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季:对症下药消滞除痹
7月2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名单包括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等19个工业行业内共1294家企业;并要求有关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工业与信息化部指出,按照相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2013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上公告企业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中着重强调“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并直接要求地方政府,做好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现场检查验收和发布任务完成公告工作。
地方保护:过剩元凶?
风电设备分会有关负责人对本刊表示,风电设备行业的无序竞争和地方政府的保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很多地方为了培育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设备企业必须要在当地建立设备制造厂,在当地建设风电场就需要使用他们的设备,这是促使当前风电设备行业无序扩张的重要原因。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结构性过剩”之所以形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之间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来招商引资,所形成的政策竞争:“在某个行业要不要做企业是原本按照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但当加上地方政府优惠的因素时,使得本来不会做的企业为此吸引。地方政府在竞争的过程中不适当地提供了各种优惠,很多企业的决策恰恰是瞄准了政府的优惠。”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向本刊记者表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其原因并不完全是政府投资。不能说产能过剩都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带来的,这是不公正的。他指出,地方官员首先面临政绩压力,另外也有地方财政的压力,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承担很多事权,但是财权不能匹配。要解决财源,就往往以财政创新的名义,发展地方品牌,发展土地财政,不惜代价的招商引资,这跟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改革不到位有关。
“比如有一年,铁矿石价格上涨86%,但钢铁价格也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都有重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来吸引央企”,张燕生举例说。他认为,如果十年前就进行深化改革,解决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关系,解决要素价格市场化的关系,可能这次产能过剩的程度会得到很大缓解。
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产能过剩在认识性上的根源是什么?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过剩,而计划经济突出的特征是短缺,我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还未完全把握,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以解决短缺的方法来解决过剩的问题,往往是上项目,增加投资,进而导致产能过剩。”
也有地方政府似乎“幡然醒悟”。就在今年5月,深圳市突然以《政府公报》形式宣布废止2009年3月出台的《关于印发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深圳LED产业曾经是中国LED的代名词,《规划》被废止在业界引起不小震动。
“转变思路,转变观念,科学规划,科学发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应当成为当前各地方政府发展LED产业的共识和模式。” 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李洪成当时曾向本刊记者表示,“深圳应根据目前社会、行业发展形势,结合广东省对LED产业发展规划重新制定符合具有深圳特色的,对推进产业发展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能够推动执行下去的规划。”
“囚徒困境”如何破解?
“扩张找死,不扩张等死”,这是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化解?多年以来,各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完成产业的升级换代,通过技术研发投入来进入高端市场,但这谈何容易。
晋城市远华铸业有限公司是山西一家主要生产铸造铁和阀门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王守堂告诉本刊记者,按正常生产,企业年产量可达到15万吨,但目前的年产量只有5万吨左右。尽管今年与去年相比较,产量下降了差不多20%,但企业的利润基本能够保持不变。主要原因在上游原材料降价,焦炭价格回落了大约30%左右,而铁矿粉价格下跌了近20%。“我们现在对对于国家的调控政策感到迷茫,不知怎么能向更高层面转型”,王守堂说。尽管他们正在努力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建设铸造加工项目,但仍感到缺乏资金和相关信息政策的指导。
张燕生认为,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化解产能过剩要面对企业目前面临的几个短缺问题,第一企业缺技术,需要拓展技术开发转让渠道;第二企业缺人才;第三企业缺订单和售后服务;第四企业普遍缺乏融资渠道,尤其需要征信体制的改革和规范。金碚则指出,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技术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化工、机械、装备制造、材料有色等,真正好的产品在国内并不多见,只要技术水平提升了,就可以消除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风电设备分会也向本刊总结了行业内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会员企业所共有的三大成功要素:首先是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技术创新、储备,调整产品结构,能提供市场需求的优质系列产品;其次是不断研究市场、适度发展企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最后,企业领导层能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意识,质量意识,紧紧把握企业发展方向,规划发展。
“中国已经从工业化初级阶段走向了中级阶段。在初级阶段,可以扶优扶强、优惠政策、特殊待遇等;但在中级阶段要让大小之间均衡发展,有一个可以竞争的平台,这样就会回归到市场经济正常的那种过剩的状态”,金碚总结道:“首先进行审批制度改革综合公平竞争制度的构建,然后制定技术和环保的标准,鼓励企业和行业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向上游拓展。鼓励企业各走各的路,差异化发展,去攀登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这样就会处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了。”
“我们要做到‘四个一批’:牺牲一批、重组一批、淘汰一批、转移一批,逐渐消化产能”,郑新立强调。他认为不应过多使用行政手段: “市场本身是复杂的,要利用市场机制,用优胜劣汰的办法来制止落后的生产能力,淘汰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的小企业,淘汰过剩的产能。”
在本文开篇提到的新闻发布会上,朱宏任特别提到了钢铁产业。他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性能钢材,促进钢材升级换代;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支持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
7月25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名单包括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等19个工业行业内共1294家企业;并要求有关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2013年9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工业与信息化部指出,按照相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2013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和主流媒体上公告企业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中着重强调“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并直接要求地方政府,做好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现场检查验收和发布任务完成公告工作。
地方保护:过剩元凶?
