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出台后,环保行业的另一项重要规划也呼之欲出。3月28日,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透露,“水清洁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上报国务院。
今年2月,环保部已原则性通过了该计划的送审稿。大气、水和土壤的清洁计划,堪称今年环保部的“三大战役”。业界预计,仅“水十条”,就将引领新增投资超2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称,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目前竞争已经趋于饱和,新投资者进入的空间不大。但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在受访时表示,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是低水平的,“水十条”引领的将是纵深投资的新机会。
《财经》记者了解到,新的规划将提升污水处理的标准。一旦“水十条”获得通过,大批量的污水处理厂将面临提标和提效改造,设备将更新换代。另外,更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新模式,都将应运而生,设备企业、水务公司都有可能成为2万亿元市场盛宴的分享者。
今年“两会”前后,全国工商联环保商会多次向外界释放信息,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在中国推进“第三方治理”模式,其核心含义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公司去运营管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污水处理领域尤为突出。
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21.6亿吨,但污水处理的效果不佳,治理设施处于半停半开或长期闲置状态的排污企业不在少数,很多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不能达标,甚至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了直接将污水排入地下水源的极端做法。
碧水源(300070.SZ)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兼董秘何愿平告诉《财经》记者,主要有三种情况造成了以上局面:一是环保改造要产生不菲成本,企业没有自觉控污的动力和意识;二是监管不到位,部分环保法律法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三是机制不合理,中国目前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初级治污模式,这已和目前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相适应。
在欧美国家,污水处理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排污企业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负责污水的处理工作。这种模式下,排污企业节约了成本开支,污水处理的效率得到了提升,监管也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企业应运而生,大量投资机会将不断产生。
这种先进的治理方式,在中国已经起步。环境商会介绍,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正尝试采用此种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譬如北京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务公司处理企业工业废水,上海化工园区委托中法水务公司处理园区工业废水,均取得良好效果。
不过,上述仅是个例,第三方治理模式目前在国内推行并不顺利。很多排污企业出于“经济原因”,并不愿意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而是选择自己购买设备处理污水。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称,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如果排污企业不偷排,投入的资金肯定远远超过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环保公司更专业,效率肯定更高,而且一个环保公司可以运行上百个第三方治污项目,成本将大大减少。”
排污企业环保设备长期闲置,在业内早不是新闻。“监管不到位,是第三方治理模式不能有效推行的根本原因。”国电清新(002573.SZ)董事长张开元称,一些地区的排污企业即便环保设施关停,但当地环保局依然可以“收到”企业上传的环保数据。
这个问题,或将很快得到解决。在即将发布的“水十条”中,污水处理的指标和监管力度都将得到提升。目前桑德集团、威立雅、中法水务和碧水源等专业水务公司正在进行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2万亿元蛋糕中,将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第三方治理。”张开元表示。
除了监管问题,第三方治理模式若想进一步推广,还需解决融资和支付等具体问题。由于目前国内的专业环保公司大都是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资金实力有限,单独投资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存在困难。对此,环境商会建议,国家应从排污收费、专项污染治理资金和国有资产拍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清洁水基金,以低息贷款的方式,保障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和环保公司获得融资。
在环保公司和排污企业之间成立中介支付机构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中介支付机构既可监督环保企业的治污服务,又能确保环保公司的利益及资金链安全。这一领域,又将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另一项投资机会,可能在于污水处理厂的再造。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等六名污水处理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推出了“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的概念,这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污水处理行业的前沿话题,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新投资理念。“概念厂”将打破传统污水处理厂高耗能和低效率的弊端,还将重点关注综合水质提高、可持续利用、能源自给和环境友好等几方面——这些都和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有本质区别。
目前国内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经营粗放、处理不达标等多种问题,一些行业内人士讥讽其为“过水厂”。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是,作为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成员,污水处理厂居然是能耗大户。人民大学王洪臣称,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年电耗已突破100亿度,能耗约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污水处理厂有一半的成本来自能耗,这很讽刺”。
“概念厂”将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实现能源自给。专家委员会计划用五年实现这一项目的落地,主要资金来源将借助市场化渠道。目前,还仅限于“纸上谈兵”阶段的“概念厂”,已经收到了很多污水处理企业伸出的橄榄枝,表示愿意参与建设。
