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面语文教育事实,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理性训练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唯理性教学模式”在作祟,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却忽略了其他人文和艺术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与语文学科的互补性。这使得本来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学向“标准化”、“机械化”转向,从而导致语文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的缺乏;另一方面,是越来越迫切的“速度”与“效率”的“现代”教育追求,使得教育失去了对生命自身的全面关照,忽视了人的自我本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这是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语文素质教育鲜明的现实意义之体观。
追寻关怀人性的教育,就是要试图通过培养人的精神理性、健康情感,使他们获得人生应得的快乐,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在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追寻关怀人性的教育,就是要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关照而充实、和谐、润泽与光明,人的生存境界得以提升,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教育的目的。
一、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观照“人性”的平台
1.真情告白,用言语浸染性情
现在的课堂,老师不敢多讲,唯恐多讲之余落下个“观念落后”“束缚学生”或“张扬造作”之嫌。其实,不是不可以讲,也不是不可以多讲,关键要看你“讲”了什么和“讲”的功夫。可以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春光。
《一个新生儿有两个母亲》是一篇课外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在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中,一位普通的护士强忍着悲痛的泪水,在自己家园失火而孩子一人在家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坚守工作岗位,在山火中紧急而安全地为产妇接生的动人故事。学生学到动情处,我穿插讲述了一对夫妻为了自己的孩子,在空中双手高高托起孩子,他们却命丧黄泉的感人故事,著名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孤儿并创作了著名的歌曲《天亮了》,然后播放歌曲,师生默默聆听。讲着讲着,教师的眼睛湿润了,学生的眼睛也湿润了。此时,教师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学生也就“心随我动”地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了。
其实,教师的“讲”主要还是为了情境的需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共振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真情告白”,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更好地体验,学生的知识、情操、品性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生长。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和文本情彻底融合,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折射出人性之美。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多的是对学生人文的关怀,因为这样的情感交融是对人性的一种张扬。
2.真诚展示,用画面拨动心弦
现行的苏教版教材文质兼美,字里行间闪耀着美的色彩,蕴含着美的情趣,或自然美、或生活美、或情感美、或艺术美、或语言美。如能在教学中配以与文情相谐的画面,使学生与文情之间进行着情感的沟通,那么便能收到情从境出,境伴文出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配以一组豪华的宫殿画面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画面,使之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心灵的震撼。《黄河的主人》上课即播放九曲黄河波涛汹涌、澎湃而来的画面,同时教师配以激情解说: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学生就能更好地领悟课文所包容的真情实感。苏教版《悲壮的一幕》,科马洛夫与女儿告别时的场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适时播放剪辑好的电影画面,看着看着,大家都被浓浓的父女情所深深感动,纷纷倾吐自己的所思所想。
每一篇课文无不浸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那都是作者心灵的表白。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适时适宜的情景展示,紧紧抓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从而让教材中的文情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
3.真切体验,用音乐陶醉心灵
音乐像文学一样,有着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使听者很容易在音响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与联想,使人心驰神往。选择与教材情感基调相和谐的乐曲,把音乐和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两者相互渗透补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悲壮的一幕》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教材,课文讲述了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返航时,宇宙飞船突然遇到无法短时间修复的故障,在最后两个小时里与人民告别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汇报工作上,他把他的生命,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国家,他的人民。随后,一声爆炸声,然后一片寂静。紧接着,悠扬哀伤的音乐由远及近,由弱渐强,把所有人的情感都融入了那种哀思和沉痛之中,仿佛你就在现场,仿佛听到了人们的哭泣,仿佛我们都在哭泣。这时,在音乐的背景声中,教师缓缓到来,好像也是一种诉说,“同学们,此时,你就在哀悼的人群中,面对刚才发生的一切,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在音乐的背景衬托下,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的重要生命活动。
美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陶冶,寻找真正适合文本的音乐,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更好地感悟,同时,在音乐和文学的殿堂中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间的喜乐、悲伤、苦痛与善真,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
二、徜徉在感怀的时空间——建构“人性”的情境
1.心灵感染——真实时空的聆听
肖川博士说,教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静谧安详的氛围中,创生一种向未知之境迈进的眺望和渴求。
在人教版第十一册《向命运挑战》一课教学时,上课初始,我出示一段关于宇宙和黑洞方面的录像,学生在茫茫宇宙和神奇的黑洞面前,一个个神情激动,兴奋异常,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其无比的关注和好奇。接着,让学生观看本文的主人公——霍金的照片,在学生交流之际,教师把黑洞和霍金联系介绍,让学生在处于亢奋状态下感受一次情感的震撼。
