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八个著名的“转基因事件”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为了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的宣传力度,日前,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记者转基因知识培训班,来自全国上百家新闻媒体单位的编辑记者参加了这一培训,与会专家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将转基因技术全面详尽地向编辑记者做了介绍。
  会后,记者对与会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彭于发,就转基因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转基因事件”进行了深度采访。
  靠不住的“普斯泰实验”
  事件?1998年,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斯泰博士在电视台声称,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引起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事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组织称其为“杀手”马铃薯,策划了破坏试验地、焚烧转基因作物、阻止转基因产品进出口和游行示威等活动。
  真相?英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委托皇家学会组织了同行评审,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布报告,评审结果指出普斯泰的实验结论不成立,指出普斯泰的实验有存在方面的严重错误和缺陷,得到的结论无科学意义。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验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少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不合理,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普斯泰后来发表了其实验结果,但随后很多试验室表示,无法重复其实验。在遭到广泛的科学伦理质疑的情况下,69岁的普斯泰无法继续在科学界工作,最后选择了退休。
  
  帝王蝶与转基因玉米的鏖战
  
  事件?1999年5月,美国康乃尔大学昆虫学家John Losey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用带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一种杂草)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又称帝王蝶,该蝴蝶翅膀上有黑黄两色美丽花纹,是美国珍贵的蝴蝶品种。秋天飞到墨西哥越冬,春天飞回美国中西部的玉米带交配繁殖),导致44%的幼虫死亡,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评论潮涌而来,《纽约时报》还专为此发表社论。John Losey的实验受到了同行科学家们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质疑,质疑包括: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而直接把实验室试验结果推广到自然界是环境研究的第一大忌。
  
  真相?美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组织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美国3个州和加拿大进行专门试验,结果表明,康奈尔大学研究组的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缺乏说服力。主要理由有:一是玉米花粉相对较大,因此扩散不远,在玉米地以外5米远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马利筋草叶上只发现一粒玉米花粉,远低于康奈尔大学研究组的试验花粉用量;二是田间试验证明,抗虫玉米花粉对大斑蝶并不构成威胁;三是实验室实验中用10倍于田间的花粉量来喂大斑蝶的幼虫,也没有发现对其生长发育有影响。研究证明,斑蝶减少的真正原因,一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二是作为大斑蝶越冬地的墨西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事件?2002年2月,英国政府环境顾问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特意描述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超级杂草的威胁。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的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菜植株可以抗2~3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此为“超级杂草”。它们的油菜籽掉到农田里,来年会重新萌发。如果一片田地上种植的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就成了不受欢迎的超级杂草,农民不得不求助于对环境破坏更大的除草剂。
  真相?事实上,这种油菜在喷施另一种除草剂2,4-D后即被全部杀死。应当指出的是,“超级杂草”并不是一个科学术语,而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已有“超级杂草”的存在。即使发现有抗多种除草剂的杂草,还是可以通过更换除草剂和其他除草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墨西哥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
  事件?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5000 年前,玉米首先在这里被培育成为人类的粮食。玉米是墨西哥人的衣食父母,当地土著亲切地称其为“玉米妈妈”。
  1998 年,出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但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或饲料。
  2001 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受到了转基因玉米 DNA 片断的污染。由于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包装上并没有转基因标识,研究人员推测,一些不知情的农民把它们种到了地里。称在墨西哥南部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有CaMV35S启动子及与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中的adhl基因相似的序列。他们认为,“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了”。
  真相?文章发表后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指出其试验方法上有许多错误。一是原作者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经复查证明是假阳性;二是原作者测出的adhl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l-F基因,与转入Bt11玉米中的外源adhl-S基因,两者的基因序列完全不同。事后,自然编辑部发表声明,称“这篇论文证据不充分,不足以证明其结论”。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经对种质资源库和从田间收集的152份材料的检测,均未发现35S启动因子。
  孟山都转基玉米影响老鼠肝肾
  事件?2007年,法国Citoyennes 科学基金会的Gilles-Eric Seralini及其同事,把欧盟转引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对转基因玉米MON863的安全性研究的实验数据重新做了统计分析,认为食用了90天转基因玉米的老鼠,与食用转基因玉米不到90天的老鼠,其肝肾生化指标有差异。据此把这种差异解释成食用转基因玉米后造成的。
  真相?Seralini及其同事的文章发表后,马上受到科学家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广泛质疑和批评。为此,几个国家的相关政府机构都组织了专家委员会对他们的研究进行调查。   这3个法国人根本没有做过任何试验,他们在论文中说得清清楚楚,采用的是孟山都提交给欧洲政府公开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说,这个“非常仔细的,仅仅是肾脏就观察了尿磷、尿钠、尿钾、尿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和肌酐等9个指标”的实验,是孟山都自己做的。这3位法国人是用孟山都的实验数据,用一套没有获得公认的统计方法重新进行分析,才有了所谓“惊人发现”。
  应欧盟要求,孟山都公司公布了完整的1139页的实验报告。欧盟对安全评价的材料及补充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后,认为将该玉米投放市场不会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指出:这3位法国科学家仅仅是对孟山都公司原始数据做了重新分析,自己没有做实验。列出的数据差异仅反映在某些老鼠和某个时间点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实验结果无法推导出转基因产品会导致某些血液学上的、肝肾的毒性迹象这样的结论。在科学道德面前,这3位科学家表现得还是令人敬佩的,2010年1月5日,在公共网站上4位研究者承认了错误。
  “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
  事件?2010年9月21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山西、吉林等地因种植‘先玉335’玉米导致老鼠死亡、母猪流产等异常现象”,并认为“先玉335”是转基因品种。
  
