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素质教育形势下,要重视语文过程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要求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注意学生学习结果,即语文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语文老师常常把学生语文成绩不好归结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按时完成语文作业等外在因素,却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观察和研究。因而尽管语文教师也曾反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也表示要好好学习语文。然而考试结果依然如故。于是老师慨叹:这些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细胞。
事实果真如此吗?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数学和英语上。数学题目要做,英语单词要背,学习任务明确、具体,学习结果一目了然。而语文学习呢,多读书,书籍浩如烟海,何处是岸?阅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又觉得无影无形,无从把握。写作文,学习与生活单调乏味。不见有源头活水。语文学习,似乎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语文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学生轻视语文学习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忽视语文学习的特点,把语文学习混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一味追求语文学习的结果,忽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主要原因之一。语文教师如果不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不去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日益淡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长此下去,还谈什么语文素养?谈什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如果把教育过程首先当作一种对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指导活动来分析,那就必须十分强调指出教师的创造性的巨大意义”。语文教师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指导活动来分析的过程,意义巨大,但困难不小。
原因在于!
第一,语文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只能看到学生学习的外在表象,却无法看到学生内在思维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给语文教师认识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增加了难度,语文教师也许对班级五六十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了如指掌,却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知之甚少。语文教师往往只满足于按事先的教学计划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对学生课后完成的语文作业进行检查,却不知道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第二,规模化办学,班级学生太多,使语文教师无暇顾及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无法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面向全班五六十名学生授课,往往求同存异,追求知识的共性,追求认识的一致性。在规定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必然导致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因教学任务太重,根本无法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
第三,应试教育未能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中、高考成绩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直接导致了教育的急功近利。教师只要目前的考试成绩,跟考试无关的一切知识、能力、品德统统弃之不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不再顾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一切需要一个长期观察、研究、训练的过程,不能短期见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师既然肩负着如此重要的责任。就应该责无旁贷,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研究,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了解、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并能及时进行指导呢?
一是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学习,而不应该让语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满堂灌”式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用自己的分析理解代替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只要认真听,认真记就可以了。那时的语文学习,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追求的是知识的全面、系统。“问答式”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调动,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实际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没有被调动起来。这种语文学习,把语文知识弄得支离破碎,语文学习成了作业练习。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既遵循了汉语学习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是倾听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是否就表明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只看表象是无济于事的。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内容,调动知识储备,展开联想、想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这么做。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师如何知道这些问题呢?让学生充分表达,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语文老师要悉心倾听。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当学生发言时,老师却心不在焉,不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这样做既失去了学生发言的意义,又容易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倾听学生發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是进一步了解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
第三,对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后,要积极予以评价,或表扬肯定,或求同存异,或进一步引导。一味喊好不行,一概否定不行,不置可否也不行。学生毕竟是学生,认识问题肤浅,思维能力不足,有时也有可能是非颠倒,美丑不分。语文教师抓住了学生回答问题中暴露的问题,也就是抓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此时正是最佳时机。 第四,改进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不追求唯一答案。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认识社会,陶冶情操,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用自己的认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感受往往与标准答案差异很大,怎么办?要知道,教参一类书籍是教育专家辛勤劳作的结果,我们总不至于要求学生的思维也能達到专家的水平吧?因此,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欣赏的态度。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独特感受,而不应求全责备。
第五,把课文当做例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让学生爱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只是个例子。言外之意,语文学习绝不能只局限于薄薄的一本课本,应该有大语文学习观。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目前绝大多数只满足于一本语文课本。学生无书读,不知道读何书。家长不让读课外书的情形普遍存在。因此,语文教师以课文为中心,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书目,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学生闲暇时,都能展卷阅读,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提高?