语文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营造乐于探究的良好氛围,在神奇而又未知的特定情境中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入境而动情,满怀乐趣和兴趣参与语文活动,这对于文本的阐释解读来说应该是一种心灵的进入,精神的启动。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学生的生命活力就会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2.思想探寻——生命作品的沉醉
文本的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在不同时空,由不同的读者来阅读,意义就会有所不同。
曾听一位老师执教《龟兔赛跑》一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没有过多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让学生续写课文,进行合理而丰富的大胆想象。“续编”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纷纷绞尽脑汁、跃跃欲试。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乌龟在领奖台上没有太多的惊喜,沉默很久,终于开口说道:“我希望大王能再给我和兔子一次机会,让我们重新比赛。”……这次兔子没有睡觉,兔子赢了。狮王在颁发奖杯时,乌龟笑得那样开心。最后,乌龟的一番话打动了大伙儿,它说:“第一场比赛我赢得并不光彩……这样的冠军不要也罢。而这次,兔子认真对待了比赛,它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奖杯。可我并没输,因为我赢得的是兔子对我的尊重。”大家听了,激动地热烈鼓掌。兔子和乌龟抱在了一起。
多么真实而富有温情的想象,多么创造而又不失人性的低吟。张志公先生说,“让教材本身去教育学生”。教师“处心积虑”地去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材彰显出了人性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就是一种有生命的作品,在这个作品里,可以走近并寻觅到许多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人性关怀。
3.精神引领——生命涌动的建构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还是以人教版第十一册《向命运挑战》的教学为例,在师生共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说:其实,像霍金那样“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这时,学生从感慨与激动的情绪中缓过神来,继而兴趣盎然地互相交流。真可谓有感而发,贝多芬、张海迪、保尔、桑兰、田甜……一个个英雄人物,学生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此时,教师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介绍已显得多余,因为学生已是滔滔不绝,他们被众多的英雄以及英雄的故事感动了。
一位哲人曾说,感动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我想,也许是因为感动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也是性情驯化的历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感动之中,那么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这时思考如何挖掘知识的拓展点,使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交融,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理解其中隐含的文化与背景,把文本看做资源,从理性触摸性情,引领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浩渺的知识空间,求得知识积累,求得情感内化,求得生命涌动。教师千方百计地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在对“学”的关注的同时,表现出对人的关注,着眼于知识和情感、智慧与精神的同步建构,使学生获得人文的关怀,在知识的跃进上产生质的飞跃——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怀人的成长、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这是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是语文素质教育鲜明的现实意义之体观。
追寻关怀人性的教育,就是要试图通过培养人的精神理性、健康情感,使他们获得人生应得的快乐,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在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追寻关怀人性的教育,就是要从人的生存事实出发,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生命本身得到关照而充实、和谐、润泽与光明,人的生存境界得以提升,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教育的目的。
一、沐浴在人性的光辉里——观照“人性”的平台
1.真情告白,用言语浸染性情
现在的课堂,老师不敢多讲,唯恐多讲之余落下个“观念落后”“束缚学生”或“张扬造作”之嫌。其实,不是不可以讲,也不是不可以多讲,关键要看你“讲”了什么和“讲”的功夫。可以说,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春光。
《一个新生儿有两个母亲》是一篇课外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在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中,一位普通的护士强忍着悲痛的泪水,在自己家园失火而孩子一人在家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坚守工作岗位,在山火中紧急而安全地为产妇接生的动人故事。学生学到动情处,我穿插讲述了一对夫妻为了自己的孩子,在空中双手高高托起孩子,他们却命丧黄泉的感人故事,著名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孤儿并创作了著名的歌曲《天亮了》,然后播放歌曲,师生默默聆听。讲着讲着,教师的眼睛湿润了,学生的眼睛也湿润了。此时,教师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学生也就“心随我动”地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了。
其实,教师的“讲”主要还是为了情境的需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共振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真情告白”,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更好地体验,学生的知识、情操、品性就会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生长。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情、作者情、教师情和文本情彻底融合,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折射出人性之美。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多的是对学生人文的关怀,因为这样的情感交融是对人性的一种张扬。
2.真诚展示,用画面拨动心弦
现行的苏教版教材文质兼美,字里行间闪耀着美的色彩,蕴含着美的情趣,或自然美、或生活美、或情感美、或艺术美、或语言美。如能在教学中配以与文情相谐的画面,使学生与文情之间进行着情感的沟通,那么便能收到情从境出,境伴文出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配以一组豪华的宫殿画面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画面,使之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心灵的震撼。《黄河的主人》上课即播放九曲黄河波涛汹涌、澎湃而来的画面,同时教师配以激情解说: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学生就能更好地领悟课文所包容的真情实感。苏教版《悲壮的一幕》,科马洛夫与女儿告别时的场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适时播放剪辑好的电影画面,看着看着,大家都被浓浓的父女情所深深感动,纷纷倾吐自己的所思所想。
