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学校体育与德育都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就体育而言,从外部形态上看,是学生身体的锻炼和技能技术的形成,是学生有一个强健体魄的有力保障;但从学生锻炼过程中思想变化看,却包含着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格的完善和审美能力等各种优良品德的形成,又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所以体育中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可融于体育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德育的功能,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然而,在目前体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以单纯的技术观点教学,而把情感的陶冶放在次要的位置,最终把体育教育的“育人”变为“传技”。这种现象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只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标。因此,学校老师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适度把德育工作寓于体育教学中。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学校要构建长期、系统的“渗透”有效机制,在常规体育教学、体育健康课教学、体育比赛活动中等渗透德育。
第一,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常规体育教学在这里是指一般体育课教学。现在的学校每个星期都有二至三节体育课,且一般都有专业的老师上课,体育课堂教学不但是传授运动技能主要渠道,也是体育渗透德育工作的基本渠道。这主要是通过课堂的组织教学,特别是集合的“快、静、齐”、队列训练中的“齐步走”等经常性的训练,并把这列入每节体育课的正常教学环节,以此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明组织纪律性的渗透教育。
第二,在体育健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许多调研都表明: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往往出现抑郁、自闭甚至自杀等现象。如何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其轻松投入学习中去,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而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同等重要,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第一功能是育体育心,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给学校体育健康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和切合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健康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学校体育健康课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主要是在体育健康课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其放在体育健康课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通过系列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心情愉悦的学习。
第三,利用体育比赛活动渗透德育工作。那么,如何利用体育比赛活动渗透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渗透。
首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一项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从报名、编制赛程表到比赛的开展,都需要许多人的参与。那么多人去共同做一件事,各自独干是绝不可能做好的,必须要求大家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协助,务必发扬团队精神。因此,作为学校(体育老师)每学期都应组织几次有效而实用的体育活动,并将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在整个组织过程只是指导者,而更多的是引导参与组织的同学自己领悟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
其次,抓好体育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取得一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必须经过强化而长期的训练,而体育训练往往又是“相同地点、相同时间段、相同动作”的反复,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又加上体育运动训练的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 “强化”训练带来的机体疲劳和肌肉的酸痛。作为是少年的学生只要缺少一点耐性、毅力,就会半途退出训练。此时,老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教育。引导他们坚持训练下来,让他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引导他们边训练边感悟“耐性、毅力”对人生的作用。如前一学期,我校组建男女子乒乓球队参加县乒乓球比赛活动,赛前三个月,我校就组织的训练活动(时间是上下午各1小时)。开始时,运动员训练热情还较高;但,过不了一个星期,已有一半运动员厌倦了,训练往往是应付了之。此时,我们马上组织教练员对学生进行了“耐性、毅力”的思想教育,并举我国著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十年如一日训练的故事勉励他们,经过教育他们坚持下来,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训练,最终获得了团体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后,他们纷纷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成绩!”这一句话,不单单是取得成绩的欢喜,更是经历了“耐性毅力”磨炼的自豪之言啊!我相信,经过这一活动,已经好地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往往比老师苍白的笼统说教效果好得多。
其三,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小学的体育比赛活动,一般都分高、中、低组,以班为单位来进行比赛,每班每个项目又往往只能几个人参与,全部项目加起来,全班参与比赛的也不过半数。那么,其他的同学怎么办呢?老师就要组织这些同学去帮助参赛的队员做啦啦队,给运动员加油,也可以帮运动员提供后勤工作等。总之,想方设法让他们也投身于“比赛中去”,让他们明白“场内赛竞技”、“场外赛集体精神”,从中培养“班级为我,我为班级”、“班荣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每次体育比赛活动,能听到场外的人说:“啊!我们班又赢了!”这该多好啊!谁又敢说这班学生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呢?这样的体育活动多开展几次又何妨呢?
