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吴哥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哥是一段历史,吴哥是一个象征,吴哥是一个符号。
  作为世界四大奇迹之一的柬埔寨吴哥窟,是世人向往已久的地方,许多人向往归向往,却一次也没有去过。而我,却因为工作的关系,从第一次到吴哥起,迄今已近十年,至于去过多少次,我已无法记清。那些著名景点,什么巴戎庙、斗象台、大法庭,什么女王庙、巴肯山,什么小吴哥等等,我都熟之又熟,甚至哪里有一个弹坑,有一段游击队写的文字,我比当地导游还清楚。但是,对于我来说,有一个先天的缺憾:吴哥是一个历史和艺术的殿堂,而我恰恰不是学历史,也不是学艺术的。因此,吴哥对于我,就像那些石头对于我一样,生硬,冰冷;吴哥的资源对于我,更是一种浪费。以至于今年再去吴哥,我发出了“今后不再到吴哥”的感叹。
  不过,吴哥的那种神奇、宏伟、辉煌,依然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
  吴哥之大。据说,用空中红外探测发现,当年吴哥城的区域有现在的纽约市大。这就让人很惊叹了!现在的纽约市有上千万人口,以此类推,即使当年吴哥没有上千万人口,起码也有几十万、上百万。可以想象,近一千年前,在高棉那样的国度,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城市,是如何的热闹,是如何的繁华。难怪明朝使臣周达观到了吴哥会如此赞叹,并仔细记录下了吴哥的各种细节。也许正是这种繁华和巨大,使得当时吴哥王朝在东南亚一带称雄一时,打得邻居泰国人毫无脾气,一再迁都。
  吴哥之美。吴哥的美,一是美在它的布局。大吴哥是皇帝和臣民们居住的地方。皇宫、法庭、阅兵场、斗象台,乃至祭祀的地方、皇帝和妃子们洗澡游泳的地方,都设计得错落有致。东南西北四个门,各有各的功用,进出都有特别的意义。小吴哥是皇家的御用神庙,依大吴哥而建,与大吴哥遥遥相望,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吴哥的美,另一是美在它的建造。现存的那些高棉风格的塔,气势雄伟,当你走到里面仔细琢磨,你就会非常想不通,一千年前的吴哥人是怎样把这些巨石运过来,垒起来,并建成这样美丽的塔。更神奇的是吴哥的雕刻。且不说众人皆知的神态安详、生动的“高棉的微笑”,仅仅那座女王庙细致精美的雕饰,我认为,那真的是要极为安静而又极为细心的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工作量如此之巨大,即使是现在我们这些拥有高科技手段和先进工具的人也未必做得出来。
  吴哥之奇。走进吴哥,首先被震撼的是它的气势宏伟,任何没有亲身到过的人,光凭想象是无法想象出真实的吴哥的。这是一件人类建筑的奇迹!然后,走在吴哥遗迹中,你会被一种浓浓的神秘感包围着,你会想象,当年的吴哥人是怎样生活的,后来,这么强大的王朝怎么又会突然消失了呢?特别是你阅读完那幅长长的壁画,里面似真似幻、似人似神的历史和故事,会让你觉得你是行走在一个曾经的天国之中。
  是的,吴哥很大,吴哥很美,吴哥很奇。但是,吴哥却消逝了。那段辉煌的历史只附着在残留的石柱、石台和石塔上,只残留在盘根错节的参天古树上,只掩映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
  历史很伟大,历史也很残酷,它用时间销蚀一切伟大和光荣,甚至把一种永恒的微笑也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记忆
  我曾经在巴肯山顶上,看着落日,心中涌动着一种类似宗教的神圣情感。同时,也感慨:现实的一切终究会成为历史,我们有什么必要去与别人争一时之长短呢?有什么必要去哀叹那些已经成为昨天的东西呢?何不珍惜现在,何不珍惜已经的拥有,何不放下昨天,去憧憬明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先哲之言真如真理!
  吴哥,一段历史,一段辉煌,一段凝固的奇迹!