第六,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等,给学生创设展示语文能力的平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其个性发展理论中的最高理想目标,是“需要层次论”的核心。语文学习成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成绩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组织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沙龙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语文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七,定期发放语文学习调查问卷,掌握学生语文学习动态。
语文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法和所用的时间、阅读的书籍等会不断发生变化。为能及时了解情况,调整学习策略,语文教师可定期发放语文学习调查问卷,跟踪进行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着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在目前语文学习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研究语文学习的过程,加强母语教学,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注意学生学习结果,即语文考试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语文老师常常把学生语文成绩不好归结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按时完成语文作业等外在因素,却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观察和研究。因而尽管语文教师也曾反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也表示要好好学习语文。然而考试结果依然如故。于是老师慨叹:这些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的细胞。
事实果真如此吗?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数学和英语上。数学题目要做,英语单词要背,学习任务明确、具体,学习结果一目了然。而语文学习呢,多读书,书籍浩如烟海,何处是岸?阅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又觉得无影无形,无从把握。写作文,学习与生活单调乏味。不见有源头活水。语文学习,似乎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语文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学生轻视语文学习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忽视语文学习的特点,把语文学习混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一味追求语文学习的结果,忽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主要原因之一。语文教师如果不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不去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日益淡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长此下去,还谈什么语文素养?谈什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如果把教育过程首先当作一种对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指导活动来分析,那就必须十分强调指出教师的创造性的巨大意义”。语文教师研究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指导活动来分析的过程,意义巨大,但困难不小。
原因在于!
第一,语文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只能看到学生学习的外在表象,却无法看到学生内在思维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给语文教师认识学生语文学习的程度增加了难度,语文教师也许对班级五六十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了如指掌,却对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知之甚少。语文教师往往只满足于按事先的教学计划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对学生课后完成的语文作业进行检查,却不知道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第二,规模化办学,班级学生太多,使语文教师无暇顾及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无法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面向全班五六十名学生授课,往往求同存异,追求知识的共性,追求认识的一致性。在规定的时间里尽最大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必然导致同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师因教学任务太重,根本无法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
第三,应试教育未能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中、高考成绩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直接导致了教育的急功近利。教师只要目前的考试成绩,跟考试无关的一切知识、能力、品德统统弃之不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不再顾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一切需要一个长期观察、研究、训练的过程,不能短期见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教师既然肩负着如此重要的责任。就应该责无旁贷,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研究,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了解、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并能及时进行指导呢?
一是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自己学习,而不应该让语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满堂灌”式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用自己的分析理解代替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只要认真听,认真记就可以了。那时的语文学习,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追求的是知识的全面、系统。“问答式”语文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调动,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实际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没有被调动起来。这种语文学习,把语文知识弄得支离破碎,语文学习成了作业练习。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既遵循了汉语学习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是倾听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说出自己思维的过程。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语文的时间,是否就表明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只看表象是无济于事的。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内容,调动知识储备,展开联想、想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这么做。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师如何知道这些问题呢?让学生充分表达,介绍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语文老师要悉心倾听。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当学生发言时,老师却心不在焉,不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这样做既失去了学生发言的意义,又容易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倾听学生發言。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是进一步了解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效方法。
第三,对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后,要积极予以评价,或表扬肯定,或求同存异,或进一步引导。一味喊好不行,一概否定不行,不置可否也不行。学生毕竟是学生,认识问题肤浅,思维能力不足,有时也有可能是非颠倒,美丑不分。语文教师抓住了学生回答问题中暴露的问题,也就是抓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此时正是最佳时机。 第四,改进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不追求唯一答案。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认识社会,陶冶情操,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用自己的认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感受往往与标准答案差异很大,怎么办?要知道,教参一类书籍是教育专家辛勤劳作的结果,我们总不至于要求学生的思维也能達到专家的水平吧?因此,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欣赏的态度。倾听学生对知识的独特感受,而不应求全责备。
第五,把课文当做例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让学生爱读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只是个例子。言外之意,语文学习绝不能只局限于薄薄的一本课本,应该有大语文学习观。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目前绝大多数只满足于一本语文课本。学生无书读,不知道读何书。家长不让读课外书的情形普遍存在。因此,语文教师以课文为中心,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书目,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学生闲暇时,都能展卷阅读,何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提高?
第六,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等,给学生创设展示语文能力的平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其个性发展理论中的最高理想目标,是“需要层次论”的核心。语文学习成果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成绩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组织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沙龙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语文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七,定期发放语文学习调查问卷,掌握学生语文学习动态。
语文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法和所用的时间、阅读的书籍等会不断发生变化。为能及时了解情况,调整学习策略,语文教师可定期发放语文学习调查问卷,跟踪进行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有着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在目前语文学习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研究语文学习的过程,加强母语教学,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