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不断,礼坏乐崩,孔子深感周礼不继,而“诗三百”却凭借其“思无邪”来教化世人的功用性,为此,孔子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思想,即感发情志、观风知俗、和谐凝聚、怨刺上政等,以此方能达到治国安邦、礼仪教化的作用,成为中国古典文论的精髓。
关键词:兴观群怨 历史 《诗经》
一 “兴观群怨”说的背景探究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论观点,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重要的诗学观。
《孟子·万章下》提出“知人论世”说,即诵读他人的诗书,却不知其历史背景、古人高下,这样做可以吗?故而须得考较其时代因素。因此考察孔子生活的历史背景,方能正确探究“兴观群怨”的内在意蕴。众所周知,孔子生活于东周春秋末期,这一时期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转型或变迁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不断,王权面临着“诸侯莫朝”或“诸侯或不至”(《史记》)的尴尬局面,纵横天下,皆是王土王臣的威势已荡然无存,而其礼乐制度也已崩坏,即“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左传·隐公十一年》),贵族僭礼越规、人们的社会行为远离“礼”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从“礼乐征伐”由“天子出”的“有道”转而成为由“诸侯出”、由“大夫出”进而“陪臣执国命”甚至布衣卿相亦可议政,孔子觉其为“无道”。
首先,“礼不下庶人”的局面被打破,“天子失学,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便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情况不复存在,平民庶子也可以接受教育。《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要知按周礼,八佾(寓意社会地位)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但季氏作为正卿,却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八佾演奏乐舞,所以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能容忍这种视“周礼”为无物的僭越行为。《礼记·郊特牲》亦言,“公庙之设于私家”、“大夫之奏《肆夏》”,公庙本是诸侯国君之庙,《肆夏》本是天子诸侯大宴大祭时才能演奏的,大夫是没有资格享受的,然而“由三桓始也”、“由赵文子始也”却说明了大夫越礼之猖獗,难怪孔子说“良大夫也,其侈逼上”。可见,礼乐的庶人化亦不罕见。
其次,忠孝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示忠”的对象不再是周王室,而成为各诸侯国君,《诗经》中所讲“‘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忠也”的情形已然成为过去时,周室王权已然受到挑战。另外,忠君的概念扩散至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百姓,即要护卫社稷江山,不可弃用民事,《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将死不忘卫社稷”说的便是此理。之于“孝”,是和“礼”分不开的。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若不能树立父母的威信,家无宁日,社会便难以安定,因此,传统孝道认为父母的威信不容违命,应“竭力以役事”,当晋太子申生得知自己要被废黜时,虽知自己是被小人诬陷,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事父以孝”,自杀身亡,并说践行君命矢志不渝叫做恭敬,谨尊父愿并坚定的行使叫做孝顺,如今我若违抗君王的命令,擅自行动,就是不忠不孝,何况我还享受父亲的恩德赏赐,只考虑自己的地位,不顾忠孝,抛弃这美好的品德,那么就“远于孝矣”(《国语·晋语一》),离孝很远了。晋太子的死不可不谓为传统忠孝观的悲剧。当此之时,有臣子认为当“从其义”而不应“阿其惑”,否则必会误国误民,也有臣子持中立态度,“不识义,不阿欲”,无论如何,这都是对传统孝道的怀疑,不盲从父命君命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忠孝观。
孔子自小便接受周礼的教育,对“礼崩乐坏”的社会风气倍感痛心,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周礼的护卫者,《论语·泰伯》所谓个人修养从《诗经》中兴起,自立从学礼中来,最后完成自学乐,通过自身的完善,以正风俗,以淳人情,复兴周礼,国家方能大治。“兴观群怨”说便在这一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
