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利用众多名词概念组织教学,能达到事倍功半,举一反三的作用。本文就名词概念在新授课、单元复习课、初三总复习课等不同课型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梳理,希望能与同行们交流,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完美有效。
【关键词】生物学名词概念 课程改革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51-01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节都会有新的生物学名词概念出现,而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名词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为此,我有意识的以这些名词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学生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教学效率逐步提高。
一、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背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之前首先通读课文,找出新出现的名词概念和与之有关的名词概念,根据这些名词之间的联系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自主预习:以这些名词为主,按课本上的顺序编写填空题,作为预习学案。上课时,让学生结合学案看书,找到填空的答案,并在书上划出。这样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从而对课本知识有一大体认识,并发现需要解决的名词概念。
(二)合作探究:对名词进行归类分析,根据他们的联系和区别,设计小组合作的题目,如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目标主要是认识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为便于合作讨论,设计如下表格:
(三)展示交流和点拨升华:学生展示交流时,老师有意识地把学生提到的名词概念写在黑板的不同位置,点拨时引导学生说出漏掉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画出概念图,如在学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引导学生得出三种瓣膜的位置和作用列出下表。
经过这样归纳整理,既有利于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又为下一节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打好了基础。
(四)收获与感悟:让学生结合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板书介绍本节知识,以组内或组间同学相互提问,相互补充为主,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和展示明星。
经过以上环节的进行,学生慢慢学会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讲、思考和讨论,课下主动对梳理知识,快速建构起多样的知识框架,逐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在单元复习中的应用
以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上课伊始,首先明确目的是寻找本章重点名词,并进行分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接着分组寻找名词并进行归类,为避免学生走冤枉路,提前在黑板上写出每一类的标题,即1.性状 2.基因 3.染色体 4.细胞 5.遗传 6.变异 7.育种 8.遗传病 9.近亲 10.科学家。期间老师来回巡视,既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又了解了学生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点拨。
明确下一步任务,熟悉每一名词的含义并利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名词组织一段话介绍有关知识,包含的名词需逐渐增多,最后能包含所有名词。课堂上完不成的课下做好准备,下一节小组比赛。
第二节课比赛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準备得也很充分,但仍存在一些知识性的误区,老师要及时纠正,并扣掉相应分数。最后每个同学尝试着用所有名词介绍本章知识并自评。
经过这两节课的复习,让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学生在积极备战中既培养了学生整理汇总知识的能力,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等也有了快速提高,我相信经过这样不断地尝试和改进,学习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反而成了趣事、乐事。
三、在初三总复习中的应用
在第一轮复习后需对所有的内容分类整理。为此,我以名词为突破口,设计了以下专题:1.与物质有关的名词 2.与疾病有关的名词 3.与数字有关的专题 4.与结构有关的专题 5.与功能有关的专题 6与生殖和发育有关的专题 7.与生物与环境有关的专题。接着把它们作为课下探究的任务安排给学生,一组完成一个专题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由各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在一周内完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要展开比赛,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好,下一周各组按一定顺序相互交换补充完善。最后老师根据上交的材料,分别编写学案。比如疾病专题首先把各种病症归类,如激素缺乏症、营养缺乏症、遗传病、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等。每一类设计一个表格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病名、症状、原因、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接着搜集与各种病症有关的试题,整理汇编成一套自测题,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巩固。
经过这样师生齐行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具有了与老师共同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识。他们会时不时询问“下一步要复习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等。我相信,只要老师坚持进行课改,就会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2003(8)
[2]潘珍梅.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3):90,92.
[3]叶佩珉 ,James H.Wandersee.生物学教育中的专门名词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9(12):52-53.
【关键词】生物学名词概念 课程改革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51-01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每一章节都会有新的生物学名词概念出现,而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名词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为此,我有意识的以这些名词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慢慢摸索出了一些教学经验,学生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教学效率逐步提高。
一、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背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之前首先通读课文,找出新出现的名词概念和与之有关的名词概念,根据这些名词之间的联系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自主预习:以这些名词为主,按课本上的顺序编写填空题,作为预习学案。上课时,让学生结合学案看书,找到填空的答案,并在书上划出。这样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从而对课本知识有一大体认识,并发现需要解决的名词概念。
(二)合作探究:对名词进行归类分析,根据他们的联系和区别,设计小组合作的题目,如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目标主要是认识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为便于合作讨论,设计如下表格:
(三)展示交流和点拨升华:学生展示交流时,老师有意识地把学生提到的名词概念写在黑板的不同位置,点拨时引导学生说出漏掉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画出概念图,如在学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引导学生得出三种瓣膜的位置和作用列出下表。
经过这样归纳整理,既有利于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又为下一节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打好了基础。
(四)收获与感悟:让学生结合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板书介绍本节知识,以组内或组间同学相互提问,相互补充为主,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和展示明星。
经过以上环节的进行,学生慢慢学会了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讲、思考和讨论,课下主动对梳理知识,快速建构起多样的知识框架,逐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在单元复习中的应用
以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上课伊始,首先明确目的是寻找本章重点名词,并进行分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接着分组寻找名词并进行归类,为避免学生走冤枉路,提前在黑板上写出每一类的标题,即1.性状 2.基因 3.染色体 4.细胞 5.遗传 6.变异 7.育种 8.遗传病 9.近亲 10.科学家。期间老师来回巡视,既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又了解了学生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点拨。
明确下一步任务,熟悉每一名词的含义并利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名词组织一段话介绍有关知识,包含的名词需逐渐增多,最后能包含所有名词。课堂上完不成的课下做好准备,下一节小组比赛。
第二节课比赛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準备得也很充分,但仍存在一些知识性的误区,老师要及时纠正,并扣掉相应分数。最后每个同学尝试着用所有名词介绍本章知识并自评。
经过这两节课的复习,让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学生在积极备战中既培养了学生整理汇总知识的能力,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等也有了快速提高,我相信经过这样不断地尝试和改进,学习不再是令人头疼的事情,反而成了趣事、乐事。
三、在初三总复习中的应用
在第一轮复习后需对所有的内容分类整理。为此,我以名词为突破口,设计了以下专题:1.与物质有关的名词 2.与疾病有关的名词 3.与数字有关的专题 4.与结构有关的专题 5.与功能有关的专题 6与生殖和发育有关的专题 7.与生物与环境有关的专题。接着把它们作为课下探究的任务安排给学生,一组完成一个专题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由各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在一周内完成。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要展开比赛,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好,下一周各组按一定顺序相互交换补充完善。最后老师根据上交的材料,分别编写学案。比如疾病专题首先把各种病症归类,如激素缺乏症、营养缺乏症、遗传病、传染病、慢性病、意外伤害等。每一类设计一个表格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病名、症状、原因、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接着搜集与各种病症有关的试题,整理汇编成一套自测题,进行当堂检测,当堂巩固。
经过这样师生齐行动,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并具有了与老师共同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识。他们会时不时询问“下一步要复习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等。我相信,只要老师坚持进行课改,就会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2003(8)
[2]潘珍梅.初中生物比较法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13):90,92.
[3]叶佩珉 ,James H.Wandersee.生物学教育中的专门名词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9(1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