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通读:把握行文格局
师:同学们,拿起课文纸,跟老师一起读课文《天籁》。(出示《天籁》全文)
第5课 天籁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注:《天籁》选自由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国学》第10册。学生用书有全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师:怎么读呢?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师生朗读课文)
【品读:尽管课文全文都有注音、注解,学生也提前做了预习,但这里面实在有太多难读的字。跟着老师读,很安全的开始。】
师: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字的读音非常特殊、非常奇怪,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山林之畏佳”的“佳”(cuī)。
师:容易读成——
生:jiā。
师:其实,这两个字的读音都特别值得注意,不要读成wèi jiā,这是异读字。谢谢你的提醒,请你带大家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带读“畏佳”)
生:“夫大块”的“夫”(fú)。
师:平时我们念第几声?
生:第一声。
师:这个词单独出现在句首作语气词的时候,其实它没有具体的意思,这里读二声。“夫大块噫气”。读音相同的其实还出现过一次,在哪儿?
生:在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
师:好极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处。
(师带读“夫大块噫气” “夫吹万不同”)
师: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师:我知道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这个字是——
生:和(hè)。
师:对,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和”就是“呼应”。你带着大家一起来读这两句。
(生带读“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生: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咬(jiāo)者”。
师:那个字一看就容易读成yǎo,这是一个异读字,读jiāo。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带读“咬者”)
师:好。同学们,这篇文章读起来佶屈聱牙,有许多多音字,有很多异读字,有很多难读的生僻字。来,自己试着读,特别注意刚才同学提醒的那些词。自由读,争取把所有的字音读正确,读饱满。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品读:学生相互提醒难读的、易读错的字,教师讲解、说明或强调。这里不仅有生僻字、多音字,还出现了异读字。对于何为“异读”,为何“异读”,教师不解释概念,只在全文语境中要求学生会读,这样的学习是为中学再次接触此类文言现象略微做下铺垫。】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天籁》。怎么读呢?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老师读第三句,你们读第四句……这样依次轮流往下读,明白吗?
生:(齐)明白!
(师生合作读全文)
【品读:师生合作读,老师还是领着的。】
师:同桌之间这样读,你读前一句,他读后一句,依次轮流往下读。一旦发现同桌读错了,马上帮助他纠正。
(生同桌合作读,师巡视。)
【品读:同桌互读,互相支撑,互相提醒。】
师:好!觉得你的同桌读得特别棒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太好了!懂得欣赏他人,这是一种修为。学好语文,修为比能力更重要。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一个人站起来完完整整地读一遍庄子的《天籁》?
(一生诵读全文,流利准确,声音洪亮。全场鼓掌。)
师:送你八个字:中气饱满、字正腔圆!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庄子的《天籁》。
【品读:至此,才是独立朗读。】
(生齐读)
师:庄子的《天籁》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满篇传来的是“之乎者也”,它到底写了什么呢?打开作业纸,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出示连线题)
先写 天籁
再写 地籁
后写 人籁
(生课堂练习,师巡视。)
师:谁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思考?
生:我觉得是先写地籁,再写人籁,最后写天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地籁、人籁、天籁。)
师:非常好!一起看黑板。原来,在庄子的世界里,有这样三种声音。第一种叫——
生:(齐)地籁。
师:第二种叫——
生:(齐)人籁。
师:第三种叫——
生:(齐)天籁。
师:是的,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在庄子的这篇课文当中,他是先写——
生:(齐)地籁。
师:接着写——
生:(齐)人籁。
师:最后写——
生:(齐)天籁。
师:是的,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课文的写作顺序。
【品读:《天籁》难读。于是,开课就一遍一遍地读。教师领读、自由读、师生接力读、同桌互讀、指名读、齐读,六读《天籁》正是步步撤梯子的过程,由扶到放,课文终于读通,读顺。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这样的节奏和气势来!
(一生朗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此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你听,你的耳边响起了这样的地籁之声——
(生齐读此句)
师:你刚才读得很低调,你似乎想继续保持你的内敛和低调?