  真相?经专业实验室检测和与相关省农业行政部门现场核查,山西和吉林等地没有种植转基因玉米,“先玉335”也不是转基因品种。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PH4CV是自交系玉米,是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天然”玉米,既非杂交玉米也非转基因玉米。专利内容里提到转基因,意思不过是说该自交系玉米可以用做培育转基因玉米的材料。
  山西省、吉林省有关部门对报道中所称“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的现象进行了核查。据实地考察和农民反映,当地老鼠数量确有减少,这与吉林省榆树市和山西省晋中市分别连续多年统防统治、剧毒鼠药禁用使老鼠天敌数量增加、农户粮仓水泥地增多使老鼠不易打洞、奥运会期间太原市作为备用机场曾做过集中灭鼠等措施直接相关;关于山西省“老鼠变小”的问题,据调查该地区常见有体型较大的褐家鼠和休型较小的家鼠,是两个不同的鼠种。关于“母猪流产”现象,与当地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属虚假报道。
  虽然《国际先驱导报》的文章被证明是“乌龙”,但还是给农民、养殖户、粮食经销商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国际先驱导报》的这篇报道被《新京报》评为“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
  “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虚假传言
  事件?2010年2月2日,乌有之乡网站刊登文章,“多年食用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响生育能力”。
  真相?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的说法,确有出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学科主任梁季鸿及其同事曾调查广西200多名大学男生的精液,发现其中56.7%的男生精液质量异常。不过,梁季鸿解释说,网上那篇文章,曲解了他们的研究。事实上,他们所做的调查与转基因玉米没有丝毫关系。
  这个谣言很容易戳穿。不管是孟山都的网站资料、品种申报材料还是学术论文,所有可靠的材料都表明,在广西推广的迪卡007玉米是杂交玉米品种,而不是转基因品种。中国目前还没有哪个地方已在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玉米,何况是2001年。而且,全国大学生的精液质量都普遍有问题,和国内其他地方的大学生相比,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并不算太差,没有理由认为有特别的原因造成广西大学生的精液质量下降。
  
