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秦儒家管理思想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仁爱为本的管理精神、明分使群的管理方法、举贤用能的管理内容、隆礼重法的管理手段、修己安人的管理过程、富民安民的管理目标……,这一系列思想精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时至今天,仍不失其现实价值,为当代管理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关键词: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当代价值
管理是一个现代意义的概念,先秦时期并没有“管理”一词,但古文献中可训为管理的概念有很多,如治、官、材、听等,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儒家里没有管理概念而断定其缺乏管理思想,恰恰相反,儒学里的管理思想是很丰富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中国古代各家哲学虽多有分歧,但思想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一点在儒家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先秦儒家管理思想探析
(一)仁爱为本的管理精神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种有着多重目的的机制,而在这多重机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它的根本精神就是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为本。在传统儒学中,“仁”是其核心范畴、内在精髓。《说文解字》中解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仁”是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孔子儒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含义非常宽泛,但最重要的就是“爱人”。孔子曾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所以马厩着火,孔子问人不问马。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民是国之本,政权的更迭、君主的易位,都取决于民众的态度,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国君应该“进贤”,应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应该“民悦之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孟子·尽心下》),只有这样才可“保民而王”。
(二)明分使群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家麦克考勒把“恰当地划分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作为管理中首要的原则,[1]“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科层制”则严格地把职责与权限等级化,规定每个人都只能在 他的权责范围内行事。[3]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对分工合作的最好诠释。孟子认为:“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思想,认为整个组织的运行需要各部分的分工与合作,且更强调合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人能“群”,而人之所以能在社会中结成群体,是因为人们之间存在着差别,“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荀子·王制》),在他看来,正因为人们之间有恰当的分工,所以相互依靠而结成集体,依靠群体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同时他也认为,组织要能运转协调,更需要各部分的合作,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所以在荀子看来,一次任务的真正完成,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大家协力合作,可以说,荀子对先秦儒家思想中这一分工合作的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三)举贤用能的管理内容
先秦儒家认为,人才在整个组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政之存亡,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才的选用问题。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荀子在回答如何行政的问题时说:“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荀子·王制》)认为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才能使组织之政兴旺。在先秦儒家看来,能否使用贤才是组织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使管理者求得最佳人才呢?
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选择任用贤才是一件慎重的事情,要多方考察,认真了解。正确的做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除此之外,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通过考察做事的动机,考察发展过程,考察内心的追求,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总之就是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尚贤使能的选拔标准和奖惩标准。在人才的选拔标准上,荀子主张“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荀子·君道》),“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并举用周文王用姜尚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人才的奖惩标准上,荀子主张“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荀子·富国》),官吏的品德、俸禄和作用一定要相称。统治者要做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须带而废”(《荀子·王制》),对于称职者奖赏必须做到“赏重者强,赏轻者弱”(《荀子·议兵》),对于不合格者必须要“惩之以刑罚”(《荀子·王制》),奖惩必须遵守一定的度,即“赏不欲僣,罚不欲滥”(《荀子·致仕》),这就是我们今天管理论中所说的奖惩有度原则。
(四)隆礼重法的管理手段
先秦诸子形成了以儒法两家为代表的礼治和法治思想。荀子援法入礼,开拓性的提出“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隆礼重法是荀子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最大的历史贡献。在《荀子·君道》篇中,荀子对于礼法结合有一个总的概括,叫做“隆禮至法则国有常”,在《成相》篇也重申了这个思想:“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在《天论》篇中规劝君主要想称霸诸侯,统一天下,就得礼法两手并用,“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荀子把礼和法看作是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两种根本手段。在荀子看来,如果说礼治是一种着重于用礼义教化使人民就范的温和手段,那么,法治就是一种着重于用法制刑赏使人民就范的强制手段。荀子认为礼治的优越性在于“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荀子·君道》)。但是,礼义的教化又是有局限性的,社会上总有礼义所不能教化的人,对于不能用礼义教化的所谓“嵬琐”之辈,就只能待之以法治。荀子既反对“不教而诛”,也反对“教而不诛”,又反对“诛而不赏”。荀子引法入礼,使礼、法都成为治理国家的方略,儒家的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礼法并举的过程。