风电设备分会有关负责人对本刊表示,风电设备行业的无序竞争和地方政府的保护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很多地方为了培育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设备企业必须要在当地建立设备制造厂,在当地建设风电场就需要使用他们的设备,这是促使当前风电设备行业无序扩张的重要原因。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结构性过剩”之所以形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之间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来招商引资,所形成的政策竞争:“在某个行业要不要做企业是原本按照市场的价格来决定的;但当加上地方政府优惠的因素时,使得本来不会做的企业为此吸引。地方政府在竞争的过程中不适当地提供了各种优惠,很多企业的决策恰恰是瞄准了政府的优惠。”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向本刊记者表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其原因并不完全是政府投资。不能说产能过剩都是政府的公共投资带来的,这是不公正的。他指出,地方官员首先面临政绩压力,另外也有地方财政的压力,尤其是当前地方政府承担很多事权,但是财权不能匹配。要解决财源,就往往以财政创新的名义,发展地方品牌,发展土地财政,不惜代价的招商引资,这跟中央地方的财权事权改革不到位有关。
“比如有一年,铁矿石价格上涨86%,但钢铁价格也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都有重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来吸引央企”,张燕生举例说。他认为,如果十年前就进行深化改革,解决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关系,解决要素价格市场化的关系,可能这次产能过剩的程度会得到很大缓解。
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产能过剩在认识性上的根源是什么?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过剩,而计划经济突出的特征是短缺,我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还未完全把握,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以解决短缺的方法来解决过剩的问题,往往是上项目,增加投资,进而导致产能过剩。”
也有地方政府似乎“幡然醒悟”。就在今年5月,深圳市突然以《政府公报》形式宣布废止2009年3月出台的《关于印发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深圳LED产业曾经是中国LED的代名词,《规划》被废止在业界引起不小震动。
“转变思路,转变观念,科学规划,科学发展,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应当成为当前各地方政府发展LED产业的共识和模式。” 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李洪成当时曾向本刊记者表示,“深圳应根据目前社会、行业发展形势,结合广东省对LED产业发展规划重新制定符合具有深圳特色的,对推进产业发展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能够推动执行下去的规划。”
“囚徒困境”如何破解?
“扩张找死,不扩张等死”,这是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化解?多年以来,各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完成产业的升级换代,通过技术研发投入来进入高端市场,但这谈何容易。
晋城市远华铸业有限公司是山西一家主要生产铸造铁和阀门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王守堂告诉本刊记者,按正常生产,企业年产量可达到15万吨,但目前的年产量只有5万吨左右。尽管今年与去年相比较,产量下降了差不多20%,但企业的利润基本能够保持不变。主要原因在上游原材料降价,焦炭价格回落了大约30%左右,而铁矿粉价格下跌了近20%。“我们现在对对于国家的调控政策感到迷茫,不知怎么能向更高层面转型”,王守堂说。尽管他们正在努力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建设铸造加工项目,但仍感到缺乏资金和相关信息政策的指导。
张燕生认为,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化解产能过剩要面对企业目前面临的几个短缺问题,第一企业缺技术,需要拓展技术开发转让渠道;第二企业缺人才;第三企业缺订单和售后服务;第四企业普遍缺乏融资渠道,尤其需要征信体制的改革和规范。金碚则指出,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技术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化工、机械、装备制造、材料有色等,真正好的产品在国内并不多见,只要技术水平提升了,就可以消除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风电设备分会也向本刊总结了行业内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会员企业所共有的三大成功要素:首先是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技术创新、储备,调整产品结构,能提供市场需求的优质系列产品;其次是不断研究市场、适度发展企业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最后,企业领导层能时刻保持居安思危意识,质量意识,紧紧把握企业发展方向,规划发展。
“中国已经从工业化初级阶段走向了中级阶段。在初级阶段,可以扶优扶强、优惠政策、特殊待遇等;但在中级阶段要让大小之间均衡发展,有一个可以竞争的平台,这样就会回归到市场经济正常的那种过剩的状态”,金碚总结道:“首先进行审批制度改革综合公平竞争制度的构建,然后制定技术和环保的标准,鼓励企业和行业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向上游拓展。鼓励企业各走各的路,差异化发展,去攀登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这样就会处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了。”
“我们要做到‘四个一批’:牺牲一批、重组一批、淘汰一批、转移一批,逐渐消化产能”,郑新立强调。他认为不应过多使用行政手段: “市场本身是复杂的,要利用市场机制,用优胜劣汰的办法来制止落后的生产能力,淘汰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的小企业,淘汰过剩的产能。”
在本文开篇提到的新闻发布会上,朱宏任特别提到了钢铁产业。他表示工信部将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性能钢材,促进钢材升级换代;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支持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