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含义。3、通过朗读感悟,精读比较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请你们四组分别来担任不同的角色,有四种:狼、鹿、人、森林。记住自己的角色,下面,老师叫道谁,谁就立即站起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做游戏。)
2 下面加大难度,老师说一个词,根据自己的判断能否形容自己的角色,如果可以,请毫不犹豫站起来。活泼可爱的一一;可恨的——;生机勃勃的——;贪婪凶残的——;智慧勇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站立)
3 贪婪凶残的狼、活泼美丽的鹿,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板书课题:狼和鹿。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游戏激引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游戏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将生活中人们凶残的狼和活泼的鹿放在一起,孩子们肯定会猜测这对死对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出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铺路。)
二、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1 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昵?请同学们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读一读。
2 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你仿佛还看见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交流,并朗读。相机板书:生机勃勃。
3 出示: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到课文中找出语句来读一读,这个时候你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森林?学生交流,板书:枯木丛生。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1 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
2 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抓住“一只跟着一只”、“25年”、“六千多只”、“天敌”体会当地居民捕杀狼与鹿的其他一些天敌的数量之多。
(设计意图: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进行第一组对比后,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你最想知道什么?果不其然,第一组森林状况的前后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1 在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自由生长,鹿生长得很快,请同学们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饥饿的鹿)
2 为什么鹿一下子生长那么快,又消失得那样快?学生交流出示:6万只(病死的鹿)八千只(饥饿生病的鹿)等词体会森林和鹿群情况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遇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3 引导学生一边朗读句子,比较具体的数字,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已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这部分教学活动,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朗读课文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1 这场灾难原来可以避免吗?这里的“功臣”又是指谁?人们想到了没?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2 贪婪凶残的狼怎么会变成“功臣”?狼的功劳又有哪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小节,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狼在无意中成了功臣,所以加引号。
3 这里的“祸首”又是指谁?(相机板书:功臣
祸首)
4 齐读课文第四小节,说一说森林、狼、鹿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三、扩展延伸,内化道理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当地的居民说什么?
2 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听到像狼、鹿这样破坏生态坏境的例子呢?
3 总结:师:是啊,人们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盲目的爱,无知的恨,使得无数生灵涂炭!同学们,我们从狼和鹿的故事中读出了各自的感受,各自的体会,明白了许多道理。大自然,就是一张用生命编织的网,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都是网上的一个结,一根线,我们必须严守自然规律,去维护这生命之网,不再重复狼与鹿的悲剧。让我们祈盼所有生命的永久和平。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课文寓自然科学舸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含义。3、通过朗读感悟,精读比较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请你们四组分别来担任不同的角色,有四种:狼、鹿、人、森林。记住自己的角色,下面,老师叫道谁,谁就立即站起来。(学生兴趣盎然地做游戏。)
2 下面加大难度,老师说一个词,根据自己的判断能否形容自己的角色,如果可以,请毫不犹豫站起来。活泼可爱的一一;可恨的——;生机勃勃的——;贪婪凶残的——;智慧勇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站立)
3 贪婪凶残的狼、活泼美丽的鹿,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板书课题:狼和鹿。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游戏激引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游戏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将生活中人们凶残的狼和活泼的鹿放在一起,孩子们肯定会猜测这对死对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出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铺路。)
二、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1 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昵?请同学们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读一读。
2 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你仿佛还看见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交流,并朗读。相机板书:生机勃勃。
3 出示: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到课文中找出语句来读一读,这个时候你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森林?学生交流,板书:枯木丛生。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1 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
2 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抓住“一只跟着一只”、“25年”、“六千多只”、“天敌”体会当地居民捕杀狼与鹿的其他一些天敌的数量之多。
(设计意图: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进行第一组对比后,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你最想知道什么?果不其然,第一组森林状况的前后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1 在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自由生长,鹿生长得很快,请同学们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饥饿的鹿)
2 为什么鹿一下子生长那么快,又消失得那样快?学生交流出示:6万只(病死的鹿)八千只(饥饿生病的鹿)等词体会森林和鹿群情况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遇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3 引导学生一边朗读句子,比较具体的数字,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多种形式的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已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这部分教学活动,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朗读课文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1 这场灾难原来可以避免吗?这里的“功臣”又是指谁?人们想到了没?你从哪里看出来了?
2 贪婪凶残的狼怎么会变成“功臣”?狼的功劳又有哪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小节,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狼在无意中成了功臣,所以加引号。
3 这里的“祸首”又是指谁?(相机板书:功臣
祸首)
4 齐读课文第四小节,说一说森林、狼、鹿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三、扩展延伸,内化道理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当地的居民说什么?
2 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听到像狼、鹿这样破坏生态坏境的例子呢?
3 总结:师:是啊,人们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盲目的爱,无知的恨,使得无数生灵涂炭!同学们,我们从狼和鹿的故事中读出了各自的感受,各自的体会,明白了许多道理。大自然,就是一张用生命编织的网,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都是网上的一个结,一根线,我们必须严守自然规律,去维护这生命之网,不再重复狼与鹿的悲剧。让我们祈盼所有生命的永久和平。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