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阶段广泛应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参与的重要自主活动形式,其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需要教师合理设计并组织,满足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本文从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出发,主要讨论了幼儿园内区域活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区域活动;教学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认知能力,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环境,并科学合理的投放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参与兴趣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促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性技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区域活动的合理设计以及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为幼儿提供的指导等,教师在明确区域活动开展意义以及原则的基础上,需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活动。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具体的环境来进行,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有效利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活动内容以及具体要求为幼儿创设合理的环境,注意以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准,灵活安排但也需要从幼儿的根本性需求出发,让幼儿成为整个区域的主人。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活动的需要,将声音强度大的区域设计在一起,如音乐区、表演区等,声音强度小的区域设计在一起,如阅读区、探索区等,将美工区设计在水池旁边,便于幼儿及时洗手。教师应善于利用不同区域来合理设计环境,利用地理优势凸显出区域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
二、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载体,材料能够起到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并加强幼儿活动有效性的作用。教师投放的材料需要突出对幼儿自主能力的锻炼,不论是生活技能或是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都需要从幼儿现有的能力、认知和经验出发,借助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物品,让幼儿对参与活动充满兴趣。
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考虑颜色比较鲜艳的,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笔者在设计“娃娃家”区域时,利用颜色鲜艳的纸盒以及水瓶为幼儿设计了床、冰箱、饮水机等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提供一些小服装和人偶,让幼儿尝试着在这一区域练习生活技能。幼儿把人偶身上穿的衣服换下来,并叠好,为人偶打扫整个区域内的卫生,并检查好电力设施,避免安全隐患。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顺利完成这些工作,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幼儿也会产生正确的生活意识,培养自身的生活技能。又如,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性技能,让幼儿对医院就医产生正确的认识,笔者在表演区为幼儿准备了医生和护士的帽子、听诊器、体温表、针管等材料,试图让幼儿在扮演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医生是如何为患者诊病的。有的幼儿在看到表演区域内明显的“医院”“问诊处”的人物标识后,变得有些抗拒,但在其他幼儿的带领下,还是产生了參与的兴趣。笔者向幼儿讲解了此次表演活动的规则,并根据幼儿的个人意愿让幼儿尽可能扮演其喜欢的角色。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有的材料都得到了合理应用,幼儿能够利用材料顺利与同伴交流,进行看病的整个过程。
三、教师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教师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幼儿的陪同者和引导者,不仅需要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并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和认知能力给予指导,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一,教师应明确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原则。因幼儿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不能自觉遵守规则,或缺乏规则意识,随意走动、随意操作不仅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效果,还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安全。教师在美工区、探索区等区域需设置合理的规则,让幼儿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在谈论区域活动的效果。第二,注重幼儿之间的差异,实施合理的指导。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也要留心观察每一个小细节,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判断幼儿的成长与教育目标之间的距离,并借助建议与帮助让全体幼儿都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的指导也应该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突出指导方法的灵活性和具体性。
总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长发展需要和心理需求,依据教育目标,合理设计、组织区域活动,为幼儿参与区域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并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同时,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留心观察,给予幼儿具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保证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凤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名师在线,2017(18):8-9.
[2]姜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59-60.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区域活动;教学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认知能力,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环境,并科学合理的投放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参与兴趣和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促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性技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区域活动的合理设计以及有效开展,主要取决于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为幼儿提供的指导等,教师在明确区域活动开展意义以及原则的基础上,需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设计活动。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具体的环境来进行,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有效利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活动内容以及具体要求为幼儿创设合理的环境,注意以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准,灵活安排但也需要从幼儿的根本性需求出发,让幼儿成为整个区域的主人。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区域活动的需要,将声音强度大的区域设计在一起,如音乐区、表演区等,声音强度小的区域设计在一起,如阅读区、探索区等,将美工区设计在水池旁边,便于幼儿及时洗手。教师应善于利用不同区域来合理设计环境,利用地理优势凸显出区域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
二、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载体,材料能够起到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并加强幼儿活动有效性的作用。教师投放的材料需要突出对幼儿自主能力的锻炼,不论是生活技能或是自主思考能力的锻炼,都需要从幼儿现有的能力、认知和经验出发,借助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事物,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物品,让幼儿对参与活动充满兴趣。
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考虑颜色比较鲜艳的,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笔者在设计“娃娃家”区域时,利用颜色鲜艳的纸盒以及水瓶为幼儿设计了床、冰箱、饮水机等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提供一些小服装和人偶,让幼儿尝试着在这一区域练习生活技能。幼儿把人偶身上穿的衣服换下来,并叠好,为人偶打扫整个区域内的卫生,并检查好电力设施,避免安全隐患。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顺利完成这些工作,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幼儿也会产生正确的生活意识,培养自身的生活技能。又如,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性技能,让幼儿对医院就医产生正确的认识,笔者在表演区为幼儿准备了医生和护士的帽子、听诊器、体温表、针管等材料,试图让幼儿在扮演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医生是如何为患者诊病的。有的幼儿在看到表演区域内明显的“医院”“问诊处”的人物标识后,变得有些抗拒,但在其他幼儿的带领下,还是产生了參与的兴趣。笔者向幼儿讲解了此次表演活动的规则,并根据幼儿的个人意愿让幼儿尽可能扮演其喜欢的角色。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有的材料都得到了合理应用,幼儿能够利用材料顺利与同伴交流,进行看病的整个过程。
三、教师有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
教师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幼儿的陪同者和引导者,不仅需要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并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和认知能力给予指导,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一,教师应明确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原则。因幼儿年龄特点的影响,幼儿不能自觉遵守规则,或缺乏规则意识,随意走动、随意操作不仅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效果,还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安全。教师在美工区、探索区等区域需设置合理的规则,让幼儿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在谈论区域活动的效果。第二,注重幼儿之间的差异,实施合理的指导。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也要留心观察每一个小细节,及时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判断幼儿的成长与教育目标之间的距离,并借助建议与帮助让全体幼儿都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的指导也应该更符合幼儿的认知,突出指导方法的灵活性和具体性。
总之,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长发展需要和心理需求,依据教育目标,合理设计、组织区域活动,为幼儿参与区域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并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同时,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留心观察,给予幼儿具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保证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凤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名师在线,2017(18):8-9.
[2]姜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