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觉悟 低调人生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王孟奇先生是个真“文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新文人”,尤其是一位“新文人画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称谓都有道理。通过这些称谓,人们无非是想说明一点,王孟奇先生是个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风范的知识型的人——真正的读书人。但细细想来,却又不十分恰当。这倒不是说王教授不是这样的人,而是因为“文人”、“文化人”、“新文人”等概念不完全是一回事,如果笼统地一下子用来称呼王孟奇先生,不容易说清楚,反而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倒觉得还是称他“知识人”比较好,也就是通常人们认为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知识人”。称“知识人”,比称“知识分子”要贴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的尊严的一种恢复。
  我们知道,“文人”,是旧时代对“知识人”的一种称谓。“文人”与“文化人”有所不同,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将“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化。后者则相反,乃是把“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下”化。一般情况下,“文人”可能同时也是“文化人”,但“文化人”却不一定是“文人”,特别是真“文人”。关于文化,本来是指一种文治教化,“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后来,文化则泛指一个人运用文字的能力及所具有的书本知识的综合,是通常我们所谓的有没有文化之所指。今天大多数人认为的“文化”,也主要是指这个层面,但更多的还是仅限于基本“知识”的层面。其实,这是片面的。文化,不仅仅就是如此,有“知识”不等于就有“文化”。也就是说,“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简单积累的问题,而应该是在这个“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或者说升华)。“知识”的简单积累,仅仅是“文化知识”而已。再说了,有“文化”(“文化知识”)也不等于就有“文化素质”。一般来说,“文化素质”是多方面修养和多方面准备的结果,不仅仅就是“文化知识”这么简单。有“文化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文化素质”的人;有“文化素质”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个有“文化知识”的人。另外,有“文化知识”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有“文化素质”的人,但有“文化素质”的人,一定是个有“文化知识”者。仅仅是一个多与少的问题,如果一点都没有,充其量只能有“素质”,而不能加“文化”。“素质”与“文化”之间,往往前者远比后者来的重要。光有“文化”而没有“素质”,有时候很可怕,尤其是动荡年代。
  还有,“文人”其实也没有本质上的“新”与“旧”的问题。如果非要把“文人”分出新旧,那也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时间概念的,另一个观念概念的,即“新文人”及“新文人画家”。再说了,“新文人画家”也不等于就是“新文人”,反之亦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画家”不管是“新”是“旧”,一定要是个“文人”,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画家”,仅仅是个停留在技术(技巧)层面的“匠人”(画匠)而已。这样的人,充其量是个绘画工作者,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更不能成为“大家”或“大师”。
  王孟奇先生是当下具有真正意义的典型的“知识人”,自然也可以说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新文人”、“新文人画家”(尽管“新文人画家”的命名有些牵强)。这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性情上和人格上,而且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也确确实实体现了这种“文人”和“文化”的气息。他不像时下那些自命不凡、四处张扬地高调标榜自己的一些画家(文学上叫“火锅作家”)。那些人虽然标榜得极“文人”,也似乎很“文化”,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丝毫看不出“文化”的东西来。事实上,他们大都是在无病呻吟,顾影自怜。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做学问,无论文学还是艺术,抑或是其他人文领域的各种形式和载体,不是宣传的问题,也不是政治化的问题,而应该是取一种严肃的态度。名气、位置和学问的本身并不是一回事。大学问家往往是沉寂的,也必须有一个寂静的过程(沉寂期)。所以,古人在这方面有“藏之名山”之说,并把著书立说之事称为“名山事业”。一个人的人文修养,必须沉寂下来读书,也是唯一行径(老舍先生说的,“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蔚为大观了,还可以影响并转变一个社会的风气。不过,也只有人静了,心净了,才有所思,才能成就学问,尤其是大学问。试想想,一个终日躁动的人,有真学问,你信吗?所以,王孟奇先生的谦逊、淡泊的低调人生,是一个真“文人”的本来,也是做学问的基础和根本,更是一种觉悟和睿智。
  也正因为王孟奇先生这些年来的低调平和的态度,所以,当你接触他的时候,一种“文人”的风采和“知识人”的精神展现在你的面前,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感觉到了这样一种气息存在。这种气息,不仅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德”和“道”,也体现出了一种理想和庄严。他中国画法古而不泯于古,有古人也有自己,他入道深,也能信道笃,因而笔下就流动着无限的诗思和极高的品格。从“文人画”的角度看先生的中国画,是传统意义的那种纯“文人”的,同时,又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新文人”的。从“新文人画”的角度,先生不仅是“新文人画”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远远溢出甚至超出“新文人画”的那种人们普遍认同的定势的东西,并相对于“新文人画家”来说,其纯度和深度,或者说那种文人性、文化性、人文性要更典型、更适切。
  说实话,我喜欢王孟奇先生的画,胜过喜欢许多当下别的画家的作品,尤其是别的“新文人画家”的作品。他的作品,无论是笔墨、画境,还是气场,都是地地道道的,是根底深厚的深层切入的一种浅层流露,是正宗的中国元素、中国风韵,的的确确是民族的东西,并不乏上层读书人的风韵雅味。欣赏他的中国画,扑面而来有一股清静之气,有一股纯净之气,使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心动和情怀。这种心动是情不自禁的,发自心底的,这种情怀也是“天籁”式的,在当下,也几乎只有在先生的作品中才能体会到这样的气息。因此,先生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美”,也不仅仅是中国画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风范,一种先见的指向。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王孟奇先生是纯“文人”、真“文人”,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文人”,当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文人画家”。先生的中国画,路子是正的,也有能力驾驭,正如先生自己说自己,“起码知道中国画是怎么回事”。他一向认为“艺术作品唯有高下之分,而没有精华之别”,只有“学得聪明,悟得彻底,自能化腐朽为神奇”。一个艺术家,特别在当下,只有“立足高处”,哪怕面对的是“此起彼伏的时尚潮流”,也是可以“从容淡定”的,“在俗人和庸人那里,再精华的东西,也是糟粕”。本来亲近中国画就是一种缘分,学习和从事它也意味着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不同的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不同的,见解也不尽相同。黄梨洲批判程朱,但推崇王阳明,顾亭林提出“经学即理学”,极力反对王学。王船山“希张横渠之正学”,激烈批判陆王,对程朱则有批判亦有所肯定。
