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赣南采茶剧是江西赣南地区艺术特色鲜明的一种地方剧种,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继承、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认为建设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并开展相关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多模态语料库的技术优势和赣南采茶剧的特色优势,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为赣南采茶剧的舞台表演、人才培养和剧目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關键词】 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97-02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15YY09)。
  赣南采茶剧(戏)是江西赣南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也是江西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赣南采茶剧源于乡间的采茶活动,后来吸收民间歌舞和灯彩等艺术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戏剧种类,它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历经萌芽、成长、繁荣、没落、新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赣南采茶剧载歌载舞,欢快活泼,深深扎根于赣南客家这片土壤,反映客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积淀,饱含丰富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味,受到当地人民的深深喜爱。自创立以来,赣南采茶剧就不断向外传播,据史料记载清代已广泛流传到赣中、赣东及闽、粤、湘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进京会演、拍电影、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赣南采茶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正如哲学所言,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当中,时代在发展,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政策的推进和现代通讯、娱乐的大量涌现,赣南采茶剧虽然被政府纳入体制,获得主流认可,但其发展却开始陷入窘境,出现人才流失、观众缺乏的现象。为了解决问题,更好地传承和创新赣南采茶剧,有必要在分析具体形势,多方寻求新方法与技术的帮助,其中建设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并妥善加以应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的必要性
  (一)多模态语料库的技术优势。语言学专家顾曰国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用三个或以上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多模态。多模态语料库是把音频、视频和文字语料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处理,研究者通过多种模态方式进行标注、检索、统计等操作的电子数据库。[1]刘剑通过调查发现,国外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1.探讨多模态交际中话语与表情、手势、目光等非语言要素之间关系。2.探讨多模态语料库在专门领域如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2]国内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语言领域。多模态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模态进行分析,能够更加系统全面、更加准确地把握人类交际活动的形式、内涵和意义,在语言研究和其他人文学科研究如政治行为、社会心理和戏剧表演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为实现研究目的,人们开发出多种多模态转写与标注工具,如Anvil、Praat、ELAN等。举例来说,Elan就是由荷兰马普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一款便捷实用的绿色音视频分析工具,能够实现对语言、动作、声音和图像等的全面分析。根据王立非、文艳的总结,Elan具备以下优点:视频播放可精确到0.01秒;标注与文本、声音、图像同步;标注编码表可自行定义,标注层数具有无限性;标注与标注之间能彼此链接;标注结果输出格式多样化[3]。
  (二) 赣南采茶剧的艺术特色。赣南采茶剧历经四百多年的发展,培育出了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赣南采茶剧歌、舞、戏三者并重,各有特色。在“歌”方面,根据曲牌来源、旋律、调式、功能及伴奏乐器等方面的区别分为“三腔一调”,即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4]在“舞”方面,有著名的表演“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变化多端,别具一格。在“戏”方面,传统采茶剧的故事全是表现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爱情生活,没有才子佳人戏和宫廷争斗戏。这些艺术特色都是一代又一代的采茶剧表演艺术家辛苦积淀而成,他们提炼、吸收多种地方文化因素,对表演程式和特色加强打磨,并在戏班或文艺学校中教授给了新人,为采茶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口耳相传、亲身示范的教授方法具备较大优势,它能够让徒弟或学员听得清、看得细,平常的表演练习还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因而进步快而明显。但这种教授的内容很多是基于师傅或老师的个人经验与感受,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同时可能受到流派和见识所限,在宏观把握和系统性方面还有待于提升。
  汇集大量经典的赣南采茶剧音、视频文件,通过多模态语料库技术工具检索、全面分析和提炼赣南采茶剧在语言、音韵、唱腔和动态造型等方面的特征,能够系统挖掘赣南采茶剧的各种艺术特色,为从事赣南采茶剧表演、教学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上述分析,很有必要建设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因为它可以充分发挥多模态语料库的技术优势,同时发挥赣南采茶剧的传统特色和教学资源优势,能够为赣南采茶剧舞台表演、人才培养和剧目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二、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的可行性
  (一) 政策大环境适宜。赣南采茶剧汇集了赣南当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情民俗,得到地方民众的高度认同和喜爱,是赣南客家乡村优秀文化的代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5]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中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新的征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规划》还特意提到要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的传承发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党和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坚持和强调,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包含赣南采茶剧在内的乡村文化提供更丰富的发展条件,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将拥有更好的政策大环境保障。   (二)赣南采茶剧的资源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改人、改戏和改制,赣南采茶剧获得了新生,戏目大量增加,迄今已达到四百多个的盛况。除了“四大金刚”和“四小金刚”等传统剧目,还有《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及改革開放之后的优秀剧目如《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和《永远的歌谣》。[6]所幸随着科技的发展,其中大部分经典剧目的表演都有录音或录像保存,这些音视频文件为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此外赣南地区有丰富的表演专家、剧团和各类资料,方便进行咨询、观摩和查找。
  (三)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本课题组获得多模态工具Elan并掌握其具体操作方法后,对赣南采茶剧进行了调查分析,之后选取了赣南采茶剧的优秀剧目代表,即俗称“四大金刚”的《卖杂货》 《上广东》 《大劝夫》 《四姐反情》和“四小金刚”的《睄妹子》《钓》《补皮鞋》《老少配》(视频语料来源于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光碟),分别创建了一个赣南采茶剧幽默特点多模态语料库和一个赣南采茶剧夸张特点多模态语料库。研究者经过长时间的逐一标注和检查核对之后,对赣南采茶剧的幽默特点和夸张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结果显示:在幽默方面,赣南采茶剧包含大量幽默元素,种类多样,分布广泛,出现的频次和时长不平衡,幽默特点体现于生活气息浓郁、客家语言文化突出、各种幽默形态交互融合。在夸张方面,赣南采茶剧夸张数量众多、持续时间长、分布广泛但不平衡,其具体特点表现为功能多样且效果显著、源于生活、尺度合理、幽默活泼。这两个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研究数据翔实、例证丰富,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为今后尝试应用同类方法进一步拓展研究赣南采茶剧的音韵、唱腔和舞蹈等特点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三、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的应用前景