生:不是。
师:让我们听听你是如何的高亢和激昂。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
(生朗读,声音仍然是舒缓平和的。众笑。)
师:继续保持低调,幸亏没听老师的,因为那就是你,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读出来是最自然的。咱们找那个中气饱满的同学再来读一读。(向前面一生)这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是高亢激昂的。
(生朗读,声音洪亮,语速较快。)
师:挺好,就是快了点。快还不行,还得有章法。注意节奏。再来一次,你一定能超越自己。
师:大块继续在噫气,万窍继续在怒呺,你的耳边继续回响着这样的地籁之声——
(该生在教师手势指导下富有节奏地朗读此句。全场掌声。)
【品读:好一个“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让“低调的”可以继续“低调”,让“中气十足的”就继续“中气十足”,只因为“那就是你,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课堂中的插曲是自然生成的,教师用课堂细节印证庄子的自然之道,让教学的品格与教学内容的文化品格相契相证,也让今昔互文、古今相认。】
师:这就是庄子笔下的地籁!真没想到,地籁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千变万化!那么,这些地籁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声音呢?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出示连线题)
激者 像细细的呼吸声
謞者 像湍急的流水声
叱者 像迅疾的箭镞声
吸者 像大声的呵斥声
叫者 像鸟儿鸣叫叽喳
譹者 像放声叫喊
宎者 像嚎啕大哭
咬者 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醒:可以参考下面的注释和后面的译文。)
师: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地籁究竟是些怎样的声音。
生:激者,是指像湍急的流水声;謞者,像迅疾的箭镞声;叱者,像大声的呵斥声;吸者,像细细的呼吸声。
师:好的,同意的请举手。
(绝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非常好!现在看第二列。
生:叫者,像放声叫喊;譹者,像嚎啕大哭;宎者,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咬者,像鸟儿鸣叫叽喳。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
(三分之二以上学生举手)
师:原来,庄子笔下的地籁,有着如此丰富多变的声音。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它们有的像——
生:(齐)细细的呼吸声。
师:有的像——
生:(齐)湍急的流水声。
师:有的像——
生:(齐)迅疾的箭镞声。
师:有的像——
生:(齐)大声的呵斥声。
师:当然,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远远不止这些声音。它们有的还像——
生:(齐)鸟儿鸣叫叽喳。
师:有的还像——
生:(齐)放声叫喊。
师:有的还像——
生:(齐)嚎啕大哭。
师:有的还像——
生:(齐)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師:只有这八种声音吗?
生:(齐)不是。
师:你听,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有的甚至还像——
生:沙沙的树叶声。
师:有的甚至还像——
生:老虎的怒吼声。
师:有的甚至还像——
生:哗哗的流水声。
师:说得完吗?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地籁之声,实在是太丰富、太多样了。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改写成——
生:省略号。
【品读:又一道教师自己设计的练习题,用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无须一一串讲,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区,抬抬手就能摘到果子。】
师:无论是哪种地籁,再怎么丰富、怎么多样,它们必须靠什么?
生:地籁如果想发出声音,必须得靠风。
师:得靠风,得靠众窍。只有风,只有众窍,才能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地籁。风小的时候,地籁就——
生:(齐)小。
师:风大的时候,地籁就——
生:(齐)大。
师:风突然停止了,地籁就——
生:(齐)停止了。
师:地籁与风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你听!泠风——(出示)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生:(齐)则小和。
师:为什么是小和,不是大和?
生:因为泠风是小风。
师:没错,风小地籁自然就小。再听!飘风——
生:(齐)则大和。
师:为什么这里又变成大和了?
生:因为飘风就是大风,所以是大和。
师:是的,风大地籁自然就大。再听!厉风济——
生:(齐)则众窍为虚。
师:众窍还能发声吗?我们还能听到地籁吗?为什么?
生:因为风突然停了下来,所以就没有声音了。
师:看!这就是地籁!它能发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声音,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但是,所有的地籁,都离不开众窍,离不开风。 【品读:《天籁》选自《齐物论》。在《齐物论》开端,庄子塑造了学生颜成子游和老师南郭子綦两个人物。一天,子游看到老师与往日不同,他已然是形如槁木,面如死灰。便向老师询问缘故。子綦告诉他的学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未闻地籁,汝闻地籁未闻天籁!”意思是:我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存在,放弃了我,(“吾丧我”即是“物我同一”)你能理解吗?你听过人籁却没听过地籁,听过地籁却没听过天籁!