  王孟奇用自己的作品,用他灵魂的那份淡定,用他生命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当代中国画输入了一种执著,一种韧性,一种自我,一种态度。应该承认,王先生的中国画,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定的启蒙意义,在当下也是一种教化。
  
  王孟奇
  1947年生,江苏无锡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界公认的“新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跃地区,涌现出许多专业市场和在市场上经商的党员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创新“市场”党建工作,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近日,人民论坛记者专程到义乌市进行了采访。    特色党建树旗帜    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市场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在“华夏第一市”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记者看到不少商铺在显
期刊
像我这样不是生长在书香门第的孩子,能够在小时候接触那么多好书,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以后我如果退休了,想在湖南的岳麓书院招一批热爱写作的偏科生,给他们提供经费,让他们到处去走、去看、去想、去写……    一本书,两个生日礼物    我是我们那个年代比较少的独生子,得到的父母的照顾会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要多。我的家庭环境也比较好,那时候我父母每个月的工资加在一起,大概有130块钱,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多的一
期刊
中国30年的经验有其历史背景。这一背景,一是西化背景,二是自身民族的现代化背景。就作为西方现代化历史的参照经验而言,中国在短短30年里,实际上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史,因而西方几百年来思想文化的演进历程,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到中国这30年。大体说来,上世纪80年代新启蒙思潮见证了近代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的分化和多样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转型时期的
期刊
“十一五”期间,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不断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的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浙江全面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浙江始终坚持中央要求与浙江实际相
期刊
当前,民族主义议题大规模地进入了公共话语领域。概括起来,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有五大基本诉求,分别为:1、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民族主义者大都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全球化对于中国风险大于机遇,不利多于有利,对此中国人不能一厢情愿,必须考虑如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主权。  2、推进区域化,建立亚洲经济圈。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生存发展空间,中国作为后发
期刊
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理念强调自由、公正、互助的价值观,在以此为哲学基础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国家福利制度和福利国家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平等的生活机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必要性;强调建立人道的理想社会。目前为止,社会民主主义实行得最好的国家是瑞典。瑞典以高福利享誉世界,为国民提供了收入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福利,涉及到老年、残疾、儿童、妇女、贫困家庭等不同群体,主要包括以下主
期刊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未来,继往开来”;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误导现实的发展。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在泛起    人民论坛:近年来,在如何对待历史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不时出现一些刺耳的噪音,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不断泛起,现阶段关于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哪些表现?  梅宁华:当前,社
期刊
张悟本“养生热”:2010年2月1日,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播出一期“张悟本谈养生”,让张悟本一夜蹿红。他所著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跃成为各大书店、网站销售黑马,书皮上写着“上市4个月突破100万册”。出自张悟本之口的绿豆汤、长茄子理论几乎到了包治百病的程度。被查出不具备任何营养师资质的张悟本,在2010年掀起了一股食疗养生热。  道长李一的修炼:李一因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了新一任“养生达人”。大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魏娜:自2007年以来,在政府改革的大背景下,山东工商系统在行政执法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其主要价值体现在:  第一,把工商行政执法改革与社会发展环境和政府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明确改革目标、创新改革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深入,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如何有效地界定政府的职能,改进行使职能的方式成为政府改革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鲁照旺:政府改革理论中有一个“企业家政府”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塑政府,提高政府效率。我提出一个叫“企业型政府”的概念。我所说的“企业型政府”,是指政府就像一个企业一样,我们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像企业家或企业的管理者。  山东工商系统的“企业型政府”的特点表现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有强烈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有一支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有一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