  “转基因桉树”致西南大旱
  事件?2012年3月20日以来,各大网络论坛流传一帖子——《云南大旱的罪魁祸首——转基因桉树》(以下简称“《 转基因桉树》”),此次中国西南特大旱灾的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是云南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桉树”造成的。
  帖子说:“桉树长得很快,需要大量的水和肥料。云南几千万亩桉树像一台台抽水机,吸干了当地的地下水,是导致本次云贵大旱的根源。”该帖作者(不详)对“转基因桉树”进行了一系列指责,如“西南大旱是转基因之祸”,“种植转基因桉树摧毁了生态平衡”,“转基因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绿色沙漠”,“它是一树独发万木皆枯”。作者将“转基因桉树”描述为人类不顾后果地谋取经济利益的罪恶产物,这一观点在各大论坛获得了一片喝彩。
  真相?这篇帖子立足于一个可笑的事实——“转基因桉树”根本不存在。云南大规模种植的桉树都是自然的速生型桉树品种;不但云南没有种植“转基因桉树”,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先进人工林的国家,都没有转基因桉树。事实上,世界上现在根本就没有转基因的桉树,在西南种植的桉树没有一棵是转基因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种植桉树能够引起干旱。发生干旱的广西西北部不种或极少种桉树,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广西东南部和中部却不是旱区。桉树的原产地澳大利亚到处是桉树,并没有因此干旱连连。
  《转基因桉树》帖子所犯的最大错误,在于将“速生桉”与“转基因桉树”相混淆。据报道,全世界共有700多种桉树,绝大部分原产于澳大利亚。因为桉树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桉油又能作为天然杀虫剂,因此桉树被视作理想的经济作物而被各国引进。我国云南引进的100多种桉树都是自然品种,主要作为木材来源。这些桉树能适应云南的亚热带气候,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速生桉”只不过是人们对桉树生长速度快的形象比喻,一些人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非自然生长”,与转基因联系起来。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1年12月20日,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举办了“2011互联网十大热词、年度汉字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11年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及年度汉字。  “2011年冬,全国很多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引发大众对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有了更多关注,PM2.5这样的专业名词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这是互动百科在解释PM2.5为什么会成为年度热词时如此表示。2011年互联网十大
期刊
眼前的数字令记者始料不及:全国十几亿人口,重症肌无力患者约20余万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医生仅10人左右。而他——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谢琰臣就是这区区10名医生之一。  物以稀为贵。谢琰臣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国内一些大医院曾先后向他发出邀请,“到我们这里来吧,可以给你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尤其是国外同行,几度向谢琰臣伸出诱人的橄榄枝,“到我们这里来吧,科研、住房、用车……生活条件是很优
期刊
看慣了大街上呼来喝去的汽车,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设计一款心仪的汽车呢?  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798艺术去亮相的“大众自造”创意工坊热闹非凡,许多参观者亲自动手,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汽车。此“自造”非彼“制造”,就是要让你自己动手。  汽车一定要有四个轮子?未必!你看,这个小删发摸着的这款车,不就两个轮子,而且大小不一。最搞笑的是,整车圆乎乎的,一点棱角都没有,一看车主就是好脾气。现在的马路上
期刊
虽然近年来逆全球化风潮涌起,但国际分工与合作仍是国际贸易中的一股强劲力量。国际分工的不断延伸与扩展,使各个国家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上占据一环成为可能,显示出明显的全球价值链特征。根据微笑曲线理论,技术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研发及营销领域成为全球价值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因此,如何抢占全球价值链上各个环节获取尽可能多的附加值,成为各国企业博弈的重点。在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分工主要方式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企业凭借劳动和资源禀赋优势迅速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广东省作为中国出口大省,迫切需要通过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转变为
策划人语  1959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大胆提出设想:“如果有一天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安排一个个原子的话,那将会产生怎样的奇迹?”而今,因纳米科技而产生的奇迹不仅在不断发生,并且纳米带给人类生活的震憾,丝毫不逊于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力,并且将更深刻、更广泛、更持久。  科学家们认为,纳米不仅小得可爱,而且威力无比、很有力量。它将会带来21世纪的一次产业革命,并且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本刊在
期刊
“全球变暖的危险等级是什么?”  一些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在分析了前工业化时代的气候变化后,提出了一个限制气候变暖2℃的目标,以避免灾难性的变化。但是2011年12月6日,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汉森说,气候变暧2℃将导致剧变,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盖质量损失加速就是明证。因此将人为变暖限制在2℃的目标是无效的,反而会导致灾
期刊
2011年2月2日,农历大年三十。7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启业早早地就起来了,因为有一件事搅得他放心不下——头天晚上,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焦阳打来电话说,由于焦炭脱落堵住了下料口(即业内所说的“结焦”),燕化一套20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被迫紧急停工。  据介绍,催化裂化装置是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正常情况下3年进行一次维修。这套装置是2010年6月份才检修的,
期刊
臭名昭著的地沟油,经过绿色化学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处理,变成了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油的生物质柴油;创制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可选育出增产10%~20%的强优势杂交小麦;配备了壁面爬行、地面移动、空中飞行小型机器人等的多机器人立体化反恐救灾系统,在原本人力不能企及的地方大显身手……  上面这几个亮点多多的新技术项目,都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且已有效益开始呈现。本期“特稿”就北京市自
期刊
近年来,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节能环保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节能环保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让北京的山更青、水更绿,“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在低碳节能以及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等领域突破一批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和成套集成技术。低碳节能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中
期刊
能进行自由拆分组合的运动鞋、会呼吸的花盆、八驱水陆两栖全地形车、家庭支付POS机,远看一张画、近看一面镜的魔幻奇镜,观众变身驾驶员体验可自动驾驶的“亦庄线”地铁……见过这些新鲜物件吗?  随着201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正式拉开序幕,你会发现,在这场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上,除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其内涵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展板几乎绝迹、互动体验大行其道,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