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远见的大科学家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竺可桢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称道的。
   近几年雾霾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这令李玉海尤为感慨。
   让王作跃佩服的是竺可桢的国际视野。“竺可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极,他早就意识到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中国的气候会受到全球气候,尤其是两极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当时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比较新的。”当时大部分科学家都专注于自己的領域,或者更注重国内的发展,竺可桢的眼光则非常开阔。“这也是为什么1952年周恩来总理刚开始考虑原子弹研制问题,就派人去问他的意见,这很有代表性。竺可桢当时就讲得非常有道理,他的建议后来也被原子弹工程印证是很有远见的。”王作跃说。另一个让王作跃印象深刻的是,“在科技政策里,他一直强调基础科学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在中国20世纪强调应用科学的强大压力下是难能可贵的,他一直清醒地认识到基础科学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很重要的,这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日记里都很明显。”
   何亚平说,留美回国后,竺可桢就非常重视搞清楚中国的“家底”,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些什么资源,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何,动植物在哪些地方适合种养……解放前这些资料基本上是空白的。“建国后,竺老就倡导建立了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摸底普查。他的目标很清楚,搞清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竺老实际上是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这些为学者们频频竖起拇指的专业眼光,都源于竺可桢的一生勤学。何亚平说,看竺老的日记就能发现,只要有空闲,他多数时间都是在看书。“我印象里,他的读书笔记在日记里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他读书读得非常细,会做摘录,甚至发议论,同意也好,值得商榷也罢,他会表达他的独立思考。还有一点,因为与他研究气象、物候的专业兴趣有关,他无论到哪都会去找当地的地方志,对各地的历史人文风俗都有比较好的了解,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知识蕴藏。”竺可桢身上的这些特质让何亚平由衷佩服,“事实上,在抗战时期担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并没有多少时间做科研,但他硬是挤出时间来完成《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最终结束了国际上的一个长期的争论;到了80多岁,他完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迄今为止,尽管计算机这么发达,运算速度这么高,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还是竺老当时概括的那个方向。这让外国人都赞叹不已。”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看文献。突然有一天他感觉很沮丧,因为做校长、搞行政,脱离了科学前沿,有些新出来的东西他看不懂了。”散木说,西迁过程中,竺可桢也是弦歌不辍,那么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搞研究,而且还做得很好,这肯定有他精神纽带的作用。
   “他从未停止对科学院及各学科、各有关研究所科研工作特别是理论及前沿工作的思考。”李玉海说,为了及时掌握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年迈的竺可桢经常独自一人乘公共汽车前往情报所,查阅国外文献。
  (节选自刘力源《文字里的竺可桢》)
  人物速评
  作为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创建了中国物候学,他撰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成为当时国际学术前沿研究方向,也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作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领导者,他为我国诸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和学科体系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战略家,他在促进科学技术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一直关注和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对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竺可桢先生一生都在为我国基础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你见过哪个班的学生围着老师卖萌?   你见过哪个班的老师像学生?   我所在的15班就是这么一朵奇葩。   15班的同学,对上下课铃声从不敏感:下课的喧闹,上课时不会戛然而止;上課的安静,下课时也会持续。   15班老师上课时推开教室门,绝不会像其他班老师那样说“上课,同学们好”,而是在等待,等待我们“课前十五分钟小会”的结束。其实老师们也想维持纪律,可我们那股热火朝天的劲儿也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期刊
雁,又叫鸿、鸿雁,俗称大雁。羽毛呈紫褐色,群居在水边,飞翔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大型候鸟。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飞到我国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雁阵飞过的景象。大雁被人们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雁有一项“特异功能”——替人捎信。源自一个典故: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拘押在北海牧羊;后来匈奴
期刊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但它并不排斥表達方式的多样性。在说明中适当地融入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写出来的说明文会更生动,更精彩。尤其在说明中融入抒情,会让人对说明的对象印象深刻。如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方式和充满爱意的语言,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体味到一种深深的爱鸟情怀。   1.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
期刊
文题呈现   班级,几乎是我们除家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如同第二个家。在你眼里,老师与同学们有意思没,班级有特点没?对了,你们班有秘密吗?有没有兴趣说说你的班级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们?   请以“班级掠影”为话题进行写作,真情实感,600字以上。  说起我们班的老师们,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的班主任是教英语的聂老师。有时她嘴里会叽里咕噜地说一长串几乎没有停顿的英语,听得人头昏脑涨。我怀
期刊
文题呈现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
期刊
文题速递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在写这篇作文前,同学们先要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周围的环境作深入调查。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调查兴趣等确定调查对象,比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同时可以请教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老师。在调查活动中,
期刊
文题呈现   生活处处皆风景,最美风景在路上。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校园的欢声笑语,家庭的温馨甜蜜,生命中的点滴触动……   请以“留住最美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初作亮相  留住最美风景  葱绿一片、金黄一片、艳红一片……这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是游人们争先恐后前来游赏的地方。有山可攀,有水可游,有花可赏,实是人间仙境啊!①   那天,我和家人来到这儿,稀疏的阳光和煦而不
期刊
人物事迹  时代楷模张桂梅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全身心投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把所有财产和爱给了学生,她和同事们一起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02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张桂梅立下了这样的誓言:“我想建一
期刊
春分前后,天气尚寒。我独自在奶奶家附近散步,不知不觉,走出去好远。   不远处有一排白瓦房,我好奇地走近,原来是座工厂。门口的牌匾上清清楚楚地刻着两个大字——蚕厂。   走进,厂子并不大。门口的两个大箱子中密密麻麻地铺着小小的、蠕动着的黑色幼蚕。廠中央架着一口烧着水的大锅,蒸气袅袅。锅的两旁是正在结茧的蚕,白白胖胖。   蚕昂着头,竭尽全力吐出珍贵的丝,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然而它却没有意识到,正是
期刊
一般来说,“敬畏自然”的内涵可解读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反思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直面自然对人类不当行为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维护自然的本来面貌,为自然之美着上人类的巧思妙想……   初中语文教材里不乏着笔自然的诗文名篇。比如,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敬畏自然》;表达与自然为友的《山中访友》;在自然中感受春天之美和生活、生命之美的《春》《雨的四季》;在自然赋予人最深切的情感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