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里,一般地说直叙最多,描写最具体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相应费笔墨少的人物为次要人物。然而,一些语文教师上课,最关心的是吃透教材,重难点把握得当,遇到精彩处,更是抓住不放,侃侃而谈。驾驭教材可谓娴熟,分析课文可谓鞭辟入里。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很少能说清课文的精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课文精彩处已被教师嚼烂,学生尝不到梨子原味,其感受能深吗?
作为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醇美,其精彩之旨常在言外。如小说结尾,不作一番咀嚼,是难品出味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代庖,精彩处要留给学生去探出。如《项链》鲁瓦栽得知赝品的意外结局,《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临下课时的教态。将这些含义深远的精彩结尾让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定会精神亢奋,思维活跃,体验通过自己积极思维而获得言外之旨的成功喜悦,表面看来,教师没有深刻的分析和见解,然而他的投石激浪,则形成学生们争尝梨味的审美效应。
当然审美效应如何,取决于教师如何“投石”。投石以激疑,这“石”应该是能揭示本质的矛盾现象。澳大利亚秦格勒的小说《窗》用了很多笔墨铺陈了靠窗病人,描述了窗外五彩斑斓的生动美景,结尾却意外的写到不靠窗病人靠窗后所见只是“光秃秃的一赌墙”,小说嘎然而止。为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我抓住这一结尾把它与前文的窗外美景构成矛盾来质疑学生,窗外是公园美景还是一堵墙?让学生回溯前文,但见学生忽而沉寂,忽而热烈,一番辩论,终而殊途同归。窗外美景是靠窗外病人虚构,为其虚构才充分表现其想方设法为病友解除寂寞和病情的美好心灵,对比之下,不靠窗病人因他的自私,冷酷和虚伪的心理何等鄙劣,从而学生也就理解了小说题目“窗”所具有的“心灵窗户”的深意。这堂课,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对精彩结尾的思考把握小说认识意义的,一年后,我再提及这篇小说,他们记忆犹新。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语文学习。
在课堂上经常发现学生的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还有的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情感和意志因素;二是对教师忽视学生主地位的讲解不感兴趣,使思维处于停顿状态,比如,就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的处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教学目标是不难达到的。可是,教师却偏要面面俱到,像敲钟似的一个声“敲”上几节课,而忽视了课堂间师生情感的交流,忽视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教”与学的结合,使学生不亲其师,不顺其道,教学效果师“勤”功半。
老师讲课前让学生先接触教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后,让他们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凭借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像老师一样也来“备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钻研教材,发现问题,做课后练习题等。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对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有强烈的等待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这样,往往学生听课精力是相当集中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的,特别是当他们在课堂上听到自己在“备课”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意见和老师的意见相同时,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喜悦之情,并暗想,还是我的说法对吧,老师都肯定我的了·····。
长此以往,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在听讲的过程中理解记忆,学习积极性便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并逐渐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每学习一个单元都要先“备课”,后“讲课”,再听老师讲解等专心学习的习惯就来了,多读书勤动笔的兴趣也就有了。
目前巧妙的运用电化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达到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生学习的成果都离不开自己的勤奋、毅力、深思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0到14岁之间,少年期即学龄中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和模仿力,在学习上往往从兴趣出发、缺乏毅力,更有必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除潜心提炼教学重要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进行板书设计,热心开展写作训练外,巧妙地运用电化教学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给学生留下极深刻印象。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电教方式。最简单的方式是利用录音磁带,配合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有些诗歌,学生朗读时难入意境,放朗读录音带,特别是配乐朗读,更能帮助学生解决读音不准、节凑不稳、语调不切、感情不浓等问题。
其次是利用电影、电视、配合语文教学,使文章形象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获得深刻印象。很多课文都有现成的电影或电视,有的课文配有教学专用片,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课文形成初级自觉,更能加深对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等的理解。
再次是利用幻灯配合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本设计制作的成套幻灯片,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资料,如讲授《孔乙己》时,学生看了幻灯片,对孔乙己被丁举人等人打折腿前后外貌的对比更为强烈。