关键词: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当代价值
管理是一个现代意义的概念,先秦时期并没有“管理”一词,但古文献中可训为管理的概念有很多,如治、官、材、听等,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儒家里没有管理概念而断定其缺乏管理思想,恰恰相反,儒学里的管理思想是很丰富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中国古代各家哲学虽多有分歧,但思想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一点在儒家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先秦儒家管理思想探析
(一)仁爱为本的管理精神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管理是一种有着多重目的的机制,而在这多重机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它的根本精神就是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为本。在传统儒学中,“仁”是其核心范畴、内在精髓。《说文解字》中解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仁”是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孔子儒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含义非常宽泛,但最重要的就是“爱人”。孔子曾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所以马厩着火,孔子问人不问马。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民是国之本,政权的更迭、君主的易位,都取决于民众的态度,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国君应该“进贤”,应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应该“民悦之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孟子·尽心下》),只有这样才可“保民而王”。
(二)明分使群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家麦克考勒把“恰当地划分每个人的职责范围”作为管理中首要的原则,[1]“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科层制”则严格地把职责与权限等级化,规定每个人都只能在 他的权责范围内行事。[3]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对分工合作的最好诠释。孟子认为:“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思想,认为整个组织的运行需要各部分的分工与合作,且更强调合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人能“群”,而人之所以能在社会中结成群体,是因为人们之间存在着差别,“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荀子·王制》),在他看来,正因为人们之间有恰当的分工,所以相互依靠而结成集体,依靠群体力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同时他也认为,组织要能运转协调,更需要各部分的合作,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所以在荀子看来,一次任务的真正完成,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大家协力合作,可以说,荀子对先秦儒家思想中这一分工合作的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三)举贤用能的管理内容
先秦儒家认为,人才在整个组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政之存亡,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才的选用问题。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荀子在回答如何行政的问题时说:“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荀子·王制》)认为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才能使组织之政兴旺。在先秦儒家看来,能否使用贤才是组织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使管理者求得最佳人才呢?
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选择任用贤才是一件慎重的事情,要多方考察,认真了解。正确的做法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除此之外,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通过考察做事的动机,考察发展过程,考察内心的追求,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总之就是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尚贤使能的选拔标准和奖惩标准。在人才的选拔标准上,荀子主张“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荀子·君道》),“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并举用周文王用姜尚的例子加以说明。在人才的奖惩标准上,荀子主张“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荀子·富国》),官吏的品德、俸禄和作用一定要相称。统治者要做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须带而废”(《荀子·王制》),对于称职者奖赏必须做到“赏重者强,赏轻者弱”(《荀子·议兵》),对于不合格者必须要“惩之以刑罚”(《荀子·王制》),奖惩必须遵守一定的度,即“赏不欲僣,罚不欲滥”(《荀子·致仕》),这就是我们今天管理论中所说的奖惩有度原则。
(四)隆礼重法的管理手段
先秦诸子形成了以儒法两家为代表的礼治和法治思想。荀子援法入礼,开拓性的提出“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隆礼重法是荀子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最大的历史贡献。在《荀子·君道》篇中,荀子对于礼法结合有一个总的概括,叫做“隆禮至法则国有常”,在《成相》篇也重申了这个思想:“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在《天论》篇中规劝君主要想称霸诸侯,统一天下,就得礼法两手并用,“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荀子把礼和法看作是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两种根本手段。在荀子看来,如果说礼治是一种着重于用礼义教化使人民就范的温和手段,那么,法治就是一种着重于用法制刑赏使人民就范的强制手段。荀子认为礼治的优越性在于“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荀子·君道》)。但是,礼义的教化又是有局限性的,社会上总有礼义所不能教化的人,对于不能用礼义教化的所谓“嵬琐”之辈,就只能待之以法治。荀子既反对“不教而诛”,也反对“教而不诛”,又反对“诛而不赏”。荀子引法入礼,使礼、法都成为治理国家的方略,儒家的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礼法并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