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已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俩难以处理: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预设性。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事先设计好,且严格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进行。每节课教学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重点,突破什么难点,如何引导、启发,安排多少时间等等都考虑得非常缜密周到。这样的教学,虽然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但整个的教学都是围绕“教师如何教”来进行的,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教师的主导代替了学生的主体。由于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教学的预设,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动态生成是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它要求淡化教师课前预设,注重课堂的随机生成,取消教师为教学设定的条条框框,主张让学生自由充分、灵活自然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动态生成中的各种想法和要求,理解学生的动态思维,呵护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学习知识的主人。
在新课程背景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审视教学资源,设计弹性教学方案,进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同时,实现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凸现课堂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
那么如何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
过去我们不顾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把备课误解为精心准备教案,把上课误解为就是照搬教案,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精神。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预设”,所以课前的“预设”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一个有着充分准备的高质量的课前“预设”,往往为精彩生动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预测“学情”,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学生角度预设。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不相同,再加上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和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否感兴趣;会有哪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这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如何应对等等。我们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生成而预设。
其次,从课程角度预设。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如:语文版七年级(上)的《春》,传统教学设计往往抓住这篇散文“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引导学生分析春天的五幅图画。由于教师先入为主,学生被动跟着进行所谓的“欣赏”,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定向运行,无法创建开阔的思维空间。如果我们抓住赏析“春天之美”和“文章《春》之美”两点整体设计,采用让学生通过补充“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 )”句式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领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老师适时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无疑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可见,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应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寻找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生成”只青睐于有准备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生成而变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那么除了精心的预设,我们将如何更好地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一.质疑中生成,创造精彩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一个学生突然问:“张岱去赏雪到底一人还是两人?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不矛盾吗”?这个问题正是课文难点。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认真钻研、大胆质疑的求学精神,顺势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于是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立刻开始了深入的研读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二.感悟中生成,体验精彩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每个学生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充分地自我感悟、体验,领略语文课堂的精彩。如:教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和感悟文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师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三.争论中生成,引发精彩
学生的思维异常丰富,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的课堂也常因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使双方“开战”产生争论,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让他们在辨别中掌握正确的知识。比如,某老师在教学《背影》(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时,学生被朱自清那优美的文笔、质朴的文风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所感动。快下课时,老师问:“同学们,还有问题吗?”一位同学大胆站起来问:“老师,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吗?”“当然可以。”“假若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他的提问激起了层层波澜。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同学反驳道:“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吗?”“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只在车上流泪。”两人各抒己见,班里顿时乱了起来。此时,老师灵机一动,“好,老师统计一下,同意父亲去买橘子的同学举手——30人;不同意的举手——26人。”学生争执的已远远不是“预设”范畴的问题了,于是,他布置晚上的作业,让学生回去查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实例证明你的观点。该老师在《背影》的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设举行“辩论会”这一环节,老师及时抓住了生成点,组织学生下堂课辩论,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从学生的反馈和追问中发掘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如果教师能及时判断学生生发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就会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到真正的释放。
黄培文,语文教师,现居广东紫金。本文编校:曹 燕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预设性。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事先设计好,且严格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进行。每节课教学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重点,突破什么难点,如何引导、启发,安排多少时间等等都考虑得非常缜密周到。这样的教学,虽然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但整个的教学都是围绕“教师如何教”来进行的,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教师的主导代替了学生的主体。由于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教学的预设,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动态生成是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它要求淡化教师课前预设,注重课堂的随机生成,取消教师为教学设定的条条框框,主张让学生自由充分、灵活自然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动态生成中的各种想法和要求,理解学生的动态思维,呵护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学习知识的主人。
在新课程背景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审视教学资源,设计弹性教学方案,进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同时,实现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凸现课堂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
那么如何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呢?
过去我们不顾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把备课误解为精心准备教案,把上课误解为就是照搬教案,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精神。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质量绝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预设”,所以课前的“预设”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一个有着充分准备的高质量的课前“预设”,往往为精彩生动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预测“学情”,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学生角度预设。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都不相同,再加上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和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否感兴趣;会有哪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这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如何应对等等。我们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生成而预设。
其次,从课程角度预设。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有必要对现有教材作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如:语文版七年级(上)的《春》,传统教学设计往往抓住这篇散文“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引导学生分析春天的五幅图画。由于教师先入为主,学生被动跟着进行所谓的“欣赏”,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定向运行,无法创建开阔的思维空间。如果我们抓住赏析“春天之美”和“文章《春》之美”两点整体设计,采用让学生通过补充“朱自清喜欢‘春’,因为‘春’美( )”句式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自己去领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老师适时指导点拨,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无疑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可见,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关注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文本。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应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寻找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生成”只青睐于有准备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生成而变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那么除了精心的预设,我们将如何更好地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呢?
一.质疑中生成,创造精彩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挑战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拓展中求得生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一个学生突然问:“张岱去赏雪到底一人还是两人?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不矛盾吗”?这个问题正是课文难点。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认真钻研、大胆质疑的求学精神,顺势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于是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立刻开始了深入的研读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二.感悟中生成,体验精彩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每个学生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充分地自我感悟、体验,领略语文课堂的精彩。如:教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味和感悟文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师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三.争论中生成,引发精彩
学生的思维异常丰富,常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的课堂也常因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使双方“开战”产生争论,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能让他们在辨别中掌握正确的知识。比如,某老师在教学《背影》(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时,学生被朱自清那优美的文笔、质朴的文风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亲情所感动。快下课时,老师问:“同学们,还有问题吗?”一位同学大胆站起来问:“老师,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吗?”“当然可以。”“假若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他的提问激起了层层波澜。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同学反驳道:“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吗?”“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只在车上流泪。”两人各抒己见,班里顿时乱了起来。此时,老师灵机一动,“好,老师统计一下,同意父亲去买橘子的同学举手——30人;不同意的举手——26人。”学生争执的已远远不是“预设”范畴的问题了,于是,他布置晚上的作业,让学生回去查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实例证明你的观点。该老师在《背影》的教学设计中,没有预设举行“辩论会”这一环节,老师及时抓住了生成点,组织学生下堂课辩论,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从学生的反馈和追问中发掘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如果教师能及时判断学生生发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就会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
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也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到真正的释放。
黄培文,语文教师,现居广东紫金。本文编校:曹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