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存在着浓厚的“仕途”情结,这不仅体现在知识分子身上,还潜藏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意识里。本文将关注儒家所倡导的“学”与“仕”的关系,分析知识分子热衷出仕的各种动机,并由其他社會群体对士的评价中窥见中国浓郁的仕文化。
  【关键词】:  学与仕;传统文化;仕途情结;出仕动机
  前言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优”指优裕、有余,“仕”指从政为官。子夏的话折射出儒家对“学”与“仕”两者关系的看法:从政官员若在工作之余还有精力,就应多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分子若书读得好,有才学,就可以从政做官,为民出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学”与“仕”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学”是前提和必要条件,“仕”是对“学”的运用。“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深远,成为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柱。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的“仕途”情结也源于此。
  一、出仕动机
  中国民间有一种风俗:在小孩子刚满周岁时,父母会在他面前摆各种各样的东西,代表各行各业。从孩子所抓的东西探究其后人生的事业追求。而传统的中国人就认为仕途才是正道,所以总会故意把笔墨纸砚摆在显眼的位置,期望孩子能一抓一个准,走上仕途。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出仕为官”的狂热。可这“仕途”情结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机呢?纵观诸多中国文人的生平经历和志向,可以把这出仕动机总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光宗耀祖
  古礼不孝有三,其中“家贫亲劳,不为禄士”即为大不孝,可见“仕途”在中国人眼里的崇高地位。仕途是古代文人最普遍的出路,也是改变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必由之路。“不为禄士”怎么供养双亲?没有能力供养双亲就是大不孝!退一步说,即使一个人能凭一技之长让父母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那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孟子又说:“事亲,养口体者不若养志也.”(《孟子.离娄章句上》)若仅注重物质上的供养,而不能顺从亲意、得其欢心,那也是不孝。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之分,所以“加官进爵”才是家族的荣耀,才真正让父母欣慰。《孝经.开宗明义章》有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二)出人头地
  古语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双手不沾阳春水。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口之乎者也,闭口诗云子曰。所以,落魄书生是常常遭人耻笑的。在达官贵人眼里,穷酸书生更是一文不值,纯是寄生之物,帮闲之食客,高级文丐而已。杜甫曾有诗云:“朝扣富贵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博学多才如杜甫,一朝落魄,也不免受尽屈辱,受尽冷眼。正是这种落魄和不堪,激励着众多怀才不遇的学子们发愤图强,矢志不渝,以期一朝得志,扬眉吐气。人存在于世上,必然要努力去谋取他人的尊重和爱戴,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因而中国人的“仕途”情结,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心忧天下,为国为民
  中国古代许多圣贤,他们能超脱个人荣辱、看淡浮名利禄,甚至个人生死,只求实现他们胸中的理想抱负,为国为民出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有“仁”的思想。他55岁还带领着一班弟子游说诸侯,花了十几年时间在卫、曹、宋、郑、陈、蔡、楚之间奔走。虽然游说不成功,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归来后整理编写古书典籍,向弟子门人传扬自己的思想,泽被后世。孔子可谓是积极践行“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第一人。战国时期又有楚国的屈原,忠心谏主,为了国家安危,人民幸福,甚至以死明志,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更有宋朝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官至权相,始终不忘为国为民,实在是“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奉行者和后学典范。
  (四)物质趋使
  “学而优则仕”本意虽不是劝勉人们为做官而读书,但后世许多人把它理解为功利的思想,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骛。古代士大夫也有品级的分别,品级越高,俸禄越优厚。而士大夫的俸禄又远远高于普通阶级的收入。所以,寒门子弟为了改变家徒四壁的窘状,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以期一朝鱼跃龙门,封妻荫子。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多么诱人的物质条件,难怪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对仕途那么地热衷。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多人挤破头去挣这个“金饭碗”。人活在世上,本来就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取适当的物质享受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在追求“利禄”的时候,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徇私枉法!只要我们“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那么“仕”与“学”就不存在矛盾了。
  二、潜在的“仕途”情结
  我们讲中国文化中的仕途情结,不仅是指中国知识分子对仕途的热衷,还包括其他阶层对“仕途”的推崇。中国古代男女婚嫁深受门第观念的限制,女子心目中的如意郎君绝不是贩夫走卒、村野莽夫,也不是落魄书生,而是名门之后或者及第状元。“夫贵妻荣”,即使女子没什么才华和抱负,也必定以丈夫能平步青云为荣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家长择婿的标准大概也是如此。岂不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西厢记》里崔夫人出尔反尔,不肯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也不过是嫌弃他无显赫家世,更无禄位。崔夫人的门第观念,正好是她潜在的“仕途”情结的折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多少读书人为了有朝一日驰骋宦海,衣锦还乡而熬白了头。“求仕”不仅是他们的个人追求,也是家人及社会群体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这无形的压力,也可说是社会群体的“仕途”情结的缩影。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他家境贫寒,连母亲和妻子都跟着他终日挨饿。他屡试不中,遭乡人耻笑,他的老丈人胡屠夫更瞧不起他,屡屡讽刺挖苦他,甚至吐口水。而范进一朝中了举,乡人一下子变得亲热友好,又送田又送屋的。而胡屠夫的态度也一百八十度转变,把范进当成亲亲女婿,连再打他一巴掌也心有不安。纵观这些底层百姓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可见“仕文化”在民间根深蒂固。