二 “兴观群怨”说的内涵阐释
对于“兴观群怨”的内涵,历来各有见解。《论语集解》引自于孔安国注的“兴”即“引譬连类”,“群”即“群居相切磋”,“怨”即“怨刺上政”,而“观”则引自于郑玄注的“观风俗之盛衰”;《张载集·正蒙·乐器》中张载认为“兴”可以激起善思,“观”可以观察他人之志,“群”可以使无邪之风传散,“怨”可以疏放于礼义之内;《四书集注》中朱熹认为“兴”是感于志意而发,“观”是观察政治得失,“群”是聚合而不脱离,“怨”则是在合乎礼义的前提下发不愤之作,不伤身害命,这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要求;清代文学大家王夫之则从“诗以道情”的角度出发,认为历代雅俗得失皆出自于“四情之外”(四情即兴、观、群、怨),又能“生起四情”,纵身于此四情之中,情感才不会窒塞不通,而能得到释放。诗中所内含的审美趣味可以支配读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社会发生功效。无论是重视诗的社会功用还是专注于自身修养,亦或将诗教与审美相结合,重视情志的感化作用,都道出了“兴观群怨”的某种功能内涵。
当时人们对诗的看法主要集中于祭祀典礼、外交辞令等方面,顾颉刚先生曾说周代人认为诗有典礼、讽谏、赋诗、言语的功用,而典礼和讽谏是诗本身的功用,赋诗和言语是其引申而来的。“赋诗言志”即是说春秋战国期间,文人士大夫惯于在各种外交宴饮场合引用《诗经》,以至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在这里,诗本身的要义已经变得不重要,反而成了言志抒情之诗,不论是劝谏君王亦或是说明自己,讽喻对手亦或是上达下通,《诗经》已被穿上“目的”的外衣。显然孔子便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论语·季氏》中说不学诗,便不能言对;不学礼,便不能立身,学诗继而学礼,最终达到立身处事、参与政事的目的。一个人读诗三百,若“授之以政”,让其去治理国家社会,出使四方诸侯国,他却没有能力应对,诗读再多又有何用呢?诗显然与制礼作乐、治国安邦紧密相连,这便是孔子的诗教观。
“兴”即兴起、兴物,讲的是语言的譬喻、象征作用。孔子十分重视语言的功用,正名说便是此理,名不正、言不顺会引起“礼乐不兴”、“刑法不中”的社会现象,有碍于安邦定国,所以,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观点,所谓“连类譬喻”是也,通过举同类事物作比喻、象征,以达到礼仪教化的目的,“兴”作为诗经六义之一,即是用眼前景事,“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最终释放人的心怀、情感、志向,“导达以仁”。 “观”即观察、观看,在诗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的风尚以及个人的情志等。而这与孔子的政治观是十分之契合的,《论语·为政》中,孔子表明了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考察他人的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原由、判断他人乐于何种安身立命,从此出发,对自身做出相应的修养完善,从而起到修身治国的作用。《左传》擅引“诗”,即是由于诗中涉及诸多社会风情、人伦教化的内容,诸如农事富民、战争徭役、爱情婚姻、接待诸侯、臣子之心等,皆见于《诗经》,以至钱穆先生评《诗经》实为“西周一代之历史”,君王通过诗经可以通达臣子之情志、人民之心意,由是“制礼乐以治国而安民者”,这其中的精微要义在诗中可谓俯拾皆是。《汉书·艺文志》直言周代统治者设立采诗官,就是为了考察政治得失,以自我内省、自我更正也。
“群”即相互影响、和谐凝聚,在彼此的口耳相传、沟通交流中,将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确定开来。所谓“群居相切磋”,即以一美带动群美,以一高尚带动群高尚,以一和谐带动群和谐,它注重的是上下和睦、团结互助的作用。但应认识到“群”的本质是为和谐,“群而不党”才是“群”,荀子讲“以群则和”(《荀子·荣辱》)亦是此理。其实,纵观古代诗歌创作,历代文人墨客写诗唱和、宴饮赠答等活动,无一不是“群而不流”的表现,诗歌在其中所发挥的正是互相缅怀、互勉互进、相互感染的作用,由此可以见出“诗三百”在复兴周礼中所产生的积极性意义。
“怨”即哀怨、怨愤,诗歌可以抒发人的哀怨愤慨之情,以使悲哀不至于过渡,从而伤身害心,如此才能使社会不失仁义,人人不失礼仪。“怨刺上政”是指诗可以起到指斥时政,讽喻劝谏之用,而“怨而不怒”则说明了此“怨”应符合礼义,不可越度,汉宋儒者的看法正在于“美刺”之说,白居易也认为作诗、作文可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居上位若能保持清明之眼,国家又岂会不长治久安?但我们也应看到,“怨”并不仅仅是讽刺上政,《诗经》当中抒发个人愤懑不平之情的比比皆是,除了可以批判政治,怨妇、征夫、士兵、才人皆可怨,正如钟嵘所说“离群托诗以怨”(《诗品》),这都是人正常的情感抒发罢了。
三 《诗经》以“兴观群怨”
《诗经》是中国周朝时期人民社会生活的全面展示,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农事诗、征役诗、婚恋诗、怨刺诗、史诗和颂诗等应有尽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论诗以“兴观群怨”的内涵所在。