子游问其方。因为“人籁”是已知的,老师以汪洋恣肆的语言描述了“地籁”。这就是课文第一段。在庄子的描述里,天地呼吸吐纳成为风,风吹过山中大树各种各样的窍穴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就是地籁。这一段的描写鲜明地体现了庄子语言的特点——神奇瑰丽、跌宕跳跃、气势磅礴,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清人方东树曾言:“(庄子文)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
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庄子语言的魅力,并透过这些奇崛的文字大致理解文意?王老师用的方法仍然是读。精妙的范读、创设情境读、师生合作读、想象读,读出风与地籁的关系,读出目不暇接的众窍,读出千变万化的地籁之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多次通过声调、手势的变化引领学生体会行文节奏的变化。反复的引读,促进了理解,形成了画面,也使课堂凝成一种场。】
三、品读:领悟天籁内涵
师:这是地籁。其实,如果不是庄子,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天地间有一种叫作地籁的声音,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人籁。那么,什么是人籁呢?人籁则——
生:(齊)比竹是已。
师:(在“人籁”右边画线并板书“比竹”)真好!人籁发声靠什么?
生:比竹。
师:比竹就是并排连在一起的箫,看见过排箫吗?差不多就是那种乐器。当然,乐器本身是不会发声的,要发声还得靠谁?
生:人。
师:(在“人籁”左边画线,并板书“人”)所以才叫人籁。我们看,人籁发声,一要靠——
生:(齐)比竹。
师:二要靠——
生:(齐)人。
师:(指板书)我们一起来看地籁和人籁,地籁发声,一靠众窍二靠风;人籁发声,一靠比竹二靠人。所以,无论是地籁还是人籁,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谁看出来了?
生:它们都需要依靠别的东西才能发声。
师:也就是说,它们自己都不能直接发声,对吧?
生:(齐)对!
【品读:“地籁靠众窍发声,人籁靠比竹发声”,注意,这是子游的认识,不是子綦的。】
师:那么天籁呢?敢问天籁?谁来读一读子綦的回答?
生:(朗读)“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师:(出示此句)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画线)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来读一读庄子笔下的天籁。
(生齐读此句)
师:与地籁和人籁相比,天籁发声有什么不同?
生:我认为天籁发声不需要依靠别的东西。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天籁发声是靠自己的。
师:那么,天籁发声发动者是谁呢?
生:是它自己。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就是说,除了它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吗?
师:明白了!请问,天籁发声依靠众窍吗?
生:(齐)不依靠。
师:天籁发声依靠比竹吗?
生:(齐)不依靠。
师:请问,天籁发声是风吹出来的吗?
生:(齐)不是。
师:请问,天籁发声是人吹出来的吗?
生:(齐)不是。
师:天籁发声,不靠人,不靠风,不靠众窍,不靠比竹,唯一依靠的是它——
生:(齐)自己。
师:地籁发声有呼应者,众窍。人籁发声有个呼应者,比竹。那么,天籁的呼应者是谁呢?
生:(齐)自己。
(师板书“自己”。形成板书如下。)
风——地籁——众窍
人——人籁——比竹
自己——天籁——自己
师:这就是天籁。你看,夫吹万不同——
生:(齐)而使其自己也。
师:咸其自取——
生:(齐)怒者其谁邪?
师:天籁发声,完完全全靠它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依靠自己来发声,通过发声成为它自己,这就叫天籁。一起读——
(生齐读天籁全句)
【品读:《齐物论》通篇都在消解,而不立论。它只是不断地解构即成的认识,但并不接着建构肯定的答案。
子游认为地籁是众窍发出的声音,人籁是箫管发出的声音,那么何为天籁?他的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了反问。“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师:庄子并没有像写地籁那样写各种天籁的声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天籁。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第三大题,写出不少于一种的天籁。
(生写生活中听到过的天籁,师巡视。)
师:好的,同学们,你的笔下出现了怎样的天籁之声?我们来听一听。(生说并板书)
生:海浪的拍打声。
生:婴儿的哭声。
生: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生: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生:瀑布的轰鸣声。
生:竹子拔节的声音。
生:青蛙的呱呱声。
生:雨点的拍打声。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静静地看黑板。黑板上出现了排列在一起的八种天籁,如果你觉得哪些天籁特别有意思,现在可以静静地把它们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这样,你不但分享了同学的经验,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安静地作记录)
【品读:八种天籁之音,与前面八种窍穴、八种地籁之声遥相呼应,教者用心可见。
天籁之丰富,即自然之丰富。此处的想象、书写、拓展,带领学生走进了细微的宇宙人情。写满黑板的天籁之声,也正是言语生命悄然绽放的天籁。】
师:我们一起抬头看黑板。“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比如(指板书)——
生:(齐)海浪的拍打声。
师:比如——
生:(齐)婴儿的哭声。
师:比如——
生:(齐)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师:比如——
生:(齐)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师:比如——
生:(齐)瀑布的轰鸣声。
师:比如——
生:(齐)竹子拔节的声音。
师:比如——
生:(齐)青蛙的呱呱声。
师:比如——
生:(齐)雨点的拍打声。
师: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天籁之声,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上什么符号?