  
  [作者简介]李翔:男,1957年4月生,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现任大理学院副校长。2002年1月,被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高等教育促进会选举为副主席,担任至今。多年来,在各种刊物发表近20万字的作品,诗集《最后的诗情》即将出版。
  责任编辑 张乃光
其他文献
1.屠蟒    貅哥就是貅哥,他有个本分的阿妈,他的父亲已经早于奶奶故世,此外,除了一个已经远嫁的姐姐,他没有其他兄长弟妹的;称为哥者,不过是社会上的一种认可,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姑且把它当成那个有“犬”旁的故旧之人的称谓。  从娘肚子里钻出来,在蟥城人的印象中,貅哥生得五短三粗,黑不溜秋的肌肉一砣砣往横里长,眼睛像铜铃神气十足,厚实的手掌大如蒲扇。貅哥十二岁那年的一天,才被一大群顽童打得头破血
期刊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大理这块294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风景名胜、亭台楼榭、殿阁庙宇、寺院古刹遍布,历代文臣武将、高人雅士、贤达名流、诗人联家、专家学者留下不少奇联妙对,给大理这块历史悠
期刊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     元夜燃灯处 张灯踏歌乐    “灯从唐王起,戏从唐朝来”。这是弥渡民间最为流行的传说,现今接灯时仍供奉有“唐朝
期刊
每年繁忙的栽秧时节后,居住在洱海北岸的白族人民都要到本主庙举办“晒嗯勾”(洗牛脚)的祭祀活动,这种民族习俗代代相传,年代久远。  春耕栽秧是决定一年收成好坏,关系着农家一年生活的重要农事活动。过去,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话叫做“皇帝老爷栽御秧”,充分说明历代春耕栽插在农民心中的重要位置和重视程度。栽插前必须先翻挖土地,长时期以来,耕牛担当翻犁土地的重任,成为农家的宝贝。我国人民家喻户晓,优美动听的民间故
期刊
白乡月夜    白乡之夜,总是来得不知不觉。太阳下山好久了,天还是亮亮的,当你觉得眼前景物有些模糊时,月亮已经挂上树梢了。  这是一个远离苍山、洱海,居住在千米高峰上的白族寨子。60多户人家散布在向阳的一面山坡上。眼前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如果不是亲临,我想也想不到会在这二千多米高峰上,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白族寨子。  清幽无垠的月亮下,朦朦胧胧月色中,
期刊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  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身成一个环境典雅的购物、消遣场所。过去一直反感商业味太浓太重的地方,特别是把一个清悠的小城改装成一个市场更是厌恶,但随着世事的磨砺,渐渐接受了这一切。毕
期刊
岁末年首,我们回望走过的脚步,总会珍视那些来之不易的进步,以期以更稳健的步伐,向新的一年,进发!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大理文化》完成了从双月刊到单月刊的华丽转身;这一年,文联下属的十一个协会全部建齐;这一年,各个协会都凭着一股子勇气,在风云激荡的市场中,以文学、艺术的双重魅力,来向世人展示大理的种种特质;各个协会都努力创新工作,相互配合,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气场,并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辐射……这一切,
期刊
目 标  老高退休之后,很想将自己多年来写的文章结集成册,给儿女、朋友留个念想。在整理旧作的过程中,老高发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表的作品大多散失。他只好到图书馆查找,借阅、复印。但最终有几篇未能找到。于是,他便去找当时的文友,问问他们是否收藏下来?  老高最先想到的是喜欢收集文友文章的退休教师老谷。于是,便给老谷打电话。老高说了文章的篇名后,老谷说:“你的大作都有,但是全在剪报本上,等我去文印店
期刊
时间:2010年07月03日下午14:00  地点:大理州白剧团办公室  话题:大理白剧的现状和未来。  主持人:左家琦(大理文化编辑)  谈话人:  杨益琨:大理州文化局副局长、大理州戏剧家协会主席。  彭 强:大理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州歌舞剧院院长助理。  周美润:大理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弥渡县文体局副局长、弥渡县花灯剧团团长。  左家琦:在民间文化保护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作为州戏
期刊
山茶花    我的故乡在深山腹地。那里,有一片谦和美丽的山茶,总是灿烂在我的记忆深处。  从小就喜欢山茶花,喜欢它的平静和从容,更喜欢它的耐寒和谦和。每年的春节前后,正是风干物燥之时,许许多多的野花还懒洋洋地沉浸在往年的旧梦之中,山茶却已经在寒风中悄然吐蕾、绽放,即使没有一个观众,它也在蓝天之下不卑不亢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它那么平静,那么从容,只要是扎根在土壤中,即使再贫瘠,也要绽放一次,就美丽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