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勒《法律的道德性》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律与道德关系是法学历来无法避免讨论的问题,是任何一个法理学人都无法避开研究的问题。提起法律与道德关系不得不让人想起其代表人物—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富勒的自然法思想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人们看到了法律实证主义的逐步落幕,开始找寻法律的道德价值,自然法得以复兴。另一方面,现实主义法学的规则怀疑和事实怀疑论否定了法律的确定性, 颠覆了传统法学理论,促使了西方法学界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依程序为中心。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在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提到,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的不满而展开。” 在对于法律的目的性这个问题上,法律实证主义为了研究“实际的法律”而坚持区分“实际的法律”和“应该的法律”;自然法学派则认为为了“应该”的缘故,“实际”与“应该”不可分。富勒采取自然法学说,强调法律的目的性,认为“法律规则最本质的意义在于他反映了一个或一些目的”,法律不能独立于目的而存在。富勒在讨论法律与道德时,把其关联起来进行了论述,对道德做一种区分: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在《法律与道德》的第一章中,富勒着力从几个方面阐明这样两种道德,他提到, “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1]即愿望的道德是积极向上的道德、追求善良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向下的道德,不为恶的道德。关于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变化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的含义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今天的愿望的道德可能在明天成为义务的道德。当社会要求愿望的道德成为义务的道德时就是义务的道德。富勒认为,两种道德背后都关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关于义务与道德区别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二者内容不同,愿望的道德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而义务的道德是秩序存在的必要条件;其次,二者形式不同由于愿望的道德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因此它通常表现为赞美、鼓励、肯定等;而义务的道德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任何人都不能反抗。第三,违反二者的后果不同,愿望的道德是人们关于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人们遵循它,会受到称赞和表扬,而义务的道德十一章基本的要求和义务,人们应该遵循它,如果违反它,人们必定会受到谴责甚至一些其他强制手段的处罚。
  二、法律的道德性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中是指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条件,即法治原则。关于此,富勒提出了一组相对应的观念,即“法律的内在道德”与“法律的外在道德”。法律的内在道德即“程序自然法”,指有关法律程序上的原则和法治原则,是使以规则管理人类行为的事业成为可能的道德,也就是法律能够成为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法律的外在道德即“实体自然法”,指通常意义上的道德,是法的各种实体目的或理想,如公平、正义、好坏等。富勒在特别强调法律的内在道德,认为内在道德包括八个要素:
  (一)法律的一般性:富勒认为,法律的一般性可以表述为必须有规则存在,即必须存在某种普遍的规则,法律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它应对于所有人都普遍适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则,法律应该具有普遍性,一方面表现在对所有人都普遍适用,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另一方面应针对所有事情都具有一个普遍的规则,用规则去约束一个人做事,这样社会才能形成稳定的秩序,才能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
  (二)法律应当颁布:法律应当公布与众,并被人们熟知和了解,一方面,公民只有熟知并了解法律才能去遵从它并依照 法律所规定的来行使,倘若公众对法律毫无了解,那么即使一个国家制定了法律,那么这个法律也是形同虚设,因为它无法让公众了解,更无法提及让人们去遵从和信服它。另一方面,公布法律可以在某些方面对违法犯罪人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使一些本来想犯罪的人因为畏惧法律的威严性和震慑性,而打消犯罪的意图,减少和防范犯罪的发生。
  (三)法律不应当溯及既往:法律是一种对未来人行为的规范,它调整人的行为,因此更应该着眼于未来,从未来出发,因此它不应该溯及既往。法律只应该规定未来的事情,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并不知晓法律如何知晓,因此法律应从为未来出发 ,不溯及既往,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们对法律威严的遵从。
  (四)法律内容应该清晰明白:法律必须清晰明白,不能含糊其辞,这一点不仅对于执法者和守法者而言,对于立法者也同样适用,法律应当清晰明白,这是一条法治规則,富勒认为,强调法律的明确性并不是反对立法者使用诸如诚实守信和适当注意等规则,只有保证法律明确性,才能保证社会正常稳定的秩序。而保证法律明确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日常生活的标准进行判断即可。
  (五)法律内部应具有一致性:这点主要针对立法者而言,即法律在整体体系上应具有一致性,不应分崩离析朝令夕改,相互矛盾,法律的一致性在人们面对冲突需要寻求解决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律的一致性可以有效避免冲突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对法律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所产生的挑战。
  (六)法律应具有可行性:法律无外乎天理人情,法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发展的,因此法律应合乎情理,不应强人所难,要求人们做一些为难的事情,法律的规定应该是人们可以遵循的规范,富勒认为,人们往往认为任何一个神志健全的立法者,甚至一个邪恶的独裁者,也不会有理由制定一个要求人们实现不可能实现的法律。
  (七)法律在时间上应该具有连续性:法律在时间上应当连续,不能有所中断,这样不会形成法律上时间上的空段,不会对其他违法行为在时间上产生无可责性,不会对违法犯罪行为无法可责。因此法律只有连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系统,形成一条完整的法律链条。
  (八)官方行动与颁布的规则应该一致:富勒认为法律的精髓在于,“在对公民采取行动时,政府将忠诚第使用规则,这些规则是作为公民应当遵循,并且对他的权利和义务有决定作用的规则而实现公布的,如果法治不意味这个,他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法律公布的规则应和官方执法者的行动一致,这样才能发挥法律的最大作用。
  三、对富勒思想的评析