生:省略号。
【品读:地籁、人籁、天籁的比较与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与重点。教师通过板书的图示,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学生核对、梳理、确证。
在王老师的课上,哪怕面对如此难读的古文,学生也永远是“安全”的,无需畏难。因为老师搭好了理解的支架,且常常复习,步步回顾。经过这样反复比照,反复梳理,大家都能够理解,能够跟上。
若看课堂气质,师生应答随意自然,如聊天谈话,素朴和谐。教者顺应自然之道,课堂的品格正是道家文化的品格。
回到《齐物论》子游的问题之初,莫忘记子綦并不是要谈论三籁,而是要借助三籁谈论修行的境界。什么样的境界是天籁?外在看,形如槁木,面如死灰。这就是“物化”之后的“我”,与山中干枯的大树一样。心如窍孔,任大小风气吹过,不去辨别高下,不去问背后的主宰,只是随顺发声,自有声响,这就是天籁。
清代宣颖在《南华经解》中言:“待风而鸣者,地籁也;而风之使窍自鸣者,即天籁。”
当然,在修行的境界里,天籁不再是指一种声音,而是一种状态,一种物我为一、顺应自然的状态。庄子的心是通于无常的,是空性的,是作为山水而存在的,也是作为植物、动物而存在的,可以是鱼、是鸟,也可以是槁木、是孔窍。这种状态后来在六祖慧能那里得到印证,正是“静我本心”“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当把心放开在万物之中,任风吹过,游于万物,也就实现了精神上的自由来去,通行无滞。
庄子未语禅,却是禅意的开端。】
四、玩读:猜想庄子境界
师:今天,我们学了庄子的《天籁》,认识了这样三种声音:第一种叫——(生:地籁。)第二种叫——(生:人籁。)第三种叫——(生:天籁。)地籁、人籁、天籁。其中最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人籁,比如笛子吹出来的声音,特别好听。在庄子的描述之下,我们还了解到另外一种不太被我们注意的声音,那是风吹过各种窍穴发出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更不太容易被我们注意,那就是自己发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天籁。问题来了。你觉得庄子本人最喜欢、最推崇的会是哪种声音?
生:地籁。因为在本文中,地籁描写得最多。
师:很好,这是他的观点。
生:我觉得庄子喜欢天籁。
师:理由是——
生:因为他把“天籁”作为
题目。
生:因为天籁是靠自己发出的声音。
师:你认为靠自己发出声音是庄子最推崇的,是吧?这是一个理由。当然,这是她的观点。你们不要让她的观点掩盖了你自己的观点,我想听到不同的观点。
生:人籁。
师:人籁?理由——
生:因为音乐的声音特别
美妙。
师:你喜欢欣赏音乐,觉得那个声音最美妙。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天籁。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都是自己发出的,所以都是天籁。
师: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地籁、人籁也是天籁?真是石破天惊的观点,与众不同。
【品读:孩子道出的真相石破天惊。“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因为说到底,所有的声音“都是自己发出的”。
站在此处回看子綦的反问:“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那风那气吹来有万千种不同,不过是使孔窍们自己发声,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吹动它的还有谁呢?此语解构的是“众窍发声靠风”,“比竹发声靠吹”,而认为一切发声都是自己发声,在这个意义上,冯友兰等认为“地籁、人籁”就是“天籁”。
郭象在《庄子注》里的解释是:“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唐代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中进一步的解释是:“物皆自得之耳,谁主怒之使然哉!此重明天籁也。”
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发声都是自己发声,若可以具象,也就无处不是天籁。】
生:我觉得庄子对三种声音可能都喜欢。因为三种声音他都写了,所以可能都喜欢。
师:所以课文的题目应该改成——
生:三籁。(全场笑)
师:真是太厉害了!当他说三种声音他都喜欢,甚至建议把课文的题目改成“三籁”的时候,我怎么听怎么觉得他的声音就像天籁一般。
【品读:孩子可能不知道《齐物论》,不知道“万物齐一”,但是他直觉地感到,庄子可能三种声音都喜欢。若天籁可以理解为就是纯自然之道,那么,孩子在课堂上这种朴素的直觉与感受就是教育中的“天籁”! 不必惊讶,因为儿童离哲学最近。】
师:哎呀,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观点太多了,有人认为庄子推崇天籁,理由各不一样。第二种观点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地籁,有他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第三种观点更是石破天惊,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的可能是人籁,因为人籁是人为创造出的音乐,特别好听。甚至还有天籁一样的观点,认为庄子可能是三种声音都喜欢。麻烦了,这下麻烦了。向谁请教?