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比赛项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如:中长跑项目,除了需要耐力之外,最多考验的是运动员的毅力和意志;我们可以赛前对运动员进行“毅力、意志”教育,比赛过程中,在他们最需要支持时给予鼓励,赛后让运动员对全班同学说说自己在跑步最艰难时的思想斗争和取得成绩后的感受,老师要引导运动员重点扣住“毅力意志”去谈谈,以对全班学生进行现身的教育,总比老师空洞的说教生动、实际得多,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又如,跳高,除了技术之外,学生最难过的还是心理关,面对高高横在自己面前的“拦路虎”——跳高栏,运动员想得最多的莫过于是:“唉,那么高,我能跳过吗?”。教师此时又可以对运动员渗透“信心”教育,向学生灌输“信心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有信心未必会赢,但无信心一定会输”的自信教育,以此引导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一跳而过”。并以此为例,在全班铺开“信心”教育。每一项的体育活动本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运动员造成的困难又不尽相同,老师要针对不同项目,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
最后,在体育比赛活动结束后,进行德育的渗透。比赛结束后,此项体育活动已结束了,但还有许多“尾音”,学校、老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尾音”,积极进行德育渗透。1,利用“表彰大会”,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我们学校每次体育活动比赛结束,都召开表彰大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班集体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激励全体学生为班争荣誉的责任感。受表彰的自然兴高采烈,没受表彰的,也暗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尽力拼搏,以取更佳成绩,让自己和班级也“风光”一回。2,组织“冠军运动员”进行“我夺冠历程”和“夺冠一刻”的报告会。可以是班级自行组织,也可以是全校组织。通过这一活动,既可以让“冠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让全班、全校学生体会到成功背后的“付出”与“汗水”,从而让学生深深领悟到“成功=2%天才+98%汗水”的道理。3,采取出墙报,学习园地的形式,展开“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学习文化知识取得好成绩的关系”和“夺冠之后,我该怎么办”专题讨论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勤学苦练、戒骄戒躁的思想教育,如我校在今个学期举行了一次田径运动会,在这类讨论活动中,有些“冠军”写道:冠军给我带来了荣誉,但我深知“体育冠军”并不等于人生的“冠军”,更不等于是“永远的冠军”,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力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长久的“冠军”。这不正是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效果吗?
总之,体育与德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应重视,并积极发掘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想方设法寓德育于体育之中,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常规体育教学在这里是指一般体育课教学。现在的学校每个星期都有二至三节体育课,且一般都有专业的老师上课,体育课堂教学不但是传授运动技能主要渠道,也是体育渗透德育工作的基本渠道。这主要是通过课堂的组织教学,特别是集合的“快、静、齐”、队列训练中的“齐步走”等经常性的训练,并把这列入每节体育课的正常教学环节,以此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明组织纪律性的渗透教育。
第二,在体育健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许多调研都表明: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往往出现抑郁、自闭甚至自杀等现象。如何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其轻松投入学习中去,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而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同等重要,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第一功能是育体育心,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给学校体育健康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和切合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健康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学校体育健康课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主要是在体育健康课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其放在体育健康课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通过系列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心情愉悦的学习。
第三,利用体育比赛活动渗透德育工作。那么,如何利用体育比赛活动渗透德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渗透。
首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一项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从报名、编制赛程表到比赛的开展,都需要许多人的参与。那么多人去共同做一件事,各自独干是绝不可能做好的,必须要求大家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互相协助,务必发扬团队精神。因此,作为学校(体育老师)每学期都应组织几次有效而实用的体育活动,并将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在整个组织过程只是指导者,而更多的是引导参与组织的同学自己领悟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扬“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
