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1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护理
总结:镇静、营养供应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关键。
一、概念: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芽胞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的疾病。临床以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呈阵发性、強直性痉挛为其特征。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故有“七日风”、“锁口风”之称(1)。我院于2015年8月5日11:20收治1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经过13天的精心护理,患儿于2015年8月18日治愈出院。因为现在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所以很少见破伤风病例的出现,特此,我将此例破伤风病例的护理感受写一下,以供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二、病例资料
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在北京郊县某医院顺产,羊水、脐带、胎盘未见异常,无窒息史,患儿生后 9 天开始出现纳奶困难,吐白沫,伴阵发性哭闹,刺激后即出现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伴有角弓反张样四肢抽搐。在我院治疗期间,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毒素,抗感染,镇静解痉及对症治疗13天后痊愈出院。
三、护理
1、镇静解痉的护理
(1)避免刺激:破伤风患儿对声、光刺激比较敏感,刺激后易出现痉挛,所以将患儿置于单独房间,保持室内绝对安静,空气清新,光线稍暗,各种护理操作集中时间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快捷,尽量免去不必要的操作;
(2)用药护理
破伤风痉挛毒素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按医嘱正确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剂以解痉,每隔4小时选择交替使用一次,痉挛减轻后,减少用药次数或药物剂量。严密观察患儿被刺激后状态,注意痉挛持续时间、频率、部位,有无呕吐,并及时把观察到的情况向医师汇报,避免药量过大抑制呼吸中枢。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此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在应用镇静止痉药物后更应该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注意患儿有无突然尖叫等意识变化,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若有窒息、呼吸、心跳停止等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早抢救。及早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心电监护24小时监测。
3、管路的护理
破伤风患儿咀嚼肌痉挛导致患儿吞咽困难,无法纳奶,营养无法供给,遵医嘱给予患儿留置胃管,遵医嘱给予配方奶50毫升每3小时喂奶一次,喂奶前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残留量的多少,并观察有无并发胃出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患儿奶量;为了避免感染,胃管要及时更换,下胃管时要按胃管留置的操作流程正规操作并妥善固定好胃管,避免脱落保障营养和药物的供给。每次注入乳液速度不宜过快,为防止注入过快用输液泵匀速注入,乳液温度38—40℃,避免烫伤或着凉。喂完奶后使床头向上倾斜,头偏向一侧轻轻拍嗝,防止溢乳或误吸。
患儿病情重,可能随时需要用药或抢救,同时也防止每天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刺激,所以给予安全留置针穿刺,保持液路。
4、脐部和皮肤护理:
患儿入院时脐部残端组织坏死,分泌物呈脓性,又因脐部经氧化剂冲洗后可改变局部无氧环境,抑制破伤风芽胞梭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产生,所以用3%过氧化氢每天2次清洗脐部,直到伤口愈合为止;每3小时翻身拍背1次,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在翻身拍背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
5、口腔护理:
患儿牙关紧闭,无法进食,给予留置胃管,易造成口腔炎或口腔溃疡,每天2次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2)。患儿疾病恢复时,咀嚼肌痉挛逐渐缓解,开始用奶嘴少量喂养,锻炼咀嚼肌功能,并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呛咳、误吸,量由少量逐渐增加,促进咀嚼肌功能恢复。
6、严格消毒隔离,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破伤风是乙类传染病,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所以我们每天都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每天给予单间紫外线照射1小时,病室所有台面均用单独毛巾擦拭,单间隔离,同时医护人员注意无菌操作及手消毒;该患儿脐部护理的棉签及口腔护理的棉球均用单独的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裹,统一焚烧。
四、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越来越少,但是新生儿破伤风是危及到新生儿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感染性疾病,加强破伤风预防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此例病例,得知患儿的镇静解痉、营养供给尤为重要,加强护士责任心,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也是关键所在。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3)
参考文献:
[1]崔焱 新生儿破伤风[J]、儿科护理学、2013,8(5)
[2]谢宁.刘惠敏.王俊.朱静.王峥 .1例新生儿破伤风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22(7):109