生:庄子。
师:哎呀,那得回到2300年前。(笑声)要不咱们把庄子请出来?想不想见见庄子?(音乐前奏起)
师:庄子年纪比较大了,走路也比较慢,而且是从遥远的2300年前走来,咱们得等等他。(众笑)来了,来了。(《那是谁》歌声响起,课件出示歌词。)
那是谁 不喜不悲
那是谁 无怨无悔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以心相随
那是谁 无语无泪
那是谁 不错不对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风轻云淡 高山流水
花开花落 朝霞余晖
岁月如歌 来去如归
他说真美 真美
悲喜间 心静如水
天地间 日月同辉
生死之间 来去如归
他说都美 都美
那是谁 从不追随
那是谁 也不献媚
那是谁 不进不退
那是誰 那么美
那是谁 独饮独醉
那是谁 不用谁陪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师:同学们,那是谁?
生:庄子。
师:庄子,你们都认识啊。明白了吗?(全场笑声。学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茫然。)
师:有的脱口而出“明白了”,有的一脸茫然,直勾勾地看着王老师,还有人轻轻地在说“疯了,疯了”(笑声)。同学们,其实明不明白并不重要,真的。因为有的书,只要三五天就能读懂;有的书,只要三五个月就能读懂;而有的书,需要三五年才能读懂;有的书,需要三五十年才能读懂;还有的书,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读懂,甚至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读懂,下辈子回来继续读。《庄子》就是这样的书。明白吗?下课。
【品读:拍案叫绝的结尾,亦庄亦谐。
“地籁、人籁、天籁,庄子可能更推崇哪一种?”此处的问绝非求解之问,而是启思之问。答案的丰富以及孩子们的解释远远超出教师的预估与想象,那些回答与思考如此简单又如此深刻。永远别忘了,儿童离哲学最近。
接下来,歌曲《那是谁》的引入出人意料,却又如此妥帖。那“不悲不喜”“不错不对”“不进不退”的人啊,是谁?现代摇滚乐与国学经典在这里互文互解,又是一次古今相认。
这其中的意蕴孩子们懂还是不懂,不必问。国学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国学课主要的价值目标不是实用的技能、确切的知识、唯一的答案,而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体认。所以,对于天籁,对于庄子,孩子们今天能懂得多少,真的不重要。甚至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里能否领悟到那一份化茧成蝶的逍遥、能否语禅论道,也单凭造化。现在,我们且只管播种。
难忘歌曲引入时孩子们愉快的笑声,歌词呈现在屏幕上是白底黑字,绘事后素。
待一曲终了,音消幕空,那玄之又玄的道,也一起消匿,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师:同学们,拿起课文纸,跟老师一起读课文《天籁》。(出示《天籁》全文)
第5课 天籁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注:《天籁》选自由育灵童教育研究院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国学》第10册。学生用书有全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师:怎么读呢?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师生朗读课文)
【品读:尽管课文全文都有注音、注解,学生也提前做了预习,但这里面实在有太多难读的字。跟着老师读,很安全的开始。】
师: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字的读音非常特殊、非常奇怪,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山林之畏佳”的“佳”(cuī)。
师:容易读成——
生:jiā。
师:其实,这两个字的读音都特别值得注意,不要读成wèi jiā,这是异读字。谢谢你的提醒,请你带大家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带读“畏佳”)
生:“夫大块”的“夫”(fú)。
师:平时我们念第几声?
生:第一声。
师:这个词单独出现在句首作语气词的时候,其实它没有具体的意思,这里读二声。“夫大块噫气”。读音相同的其实还出现过一次,在哪儿?
