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利用生物学的基本规律与原理,来解释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与现象,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基本的生物学概念。生物课程中的知识产生背景以及学生的操作、实践诸多方面都与“生活生物”息息相关,而对生活问题的理性分析与思辨则是“学科生物”具有的属性。生物知识起源于客观世界,生物现象的发生、发展根植于现实的世界,同时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但是生物学科并不是普通生活现象的一般反映,生物学作为一门课程,有着间接性与抽象性的特点,是对一般生活现象的概括与升华。我们的生物教学要科学认识“生活生物”与“学科生物”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探索二者之间的一致性,提高生物学科教学的深刻性。
一、在“生活生物”现象中开始“学科生物”的研究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仅仅拘泥于教材与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或者直接将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升学考试简单对应,机械识记、反复背诵等同于教学的全部,成为教学的常态。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枯燥无趣,遏制了学生生物探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生物教与学的生态发展。事实上,我们的生物现象都与实际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将生物问题抛锚在可感的现实世界中时,学生就能够体验到生物学习的现实意义,就会尝试着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实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纵深发展与有效的拓展延伸。
我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我运用媒体技术,将网络平台中寻亲栏目的一段视频在课堂播放。学生看到了节目中的寻亲主人艰难的生活历程,感受到了其中的困苦、迷茫与惊喜。最后,栏目组人员宣布:我们运用了现代DNA科学技术,让他们之间进行了基因比对,很欣慰,其中的相关性高达99.7%,这就足以表明,现场寻亲的人们是有着亲情关系的。当视频播放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比较激动,而且充满了好奇,他们急于弄清楚DNA是怎样实现这样的亲情鉴定的,水到渠成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生活是生物知识的土壤和源泉,也是生物学科价值的直接表现。我们的生物教学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和现象开始的,教师应善于捕捉生物学科与生活的切入点,将生物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还原出来,带领学生用生物的观点和思维去探究发现,这既是生物教学的要求,也是生物学科独有的优势条件。例如,教学遗传与进化相关内容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根植于生活的学习是鲜活、灵动的,这样的教学深入浅出,让生物学科知识与感性的问题、生活中的现象建立了普遍的关联,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知识的发生就有了原點。
二、用“学科生物”思想观照“生活生物”内容
生物学科具有透过生命现象抵达生命本质的特点。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把握基本的生物认知线索,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理性分析生命现象的习惯,借助于实验操作的方法解释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这样的高度看生物学科教学,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突出知识不断走向丰富的过程,促进个体完整认知体系的形成。引领学生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合理选择研究的方法和知识,用生物化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问题,用专业化研究手段来开展实验操作活动,积淀感性的、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将生物学科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融入到常规性学习中去,实现学习活动的高效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无氧呼吸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了生活中酿酒的操作,进而还介绍了制作泡菜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科生物”的对比实验思想、实验设计原则、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的逻辑关系等等蕴藏其中,走出生物学科单一教学知识的误区。让学生不再以获得答案为目标,而是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得到结论等方面去体验生物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积淀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还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思想,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三、在探究学习中实现“生活生物”与“学科生物”相融合
高中生物涉及的问题和知识点很广,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周围,常常发现一个家族的人都患有某种疾病,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常采用运动疗法应对抑郁症,这有着怎样的生物学道理?转基因食品、克隆羊等技术运用了哪些生物学的知识与原理?这些都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诠释是不现实的,我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汇报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个体的发现用小报或者微型报告的形式给大家展示。起初,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学生选择怎样的话题合适?报告要达到怎样的理论高度?我们要求学生选择的问题要从现实的生活中来,具有生活气息的,与大家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既看到客观的现象,又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假设、分析,开展实践、研判活动。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学生确实有困难的问题,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应对、解决的方法。实践表明,这样选择的许多话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乐此不疲的。例如,生活健康与生物科学,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的质量;制定好营养套餐,保持充沛的精力。当然,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提出改善生态、治理环境的个人方案。在对某些现象深刻分析时,刚开始部分学生还有顾虑,担心做不好。后来,我们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不断地开展自我追问,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做到用生物术语,尽量幽默风趣;发挥出团体的作用,个体之间共同协作;探索过程中要依据生物学的观点,前后论证讲逻辑、科学,对结论的表达力求简洁明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是生物教学的基础,但又不是生物学习的全部,只有透过生活表象,才能看到学科特质的生物核心知识。高中生物教学就是理性把握“生活生物”与“学科生物”关系的艺术,让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服务。