  富勒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自然法学说所涉及的程序法进一步加以发展,他继承了世俗自然法的理性,但其自然法学说又与以往有所不同。他强调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二者存在必然联系的;同时认为法律的存在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富勒基于二战后关于“恶法”德国法西斯的法律的思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的道德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更多需要探讨的话题,确保政治伦理中的道德义务分置,才能让作为现在政治中重要组成的法律,得以摆脱“恶法”存在。富勒批评了以哈特为代表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哈特等人只讲立法的形式合法,而忽略其实质正义,富勒的新自然法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分析法律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及其区别而展开的,其中程序自然法的概念及其八条合法性原则是富勒的主要理论贡献。富勒程序自然法的思想启发了一大批学者的思维,为程序法哲学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关于道德的价值划分其本身可能成为法律发展的一个局限点,富勒关于此并未做明确的阐述,这仍需后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笑侠 麻鸣 《法律与道德:分离后的结合——重温哈特与富勒的论战对我国法治的启示》 [D].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44-152.
  [2]邹立君  《法律的内在道德:一种通达目的性事业的观念(之一)——兼评富勒《法律的道德性》 [D]. 社会科学论坛,2005,(12):138-146.
  [3] 谌洪果 《天人交战的审判:哈特与富勒之争的再解读》 [D].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7,(0):250-286.
其他文献
摘要:核雕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以精、细、奇、巧而闻名,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据此,以北方核雕为例,从核雕的历史发展,工艺特征,现实状况来解读核雕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核雕艺术; 传承; 发展;  核雕艺术不同于大型雕刻如象牙雕、根雕、砖雕等,通常因其体积大且繁缛精巧而给人震撼的感觉,而核雕因“小中见大”,强化了作品
期刊
摘要:在17世纪古典主义与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绘画作品对比下,浪漫主义宣泄炽热的情感,但17世纪古典主义在崇尚理性光辉的传承中,也有着特别的情感表现,那么17世纪古典主义的情感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本文所旨。且17世纪古典主义情感是對17世纪古典主义之前情感的一种延续,对后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17世纪的古典主义崇尚的是理性光辉,且这时期传统绘画技艺达到了高度的发展。虽然这种极力控制自
期刊
摘要:《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生的书信交流,以现实中穿插回忆的手法,用温暖的笔触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镜像理论是法国精神学家雅克·拉康针对6-18个月的婴儿从镜子里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从自我意识的产生到对镜子里的自己的终身迷恋,镜像理论解释了婴儿见到镜子的开心到情侣间奇妙的爱恋。本文将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解释电影《情书》一男两女的爱恋之旅。  关键词:《情书》;井岩俊二
期刊
摘要:扬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作为曲艺伴奏,进而形成多种流派,在不斷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民族化,作品也越来越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本文主要概述扬琴作品中的古典文化元素,分析《离骚》和《云端》中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和风格把握。  关键词:扬琴作品;古典文学元素;运用及风格把握  引言  扬琴是我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类似,在音质上有鲜明的特点,如,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在使用扬琴进行慢奏时
期刊
摘要:加拿大布兰顿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韦恩·鲍曼是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倡导者及践行者,也是北美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流派的重要成员。他在《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一书中,以“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实践主义音乐教育的构想及挑战”为核心议题,并展望了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新的方向。  关键词:多元;实践;音乐教育;挑战  鲍曼梳理了近两千年来西方对于音乐本质论述的哲学话语,以多元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的开展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教育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对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到今天有着一定的成果,国家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本文在分析了新时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现状上,举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物质文化得到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同。随着教育财政和家庭教育支出的逐年增长,教育服务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因此,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存在的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培训;市场;培训机构  近年来,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我国经济
期刊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refers to the transfer of goods and services which include capital goods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flows have grown dramatically
期刊
摘要:在如今的机器学习领域内,不再是简单的单标记算法,其对象(样本)具有多个语义(多个类标)。像这样的样本数据可看作为多标记数据样本,所对应的学习方法称之为多标记学习(Multi-label learning)法。  关键词:机器学习;单标记学习;多标记学习  一、多标记学习概述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领域内,大多数的样本都仅仅只有一个语义,即仅仅和其中的一个类标相互关联,而且类与类之间也是互相排斥的
期刊
摘要:小学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有些人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些人却相反。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智力上有差距,而是学习习惯好坏有区别,所以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得从小培养,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 习惯 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