生:在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
师:好极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处。
(师带读“夫大块噫气” “夫吹万不同”)
师: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师:我知道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这个字是——
生:和(hè)。
师:对,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和”就是“呼应”。你带着大家一起来读这两句。
(生带读“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生: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咬(jiāo)者”。
师:那个字一看就容易读成yǎo,这是一个异读字,读jiāo。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带读“咬者”)
师:好。同学们,这篇文章读起来佶屈聱牙,有许多多音字,有很多异读字,有很多难读的生僻字。来,自己试着读,特别注意刚才同学提醒的那些词。自由读,争取把所有的字音读正确,读饱满。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品读:学生相互提醒难读的、易读错的字,教师讲解、说明或强调。这里不仅有生僻字、多音字,还出现了异读字。对于何为“异读”,为何“异读”,教师不解释概念,只在全文语境中要求学生会读,这样的学习是为中学再次接触此类文言现象略微做下铺垫。】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天籁》。怎么读呢?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老师读第三句,你们读第四句……这样依次轮流往下读,明白吗?
生:(齐)明白!
(师生合作读全文)
【品读:师生合作读,老师还是领着的。】
师:同桌之间这样读,你读前一句,他读后一句,依次轮流往下读。一旦发现同桌读错了,马上帮助他纠正。
(生同桌合作读,师巡视。)
【品读:同桌互读,互相支撑,互相提醒。】
师:好!觉得你的同桌读得特别棒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太好了!懂得欣赏他人,这是一种修为。学好语文,修为比能力更重要。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一个人站起来完完整整地读一遍庄子的《天籁》?
(一生诵读全文,流利准确,声音洪亮。全场鼓掌。)
师:送你八个字:中气饱满、字正腔圆!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庄子的《天籁》。
【品读:至此,才是独立朗读。】
(生齐读)
师:庄子的《天籁》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满篇传来的是“之乎者也”,它到底写了什么呢?打开作业纸,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一大题。(出示连线题)
先写 天籁
再写 地籁
后写 人籁
(生课堂练习,师巡视。)
师:谁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思考?
生:我觉得是先写地籁,再写人籁,最后写天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地籁、人籁、天籁。)
师:非常好!一起看黑板。原来,在庄子的世界里,有这样三种声音。第一种叫——
生:(齐)地籁。
师:第二种叫——
生:(齐)人籁。
师:第三种叫——
生:(齐)天籁。
师:是的,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声音。这三种声音,在庄子的这篇课文当中,他是先写——
生:(齐)地籁。
师:接着写——
生:(齐)人籁。
师:最后写——
生:(齐)天籁。
师:是的,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课文的写作顺序。
【品读:《天籁》难读。于是,开课就一遍一遍地读。教师领读、自由读、师生接力读、同桌互讀、指名读、齐读,六读《天籁》正是步步撤梯子的过程,由扶到放,课文终于读通,读顺。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这样的节奏和气势来!
(一生朗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此句)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你听,你的耳边响起了这样的地籁之声——
(生齐读此句)
师:你刚才读得很低调,你似乎想继续保持你的内敛和低调?
生:不是。
师:让我们听听你是如何的高亢和激昂。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
(生朗读,声音仍然是舒缓平和的。众笑。)
师:继续保持低调,幸亏没听老师的,因为那就是你,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读出来是最自然的。咱们找那个中气饱满的同学再来读一读。(向前面一生)这就是你本来的样子,你是高亢激昂的。
(生朗读,声音洪亮,语速较快。)
师:挺好,就是快了点。快还不行,还得有章法。注意节奏。再来一次,你一定能超越自己。
师:大块继续在噫气,万窍继续在怒呺,你的耳边继续回响着这样的地籁之声——
(该生在教师手势指导下富有节奏地朗读此句。全场掌声。)
【品读:好一个“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让“低调的”可以继续“低调”,让“中气十足的”就继续“中气十足”,只因为“那就是你,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
课堂中的插曲是自然生成的,教师用课堂细节印证庄子的自然之道,让教学的品格与教学内容的文化品格相契相证,也让今昔互文、古今相认。】
师:这就是庄子笔下的地籁!真没想到,地籁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千变万化!那么,这些地籁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声音呢?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的第二大题。(出示连线题)
激者 像细细的呼吸声
謞者 像湍急的流水声
叱者 像迅疾的箭镞声
吸者 像大声的呵斥声
叫者 像鸟儿鸣叫叽喳
譹者 像放声叫喊
宎者 像嚎啕大哭
咬者 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醒:可以参考下面的注释和后面的译文。)
师: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些地籁究竟是些怎样的声音。
生:激者,是指像湍急的流水声;謞者,像迅疾的箭镞声;叱者,像大声的呵斥声;吸者,像细细的呼吸声。
师:好的,同意的请举手。
(绝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非常好!现在看第二列。
生:叫者,像放声叫喊;譹者,像嚎啕大哭;宎者,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咬者,像鸟儿鸣叫叽喳。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
(三分之二以上学生举手)
师:原来,庄子笔下的地籁,有着如此丰富多变的声音。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它们有的像——
生:(齐)细细的呼吸声。
师:有的像——
生:(齐)湍急的流水声。
师:有的像——
生:(齐)迅疾的箭镞声。
师:有的像——
生:(齐)大声的呵斥声。
师:当然,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远远不止这些声音。它们有的还像——
生:(齐)鸟儿鸣叫叽喳。
师:有的还像——
生:(齐)放声叫喊。
师:有的还像——
生:(齐)嚎啕大哭。
师:有的还像——
生:(齐)在山谷里深沉回荡。
師:只有这八种声音吗?
