相同点,用“意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五十步笑百步)、“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为患)、“Return to one’s muttons”(言归正传)、“Crocodile tears”(猫哭耗子假慈悲)、“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穷困不堪)、“cry for the moon”(异想天开)、“run to earth”(刨根问底)、“fish in troubled water”(趁火打劫)。
总之、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深入地挖掘习语背后的内涵,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准确把握习语的真实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