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无主义是十九世纪欧洲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从本质看来,虚无主义是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它从根本上怀疑世界、生命,尤其是人类存在的客观事实及价值意义,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对虚无主义进行了克服和超越。本文立足于虚无主义的概念分析,着眼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本质做出的严肃思考,探讨哈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与超越之处。
【关键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克服与超越
一、虚无主义
(一)什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一种哲学概念,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用来表述哲学思想范畴的。约亨˙古德斯布洛姆曾详细追溯“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历史,在他的文献成果中表明“虚无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主要用作一个辱骂性的词语使用。[1]后来“虚无主义”成为那些不相信任何权威、任何传统、任何事物的人的代称。德国宗教哲学家雅可比是第一个在哲学意义上使用“虚无主义”的人,但对于雅可比来说,“虚无主义”是对费希特唯心主义的另一称呼,因为费希特的唯心主义相信的是脱离自我的虚无之存在。[2]
以上这些虚无主义的概念看法,显然不是海德格尔关注的对象,因为第一个对虚无主义作深入论述的是——尼采。尼采作为一名公认的虚无主义者,对虚无主义作了最深刻的思考与批判,也正是尼采确立了虚无主义的新内涵,并使之成为了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尼采明确表述道:“虚无主义是意义次序的崩溃,在那里所有曾被设置为价值的先验来源的东西成了零和空,在那里没有任何天钩来为生命悬挂意义。”这句话看起来深奥晦涩,其实不难理解。尼采强调的是,虚无主义否定了世界、生命,乃至人类存在的价值根源,认为一切都是零、都是空。
(二)虚无主义的偏激之处
综上所述,在西方,正式宣示虚无主义时代到来的人是被世人称为“疯子“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而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我即上帝”更成为了虚无主义的历史标杆。从積极的方面看来,虚无主义表露出的对既有权威的质疑和不服从,开创了新的思想解放风气。但虚无主义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它的偏激之处。
按照西方文化的语境,虚无主义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用尼采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最高的价值丧失价值,缺乏对“为何”的答案。此境之下,一切价值标准均已坍塌,人们所有的内在心灵法则、权威均已化为乌有,造成人们的精神无所皈依,灵魂无所慰藉,人类精神的超验寓所土崩瓦解、风雨飘摇,那些孤独的灵魂或经历漂泊,或遭遇淹没。换言之,当最高的价值丧失时,那么世界上的“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一切都是相对的,对于个体来说,自己就是自身的合法性根据,人们似乎可以肆意妄为,无事不可做,无恶不可为。这正是虚无主义的偏激之处。
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与超越
(一)批判基础上的克服
在尼采虚无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本质进行了严肃思考,在他的《尼采》一书中,海德格尔提出虚无主义不是某个人的观点主张或学说理论,它应该被看作一种历史性的运动。在本质上,虚无主义应该是欧洲历史基本运动的反映,所以它不仅仅属于十九世纪那一个时代,今天那些自以为克服了虚无主义的人说不定是虚无主义真正地展开和完成者。[3]
因此,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方式是“以毒攻毒”,对于尼采来说,只有极端的虚无主义才有可能克服虚无主义。因为虚无主义不能从外部进行克服,如果仅仅用理想状态——理性、进步、经济或社会的“社会主义”、单纯的民主等——来取代十九世纪的上帝权威,强行从外部将虚无主义排除掉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从内部出发,遵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恒久问题“存在者是什么”,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用“强力意志”这种“主人的道德”取代“奴隶道德”,才能克服虚无主义。[4]
(二)海德格尔的超越
为了超越虚无、拯救存在,海德格尔从“此在”入手,对存在本身进行研究。首先,海德格尔认为“人终有一死”,人在世上可以对许多事情不关切,但绝对不能不关切自己的死亡,因为死亡会摧毁一切存在,且个体自身的死亡无法由其他人来替代。但人应该选择本真地领会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把死亡承担起来,因为向死亡存在就是向自己最本真的可能性存在。其次,良知作为人的心理本能,是证明人有善性的见证,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通过良知才能从非本真状态转回本真状态,找回自我,人类的心灵才不会漂泊无所。
更有价值的是,海德格尔为了解除人类对世界、生命、存在的虚无之感,提出了“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是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海德格尔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语境下对荷尔德林这首诗作了精细的阐释,并揭示了关涉人的“此在”存在的两个命题——人的诗意的栖居和栖居的诗意。海德格尔的目的并不是要阐述文学作品,揭示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本质,理解某首诗歌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在温饱之后评价人的生活质量的综合标准和根本准则归根到底是决定于一个人在心灵上、精神上是否自在、充实和幸福,这在根本上将归结为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想要摆脱虚无主义的阴影,人类就应该勇敢的站在充实心灵的阳光下。
注释:
[1]约亨˙古德斯布洛姆.《虚无主义与文化》[M].花城出版社.2006年9月
