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是品德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摈弃“预设”。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种集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于一体的新课程,如果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精心解读,只是一味强调“生成”,结果只能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不是水火不容,而应该是水乳相融、和谐共生的。只有在课前进行精心、科学的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催生出丰富的“意料生成”。
一、精简设计流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讲求周全、精密,每个细节都预想到位,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心中都一清二楚。如此,授课过程便可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情感变得冷漠,品德言行也成了虚假的产物。而新课改倡导的“生成”则完全冲破了这种禁锢,它更多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教学预案必须要改变封闭、严密的线性设计,切除多余、琐碎的教学环节,精简教学流程,留有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飞扬。
1.聚焦核心话题
我们所熟悉的线性的、严密的教案设计,总是会安排一个又一个细小、琐碎的问题,将教学过程分解得支离破碎,每个教学环节规划得井井有条。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师生围绕这许多问题而进行的“我问你答”。结果教学过程自是毫无疵漏,但成效甚微,趣味淡然。因此关注生成的品德课堂,就必须抛弃那些繁琐的、浅层次的道德问答,把教材内容作为整体,根据课时品德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品德认知水平,设计一个或几个核心话题,将教学的主要精力聚焦在核心问题上。这样的品德课堂才能远离令人乏味的问答,腾出更多的时间成就师生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真诚、平等交流。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班级中的“岗位”》一课的教学,就可紧紧围绕“班级中现有哪些岗位,它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当班干部到底是啥滋味呢?是甜?是酸?是苦?是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话实说’栏目,敞开我们的心扉,说说真话,诉诉真情。”“你想为自己设个什么岗?”就这三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由地思考和讨论,如此,才能真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2.预留弹性余地
生成是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其间必然会出现一些与预设不一致的学情。因此,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主题及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余地。
(1)道德目标可以酌情调整
道德目标是品德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缩。它预设着课堂结束后,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收获和成效。但是课时道德目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教学现场遇到意料之外的课堂生成时,教师就需要随着学习条件的变化和教学情境的不同,弹性地、灵活地调整预设的道德目标,使之更切合学生真实学情。比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我们的合作》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是“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人真诚合作。”教学伊始,老师组织了一项活动:把一张4开的白纸铺在地上,让4位同学挤在一起,能同时站在白纸上的那一组为优胜者。没想到,老师宣布比赛开始时,居然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一动也不动。一问才知道,他们看着崭新的白纸,都不忍心踩踏,纷纷建议用费弃的报纸来换那张白纸。教师在作了自我批评后,顺势增加了“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废纸”的道德目标,不但使学生有了被尊重的感觉,还培养了他们节约资源,利用费纸的道德行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道德主题可以适时更换
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通常会凭借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主观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交流的道德主题。然而在真实课堂中,总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教学信息,这些即时出现的信息,常常会让我们的课时道德主题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预设方案时,留有弹性空间。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班级中的“岗位”》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针对“班干部的酸甜苦辣”进行“实话实说”时,一位语文课代表噙着眼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要背书,可她又急着出去玩,于是就想让我包庇她,说她的书已背完了。面对她这样的请求,我很矛盾。包庇她吧,会让我犯错误;不包庇她吧,又怕影响我俩的友谊。”一个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道德主题就这样活生生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此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个课堂生成让学生展开讨论:“应该怎么做?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随着具体学情的展开,适时更换道德主题,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此处更换的道德主题,不应与课堂内容毫无关联,它必须与文本内容及预设的道德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否则就“跑题”了。
(3)道德体验可以彼此不同
要把学生真正视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就必须承认并接受他们在道德体验中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生活底蕴、道德经历及情感表现等都会存在着差异,在道德情境中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千万不要追求学生道德体验的一致性,否则将极大地束缚学生智慧与灵性的迸发。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班级中的“岗位”》一课时,教者设计了一个让同学们畅谈岗位感受的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交流起自己的真实体验——
生:我是英语组长,每天早晨一来,组里的同学就很快地交齐了作业。有时我来得晚,也有同学帮着收,所以我特别爱我们的组员。
师:对,工作得到了组内成员的支持、配合,就能开展得很顺利。接着谁来谈谈?