其次,抓好体育比赛项目的训练工作,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锻炼。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取得一项体育项目的成绩,必须经过强化而长期的训练,而体育训练往往又是“相同地点、相同时间段、相同动作”的反复,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又加上体育运动训练的环境通常是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 “强化”训练带来的机体疲劳和肌肉的酸痛。作为是少年的学生只要缺少一点耐性、毅力,就会半途退出训练。此时,老师就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耐性、毅力”的教育。引导他们坚持训练下来,让他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引导他们边训练边感悟“耐性、毅力”对人生的作用。如前一学期,我校组建男女子乒乓球队参加县乒乓球比赛活动,赛前三个月,我校就组织的训练活动(时间是上下午各1小时)。开始时,运动员训练热情还较高;但,过不了一个星期,已有一半运动员厌倦了,训练往往是应付了之。此时,我们马上组织教练员对学生进行了“耐性、毅力”的思想教育,并举我国著名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十年如一日训练的故事勉励他们,经过教育他们坚持下来,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训练,最终获得了团体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后,他们纷纷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成绩!”这一句话,不单单是取得成绩的欢喜,更是经历了“耐性毅力”磨炼的自豪之言啊!我相信,经过这一活动,已经好地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往往比老师苍白的笼统说教效果好得多。
其三,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小学的体育比赛活动,一般都分高、中、低组,以班为单位来进行比赛,每班每个项目又往往只能几个人参与,全部项目加起来,全班参与比赛的也不过半数。那么,其他的同学怎么办呢?老师就要组织这些同学去帮助参赛的队员做啦啦队,给运动员加油,也可以帮运动员提供后勤工作等。总之,想方设法让他们也投身于“比赛中去”,让他们明白“场内赛竞技”、“场外赛集体精神”,从中培养“班级为我,我为班级”、“班荣我荣”的集体主义精神,每次体育比赛活动,能听到场外的人说:“啊!我们班又赢了!”这该多好啊!谁又敢说这班学生没有集体主义精神呢?这样的体育活动多开展几次又何妨呢?
在体育比赛活动过程,还可以针对具体的比赛项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如:中长跑项目,除了需要耐力之外,最多考验的是运动员的毅力和意志;我们可以赛前对运动员进行“毅力、意志”教育,比赛过程中,在他们最需要支持时给予鼓励,赛后让运动员对全班同学说说自己在跑步最艰难时的思想斗争和取得成绩后的感受,老师要引导运动员重点扣住“毅力意志”去谈谈,以对全班学生进行现身的教育,总比老师空洞的说教生动、实际得多,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又如,跳高,除了技术之外,学生最难过的还是心理关,面对高高横在自己面前的“拦路虎”——跳高栏,运动员想得最多的莫过于是:“唉,那么高,我能跳过吗?”。教师此时又可以对运动员渗透“信心”教育,向学生灌输“信心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有信心未必会赢,但无信心一定会输”的自信教育,以此引导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一跳而过”。并以此为例,在全班铺开“信心”教育。每一项的体育活动本身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运动员造成的困难又不尽相同,老师要针对不同项目,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
最后,在体育比赛活动结束后,进行德育的渗透。比赛结束后,此项体育活动已结束了,但还有许多“尾音”,学校、老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尾音”,积极进行德育渗透。1,利用“表彰大会”,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我们学校每次体育活动比赛结束,都召开表彰大会,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班集体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激励全体学生为班争荣誉的责任感。受表彰的自然兴高采烈,没受表彰的,也暗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尽力拼搏,以取更佳成绩,让自己和班级也“风光”一回。2,组织“冠军运动员”进行“我夺冠历程”和“夺冠一刻”的报告会。可以是班级自行组织,也可以是全校组织。通过这一活动,既可以让“冠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让全班、全校学生体会到成功背后的“付出”与“汗水”,从而让学生深深领悟到“成功=2%天才+98%汗水”的道理。3,采取出墙报,学习园地的形式,展开“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学习文化知识取得好成绩的关系”和“夺冠之后,我该怎么办”专题讨论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勤学苦练、戒骄戒躁的思想教育,如我校在今个学期举行了一次田径运动会,在这类讨论活动中,有些“冠军”写道:冠军给我带来了荣誉,但我深知“体育冠军”并不等于人生的“冠军”,更不等于是“永远的冠军”,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力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长久的“冠军”。这不正是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效果吗?
总之,体育与德育都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应重视,并积极发掘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想方设法寓德育于体育之中,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