生:(齐)不是。
师:你听,当大块噫气的时候,当万窍怒呺的时候,地籁有的甚至还像——
生:沙沙的树叶声。
师:有的甚至还像——
生:老虎的怒吼声。
师:有的甚至还像——
生:哗哗的流水声。
师:说得完吗?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地籁之声,实在是太丰富、太多样了。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改写成——
生:省略号。
【品读:又一道教师自己设计的练习题,用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无须一一串讲,学生在自己的学习区,抬抬手就能摘到果子。】
师:无论是哪种地籁,再怎么丰富、怎么多样,它们必须靠什么?
生:地籁如果想发出声音,必须得靠风。
师:得靠风,得靠众窍。只有风,只有众窍,才能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地籁。风小的时候,地籁就——
生:(齐)小。
师:风大的时候,地籁就——
生:(齐)大。
师:风突然停止了,地籁就——
生:(齐)停止了。
师:地籁与风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你听!泠风——(出示)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生:(齐)则小和。
师:为什么是小和,不是大和?
生:因为泠风是小风。
师:没错,风小地籁自然就小。再听!飘风——
生:(齐)则大和。
师:为什么这里又变成大和了?
生:因为飘风就是大风,所以是大和。
师:是的,风大地籁自然就大。再听!厉风济——
生:(齐)则众窍为虚。
师:众窍还能发声吗?我们还能听到地籁吗?为什么?
生:因为风突然停了下来,所以就没有声音了。
师:看!这就是地籁!它能发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变的声音,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但是,所有的地籁,都离不开众窍,离不开风。 【品读:《天籁》选自《齐物论》。在《齐物论》开端,庄子塑造了学生颜成子游和老师南郭子綦两个人物。一天,子游看到老师与往日不同,他已然是形如槁木,面如死灰。便向老师询问缘故。子綦告诉他的学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未闻地籁,汝闻地籁未闻天籁!”意思是:我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存在,放弃了我,(“吾丧我”即是“物我同一”)你能理解吗?你听过人籁却没听过地籁,听过地籁却没听过天籁!
子游问其方。因为“人籁”是已知的,老师以汪洋恣肆的语言描述了“地籁”。这就是课文第一段。在庄子的描述里,天地呼吸吐纳成为风,风吹过山中大树各种各样的窍穴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就是地籁。这一段的描写鲜明地体现了庄子语言的特点——神奇瑰丽、跌宕跳跃、气势磅礴,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清人方东树曾言:“(庄子文)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
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庄子语言的魅力,并透过这些奇崛的文字大致理解文意?王老师用的方法仍然是读。精妙的范读、创设情境读、师生合作读、想象读,读出风与地籁的关系,读出目不暇接的众窍,读出千变万化的地籁之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多次通过声调、手势的变化引领学生体会行文节奏的变化。反复的引读,促进了理解,形成了画面,也使课堂凝成一种场。】
三、品读:领悟天籁内涵
师:这是地籁。其实,如果不是庄子,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天地间有一种叫作地籁的声音,我们更多听到的是人籁。那么,什么是人籁呢?人籁则——
生:(齊)比竹是已。
师:(在“人籁”右边画线并板书“比竹”)真好!人籁发声靠什么?
生:比竹。
师:比竹就是并排连在一起的箫,看见过排箫吗?差不多就是那种乐器。当然,乐器本身是不会发声的,要发声还得靠谁?
生:人。
师:(在“人籁”左边画线,并板书“人”)所以才叫人籁。我们看,人籁发声,一要靠——
生:(齐)比竹。
师:二要靠——
生:(齐)人。
师:(指板书)我们一起来看地籁和人籁,地籁发声,一靠众窍二靠风;人籁发声,一靠比竹二靠人。所以,无论是地籁还是人籁,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谁看出来了?