生:我是语文组长。有一次放学前,老师让我发作业本。作业本有好几套,可当时还要抄回家做的题目,我好不容易发完作业本,又耽误了抄题。看到别人都背着书包回家了,当时我很后悔当这个组长。
师:你很坦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你会有新的认识。
生:我是中队长,在这个岗位上,我品尝到了快乐。首先是因为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其次是因为我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加了威信。
师: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你把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是数学小组长,前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参加学校的小警察训练。等我训练完后到教室里又要收作业本,等我把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作业本收好,早读课差不多就结束了,有时我连书都来不及背。当时我觉得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怎么办?的确矛盾!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
师:感谢同学们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大家对班干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原来,班干部在岗位上行使自己的职责时,既会有成功、有快乐,也会有许多的烦恼。
……
如此体验,各有差异,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我们理应尊重、接受,并为之高兴。
二、详尽预设学情
生成的品德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带着已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使活动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尽可能详尽地预设学情,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境,推测学生或许会产生的学习结果,然后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自然地应对不时出现的现场生成,做到未雨绸缪,使教师的引领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
教学是师生感情体验相互碰撞、彼此启发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道德经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差异,往往会在品德课堂中出现不一样的学习困境,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作出预测,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困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等。
一、精简设计流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讲求周全、精密,每个细节都预想到位,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心中都一清二楚。如此,授课过程便可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情感变得冷漠,品德言行也成了虚假的产物。而新课改倡导的“生成”则完全冲破了这种禁锢,它更多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教学预案必须要改变封闭、严密的线性设计,切除多余、琐碎的教学环节,精简教学流程,留有充足的时空,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飞扬。
1.聚焦核心话题
我们所熟悉的线性的、严密的教案设计,总是会安排一个又一个细小、琐碎的问题,将教学过程分解得支离破碎,每个教学环节规划得井井有条。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师生围绕这许多问题而进行的“我问你答”。结果教学过程自是毫无疵漏,但成效甚微,趣味淡然。因此关注生成的品德课堂,就必须抛弃那些繁琐的、浅层次的道德问答,把教材内容作为整体,根据课时品德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品德认知水平,设计一个或几个核心话题,将教学的主要精力聚焦在核心问题上。这样的品德课堂才能远离令人乏味的问答,腾出更多的时间成就师生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真诚、平等交流。例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班级中的“岗位”》一课的教学,就可紧紧围绕“班级中现有哪些岗位,它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当班干部到底是啥滋味呢?是甜?是酸?是苦?是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话实说’栏目,敞开我们的心扉,说说真话,诉诉真情。”“你想为自己设个什么岗?”就这三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自由地思考和讨论,如此,才能真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2.预留弹性余地
生成是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其间必然会出现一些与预设不一致的学情。因此,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主题及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余地。
(1)道德目标可以酌情调整
道德目标是品德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缩。它预设着课堂结束后,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收获和成效。但是课时道德目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教学现场遇到意料之外的课堂生成时,教师就需要随着学习条件的变化和教学情境的不同,弹性地、灵活地调整预设的道德目标,使之更切合学生真实学情。比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我们的合作》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是“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他人真诚合作。”教学伊始,老师组织了一项活动:把一张4开的白纸铺在地上,让4位同学挤在一起,能同时站在白纸上的那一组为优胜者。没想到,老师宣布比赛开始时,居然有四分之三的学生一动也不动。一问才知道,他们看着崭新的白纸,都不忍心踩踏,纷纷建议用费弃的报纸来换那张白纸。教师在作了自我批评后,顺势增加了“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废纸”的道德目标,不但使学生有了被尊重的感觉,还培养了他们节约资源,利用费纸的道德行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道德主题可以适时更换
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通常会凭借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主观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交流的道德主题。然而在真实课堂中,总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教学信息,这些即时出现的信息,常常会让我们的课时道德主题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预设方案时,留有弹性空间。如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班级中的“岗位”》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针对“班干部的酸甜苦辣”进行“实话实说”时,一位语文课代表噙着眼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要背书,可她又急着出去玩,于是就想让我包庇她,说她的书已背完了。面对她这样的请求,我很矛盾。包庇她吧,会让我犯错误;不包庇她吧,又怕影响我俩的友谊。”一个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道德主题就这样活生生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此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个课堂生成让学生展开讨论:“应该怎么做?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随着具体学情的展开,适时更换道德主题,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此处更换的道德主题,不应与课堂内容毫无关联,它必须与文本内容及预设的道德主题有密切的联系,否则就“跑题”了。
(3)道德体验可以彼此不同
要把学生真正视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就必须承认并接受他们在道德体验中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生活底蕴、道德经历及情感表现等都会存在着差异,在道德情境中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千万不要追求学生道德体验的一致性,否则将极大地束缚学生智慧与灵性的迸发。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班级中的“岗位”》一课时,教者设计了一个让同学们畅谈岗位感受的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交流起自己的真实体验——
生:我是英语组长,每天早晨一来,组里的同学就很快地交齐了作业。有时我来得晚,也有同学帮着收,所以我特别爱我们的组员。
师:对,工作得到了组内成员的支持、配合,就能开展得很顺利。接着谁来谈谈?
生:我是语文组长。有一次放学前,老师让我发作业本。作业本有好几套,可当时还要抄回家做的题目,我好不容易发完作业本,又耽误了抄题。看到别人都背着书包回家了,当时我很后悔当这个组长。
师:你很坦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相信通过今天的交流,你会有新的认识。
生:我是中队长,在这个岗位上,我品尝到了快乐。首先是因为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其次是因为我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加了威信。
师: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你把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是数学小组长,前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参加学校的小警察训练。等我训练完后到教室里又要收作业本,等我把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作业本收好,早读课差不多就结束了,有时我连书都来不及背。当时我觉得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怎么办?的确矛盾!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
师:感谢同学们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使大家对班干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原来,班干部在岗位上行使自己的职责时,既会有成功、有快乐,也会有许多的烦恼。
……
如此体验,各有差异,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我们理应尊重、接受,并为之高兴。
二、详尽预设学情
生成的品德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带着已有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进而使活动过程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尽可能详尽地预设学情,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境,推测学生或许会产生的学习结果,然后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自然地应对不时出现的现场生成,做到未雨绸缪,使教师的引领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
教学是师生感情体验相互碰撞、彼此启发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道德经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差异,往往会在品德课堂中出现不一样的学习困境,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境作出预测,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困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