《豳风·七月》在从事农忙活动的时令当中,表现了不违农时的自然规律,直陈其事,反映了民间的农事劳作;《周南·芣苢》是一首民间歌谣,是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吟唱的民歌,诗歌简单明快,不难想象当时妇女们劳作时的欢乐美好;《周南·采蘩》则以另一种口吻表现了农事的辛苦和蚕妇的哀怨。这些农事诗是人民在劳作中自然而发的情怀,正是万物“感发志意”的影响,不仅农事诗是如此,反映人民婚恋嫁娶的诗亦是如此。无论是《秦风·蒹葭》想象所爱之人在水的另一边,历经艰险寻求之,还是《卫风·木瓜》君赠我以木瓜,我回君以美玉,亦或是《邶风·静女》中不在乎物有多美,只因那是心怡之人所馈,这些都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美好情感,而《王风·采葛》中因思念而一日如三秋、《庸风·柏舟》中誓言不另寻欢、《卫风·氓》中女子对爱的坚贞等则表现了相思不得相见、相爱不得携手以及见弃于丈夫的痛苦与悲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感于春华秋实、生老病死等,相互吟唱,抒发胸中情思,彼此感染,兴也,群也,怨也。
此外,一些讽刺时政的诗也值得我们深思。《魏风·伐檀》直指统治者的不劳而获,《魏风·硕鼠》也是对剥削阶级的辛辣讽刺。一些征役诗则表现了战争徭役给人民生活造成的痛苦与重负,《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等都是人民在实际战争、徭役、劳作中的有感而发,是众人鸣不平、抒郁结的心理反映,从中我们可以观见当时的社会心态和人民思想,所以孔子说不学《诗经》便不足以立身处事出,诗中所蕴含的人伦之情、君臣之礼、民风民情等不正是最好的教材吗?学诗方可以近以侍奉父母,远以侍奉君王,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和要义所在。
《诗经》可谓经世致用之学,最是符合儒家的“内圣外王”学说,向内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向外治国安邦、辅佐君王,儒家提倡积极用世,所谓“学而优则仕”便是此理。孔子周游列国虽遭逢怀才不遇,但是仍怀着“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渴望建功于世,孔子论诗正是由此出发,诗以“兴观群怨”,其义便在此。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朱熹:《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 杨柏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5] 钱钢:《孔子的功利诗学观及以情为教》,《齐鲁学刊》,1997年第2期。
(何李,厦门理工学院讲师)
关键词:兴观群怨 历史 《诗经》
一 “兴观群怨”说的背景探究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诗论观点,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重要的诗学观。
《孟子·万章下》提出“知人论世”说,即诵读他人的诗书,却不知其历史背景、古人高下,这样做可以吗?故而须得考较其时代因素。因此考察孔子生活的历史背景,方能正确探究“兴观群怨”的内在意蕴。众所周知,孔子生活于东周春秋末期,这一时期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转型或变迁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不断,王权面临着“诸侯莫朝”或“诸侯或不至”(《史记》)的尴尬局面,纵横天下,皆是王土王臣的威势已荡然无存,而其礼乐制度也已崩坏,即“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左传·隐公十一年》),贵族僭礼越规、人们的社会行为远离“礼”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从“礼乐征伐”由“天子出”的“有道”转而成为由“诸侯出”、由“大夫出”进而“陪臣执国命”甚至布衣卿相亦可议政,孔子觉其为“无道”。
首先,“礼不下庶人”的局面被打破,“天子失学,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便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情况不复存在,平民庶子也可以接受教育。《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要知按周礼,八佾(寓意社会地位)只有天子可以使用,卿大夫只能用四佾,但季氏作为正卿,却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八佾演奏乐舞,所以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能容忍这种视“周礼”为无物的僭越行为。《礼记·郊特牲》亦言,“公庙之设于私家”、“大夫之奏《肆夏》”,公庙本是诸侯国君之庙,《肆夏》本是天子诸侯大宴大祭时才能演奏的,大夫是没有资格享受的,然而“由三桓始也”、“由赵文子始也”却说明了大夫越礼之猖獗,难怪孔子说“良大夫也,其侈逼上”。可见,礼乐的庶人化亦不罕见。