一、在“生活生物”现象中开始“学科生物”的研究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仅仅拘泥于教材与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或者直接将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升学考试简单对应,机械识记、反复背诵等同于教学的全部,成为教学的常态。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枯燥无趣,遏制了学生生物探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生物教与学的生态发展。事实上,我们的生物现象都与实际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将生物问题抛锚在可感的现实世界中时,学生就能够体验到生物学习的现实意义,就会尝试着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解决问题,实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纵深发展与有效的拓展延伸。
我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我运用媒体技术,将网络平台中寻亲栏目的一段视频在课堂播放。学生看到了节目中的寻亲主人艰难的生活历程,感受到了其中的困苦、迷茫与惊喜。最后,栏目组人员宣布:我们运用了现代DNA科学技术,让他们之间进行了基因比对,很欣慰,其中的相关性高达99.7%,这就足以表明,现场寻亲的人们是有着亲情关系的。当视频播放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学生都比较激动,而且充满了好奇,他们急于弄清楚DNA是怎样实现这样的亲情鉴定的,水到渠成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生活是生物知识的土壤和源泉,也是生物学科价值的直接表现。我们的生物教学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和现象开始的,教师应善于捕捉生物学科与生活的切入点,将生物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还原出来,带领学生用生物的观点和思维去探究发现,这既是生物教学的要求,也是生物学科独有的优势条件。例如,教学遗传与进化相关内容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根植于生活的学习是鲜活、灵动的,这样的教学深入浅出,让生物学科知识与感性的问题、生活中的现象建立了普遍的关联,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知识的发生就有了原點。
二、用“学科生物”思想观照“生活生物”内容
生物学科具有透过生命现象抵达生命本质的特点。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把握基本的生物认知线索,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理性分析生命现象的习惯,借助于实验操作的方法解释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这样的高度看生物学科教学,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突出知识不断走向丰富的过程,促进个体完整认知体系的形成。引领学生从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合理选择研究的方法和知识,用生物化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问题,用专业化研究手段来开展实验操作活动,积淀感性的、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将生物学科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融入到常规性学习中去,实现学习活动的高效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无氧呼吸这部分内容时,引入了生活中酿酒的操作,进而还介绍了制作泡菜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科生物”的对比实验思想、实验设计原则、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的逻辑关系等等蕴藏其中,走出生物学科单一教学知识的误区。让学生不再以获得答案为目标,而是从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得到结论等方面去体验生物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积淀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还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思想,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三、在探究学习中实现“生活生物”与“学科生物”相融合
高中生物涉及的问题和知识点很广,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周围,常常发现一个家族的人都患有某种疾病,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常常采用运动疗法应对抑郁症,这有着怎样的生物学道理?转基因食品、克隆羊等技术运用了哪些生物学的知识与原理?这些都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诠释是不现实的,我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汇报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个体的发现用小报或者微型报告的形式给大家展示。起初,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学生选择怎样的话题合适?报告要达到怎样的理论高度?我们要求学生选择的问题要从现实的生活中来,具有生活气息的,与大家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另外,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既看到客观的现象,又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假设、分析,开展实践、研判活动。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主动参与其中。对于学生确实有困难的问题,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应对、解决的方法。实践表明,这样选择的许多话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乐此不疲的。例如,生活健康与生物科学,我们可以从生物学的视角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做到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的质量;制定好营养套餐,保持充沛的精力。当然,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提出改善生态、治理环境的个人方案。在对某些现象深刻分析时,刚开始部分学生还有顾虑,担心做不好。后来,我们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不断地开展自我追问,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做到用生物术语,尽量幽默风趣;发挥出团体的作用,个体之间共同协作;探索过程中要依据生物学的观点,前后论证讲逻辑、科学,对结论的表达力求简洁明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是生物教学的基础,但又不是生物学习的全部,只有透过生活表象,才能看到学科特质的生物核心知识。高中生物教学就是理性把握“生活生物”与“学科生物”关系的艺术,让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