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听者在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同时还要借助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从而在图式知识和语流信息的互动中理解意义。引导学生建立图式概念,培养学生的发现图式,运用图式指导听力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会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一、图式理论概述
  1781年,哲学家康德(Kant)率先提出图式理论,他认为人们在接受新信息和概念时,只有把他们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经过大量的认知理论研究,人们对图式理论逐渐达成共识: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存在大脑中的图式会对新接触到的信息和概念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抑制信息量系起来,对新信息的解码、编码都要依赖于人脑中已存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
  通过对大脑信息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大脑解码过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所谓“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策略是指信息接受者通过辨别语音理解词汇、通过已经掌握的语法知识理解句子,之后在通过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把握整个语篇的内容。而“自上而下”的理解策略是听话者运用头脑中的背景知识、情景联想、人际交互信息分析推理话语意义的过程。说话者态度、背景、话题、口语语篇的目的等这些非语言知识结构则被称为图式知识(schematic knowledge)。图式被划分为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两大类。形式图式是语篇就不同的说话者、文章体裁、文章主题及交际目的而表现出的形式。比如,每当英语学习者听到“Once upon a time”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叙述性的故事及其中的人物、事件和结局。内容图式包括社会文化知识和话题知识等。事实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策略并非相互对立,两者同时起作用并相互依存。因此,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流信息、语境线索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促使理解的产生。也就是说,听力理解过程不但要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能动地借助大脑中相关的图式知识,对短时记忆中语流信息处理和加工,从而在图式知识和语流信息的互动中理解意义。许多研究表明,很好地理解某一语篇的前提是在记忆中激活相应的图式。这就要求记忆中存有所需的图式,而且存在一定的外部信息输入。图式的激活对外部信息的要求取决于图式本身的成熟程度、语言表达和题材等多种因素,其中话题和常用词语具有较好的激活效果。
  二、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多数教师依然奉行播放音频——讲单词——对答案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机械理解占主导,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事实上,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听者不能被动地、消极地单纯运用听觉接受信息。
  1.引导学生构建新的图式
  以2012年四级听力考试真题passage部分为例,文章的主题是“friendship”。在听之前教师应通过头脑风暴等形式激活他们的大脑中与听力材料主题相关的图式,例如:
  Do you choose the friend on the basis of how much money they have?
  What draw good friends together?
  What do you do to return your friends’ favor?
  What is the true meaning of friendship?
  通过以上的思考过程,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关于“friendship”的新图式。在之后的听力练习中,他们会以之为注意目标,构建期待意识,注意听辨与之相关的信息,同时进行语义重构,在不断对比、印证和取舍中拓展理解范围,从而使新信息融入已有的图式中。
  又如酒店场景经常会出现在听力对话中,如果学生熟悉西方国家酒店预订、入住、付费和退房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那么当他们听到关于这个场景的对话时,就会立刻在头脑中运用已有的图式知识对场景进行推断、联想、加工,从而帮助他们得出说话人的真实含义。
  2.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激活听力材料中可能用到的图式知识或对学生进行背景知识和相关信息的灌输和扩展,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科学高效的预测。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教师可事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料,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判断推理能力,挖掘出与本次听力材料有关的词汇和事件,及时激活学生大脑中预先存在的图式。之后可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标题、问题选项等外部信息激活大脑中的相关图式和经验在听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意义进行“自上而下”的預测,促使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预测不断地被否定、证实或完善,直到最后完成对材料的正确完整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大意,有意识地主动关注某些关键词及关键句,形成特定信息的能力。
  三、结语
  目前听力教材中的视听材料很丰富,涉及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地理、生活等各个领域。听力材料涉及不同身份的人之间的话语,如师生、老板和员工、职员和顾客等。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向学生提示图式类型,向学生介绍该图式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学生形成具体形象的理解机制,力求使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篇概念从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地辨听,最后理解语篇传达的信息。教师要结合实际的听力篇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图式理论与听力篇章理解的实践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许俊.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
  [2]翟立伟.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J].才智,2010.2.
  [3]杨庆华.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海外英语,2012.6.
  [4]孙冬梅.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图式理论的大学英语‘听泛课’教学新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教师是一种幸福的开始也是另一种幸福的结束,当教师是一种幸福的结束也是另一种幸福的开始。要做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习、积累和沉淀,在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上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作者谈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教师 人格魅力 小学数学  首先,一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有动人的人格魅力。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往往
摘 要: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课始创设情境,课中动手操作,课尾精心设计练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手段让“兴趣”流淌在数学课中。  关键词: 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练习设计 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小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之掌握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乐学、会学、善学以达到我要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重点和亮点,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和材料,都有在运用中获得创新思维发展的可能性。下面我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建立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
摘 要: 政府工作报告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及发展的一扇窗口,备受世界瞩目,其翻译至关重要。报告中存在大量中国特色用语,其翻译关系到报告英译本的质量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本文拟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指导,探讨报告中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策略,希望对以后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实践及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 翻译伦理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特色用语  一、引言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顺铂,化学式cis-[PtCl2(NH3)2],是首个被发明的铂类抗肿瘤药,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其抗癌机理是在癌细胞中水解,形成氯配体被水取代的带正电荷结构cis-[PtCl(NH3)2(H2O)]+,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