这些企业大多认同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理念——中国现存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太过时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和国际上的新工艺、新理念背道而驰,必须做出颠覆性改造。节能和环境友好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发展方向。更加重要的是,参建“概念厂”具有标杆意义,对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形象,都将大有裨益。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提出了“21世纪水厂”的概念,要求将污水处理提升至饮用水的标准。21世纪初,新加坡开发了“NEWater”工艺,通过传统生物处理加双膜法,实现了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新加坡由此成为世界性水务中心。
曲久辉称,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处于领先位置,这是中国“概念厂”研发的基础。未来五年,他们将依托宜兴环保产业园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建设一座至两座“概念厂”,为行业树立标杆。
“概念厂”仍处于构思和设计阶段,具体的商业模式仍在探讨之中。和第三方治理模式一样,概念厂也将受惠于“水十条”的推出。“一旦监管加强,标准提升,概念厂的优势就会凸现出来。”王洪臣说。
“概念厂”专家委员会专家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对目前中国污水处理的技术颇为不满。他认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低能耗厌氧消化技术,在中国应用只有不到50家,这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有同样困扰的还有何愿平。碧水源采用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固液分离率可达到100%,溶解物质分离率可达到99%,总氮和总磷去除率超过80%(不外加碳源),出水水质也远高于其他传统工艺,减排可提高30%以上。但这项技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不足5%,远低于10%至15%的国际平均水平。
固然,膜技术有成本稍高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制约,仍是体制。
中国的污水处理系统,脱胎于市政工程系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近几年来,虽然其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有很多限制性条款,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国内一家水务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如果在某地没有人脉,基本无可能在污水处理厂招投标中取胜。“每一个地方、每一块市场都是封闭的,都是政府官员说了算,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投入每一个地区。如果你在当地没有人脉,你提出的条件再好,也不可能中标。”
这正是一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先进技术在国内难以推广的核心原因,也是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发展与国际潮流相悖的重要因素。虽然各地政府在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都会进行招投标工作,但通过设置招投标标准,就可以削减大部分环保公司的竞争力,将非内定企业排除在外。
某些地区的“招投标只是走形式,找两个企业陪标就完了”。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放低招投标的门槛,使用较为宽松的标准,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就会因技术成本原因而丧失竞争力,更无望胜出。
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中国诸多地市推广遇到了很大困难,其原因只是他们动了“别人的蛋糕”。除非当地执政官员非常认同新的治污理念,否则很难获得支持,但出现这一情况几乎吉光片羽。上述企业人士称,很少有市长或市委书记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
许多业内人士因此看好“水十条”。如果其能够顺利出台,各地招投标过程将更加规范,标准也将提升,这对采用先进技术的环保公司是一大利好。
“环保标准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推手,但市场机制仍需理顺,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者,应该是市场而不是市长。”王洪臣说。
今年2月,环保部已原则性通过了该计划的送审稿。大气、水和土壤的清洁计划,堪称今年环保部的“三大战役”。业界预计,仅“水十条”,就将引领新增投资超2万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称,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目前竞争已经趋于饱和,新投资者进入的空间不大。但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在受访时表示,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是低水平的,“水十条”引领的将是纵深投资的新机会。
《财经》记者了解到,新的规划将提升污水处理的标准。一旦“水十条”获得通过,大批量的污水处理厂将面临提标和提效改造,设备将更新换代。另外,更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新模式,都将应运而生,设备企业、水务公司都有可能成为2万亿元市场盛宴的分享者。
“第三方治理”受推崇
今年“两会”前后,全国工商联环保商会多次向外界释放信息,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在中国推进“第三方治理”模式,其核心含义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公司去运营管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污水处理领域尤为突出。
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21.6亿吨,但污水处理的效果不佳,治理设施处于半停半开或长期闲置状态的排污企业不在少数,很多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不能达标,甚至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了直接将污水排入地下水源的极端做法。
碧水源(300070.SZ)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兼董秘何愿平告诉《财经》记者,主要有三种情况造成了以上局面:一是环保改造要产生不菲成本,企业没有自觉控污的动力和意识;二是监管不到位,部分环保法律法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三是机制不合理,中国目前依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初级治污模式,这已和目前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相适应。
在欧美国家,污水处理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排污企业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负责污水的处理工作。这种模式下,排污企业节约了成本开支,污水处理的效率得到了提升,监管也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企业应运而生,大量投资机会将不断产生。
这种先进的治理方式,在中国已经起步。环境商会介绍,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正尝试采用此种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譬如北京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务公司处理企业工业废水,上海化工园区委托中法水务公司处理园区工业废水,均取得良好效果。
不过,上述仅是个例,第三方治理模式目前在国内推行并不顺利。很多排污企业出于“经济原因”,并不愿意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而是选择自己购买设备处理污水。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称,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如果排污企业不偷排,投入的资金肯定远远超过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环保公司更专业,效率肯定更高,而且一个环保公司可以运行上百个第三方治污项目,成本将大大减少。”
