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后小练笔”训练的三大好处
(一)降低习作高度与难度
由于常规习作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面愈广,其实收效愈微,甚至又会陷入那种千篇一律的尴尬境地。于是笔者利用好“课后小练笔”训练形式,将习作教学时需要进行的写作指导分散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训练更多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文本资源,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能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模式,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如此,可激发学生习作的动力,让学生不怕习作,乐于习作,走上“小练笔”作文训练的轨道。
(二)激发了情感表达
“课后小练笔”贴近课本,文本中多有文笔含蓄之处,可以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繼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这种写作方式让情感表达化虚为实,“假、大、空”的现象因此减少,学生们的习作更具真情实感了。情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增强作文生命气息和人文内涵的“天然养料”。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情感丰富,天真直率,表达欲强,处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能力转变的成熟阶段。“课后小练笔”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体验,让他们的作文表达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而有活力。在练笔过程中,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去挖掘文本的“微言大意”,立体的诠释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放飞了生命的灵性,激发了学生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三)积累了作文素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范文,在语言、文字和内容上都更规范,丰富的词汇积累大有裨益学生。每篇课文的主题不同,既把教材变成了素材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思辨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渗透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完成小练笔,意味着作文素材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开发,可课内的,亦可课外的,这些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学生有素材才能为“有米之炊”。一篇篇短小的小练笔,记录着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会成为写大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成为学生们作文素材的“金山银海”。
二、“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的五种方法
(一)生活启示小练笔
思考力是高年级作文的核心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传统的作文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了训练学生们的作文思考力,笔者引导他们写生活启示小练笔。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加入思考,思考生活背后的哲理,增加习作的思想深度。
(二)内心感想小练笔
感悟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能力,有丰富的生活感悟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文字。为了训练学生们的感悟力,笔者结合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内心感想进行小练笔训练。文章中一些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引起共鸣的句子以及细节描写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验表达得最清楚。教学时要舍得花时间对这些句子进行深挖细掘,让学生有感而发,动心动情地写出“眼中景,心中情”。
(三)想象训练小练笔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习作的翅膀。不少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通过练笔把它们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只要潜心挖掘、善于启发,便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写作机会。
(四)课文仿写小练笔
表达力是作文的终极能力,思考力、感悟力、想象力的训练最终都汇集于表达能力。“创新源于模仿”,训练表达力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课文仿写小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孩子能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习作的熟悉技巧。”“课文仿写小练笔”即是依据这一理论开展的作文训练,即指导孩子对好的课文进行语言、结构、写法等方面的仿写。
(五)互动评改小练笔
修改力是打磨作文的重要能力,由于“课后小练笔”篇幅短小,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评改训练自己的作文修改力。在以“小练笔”为载体的作文训练中,开展一些形式新颖的互动评改活动,引导学生即时进行交换评改,对各自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互动过程中,孩子既分享回忆了当时愉快的情景,学到了别作品的长处,又有效地训练了自己的作文修改力。不少学生会模仿他人的优秀作品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促进自己作文能力的进步。
三、“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的几点成效
(一)激发了孩子的作文兴趣
开展“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模式后,学生们都能写出充满个性色彩的精彩文字。当笔者对学生练笔的精彩之处大加赞赏时,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写作信心倍增,热情高涨,一直低落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得越来越热烈,从“害怕写作”变成“热爱写作”,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进步飞快。
(二)优化了作文的评改效果
之前最怕改的作业就是学生的周记和作文,因为篇幅太长字数太多,每次批改战线都很长,导致评讲效果也不理想。开展“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模式后,由于篇幅的简短和字数的减少,加之时不时让孩子们互动评改,笔者的作文评改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本上单日即可完成,能对学生们的练笔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讲,讲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由于每天及时的表扬、奖励和指导,孩子们的写作热情高涨,把写作和评讲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极为期待。每次在班上展示和点评精彩的“课后小练笔“,孩子们都能从中学到来自全班不同孩子的写作技巧。
(三)提高了作文的整体水平
开展“小练笔”作文训练后,学生作品短小精悍,佳作频出,各具特色,大大增加了上班级墙报数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写作和发表文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有的学生干脆建立起了个人博客,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到网络上;有的开始在网上编写个人电子作品集,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部分学生作品获奖甚至发表在了校报和地方报纸上。“课后小练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丰富了他们作品的发表方式。
