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受到广泛的肯定,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一直是个问题。现代教育环境与孔子时代已完全不同,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如何与现代教育形式相结合,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普通高中的教育特点来说,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必须从因材施教走进因需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无可奈何
1.社会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使因材施教困难重重。要实施孔子式的因材施教,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一个学生要占用一个教师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教师是通才,不仅要能“辨材”而且还要具备“就材”而教的才干。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实质就是实施贵族式教育,在现实的教育中不具有普遍性。现在的教育一个教师要给几十人同时授课,教师“辨材”与学生“露材”的机会很少,这样就使因材施教的实施变得困难重重。
2.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因材施教无可奈何。因材施教中“材”的挖掘与承认的主动权在教育者手中,也就是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即使受教育者是“千里马”,但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认可,也有被埋没的可能。因此,因材施教所折射的,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因材施教以“教师为中心”,违背新课改要求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才有韩愈式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因材施教无可奈何。
3.因材施教有了嫌疑。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理念,无疑是有效的,但是当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因材施教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借口,或者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时,弊端就很明显了。例如,有些学校的A班、B班或快班、慢板或优班、平行班、差班等,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学校以“财”代“材”,因“财”施教,有了制造教育不公平的嫌疑。
4.因材施教不能满足要求。因材施教关注的是学校教育的完成,而忽视了社会所需。因此,才会出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空有技术而社会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需求的脱节。
二、因需施教的得心应手
1.依学生需要制定学习内容。因需施教,就要了解受教育者最大的需要是什么,最大的兴趣是什么。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定夺下节课上什么以满足多元开放的需求。
2.依学生需要确定学习形式。内容重要但形式也不能忽略,有了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才能把内容学得更好。如,作文课素材积累这一块,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依学生需要留有空余时间供学生安排。教师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之后,要给学生留有余地,此“余地”是让学生消化知识、梳理思路、深入探究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知识变成内在素养,否则,永远停留在表层,是肤浅的认识,而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三、从因材施教如何走进因需施教
1.课前准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我要学”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表达最真实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热情和需求变成课堂的基本动力。
2.课上调动,变“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因需施教,就是要改变教师预设问题导引整个课堂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发现的激情,实现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转变。
3.课堂提升,变“规定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可以在划定的某一类型阅读题范围内,让学生提供文章和阅读题,然后规划并实施不同类阅读文本的教学任务。
4.课后深化,变“学以致用”为“满足求知欲挑战欲”。旗帜鲜明地用读书的“有意思”代替“有用、有意义”,消除厌学情绪,降低辍学数量,排除功利主义观念对当代教育的戕害,维护教育的神圣。
一、因材施教的无可奈何
1.社会的变化,环境的改变,使因材施教困难重重。要实施孔子式的因材施教,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一个学生要占用一个教师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教师是通才,不仅要能“辨材”而且还要具备“就材”而教的才干。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实质就是实施贵族式教育,在现实的教育中不具有普遍性。现在的教育一个教师要给几十人同时授课,教师“辨材”与学生“露材”的机会很少,这样就使因材施教的实施变得困难重重。
2.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因材施教无可奈何。因材施教中“材”的挖掘与承认的主动权在教育者手中,也就是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即使受教育者是“千里马”,但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认可,也有被埋没的可能。因此,因材施教所折射的,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因材施教以“教师为中心”,违背新课改要求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才有韩愈式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面前,因材施教无可奈何。
3.因材施教有了嫌疑。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理念,无疑是有效的,但是当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将因材施教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借口,或者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时,弊端就很明显了。例如,有些学校的A班、B班或快班、慢板或优班、平行班、差班等,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学校以“财”代“材”,因“财”施教,有了制造教育不公平的嫌疑。
4.因材施教不能满足要求。因材施教关注的是学校教育的完成,而忽视了社会所需。因此,才会出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空有技术而社会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需求的脱节。
二、因需施教的得心应手
1.依学生需要制定学习内容。因需施教,就要了解受教育者最大的需要是什么,最大的兴趣是什么。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定夺下节课上什么以满足多元开放的需求。
2.依学生需要确定学习形式。内容重要但形式也不能忽略,有了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才能把内容学得更好。如,作文课素材积累这一块,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依学生需要留有空余时间供学生安排。教师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之后,要给学生留有余地,此“余地”是让学生消化知识、梳理思路、深入探究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知识变成内在素养,否则,永远停留在表层,是肤浅的认识,而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三、从因材施教如何走进因需施教
1.课前准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我要学”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表达最真实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热情和需求变成课堂的基本动力。
2.课上调动,变“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因需施教,就是要改变教师预设问题导引整个课堂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种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发现的激情,实现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转变。
3.课堂提升,变“规定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可以在划定的某一类型阅读题范围内,让学生提供文章和阅读题,然后规划并实施不同类阅读文本的教学任务。
4.课后深化,变“学以致用”为“满足求知欲挑战欲”。旗帜鲜明地用读书的“有意思”代替“有用、有意义”,消除厌学情绪,降低辍学数量,排除功利主义观念对当代教育的戕害,维护教育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