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之我见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让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明确各年段写作教学的要求。第一、第二学段从写话、习作入手,降低了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教学中,我们要先从指导学生说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开始,慢慢提高要求,指导他们认真观察、思考,然后用上学过的新鲜词语、关联词、修辞手法等说写一句具体、生动的话,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再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说写几句话。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就这样,循序渐进,加强过程指导,适时肯定表扬,增强说写自信。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习作过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提供了不同角度的习作样例,开拓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我来编童话”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适当组合,即可完成习作;“这儿真美”唤起学生的阅读经验,借鉴课文表达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那次玩得真高兴”可组织学生玩一次,丰富习作素材。这样,有针对性地加强过程指导,学生掌握了方法,克服了畏难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
   第三学段主要是篇章训练。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对人、事、景、物的描绘从“眼”中的世界进入“心”中的世界。如五上《漫画老师》《我的心爱之物》,五下《那一刻,我长大了》;可以在想象类习作中融入个人想法,如五年级《二十年后的家乡》《我的探险之旅》;在介绍类习作中融入主观,如五上《推荐一本书》;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想对您说》《写读后感》《漫画的启示》,习作表达中的信息素养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多元。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随文练笔”立足课堂,立足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写作实际,它有机地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写作训练有机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达成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好动笔、易成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写作密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以课例为载体,抓住“读”“写”两条线,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以读促写,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单元主题,找准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指导学生随文练笔,落实一课一得。如结合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引导学生写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风景;结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描写自己观察到的一处景物;结合《海滨小城》写家乡的《山中小城》;结合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自己在厨房、公园、超市听到的声音。有些课后习题也渗透了表达方法,如《太阳》一文的课后练习:读下面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再如《松鼠》一文课后练习:读下面句子,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教师要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或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要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还要联系生活实践,充分发挥写作的交际功能,如指导学生关注社会,写一些应用、说明、说理性文章。
   要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满足学生社会交际的需求和表达自我的需求。如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指导学生写《留言条》《请假条》《日记》等,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写作更加积极主动。尤其是写日记,学生每天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不愿分享给别人的心里话记录下来,一方面记录生活,另一方面倾吐自我,缓解压力,久而久之,日记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再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引導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倾吐自我,表达真实的想法,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师生互动引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等思维能力。   一、合理设置互动问题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師要借助互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循序渐进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
期刊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现阶段的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并且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语文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往的语文教学观念已经被逐渐淘汰,语文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学生主体,转变教学方式   简单地说,生本教育理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饮水思源”“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古训。这种源远流长的感恩教育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时期,实现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也不相同。学生的社会化成长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因此,要传承感恩美德,学校就是重要阵地。   在学校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就是班级集体。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经过亲身的经历和感受,逐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但每个人都有获得优势的需要,并且通过满足人们的优势需要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教育理念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根据不同时期的优势需要,激发学生个人内部潜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采取“灌
期刊
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以自学、互学、展学、拓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互帮互助,有利于班级学生快速整体提高、快速整体推进。但是,要使整个过程流畅、有序、效果明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备好导学案。那么,怎样设计导学案、使用好导学案呢?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班级的学习情况、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而定,不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导学案,要做到量
期刊
语文教学,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尤为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引领,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现以《老王》的教学为例做一阐释。   一、做好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中指出,第四学段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期刊
周末,我在小区里骑着自行车,骑到了我家单元楼下时,一个黑影从我头上快速飞过,吓得我一哆嗦。放眼望去——原来是一只燕子呀!我好奇地跟着燕子绕了小区一圈,又回来了。只见这只燕子飞进了我家单元的楼道里,我仔细一看,原来这只燕子正在小区里寻找树枝和草叶来搭建它的“家”呀!这一幕把我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我决定来观察它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飯就去单元楼道里观察。我看见一只大燕子嘴
期刊
我是一只八个月大的鹿犬。那天,我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带到了一个名叫“狗市”的地方。我能看到外面有各式各样、比我更漂亮的狗狗。即使住的吃的都还不错,但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快乐。也许,我连快乐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那天,我像平常一样看着箱子外面不变的人群,就在这时,我的视线被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挡住了——“爷爷您看!这个小狗狗好可爱呀!”小女孩用她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盯着我。“好!就它了!”“太好咯!谢
期刊
小时候,我很喜欢和爷爷住在一起,整日听他吟诵各种唐诗。久而久之,在爷爷的熏陶之下,我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也常常会主动地读起各种唐诗。   一次,爷爷教了我一首《长歌行》,其中一句最令我欣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不要浪费它,要不然等老了再学就来不及了,只能留下满腔的悲伤。这首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使我很困惑,因为我不懂
期刊
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要引领学生去发现、思考、质疑、交流,唤醒学生的内在表达需求,让学生在批判中形成有广度、有深度的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通过阅读呈现内心真实的想法,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序,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分析、评价问题,产生理性的思考,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阅读与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借助对话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进他们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