最后,我便自己动手制作画面有活动的幻灯片,学生看惯了只有静止画面的幻灯,我在画面上加上一两个动作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讲授文言文《童区寄传》时,我制作了一套12张的教学幻灯片,其中9张在关键的地方加动作。原文中的“以縛背刀,力上下”,学生不好理解,我便在画面中将区寄的手反绑背后,靠刀刃一上一下的反复运动,学生一看幻灯片就知道了原文的解释。区寄杀强盗的画面中,把区寄举刀劈下动作化,学生看到刀劈下去时高兴得叫了起来,满堂哄笑,在刺史留区寄为小史的画面中,把刺史伸大拇指,点头称赞和区寄拜手动作化,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讲授本文时,利用这套幻灯片,一节课完成讲练任务非常轻松。学生反映说:“这课堂我们听得最有味道,而且都懂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元素在于学生充满热情。教师如能把最精彩的部分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品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說,把课文的最精彩处留给学生,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作为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醇美,其精彩之旨常在言外。如小说结尾,不作一番咀嚼,是难品出味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代庖,精彩处要留给学生去探出。如《项链》鲁瓦栽得知赝品的意外结局,《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临下课时的教态。将这些含义深远的精彩结尾让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定会精神亢奋,思维活跃,体验通过自己积极思维而获得言外之旨的成功喜悦,表面看来,教师没有深刻的分析和见解,然而他的投石激浪,则形成学生们争尝梨味的审美效应。
当然审美效应如何,取决于教师如何“投石”。投石以激疑,这“石”应该是能揭示本质的矛盾现象。澳大利亚秦格勒的小说《窗》用了很多笔墨铺陈了靠窗病人,描述了窗外五彩斑斓的生动美景,结尾却意外的写到不靠窗病人靠窗后所见只是“光秃秃的一赌墙”,小说嘎然而止。为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我抓住这一结尾把它与前文的窗外美景构成矛盾来质疑学生,窗外是公园美景还是一堵墙?让学生回溯前文,但见学生忽而沉寂,忽而热烈,一番辩论,终而殊途同归。窗外美景是靠窗外病人虚构,为其虚构才充分表现其想方设法为病友解除寂寞和病情的美好心灵,对比之下,不靠窗病人因他的自私,冷酷和虚伪的心理何等鄙劣,从而学生也就理解了小说题目“窗”所具有的“心灵窗户”的深意。这堂课,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对精彩结尾的思考把握小说认识意义的,一年后,我再提及这篇小说,他们记忆犹新。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显示出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语文学习。
在课堂上经常发现学生的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还有的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情感和意志因素;二是对教师忽视学生主地位的讲解不感兴趣,使思维处于停顿状态,比如,就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的处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教学目标是不难达到的。可是,教师却偏要面面俱到,像敲钟似的一个声“敲”上几节课,而忽视了课堂间师生情感的交流,忽视了激发学生兴趣和“教”与学的结合,使学生不亲其师,不顺其道,教学效果师“勤”功半。
老师讲课前让学生先接触教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后,让他们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凭借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像老师一样也来“备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钻研教材,发现问题,做课后练习题等。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对自己发现的疑难问题有强烈的等待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这样,往往学生听课精力是相当集中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的,特别是当他们在课堂上听到自己在“备课”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意见和老师的意见相同时,就会很自然的流露出喜悦之情,并暗想,还是我的说法对吧,老师都肯定我的了·····。
长此以往,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在听讲的过程中理解记忆,学习积极性便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并逐渐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每学习一个单元都要先“备课”,后“讲课”,再听老师讲解等专心学习的习惯就来了,多读书勤动笔的兴趣也就有了。
目前巧妙的运用电化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达到增强记忆、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生学习的成果都离不开自己的勤奋、毅力、深思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0到14岁之间,少年期即学龄中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和模仿力,在学习上往往从兴趣出发、缺乏毅力,更有必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除潜心提炼教学重要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进行板书设计,热心开展写作训练外,巧妙地运用电化教学也是重要手段之一。给学生留下极深刻印象。
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电教方式。最简单的方式是利用录音磁带,配合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有些诗歌,学生朗读时难入意境,放朗读录音带,特别是配乐朗读,更能帮助学生解决读音不准、节凑不稳、语调不切、感情不浓等问题。
其次是利用电影、电视、配合语文教学,使文章形象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获得深刻印象。很多课文都有现成的电影或电视,有的课文配有教学专用片,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课文形成初级自觉,更能加深对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等的理解。
再次是利用幻灯配合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本设计制作的成套幻灯片,都是很好的教学辅助资料,如讲授《孔乙己》时,学生看了幻灯片,对孔乙己被丁举人等人打折腿前后外貌的对比更为强烈。
最后,我便自己动手制作画面有活动的幻灯片,学生看惯了只有静止画面的幻灯,我在画面上加上一两个动作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例如讲授文言文《童区寄传》时,我制作了一套12张的教学幻灯片,其中9张在关键的地方加动作。原文中的“以縛背刀,力上下”,学生不好理解,我便在画面中将区寄的手反绑背后,靠刀刃一上一下的反复运动,学生一看幻灯片就知道了原文的解释。区寄杀强盗的画面中,把区寄举刀劈下动作化,学生看到刀劈下去时高兴得叫了起来,满堂哄笑,在刺史留区寄为小史的画面中,把刺史伸大拇指,点头称赞和区寄拜手动作化,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起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讲授本文时,利用这套幻灯片,一节课完成讲练任务非常轻松。学生反映说:“这课堂我们听得最有味道,而且都懂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元素在于学生充满热情。教师如能把最精彩的部分留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品味,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說,把课文的最精彩处留给学生,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