[2]张晓兰.《论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反思与超越》[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J]. 《江苏社会科学》.2008(2)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 海德格尔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尼采.《上帝死了——尼采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
【关键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克服与超越
一、虚无主义
(一)什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一种哲学概念,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用来表述哲学思想范畴的。约亨˙古德斯布洛姆曾详细追溯“虚无主义”一词的使用历史,在他的文献成果中表明“虚无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主要用作一个辱骂性的词语使用。[1]后来“虚无主义”成为那些不相信任何权威、任何传统、任何事物的人的代称。德国宗教哲学家雅可比是第一个在哲学意义上使用“虚无主义”的人,但对于雅可比来说,“虚无主义”是对费希特唯心主义的另一称呼,因为费希特的唯心主义相信的是脱离自我的虚无之存在。[2]
以上这些虚无主义的概念看法,显然不是海德格尔关注的对象,因为第一个对虚无主义作深入论述的是——尼采。尼采作为一名公认的虚无主义者,对虚无主义作了最深刻的思考与批判,也正是尼采确立了虚无主义的新内涵,并使之成为了哲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尼采明确表述道:“虚无主义是意义次序的崩溃,在那里所有曾被设置为价值的先验来源的东西成了零和空,在那里没有任何天钩来为生命悬挂意义。”这句话看起来深奥晦涩,其实不难理解。尼采强调的是,虚无主义否定了世界、生命,乃至人类存在的价值根源,认为一切都是零、都是空。
(二)虚无主义的偏激之处
综上所述,在西方,正式宣示虚无主义时代到来的人是被世人称为“疯子“的德国哲学家尼采,而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我即上帝”更成为了虚无主义的历史标杆。从積极的方面看来,虚无主义表露出的对既有权威的质疑和不服从,开创了新的思想解放风气。但虚无主义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它的偏激之处。
按照西方文化的语境,虚无主义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用尼采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最高的价值丧失价值,缺乏对“为何”的答案。此境之下,一切价值标准均已坍塌,人们所有的内在心灵法则、权威均已化为乌有,造成人们的精神无所皈依,灵魂无所慰藉,人类精神的超验寓所土崩瓦解、风雨飘摇,那些孤独的灵魂或经历漂泊,或遭遇淹没。换言之,当最高的价值丧失时,那么世界上的“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一切都是相对的,对于个体来说,自己就是自身的合法性根据,人们似乎可以肆意妄为,无事不可做,无恶不可为。这正是虚无主义的偏激之处。
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与超越
(一)批判基础上的克服
在尼采虚无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本质进行了严肃思考,在他的《尼采》一书中,海德格尔提出虚无主义不是某个人的观点主张或学说理论,它应该被看作一种历史性的运动。在本质上,虚无主义应该是欧洲历史基本运动的反映,所以它不仅仅属于十九世纪那一个时代,今天那些自以为克服了虚无主义的人说不定是虚无主义真正地展开和完成者。[3]
因此,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克服方式是“以毒攻毒”,对于尼采来说,只有极端的虚无主义才有可能克服虚无主义。因为虚无主义不能从外部进行克服,如果仅仅用理想状态——理性、进步、经济或社会的“社会主义”、单纯的民主等——来取代十九世纪的上帝权威,强行从外部将虚无主义排除掉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从内部出发,遵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恒久问题“存在者是什么”,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用“强力意志”这种“主人的道德”取代“奴隶道德”,才能克服虚无主义。[4]
(二)海德格尔的超越
为了超越虚无、拯救存在,海德格尔从“此在”入手,对存在本身进行研究。首先,海德格尔认为“人终有一死”,人在世上可以对许多事情不关切,但绝对不能不关切自己的死亡,因为死亡会摧毁一切存在,且个体自身的死亡无法由其他人来替代。但人应该选择本真地领会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把死亡承担起来,因为向死亡存在就是向自己最本真的可能性存在。其次,良知作为人的心理本能,是证明人有善性的见证,是人存在的一种方式。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通过良知才能从非本真状态转回本真状态,找回自我,人类的心灵才不会漂泊无所。
更有价值的是,海德格尔为了解除人类对世界、生命、存在的虚无之感,提出了“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是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海德格尔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语境下对荷尔德林这首诗作了精细的阐释,并揭示了关涉人的“此在”存在的两个命题——人的诗意的栖居和栖居的诗意。海德格尔的目的并不是要阐述文学作品,揭示诗歌这种文学形式的本质,理解某首诗歌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在温饱之后评价人的生活质量的综合标准和根本准则归根到底是决定于一个人在心灵上、精神上是否自在、充实和幸福,这在根本上将归结为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想要摆脱虚无主义的阴影,人类就应该勇敢的站在充实心灵的阳光下。
注释:
[1]约亨˙古德斯布洛姆.《虚无主义与文化》[M].花城出版社.2006年9月
[2]张晓兰.《论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反思与超越》[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邓晓芒.《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J]. 《江苏社会科学》.2008(2)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 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3] 海德格尔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尼采.《上帝死了——尼采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