其次,忠孝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示忠”的对象不再是周王室,而成为各诸侯国君,《诗经》中所讲“‘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忠也”的情形已然成为过去时,周室王权已然受到挑战。另外,忠君的概念扩散至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百姓,即要护卫社稷江山,不可弃用民事,《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将死不忘卫社稷”说的便是此理。之于“孝”,是和“礼”分不开的。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若不能树立父母的威信,家无宁日,社会便难以安定,因此,传统孝道认为父母的威信不容违命,应“竭力以役事”,当晋太子申生得知自己要被废黜时,虽知自己是被小人诬陷,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事父以孝”,自杀身亡,并说践行君命矢志不渝叫做恭敬,谨尊父愿并坚定的行使叫做孝顺,如今我若违抗君王的命令,擅自行动,就是不忠不孝,何况我还享受父亲的恩德赏赐,只考虑自己的地位,不顾忠孝,抛弃这美好的品德,那么就“远于孝矣”(《国语·晋语一》),离孝很远了。晋太子的死不可不谓为传统忠孝观的悲剧。当此之时,有臣子认为当“从其义”而不应“阿其惑”,否则必会误国误民,也有臣子持中立态度,“不识义,不阿欲”,无论如何,这都是对传统孝道的怀疑,不盲从父命君命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忠孝观。
孔子自小便接受周礼的教育,对“礼崩乐坏”的社会风气倍感痛心,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便成为周礼的护卫者,《论语·泰伯》所谓个人修养从《诗经》中兴起,自立从学礼中来,最后完成自学乐,通过自身的完善,以正风俗,以淳人情,复兴周礼,国家方能大治。“兴观群怨”说便在这一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
二 “兴观群怨”说的内涵阐释
对于“兴观群怨”的内涵,历来各有见解。《论语集解》引自于孔安国注的“兴”即“引譬连类”,“群”即“群居相切磋”,“怨”即“怨刺上政”,而“观”则引自于郑玄注的“观风俗之盛衰”;《张载集·正蒙·乐器》中张载认为“兴”可以激起善思,“观”可以观察他人之志,“群”可以使无邪之风传散,“怨”可以疏放于礼义之内;《四书集注》中朱熹认为“兴”是感于志意而发,“观”是观察政治得失,“群”是聚合而不脱离,“怨”则是在合乎礼义的前提下发不愤之作,不伤身害命,这是儒家中庸之道的要求;清代文学大家王夫之则从“诗以道情”的角度出发,认为历代雅俗得失皆出自于“四情之外”(四情即兴、观、群、怨),又能“生起四情”,纵身于此四情之中,情感才不会窒塞不通,而能得到释放。诗中所内含的审美趣味可以支配读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对社会发生功效。无论是重视诗的社会功用还是专注于自身修养,亦或将诗教与审美相结合,重视情志的感化作用,都道出了“兴观群怨”的某种功能内涵。
当时人们对诗的看法主要集中于祭祀典礼、外交辞令等方面,顾颉刚先生曾说周代人认为诗有典礼、讽谏、赋诗、言语的功用,而典礼和讽谏是诗本身的功用,赋诗和言语是其引申而来的。“赋诗言志”即是说春秋战国期间,文人士大夫惯于在各种外交宴饮场合引用《诗经》,以至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在这里,诗本身的要义已经变得不重要,反而成了言志抒情之诗,不论是劝谏君王亦或是说明自己,讽喻对手亦或是上达下通,《诗经》已被穿上“目的”的外衣。显然孔子便受这种风气的影响,《论语·季氏》中说不学诗,便不能言对;不学礼,便不能立身,学诗继而学礼,最终达到立身处事、参与政事的目的。一个人读诗三百,若“授之以政”,让其去治理国家社会,出使四方诸侯国,他却没有能力应对,诗读再多又有何用呢?诗显然与制礼作乐、治国安邦紧密相连,这便是孔子的诗教观。
“兴”即兴起、兴物,讲的是语言的譬喻、象征作用。孔子十分重视语言的功用,正名说便是此理,名不正、言不顺会引起“礼乐不兴”、“刑法不中”的社会现象,有碍于安邦定国,所以,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观点,所谓“连类譬喻”是也,通过举同类事物作比喻、象征,以达到礼仪教化的目的,“兴”作为诗经六义之一,即是用眼前景事,“比类而相通,感发而兴起”,最终释放人的心怀、情感、志向,“导达以仁”。 “观”即观察、观看,在诗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的风尚以及个人的情志等。而这与孔子的政治观是十分之契合的,《论语·为政》中,孔子表明了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考察他人的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原由、判断他人乐于何种安身立命,从此出发,对自身做出相应的修养完善,从而起到修身治国的作用。《左传》擅引“诗”,即是由于诗中涉及诸多社会风情、人伦教化的内容,诸如农事富民、战争徭役、爱情婚姻、接待诸侯、臣子之心等,皆见于《诗经》,以至钱穆先生评《诗经》实为“西周一代之历史”,君王通过诗经可以通达臣子之情志、人民之心意,由是“制礼乐以治国而安民者”,这其中的精微要义在诗中可谓俯拾皆是。《汉书·艺文志》直言周代统治者设立采诗官,就是为了考察政治得失,以自我内省、自我更正也。