  结语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千百年来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人文化意识中不可磨灭的存在。有人认为“学而优则仕”就是功利思想,这未免有失公允。“学而优则仕”的本意是勉励有识之士把自身学识与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相结合,上致君,下泽民,而不是推崇功名利禄的宣言。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人对这观点的错误解读而全盘否定它,否则,我们又将怎么看待历史上那些真正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努力的贤者?当然,“学而优则仕”也有它的时代局限性。千百年来郁积在中国人心中“仕途”情结是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居高不下,明知录取名额有限,大家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假如人们能放下这种“仕途”情结,选择在其他更广阔的领域施展才能,那么就业领域的供求矛盾或许可以大大缓解。“学而优则仕”之“仕”在当今社会可以推而广之,可以是各行各业,是任何一个可以施展我们毕生所学的舞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反躬自省,反思我们思想的痼疾,探析中国文化中那些不适应时代潮流的东西。如此,我们的内在修养才能有所提升,民族文化才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第1版
  [2]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2版
  [3]邹纪孟.学而优则仕[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2月 第1版
  [4]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第1版
  [5]李申.中国儒教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并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为核心,从为人之师,为人子弟,校园风气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文化与大学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校园;实践探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期刊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五十六种民族文化,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责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把它作为精神食粮,铺垫今后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文化;大学生;精神财富  
期刊
【摘要】:《沈清传》是一部关于孝女的故事,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至今。关于《沈清传》的研究对象诸多是有关《孝》。本论文以神话批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沈清传》中所体现的祭仪原型。  ?1?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刊
【摘要】:英语语言文化本土化特征日益显现,是英语语言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结果。当前英语教学亦越来越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在中国诞生的中国英語变体,则融合了中国语言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体现。只有在词汇、阅读材料、英国国家文化等多方面实现本土化教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消除文化差异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本土化;
期刊
【摘要】:在高调提倡“欣赏”与“自我认知”的当下,有一种新流行急速闯入人们的视野,即是“自拍”,同时,这一现象的正负两面引起了社会热议。立于心理学角度,人类原本就具有自我欣赏的癖好,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出来,以获得他人的好评、接受和认同,从而影响实施,增强自信。本文重在叙述生活中的自拍现象,此行为流行,一定程度上映射人类不断进步的自我认知方式,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心理常态。  【关键词】:自拍;认
期刊
【摘要】: 语言学研究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是各语言研究阶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纵观十九世纪以来的一些重大发现,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几乎都是围绕一定的研究主题展开的。文章指出语言研究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同时期语言研究受到重大科学理论的影响,语言研究与同时期的科学研究同步。明确语言研究内容的时代性 ,可以加深对语言理论的认识,同时为以后语言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语言;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格萨尔王降妖伏魔、四方征战的实际场景和过程中,凡俗的理念和追求与神性的、宗教的观念和说教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又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这是史诗如何组织起来的“深层语法结构”,又是藏区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以及人们集体记忆和族群生存经验的投射。  【关键词】:《格萨尔》;战争;宗教;圣俗统一  前言  《格萨尔》是在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产生,深受宗教文化浸润的英雄史诗。举世闻名的史诗《伊利亚
期刊
【摘要】: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随着它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不断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调整与融合,至今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我国的传统视角进行观照,佛教这一“他者”的宗教思想意识如何在我国得以传播,以及传播的状况如何,本文以《目连救母》在我国的传播状况为主线对其加以阐释分析,粗略地窥探佛教在我国的传播状况,予以梳理和稍加阐释。  【关键词】:目连救母;佛教;传播;信众群体  
期刊
【摘要】:网络热词的产生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现实自然语言在网络媒体上的一种变异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的符号得以呈现。网络热词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代语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就网络热词中的一小类即单音节动词来进行描写研究,探寻其中特点以及使用该类词语的动因所在,进一步丰富现阶段对网络热词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热词;单音节动词;特点  当今网络的传播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普及,许多新新词应运而生,除了新造词语,“旧瓶装新酒”的词语也屡见不鲜,“女神”便是其中的典型。“女神”原指女性神仙。而近年来,“女神”作为对面容姣好的女性的称谓语,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与日常交际中。本文就对“女神”的语义演变进行古今梳理,并对演变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女神”;语义流变;网络时代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网络时代,词汇的变化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