  在资金和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建团队开展基于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的更广泛的应用研究。选取赣南采茶剧的传统剧目多部,包括但不限于“四大金刚”和“四小金刚”等,要求这些剧目由名家经典表演,具备很强的艺术代表性,将这些视频汇集在一个电脑文件中。另外选取近期优秀剧目如《山歌情》《快乐标兵》《八子参军》和《永远的歌谣》等,将它们的视频汇集于另一个文件。利用多模态工具Elan建成相关的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语料库技术人员和采茶剧表演专家合作,标注语言、音韵、唱腔和动态造型的艺术细节,分析、总结这些经典剧目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同时比较传统剧目和近期优秀剧目之间可能存在的异同。将以上研究结果写成一系列论文予以发表或相关专著予以出版,之后在赣南采茶剧演艺圈进行分享、推广和开展交流,为现行的舞台表演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人才培养和创作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新剧目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果进展顺利,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和应用的成果还可能给国内其他剧种的有关人员带来启发,从而将类似研究延伸到京剧、越剧等国内其他剧种,为它们提供重要参考,最终为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文化,为树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曰国.论言思情貌整一原则与鲜活话语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3,(4):1-19
  [2]刘剑.国外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相关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2017,(4):40-45.
  [3]王立非,文艳.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8(5):8-12.
  [4]王敏.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021.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6]黄玉英,龚文瑞,王爱生.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11:028.
  作者简介:
  蔡强,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料库语言学、翻译方面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着手,探索了如何有效地解决新媒体传播技术传承和发展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优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泼水节这一民俗节日,促使相关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为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泼水节;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67-
期刊
【摘要】 《说文解字》中共有 64 个“食”部字,在此抽取一部分典型的“食”部字,在文化视域下对这些字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汉语历史的演变和古代饮食的发展,大致可将“食”部字依据人和食物为主体进行归纳,以食物为主体,可看食物从古至今的名称演变以及食物的状态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不同表述等。以人为主体,可看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食物的准备工作、烹饪技巧、饮食需求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对《说文解字》“食”部字进
期刊
【摘要】 英雄是恒久不变的话题,在当前世界中广为人知的当属美国的电影英雄,如何看待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如何借鉴其积极意义用以完善本国的英雄主义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英雄崇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77-02  英雄是个自古以来恒久不变的话题,每个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英雄,每
期刊
【摘要】 儿童剧要吸引青少年,滋润孩子的心灵,必须要坚守儿童剧的品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当下儿童剧创作、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探索儿童剧创作的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儿童剧;现状;创作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J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79-02  儿童剧是指以少年儿童为
期刊
【摘要】 民族歌剧《伤逝》是中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歌剧根据原著的情节,采用四人演唱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一对受到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歌剧简化人物形象,咏叹调、宣叙调占歌剧的主要部分,加以重唱和合唱,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通过音乐表现出来。该剧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处理表现在音乐特征、人物形象刻画和舞台表演特征三个方面,并以歌剧中四个经典片段《一抹夕阳》《紫藤花》《风
期刊
【摘要】 “后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在“后现代社会”的一种发展,虽然目前存在很多争议、学界也尚未讨论出明确定论,但为大家理解文化现象带来新的分析工具与概念方法,特别是在媒介革新的现在。《吐槽大会》凭借幽默戏谑的话语方式吸纳多群体观看,围绕多元化的某一或多位嘉宾自身的“槽点”进行语言上的攻击,以“吐槽”的方式、犀利的语言、彼此对立的场景吸引受众。本文以《吐槽大会》为研究对象,试图以后亚文化理论对《吐
期刊
【摘要】 “傩戏”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余绪的“瑰宝”,是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图腾崇拜的遗址,其独具特色的戏剧文化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当追溯“傩戏”的起源时,可从面具谈起。面具是中国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期便被赋予神秘、狞厉的艺术色彩和图腾崇拜等象征的艺术形式。上古时期人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思潮及意识形态中创造出面具,自此来纵观“傩”之源到“
期刊
【摘要】 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在国内,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对民族自身建立文化自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本文试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体系的视角来说明民
期刊
【摘要】 甬剧“七十二小戏”作为甬剧传统剧目的早期代表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以草根性、现实性和娱乐性的特质,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从甬剧“七十二小戏”发展的历史渊源、民间品格和在当下的传承、发展与思考三个方面入手,指出恢复和保护甬剧传统小戏对于当下繁荣和发展甬剧艺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甬剧;七十二小戏;民间品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主题性美术能充分发挥艺术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功能,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创作应当积极探究美术作品中宏大叙事与微观表现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深度挖掘崇高题材的情感内容,并积极探索形式的多样可能性。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艺术创作;崇高感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88-02  基金项目: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