“群”即相互影响、和谐凝聚,在彼此的口耳相传、沟通交流中,将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确定开来。所谓“群居相切磋”,即以一美带动群美,以一高尚带动群高尚,以一和谐带动群和谐,它注重的是上下和睦、团结互助的作用。但应认识到“群”的本质是为和谐,“群而不党”才是“群”,荀子讲“以群则和”(《荀子·荣辱》)亦是此理。其实,纵观古代诗歌创作,历代文人墨客写诗唱和、宴饮赠答等活动,无一不是“群而不流”的表现,诗歌在其中所发挥的正是互相缅怀、互勉互进、相互感染的作用,由此可以见出“诗三百”在复兴周礼中所产生的积极性意义。
“怨”即哀怨、怨愤,诗歌可以抒发人的哀怨愤慨之情,以使悲哀不至于过渡,从而伤身害心,如此才能使社会不失仁义,人人不失礼仪。“怨刺上政”是指诗可以起到指斥时政,讽喻劝谏之用,而“怨而不怒”则说明了此“怨”应符合礼义,不可越度,汉宋儒者的看法正在于“美刺”之说,白居易也认为作诗、作文可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居上位若能保持清明之眼,国家又岂会不长治久安?但我们也应看到,“怨”并不仅仅是讽刺上政,《诗经》当中抒发个人愤懑不平之情的比比皆是,除了可以批判政治,怨妇、征夫、士兵、才人皆可怨,正如钟嵘所说“离群托诗以怨”(《诗品》),这都是人正常的情感抒发罢了。
三 《诗经》以“兴观群怨”
《诗经》是中国周朝时期人民社会生活的全面展示,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农事诗、征役诗、婚恋诗、怨刺诗、史诗和颂诗等应有尽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论诗以“兴观群怨”的内涵所在。
《豳风·七月》在从事农忙活动的时令当中,表现了不违农时的自然规律,直陈其事,反映了民间的农事劳作;《周南·芣苢》是一首民间歌谣,是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吟唱的民歌,诗歌简单明快,不难想象当时妇女们劳作时的欢乐美好;《周南·采蘩》则以另一种口吻表现了农事的辛苦和蚕妇的哀怨。这些农事诗是人民在劳作中自然而发的情怀,正是万物“感发志意”的影响,不仅农事诗是如此,反映人民婚恋嫁娶的诗亦是如此。无论是《秦风·蒹葭》想象所爱之人在水的另一边,历经艰险寻求之,还是《卫风·木瓜》君赠我以木瓜,我回君以美玉,亦或是《邶风·静女》中不在乎物有多美,只因那是心怡之人所馈,这些都表现了男欢女爱的美好情感,而《王风·采葛》中因思念而一日如三秋、《庸风·柏舟》中誓言不另寻欢、《卫风·氓》中女子对爱的坚贞等则表现了相思不得相见、相爱不得携手以及见弃于丈夫的痛苦与悲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感于春华秋实、生老病死等,相互吟唱,抒发胸中情思,彼此感染,兴也,群也,怨也。
此外,一些讽刺时政的诗也值得我们深思。《魏风·伐檀》直指统治者的不劳而获,《魏风·硕鼠》也是对剥削阶级的辛辣讽刺。一些征役诗则表现了战争徭役给人民生活造成的痛苦与重负,《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等都是人民在实际战争、徭役、劳作中的有感而发,是众人鸣不平、抒郁结的心理反映,从中我们可以观见当时的社会心态和人民思想,所以孔子说不学《诗经》便不足以立身处事出,诗中所蕴含的人伦之情、君臣之礼、民风民情等不正是最好的教材吗?学诗方可以近以侍奉父母,远以侍奉君王,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和要义所在。
《诗经》可谓经世致用之学,最是符合儒家的“内圣外王”学说,向内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向外治国安邦、辅佐君王,儒家提倡积极用世,所谓“学而优则仕”便是此理。孔子周游列国虽遭逢怀才不遇,但是仍怀着“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渴望建功于世,孔子论诗正是由此出发,诗以“兴观群怨”,其义便在此。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朱熹:《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 杨柏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5] 钱钢:《孔子的功利诗学观及以情为教》,《齐鲁学刊》,1997年第2期。
(何李,厦门理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