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份的最后10天,中银国际CEO李山完成了他的告别曲。他分别向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中银国际执行董事及中银全体员工一一道别,挂冠而去。
有人指出,李山是被劝退辞职。确实,四年的帅位,李山坐得并非安稳,其间不断传出他要离职的消息。而这一次的起因则是在公司30多位董事和总经理对李山的年中考评投下反对票,结果是其“基本不合格”。
事情何至于此?李山的好友表示,李山辞职主要缘于个人的职业选择。中银国际是一家国有企业,与李曾经工作过的海外投行在激励机制和运作模式上有不小的区别,与控股方理念不合是他出走的根本原因。
李山透露,离开中银国际之后,他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创办三山公司。新公司注册在香港,主要从事私人投资、资产管理业务。
中银国际于1998年9月成立,第一任CEO高西庆,第二任梁小庭,第三任方风雷,李山进入中银国际是2001年4月。“把中银国际建成世界第一流的投行。”上任之初的李山决心在任内干出一番事业。李山把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平均下降35%,重塑激励机制,把死工资变为薪酬与业绩挂钩。他一年内更换超过50%的员工及80%的高层。同时,还请来了高盛亚洲债券部一把手和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一把手担任高级顾问。
但一篇名为《香港2002-2007夏郁秋迷》的研究报告给李山带来巨大麻烦,前中银国际研究部主管何绰越在文中公开批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李山和中银国际遭到组织上的空前压力,结果何挂冠离去,李山写下检查。
中银国际三大业务包括:投行业务、股票经纪和定息收益。股票交易背靠中银香港,连续几年市场排名第一,但由于母公司中银香港上市,这块业务收入从高峰时的数亿跌至刚刚可以维持;定息收益主要为中银香港安排银团贷款和债券承销。中银香港上市后,把银团贷款转为自营,导致中银国际该业务每年几亿收入亦从此消失。
再看投行业务。李山在任期间,中银国际有中外运、平安保险、华夏银行等大单。“中银国际IPO项目虽多,但基本是依靠中行资源。”有投行人士表示,“关于李山离任的传闻由来已久,中银国际未能在投资银行业脱颖而出,李山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李山1963年生于四川威远县,是苦孩子出身,刻苦学习,敢讲敢干。曾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美国高盛、美国雷曼兄弟等任职,1998年回国任国家投资银行筹备小组副组长。
李山阵痛式的改革已见成效。如今的中银国际,在内地投资银行中与中金、中信分坐前三把交椅;2002年成立的研究部门和衍生产品部,如今在香港排名前三;债券交易额年均上千亿,是最赚钱的业务;与高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中银香港上市首次打通日本市场;目前手上有上海汽车、上海制药等投行项目,以及十几个大中型项目储备。从2001年以后,中国银行再没有为中银国际投一分钱,而中银国际每年利润上交却逐年上升,但理想主义者李山还是不被容于中银。
“我一定要选在比较放心的时候离开,离中行上市日程越近,对中行越不利。我不能在那时撒手而去,这不是我的为人”。李山人已黯然别去,话却言犹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