(一)降低习作高度与难度
由于常规习作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面愈广,其实收效愈微,甚至又会陷入那种千篇一律的尴尬境地。于是笔者利用好“课后小练笔”训练形式,将习作教学时需要进行的写作指导分散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训练更多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文本资源,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能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模式,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如此,可激发学生习作的动力,让学生不怕习作,乐于习作,走上“小练笔”作文训练的轨道。
(二)激发了情感表达
“课后小练笔”贴近课本,文本中多有文笔含蓄之处,可以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繼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这种写作方式让情感表达化虚为实,“假、大、空”的现象因此减少,学生们的习作更具真情实感了。情感是最能够打动人心、增强作文生命气息和人文内涵的“天然养料”。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情感丰富,天真直率,表达欲强,处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能力转变的成熟阶段。“课后小练笔”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体验,让他们的作文表达变得更加真实、自然而有活力。在练笔过程中,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去挖掘文本的“微言大意”,立体的诠释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放飞了生命的灵性,激发了学生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三)积累了作文素材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优秀范文,在语言、文字和内容上都更规范,丰富的词汇积累大有裨益学生。每篇课文的主题不同,既把教材变成了素材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思辨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渗透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完成小练笔,意味着作文素材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开发,可课内的,亦可课外的,这些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学生有素材才能为“有米之炊”。一篇篇短小的小练笔,记录着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会成为写大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成为学生们作文素材的“金山银海”。
二、“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的五种方法
(一)生活启示小练笔
思考力是高年级作文的核心能力,决定了能不能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传统的作文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了训练学生们的作文思考力,笔者引导他们写生活启示小练笔。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加入思考,思考生活背后的哲理,增加习作的思想深度。
(二)内心感想小练笔
感悟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能力,有丰富的生活感悟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文字。为了训练学生们的感悟力,笔者结合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内心感想进行小练笔训练。文章中一些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引起共鸣的句子以及细节描写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验表达得最清楚。教学时要舍得花时间对这些句子进行深挖细掘,让学生有感而发,动心动情地写出“眼中景,心中情”。
(三)想象训练小练笔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习作的翅膀。不少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通过练笔把它们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只要潜心挖掘、善于启发,便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写作机会。
(四)课文仿写小练笔
表达力是作文的终极能力,思考力、感悟力、想象力的训练最终都汇集于表达能力。“创新源于模仿”,训练表达力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课文仿写小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孩子能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习作的熟悉技巧。”“课文仿写小练笔”即是依据这一理论开展的作文训练,即指导孩子对好的课文进行语言、结构、写法等方面的仿写。
(五)互动评改小练笔
修改力是打磨作文的重要能力,由于“课后小练笔”篇幅短小,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评改训练自己的作文修改力。在以“小练笔”为载体的作文训练中,开展一些形式新颖的互动评改活动,引导学生即时进行交换评改,对各自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互动过程中,孩子既分享回忆了当时愉快的情景,学到了别作品的长处,又有效地训练了自己的作文修改力。不少学生会模仿他人的优秀作品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促进自己作文能力的进步。
三、“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的几点成效
(一)激发了孩子的作文兴趣
开展“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模式后,学生们都能写出充满个性色彩的精彩文字。当笔者对学生练笔的精彩之处大加赞赏时,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写作信心倍增,热情高涨,一直低落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得越来越热烈,从“害怕写作”变成“热爱写作”,作文水平在不知不觉中进步飞快。
(二)优化了作文的评改效果
之前最怕改的作业就是学生的周记和作文,因为篇幅太长字数太多,每次批改战线都很长,导致评讲效果也不理想。开展“课后小练笔“作文训练模式后,由于篇幅的简短和字数的减少,加之时不时让孩子们互动评改,笔者的作文评改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基本上单日即可完成,能对学生们的练笔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讲,讲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由于每天及时的表扬、奖励和指导,孩子们的写作热情高涨,把写作和评讲当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极为期待。每次在班上展示和点评精彩的“课后小练笔“,孩子们都能从中学到来自全班不同孩子的写作技巧。
(三)提高了作文的整体水平
开展“小练笔”作文训练后,学生作品短小精悍,佳作频出,各具特色,大大增加了上班级墙报数量。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写作和发表文章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有的学生干脆建立起了个人博客,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到网络上;有的开始在网上编写个人电子作品集,为自己的小学生活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部分学生作品获奖甚至发表在了校报和地方报纸上。“课后小练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丰富了他们作品的发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