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从社会财富中提存、积累并在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参保者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正常运转以及保证社会保障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其性质是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消费型社会公共基金,这也是宪法及世界人权宣言中人权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信息管理;收支规范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我国一些地市已经依托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收支进行规范的管理,现就基金的日常运营加以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基本上是各个险种各负其责,征收和支出都以社会保险的险种分别进行,而随着社会保险扩展到五个险种,征集面和基金支出人群的激增,再不变革,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逐渐形成一体征收,分险支出的基金管理模式,同时与地税部门协同,由地税对征收过程予以强制规范,基金最后进入国库,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可以说这种征收模式杜绝了在征收环节上大的资金流失可能,同时提高了整个社保征缴效率。
一、实际征集过程中基金存在的风险
一是单位申报的征缴基数的真实可靠性。这虽然不是基金运行中风险最大的地方,却是基金收入流失的主要地方,需要劳动监察强有力支持,这里所考虑的主要是漏征,可以和工商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确保对应征未征的对象实行及时全面征收。此外在就业人群中进行社保知识的宣传也很重要,加强个人社保意识,也就减少单位瞒报、漏报社保的可能性。
二是因为各项非普惠政策性的保险减征带来的风险,一样涉及申请单位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制度上的制约来完善。是否符合条件,提供材料不能以单位申报资料为主,辅以地税等部门相应的数据,需要协同比对。这是考验跨部门业务协调力的地方。信息中心在这里起到重要作用,从各个不同口径得到数据进行核检,提取有效数据,同时也是设计职能定位,划分工作群的地方。
基金征缴模式:
单位申报增减人员缴费工资(网上/纸质均可)→征缴中心依各个险种比率计算征缴额,同时生成表单→传输至地税部门代征,生成缴费单→单位依照系统生成缴费表单到地税部门打印(也可网上办理)→单位缴纳划转至国库(也可网上办理)
风险管控的重点在单位申报环节,认定享受减征的职能一定不能是社会部门,否则很保证认定的公正可靠性。
我国社保基金现行收支两条线,据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收入户、支出户,财政部门开设财政专户。
现各地的基金征缴部门只负责各险种征缴收入的登记,帐户管理在财政部门,各险种的基金管理部门是配合财政部门记财政专户辅助帐,想堵住漏洞,要严格按财务、基金管理制度来。首先社保的各险种的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就应增加责任心,每月不仅记辅助帐,与财政部门对帐,而且要与银行对帐,帐单不符需做余额调节表,这保证的是活期存款这一块。而定期款项的查询函则由财政社保科负责(所有单据表单原件均由财务部门记帐),银行按月反馈并附上纸质材料,对本金、利息、利率、到期日都予以说明。而上一级的基金监督部门则对各个险种的收支情况予以检查,一月一报,按格式文本统计,对整个基金的收支有整体认识(月报表、银行对帐单、余额调节表、大额存款查询函四项)。
这是因为基金收入是进入国库,再划入财政专设的各险种资金专户。由于历史的积累,专户资金量很大,在基金投资管理未完全运行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以购买国债和定期存款为主,由于是对公帐户,银行大都以协议方式划转财政专户金额,转成定期等,具体金额在财政专户的月报表上有体现,财政社保科室应帐表每月一核。
但日常管理中,定期存款的实际款项与银行核对是基金管理中易出漏洞的地方。因为在财务管理中很容易陷入管细节比较严格,固定项目往往忽视陷阱。或因经办人员违法(可伪造对帐单),或因银行内部人员作案(使用假存单,假章支取)。如日常管理严格全面,月月核查,避免因不建立银行核查环节(或时间过长一年一查)的基金损失风险,确保基金收入环节的安全监管到位。
二、基金安全更要重视基金支出是否依法合规
各个险种业务不同,支出项目管控也有不同要求。但基金支出渠道肯定是规范统一的,在业务办理中优化流程,不相容职责划分,银行代发,基金支出有迹可查,严格按支出范围,按流程办理业务,时刻记着“高压线”管理方针,不因领导一言堂而做出违规发放,违法挪用,坚守原则。这就在大的方面不犯错误,基金发放安全得以基本保障。避免发生类似上海社保案的社保基金挪用。
加强业務环节的监督,人员职责清晰,不定时换岗,建立初审,复审、财务复核等结算手续。业务经办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保证基金能较合理正确使用的前提,业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指办事业务能力,更要有正确的职业定位,清晰的权责意识,以防止职务窝案的发生。
三、基金安全重在基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基金的征收过程重在监管大额资金的走向,而支出则重在流程管理。缩短基金使用过程,基金在半途被挪用的可能性就减少。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各险种的基金管理中心或月尾或当月月初汇总统计上月应享受待遇的金额,按流程规定时限上报财政部门,财政社保处审核交付国库支付处,由国库处将应发款项由财务专户划拔至基金支出户,经办机构由基金支出户划转至银行代发户,每个步骤资金在帐户的留存时间有限,防止职务犯罪,这样形成基金使用的安全闭环。当然财务的日常管理也要合规,双章分离,经办与审核分离等等。
四、基金安全也依靠网络安全监控
基金管理网络化即包括在整个财政、社保部门间内部网络信息的传输,也包括银行系统、地税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及基金流动过程中监控,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预防黑客的侵害,也是基金安全运营的一方面。
现阶段全国283个地级市的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基金安全运营管理在逐步完善中,2682县级机构是今后基金运营管理的重点,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需要人员和系统建设同时抓,这也意味社保基金安全运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工作。