[3]崔培聪.新生儿破伤风138例[J].医药前沿,2014,2:42-43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护理
总结:镇静、营养供应是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关键。
一、概念:
新生儿破伤风是指破伤风芽胞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的疾病。临床以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呈阵发性、強直性痉挛为其特征。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故有“七日风”、“锁口风”之称(1)。我院于2015年8月5日11:20收治1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经过13天的精心护理,患儿于2015年8月18日治愈出院。因为现在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所以很少见破伤风病例的出现,特此,我将此例破伤风病例的护理感受写一下,以供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二、病例资料
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在北京郊县某医院顺产,羊水、脐带、胎盘未见异常,无窒息史,患儿生后 9 天开始出现纳奶困难,吐白沫,伴阵发性哭闹,刺激后即出现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伴有角弓反张样四肢抽搐。在我院治疗期间,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毒素,抗感染,镇静解痉及对症治疗13天后痊愈出院。
三、护理
1、镇静解痉的护理
(1)避免刺激:破伤风患儿对声、光刺激比较敏感,刺激后易出现痉挛,所以将患儿置于单独房间,保持室内绝对安静,空气清新,光线稍暗,各种护理操作集中时间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快捷,尽量免去不必要的操作;
(2)用药护理
破伤风痉挛毒素经淋巴、血液至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组织结合,引起全身肌肉痉挛。按医嘱正确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剂以解痉,每隔4小时选择交替使用一次,痉挛减轻后,减少用药次数或药物剂量。严密观察患儿被刺激后状态,注意痉挛持续时间、频率、部位,有无呕吐,并及时把观察到的情况向医师汇报,避免药量过大抑制呼吸中枢。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此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在应用镇静止痉药物后更应该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注意患儿有无突然尖叫等意识变化,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若有窒息、呼吸、心跳停止等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早抢救。及早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心电监护24小时监测。
3、管路的护理
破伤风患儿咀嚼肌痉挛导致患儿吞咽困难,无法纳奶,营养无法供给,遵医嘱给予患儿留置胃管,遵医嘱给予配方奶50毫升每3小时喂奶一次,喂奶前抽吸胃内容物,观察残留量的多少,并观察有无并发胃出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患儿奶量;为了避免感染,胃管要及时更换,下胃管时要按胃管留置的操作流程正规操作并妥善固定好胃管,避免脱落保障营养和药物的供给。每次注入乳液速度不宜过快,为防止注入过快用输液泵匀速注入,乳液温度38—40℃,避免烫伤或着凉。喂完奶后使床头向上倾斜,头偏向一侧轻轻拍嗝,防止溢乳或误吸。
患儿病情重,可能随时需要用药或抢救,同时也防止每天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刺激,所以给予安全留置针穿刺,保持液路。
4、脐部和皮肤护理:
患儿入院时脐部残端组织坏死,分泌物呈脓性,又因脐部经氧化剂冲洗后可改变局部无氧环境,抑制破伤风芽胞梭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破伤风痉挛毒素的产生,所以用3%过氧化氢每天2次清洗脐部,直到伤口愈合为止;每3小时翻身拍背1次,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在翻身拍背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
5、口腔护理:
患儿牙关紧闭,无法进食,给予留置胃管,易造成口腔炎或口腔溃疡,每天2次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2)。患儿疾病恢复时,咀嚼肌痉挛逐渐缓解,开始用奶嘴少量喂养,锻炼咀嚼肌功能,并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呛咳、误吸,量由少量逐渐增加,促进咀嚼肌功能恢复。
6、严格消毒隔离,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破伤风是乙类传染病,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所以我们每天都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每天给予单间紫外线照射1小时,病室所有台面均用单独毛巾擦拭,单间隔离,同时医护人员注意无菌操作及手消毒;该患儿脐部护理的棉签及口腔护理的棉球均用单独的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裹,统一焚烧。
四、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越来越少,但是新生儿破伤风是危及到新生儿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感染性疾病,加强破伤风预防知识的卫生宣传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此例病例,得知患儿的镇静解痉、营养供给尤为重要,加强护士责任心,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也是关键所在。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3)
参考文献:
[1]崔焱 新生儿破伤风[J]、儿科护理学、2013,8(5)
[2]谢宁.刘惠敏.王俊.朱静.王峥 .1例新生儿破伤风合并肺炎的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22(7):109
[3]崔培聪.新生儿破伤风138例[J].医药前沿,2014,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