排污企业环保设备长期闲置,在业内早不是新闻。“监管不到位,是第三方治理模式不能有效推行的根本原因。”国电清新(002573.SZ)董事长张开元称,一些地区的排污企业即便环保设施关停,但当地环保局依然可以“收到”企业上传的环保数据。
这个问题,或将很快得到解决。在即将发布的“水十条”中,污水处理的指标和监管力度都将得到提升。目前桑德集团、威立雅、中法水务和碧水源等专业水务公司正在进行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2万亿元蛋糕中,将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第三方治理。”张开元表示。
除了监管问题,第三方治理模式若想进一步推广,还需解决融资和支付等具体问题。由于目前国内的专业环保公司大都是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资金实力有限,单独投资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存在困难。对此,环境商会建议,国家应从排污收费、专项污染治理资金和国有资产拍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设立清洁水基金,以低息贷款的方式,保障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和环保公司获得融资。
在环保公司和排污企业之间成立中介支付机构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中介支付机构既可监督环保企业的治污服务,又能确保环保公司的利益及资金链安全。这一领域,又将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污水处理概念厂”实验
另一项投资机会,可能在于污水处理厂的再造。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等六名污水处理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推出了“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的概念,这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个污水处理行业的前沿话题,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新投资理念。“概念厂”将打破传统污水处理厂高耗能和低效率的弊端,还将重点关注综合水质提高、可持续利用、能源自给和环境友好等几方面——这些都和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有本质区别。
目前国内的污水处理厂存在经营粗放、处理不达标等多种问题,一些行业内人士讥讽其为“过水厂”。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是,作为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成员,污水处理厂居然是能耗大户。人民大学王洪臣称,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年电耗已突破100亿度,能耗约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污水处理厂有一半的成本来自能耗,这很讽刺”。
“概念厂”将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实现能源自给。专家委员会计划用五年实现这一项目的落地,主要资金来源将借助市场化渠道。目前,还仅限于“纸上谈兵”阶段的“概念厂”,已经收到了很多污水处理企业伸出的橄榄枝,表示愿意参与建设。
这些企业大多认同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理念——中国现存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太过时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和国际上的新工艺、新理念背道而驰,必须做出颠覆性改造。节能和环境友好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发展方向。更加重要的是,参建“概念厂”具有标杆意义,对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形象,都将大有裨益。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提出了“21世纪水厂”的概念,要求将污水处理提升至饮用水的标准。21世纪初,新加坡开发了“NEWater”工艺,通过传统生物处理加双膜法,实现了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新加坡由此成为世界性水务中心。
曲久辉称,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处于领先位置,这是中国“概念厂”研发的基础。未来五年,他们将依托宜兴环保产业园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建设一座至两座“概念厂”,为行业树立标杆。
“概念厂”仍处于构思和设计阶段,具体的商业模式仍在探讨之中。和第三方治理模式一样,概念厂也将受惠于“水十条”的推出。“一旦监管加强,标准提升,概念厂的优势就会凸现出来。”王洪臣说。
仍需解决机制问题
“概念厂”专家委员会专家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对目前中国污水处理的技术颇为不满。他认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低能耗厌氧消化技术,在中国应用只有不到50家,这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有同样困扰的还有何愿平。碧水源采用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固液分离率可达到100%,溶解物质分离率可达到99%,总氮和总磷去除率超过80%(不外加碳源),出水水质也远高于其他传统工艺,减排可提高30%以上。但这项技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不足5%,远低于10%至15%的国际平均水平。
固然,膜技术有成本稍高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制约,仍是体制。
中国的污水处理系统,脱胎于市政工程系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近几年来,虽然其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有很多限制性条款,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国内一家水务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如果在某地没有人脉,基本无可能在污水处理厂招投标中取胜。“每一个地方、每一块市场都是封闭的,都是政府官员说了算,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投入每一个地区。如果你在当地没有人脉,你提出的条件再好,也不可能中标。”
这正是一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先进技术在国内难以推广的核心原因,也是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发展与国际潮流相悖的重要因素。虽然各地政府在新建污水处理厂时,都会进行招投标工作,但通过设置招投标标准,就可以削减大部分环保公司的竞争力,将非内定企业排除在外。
某些地区的“招投标只是走形式,找两个企业陪标就完了”。如果一些地方政府放低招投标的门槛,使用较为宽松的标准,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就会因技术成本原因而丧失竞争力,更无望胜出。
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中国诸多地市推广遇到了很大困难,其原因只是他们动了“别人的蛋糕”。除非当地执政官员非常认同新的治污理念,否则很难获得支持,但出现这一情况几乎吉光片羽。上述企业人士称,很少有市长或市委书记明白其中的技术细节。
许多业内人士因此看好“水十条”。如果其能够顺利出台,各地招投标过程将更加规范,标准也将提升,这对采用先进技术的环保公司是一大利好。
“环保标准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推手,但市场机制仍需理顺,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者,应该是市场而不是市长。”王洪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