每一篇课文无不浸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那都是作者心灵的表白。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适时适宜的情景展示,紧紧抓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从而让教材中的文情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
3.真切体验,用音乐陶醉心灵
音乐像文学一样,有着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使听者很容易在音响的感知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与联想,使人心驰神往。选择与教材情感基调相和谐的乐曲,把音乐和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两者相互渗透补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悲壮的一幕》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教材,课文讲述了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返航时,宇宙飞船突然遇到无法短时间修复的故障,在最后两个小时里与人民告别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汇报工作上,他把他的生命,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国家,他的人民。随后,一声爆炸声,然后一片寂静。紧接着,悠扬哀伤的音乐由远及近,由弱渐强,把所有人的情感都融入了那种哀思和沉痛之中,仿佛你就在现场,仿佛听到了人们的哭泣,仿佛我们都在哭泣。这时,在音乐的背景声中,教师缓缓到来,好像也是一种诉说,“同学们,此时,你就在哀悼的人群中,面对刚才发生的一切,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在音乐的背景衬托下,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经历、共同生成的重要生命活动。
美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陶冶,寻找真正适合文本的音乐,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更好地体验,更好地感悟,同时,在音乐和文学的殿堂中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世间的喜乐、悲伤、苦痛与善真,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
二、徜徉在感怀的时空间——建构“人性”的情境
1.心灵感染——真实时空的聆听
肖川博士说,教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静谧安详的氛围中,创生一种向未知之境迈进的眺望和渴求。
在人教版第十一册《向命运挑战》一课教学时,上课初始,我出示一段关于宇宙和黑洞方面的录像,学生在茫茫宇宙和神奇的黑洞面前,一个个神情激动,兴奋异常,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对其无比的关注和好奇。接着,让学生观看本文的主人公——霍金的照片,在学生交流之际,教师把黑洞和霍金联系介绍,让学生在处于亢奋状态下感受一次情感的震撼。
语文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营造乐于探究的良好氛围,在神奇而又未知的特定情境中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入境而动情,满怀乐趣和兴趣参与语文活动,这对于文本的阐释解读来说应该是一种心灵的进入,精神的启动。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学生的生命活力就会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2.思想探寻——生命作品的沉醉
文本的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在不同时空,由不同的读者来阅读,意义就会有所不同。
曾听一位老师执教《龟兔赛跑》一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没有过多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让学生续写课文,进行合理而丰富的大胆想象。“续编”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纷纷绞尽脑汁、跃跃欲试。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乌龟在领奖台上没有太多的惊喜,沉默很久,终于开口说道:“我希望大王能再给我和兔子一次机会,让我们重新比赛。”……这次兔子没有睡觉,兔子赢了。狮王在颁发奖杯时,乌龟笑得那样开心。最后,乌龟的一番话打动了大伙儿,它说:“第一场比赛我赢得并不光彩……这样的冠军不要也罢。而这次,兔子认真对待了比赛,它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奖杯。可我并没输,因为我赢得的是兔子对我的尊重。”大家听了,激动地热烈鼓掌。兔子和乌龟抱在了一起。
多么真实而富有温情的想象,多么创造而又不失人性的低吟。张志公先生说,“让教材本身去教育学生”。教师“处心积虑”地去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作品的内涵,去发现作品中新的意义,使教材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材彰显出了人性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就是一种有生命的作品,在这个作品里,可以走近并寻觅到许多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人性关怀。
3.精神引领——生命涌动的建构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还是以人教版第十一册《向命运挑战》的教学为例,在师生共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说:其实,像霍金那样“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这时,学生从感慨与激动的情绪中缓过神来,继而兴趣盎然地互相交流。真可谓有感而发,贝多芬、张海迪、保尔、桑兰、田甜……一个个英雄人物,学生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此时,教师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介绍已显得多余,因为学生已是滔滔不绝,他们被众多的英雄以及英雄的故事感动了。
一位哲人曾说,感动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我想,也许是因为感动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也是性情驯化的历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感动之中,那么他们身上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
这时思考如何挖掘知识的拓展点,使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交融,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理解其中隐含的文化与背景,把文本看做资源,从理性触摸性情,引领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浩渺的知识空间,求得知识积累,求得情感内化,求得生命涌动。教师千方百计地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在对“学”的关注的同时,表现出对人的关注,着眼于知识和情感、智慧与精神的同步建构,使学生获得人文的关怀,在知识的跃进上产生质的飞跃——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