社保基金种类繁多,收支渠道复杂、流动性大、政策性强、覆盖面广,且直接涉及具体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基金的高效安全监管有相当大的难度,相信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将逐步进入健康有序安全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信息管理;收支规范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我国一些地市已经依托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基金的收支进行规范的管理,现就基金的日常运营加以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基本上是各个险种各负其责,征收和支出都以社会保险的险种分别进行,而随着社会保险扩展到五个险种,征集面和基金支出人群的激增,再不变革,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
这也就逐渐形成一体征收,分险支出的基金管理模式,同时与地税部门协同,由地税对征收过程予以强制规范,基金最后进入国库,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可以说这种征收模式杜绝了在征收环节上大的资金流失可能,同时提高了整个社保征缴效率。
一、实际征集过程中基金存在的风险
一是单位申报的征缴基数的真实可靠性。这虽然不是基金运行中风险最大的地方,却是基金收入流失的主要地方,需要劳动监察强有力支持,这里所考虑的主要是漏征,可以和工商部门进行信息比对,确保对应征未征的对象实行及时全面征收。此外在就业人群中进行社保知识的宣传也很重要,加强个人社保意识,也就减少单位瞒报、漏报社保的可能性。
二是因为各项非普惠政策性的保险减征带来的风险,一样涉及申请单位信息的真实性,需要制度上的制约来完善。是否符合条件,提供材料不能以单位申报资料为主,辅以地税等部门相应的数据,需要协同比对。这是考验跨部门业务协调力的地方。信息中心在这里起到重要作用,从各个不同口径得到数据进行核检,提取有效数据,同时也是设计职能定位,划分工作群的地方。
基金征缴模式:
单位申报增减人员缴费工资(网上/纸质均可)→征缴中心依各个险种比率计算征缴额,同时生成表单→传输至地税部门代征,生成缴费单→单位依照系统生成缴费表单到地税部门打印(也可网上办理)→单位缴纳划转至国库(也可网上办理)
风险管控的重点在单位申报环节,认定享受减征的职能一定不能是社会部门,否则很保证认定的公正可靠性。
我国社保基金现行收支两条线,据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设收入户、支出户,财政部门开设财政专户。
现各地的基金征缴部门只负责各险种征缴收入的登记,帐户管理在财政部门,各险种的基金管理部门是配合财政部门记财政专户辅助帐,想堵住漏洞,要严格按财务、基金管理制度来。首先社保的各险种的基金管理经办机构就应增加责任心,每月不仅记辅助帐,与财政部门对帐,而且要与银行对帐,帐单不符需做余额调节表,这保证的是活期存款这一块。而定期款项的查询函则由财政社保科负责(所有单据表单原件均由财务部门记帐),银行按月反馈并附上纸质材料,对本金、利息、利率、到期日都予以说明。而上一级的基金监督部门则对各个险种的收支情况予以检查,一月一报,按格式文本统计,对整个基金的收支有整体认识(月报表、银行对帐单、余额调节表、大额存款查询函四项)。
这是因为基金收入是进入国库,再划入财政专设的各险种资金专户。由于历史的积累,专户资金量很大,在基金投资管理未完全运行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以购买国债和定期存款为主,由于是对公帐户,银行大都以协议方式划转财政专户金额,转成定期等,具体金额在财政专户的月报表上有体现,财政社保科室应帐表每月一核。
但日常管理中,定期存款的实际款项与银行核对是基金管理中易出漏洞的地方。因为在财务管理中很容易陷入管细节比较严格,固定项目往往忽视陷阱。或因经办人员违法(可伪造对帐单),或因银行内部人员作案(使用假存单,假章支取)。如日常管理严格全面,月月核查,避免因不建立银行核查环节(或时间过长一年一查)的基金损失风险,确保基金收入环节的安全监管到位。
二、基金安全更要重视基金支出是否依法合规
各个险种业务不同,支出项目管控也有不同要求。但基金支出渠道肯定是规范统一的,在业务办理中优化流程,不相容职责划分,银行代发,基金支出有迹可查,严格按支出范围,按流程办理业务,时刻记着“高压线”管理方针,不因领导一言堂而做出违规发放,违法挪用,坚守原则。这就在大的方面不犯错误,基金发放安全得以基本保障。避免发生类似上海社保案的社保基金挪用。
加强业務环节的监督,人员职责清晰,不定时换岗,建立初审,复审、财务复核等结算手续。业务经办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保证基金能较合理正确使用的前提,业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仅仅指办事业务能力,更要有正确的职业定位,清晰的权责意识,以防止职务窝案的发生。
三、基金安全重在基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基金的征收过程重在监管大额资金的走向,而支出则重在流程管理。缩短基金使用过程,基金在半途被挪用的可能性就减少。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各险种的基金管理中心或月尾或当月月初汇总统计上月应享受待遇的金额,按流程规定时限上报财政部门,财政社保处审核交付国库支付处,由国库处将应发款项由财务专户划拔至基金支出户,经办机构由基金支出户划转至银行代发户,每个步骤资金在帐户的留存时间有限,防止职务犯罪,这样形成基金使用的安全闭环。当然财务的日常管理也要合规,双章分离,经办与审核分离等等。
四、基金安全也依靠网络安全监控
基金管理网络化即包括在整个财政、社保部门间内部网络信息的传输,也包括银行系统、地税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及基金流动过程中监控,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预防黑客的侵害,也是基金安全运营的一方面。
现阶段全国283个地级市的社保信息系统建设,基金安全运营管理在逐步完善中,2682县级机构是今后基金运营管理的重点,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需要人员和系统建设同时抓,这也意味社保基金安全运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工作。
社保基金种类繁多,收支渠道复杂、流动性大、政策性强、覆盖面广,且直接涉及具体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基金的高效安全监管有相当大的难度,相信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社保基金的运营管理将逐步进入健康有序安全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