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哭了不要去抱他,隔离断奶,过度奖惩……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伊坂幸太郎的话,提醒我们养育孩子是一个重要而专业的事情。别的专业领域都有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但养育孩子却没有任何门槛和资格要求,生了孩子就直接上岗了。所以我们大多数父母在育儿路上都遇到过不少“坑”。
我首先遭遇的坑是“哭声免疫法”。娃刚生下来的时候,必须抱着才能睡,一放下他就醒,特別是半夜,折腾得我们全家人够呛。一筹莫展之际,我了解到一种哭声免疫的睡眠训练法,即孩子哭了不去抱他,孩子不哭的时候才抱他,目的是告诉孩子,哭闹得不到父母的拥抱,只有做一个乖孩子才行。这个方法用了两天,我发现娃哭的次数果然少了。正在我暗中得意之时,我读到了这个方法背后的故事,顿时不寒而栗。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华生的美国人,他的后代精神上竟然都出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出生后处在和妈妈一体的感觉中,妈妈只是延迟了几分钟回应哭泣的婴儿,婴儿或许就会感觉整个世界已经开始崩塌。明白了这一点,我果断选择亲密育儿,给予孩子温柔的拥抱和回应,让他感到足够的温暖和爱。渐渐地,孩子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
可是没过多久,我又掉进了“隔离断奶”的坑。娃一岁半的时候,该断奶了。可能是娃吃母乳的时间比较长,他有很强的依赖感,断了几次都断不掉。在家人的劝说下,我采取了“隔离断奶”的方法,连续几天不与娃见面,终于断了奶。可我很快发现,娃变得有点缺乏安全感,越来越黏人,我离开他的视线一会儿都不行。后来我读了一本关于婴儿心理学的书才了解到,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不但不能吃母乳了,而且连妈妈都见不到了,可想而知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心理伤害。到现在,我想起来还自责,后悔自己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这段时间,我又陷入了“奖惩机制”的坑。娃三四岁时,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时不时试探大人的底线。为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我参考其他家长的做法,在墙上贴了一个奖励惩罚表。孩子如果按时作息、吃饭,或者完成做家务、搭积木等小任务,我就给他贴个小星星表示奖励,小星星积攒到一定数量可以买一个新玩具。这种方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效果也不错。但前几天我听樊登读书,一本叫《内在动机》的书中讲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索玛拼图实验。实验者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拼出一个图形奖励一块钱,第二组拼图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再把两组实验者都放到有拼图的休息室,在这里拼图都没有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的人不会再碰拼图,而第二组的人还会继续玩拼图。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金钱、物质这些外部激励其实是会减少人们的内在动机的。我不禁反思,我是不是在教育中过度运用了奖惩机制?这样是否短期达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内在动力?过多的奖惩措施是不是也是一个被众多家长忽视的“坑”?
踩的“坑”多了,我觉得在育儿这条路上,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需要上下求索,努力探求育儿的道、法、术、器、势,不断学习实践,在孩子成长的同时督促自己也一同成长。
【编辑:潘金瑞】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伊坂幸太郎的话,提醒我们养育孩子是一个重要而专业的事情。别的专业领域都有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但养育孩子却没有任何门槛和资格要求,生了孩子就直接上岗了。所以我们大多数父母在育儿路上都遇到过不少“坑”。
我首先遭遇的坑是“哭声免疫法”。娃刚生下来的时候,必须抱着才能睡,一放下他就醒,特別是半夜,折腾得我们全家人够呛。一筹莫展之际,我了解到一种哭声免疫的睡眠训练法,即孩子哭了不去抱他,孩子不哭的时候才抱他,目的是告诉孩子,哭闹得不到父母的拥抱,只有做一个乖孩子才行。这个方法用了两天,我发现娃哭的次数果然少了。正在我暗中得意之时,我读到了这个方法背后的故事,顿时不寒而栗。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华生的美国人,他的后代精神上竟然都出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出生后处在和妈妈一体的感觉中,妈妈只是延迟了几分钟回应哭泣的婴儿,婴儿或许就会感觉整个世界已经开始崩塌。明白了这一点,我果断选择亲密育儿,给予孩子温柔的拥抱和回应,让他感到足够的温暖和爱。渐渐地,孩子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
可是没过多久,我又掉进了“隔离断奶”的坑。娃一岁半的时候,该断奶了。可能是娃吃母乳的时间比较长,他有很强的依赖感,断了几次都断不掉。在家人的劝说下,我采取了“隔离断奶”的方法,连续几天不与娃见面,终于断了奶。可我很快发现,娃变得有点缺乏安全感,越来越黏人,我离开他的视线一会儿都不行。后来我读了一本关于婴儿心理学的书才了解到,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依偎在妈妈怀里吃奶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不但不能吃母乳了,而且连妈妈都见不到了,可想而知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心理伤害。到现在,我想起来还自责,后悔自己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这段时间,我又陷入了“奖惩机制”的坑。娃三四岁时,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时不时试探大人的底线。为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良好习惯,我参考其他家长的做法,在墙上贴了一个奖励惩罚表。孩子如果按时作息、吃饭,或者完成做家务、搭积木等小任务,我就给他贴个小星星表示奖励,小星星积攒到一定数量可以买一个新玩具。这种方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效果也不错。但前几天我听樊登读书,一本叫《内在动机》的书中讲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索玛拼图实验。实验者被分成两组,第一组拼出一个图形奖励一块钱,第二组拼图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再把两组实验者都放到有拼图的休息室,在这里拼图都没有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的人不会再碰拼图,而第二组的人还会继续玩拼图。这个实验告诉我们,金钱、物质这些外部激励其实是会减少人们的内在动机的。我不禁反思,我是不是在教育中过度运用了奖惩机制?这样是否短期达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内在动力?过多的奖惩措施是不是也是一个被众多家长忽视的“坑”?
踩的“坑”多了,我觉得在育儿这条路上,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需要上下求索,努力探求育儿的道、法、术、器、势,不断学习实践,在孩子成长的同时督促自己也一同成长。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