生:它们都需要依靠别的东西才能发声。
师:也就是说,它们自己都不能直接发声,对吧?
生:(齐)对!
【品读:“地籁靠众窍发声,人籁靠比竹发声”,注意,这是子游的认识,不是子綦的。】
师:那么天籁呢?敢问天籁?谁来读一读子綦的回答?
生:(朗读)“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师:(出示此句)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画线)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来读一读庄子笔下的天籁。
(生齐读此句)
师:与地籁和人籁相比,天籁发声有什么不同?
生:我认为天籁发声不需要依靠别的东西。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天籁发声是靠自己的。
师:那么,天籁发声发动者是谁呢?
生:是它自己。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就是说,除了它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吗?
师:明白了!请问,天籁发声依靠众窍吗?
生:(齐)不依靠。
师:天籁发声依靠比竹吗?
生:(齐)不依靠。
师:请问,天籁发声是风吹出来的吗?
生:(齐)不是。
师:请问,天籁发声是人吹出来的吗?
生:(齐)不是。
师:天籁发声,不靠人,不靠风,不靠众窍,不靠比竹,唯一依靠的是它——
生:(齐)自己。
师:地籁发声有呼应者,众窍。人籁发声有个呼应者,比竹。那么,天籁的呼应者是谁呢?
生:(齐)自己。
(师板书“自己”。形成板书如下。)
风——地籁——众窍
人——人籁——比竹
自己——天籁——自己
师:这就是天籁。你看,夫吹万不同——
生:(齐)而使其自己也。
师:咸其自取——
生:(齐)怒者其谁邪?
师:天籁发声,完完全全靠它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依靠自己来发声,通过发声成为它自己,这就叫天籁。一起读——
(生齐读天籁全句)
【品读:《齐物论》通篇都在消解,而不立论。它只是不断地解构即成的认识,但并不接着建构肯定的答案。
子游认为地籁是众窍发出的声音,人籁是箫管发出的声音,那么何为天籁?他的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了反问。“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师:庄子并没有像写地籁那样写各种天籁的声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天籁。请大家完成课堂练习第三大题,写出不少于一种的天籁。
(生写生活中听到过的天籁,师巡视。)
师:好的,同学们,你的笔下出现了怎样的天籁之声?我们来听一听。(生说并板书)
生:海浪的拍打声。
生:婴儿的哭声。
生: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生: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生:瀑布的轰鸣声。
生:竹子拔节的声音。
生:青蛙的呱呱声。
生:雨点的拍打声。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静静地看黑板。黑板上出现了排列在一起的八种天籁,如果你觉得哪些天籁特别有意思,现在可以静静地把它们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这样,你不但分享了同学的经验,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生安静地作记录)
【品读:八种天籁之音,与前面八种窍穴、八种地籁之声遥相呼应,教者用心可见。
天籁之丰富,即自然之丰富。此处的想象、书写、拓展,带领学生走进了细微的宇宙人情。写满黑板的天籁之声,也正是言语生命悄然绽放的天籁。】
师:我们一起抬头看黑板。“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比如(指板书)——
生:(齐)海浪的拍打声。
师:比如——
生:(齐)婴儿的哭声。
师:比如——
生:(齐)破土而出的小苗的生长之声。
师:比如——
生:(齐)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
师:比如——
生:(齐)瀑布的轰鸣声。
师:比如——
生:(齐)竹子拔节的声音。
师:比如——
生:(齐)青蛙的呱呱声。
师:比如——
生:(齐)雨点的拍打声。
师: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天籁之声,我们可以在这里加上什么符号?
生:省略号。
【品读:地籁、人籁、天籁的比较与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与重点。教师通过板书的图示,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学生核对、梳理、确证。
在王老师的课上,哪怕面对如此难读的古文,学生也永远是“安全”的,无需畏难。因为老师搭好了理解的支架,且常常复习,步步回顾。经过这样反复比照,反复梳理,大家都能够理解,能够跟上。
若看课堂气质,师生应答随意自然,如聊天谈话,素朴和谐。教者顺应自然之道,课堂的品格正是道家文化的品格。
回到《齐物论》子游的问题之初,莫忘记子綦并不是要谈论三籁,而是要借助三籁谈论修行的境界。什么样的境界是天籁?外在看,形如槁木,面如死灰。这就是“物化”之后的“我”,与山中干枯的大树一样。心如窍孔,任大小风气吹过,不去辨别高下,不去问背后的主宰,只是随顺发声,自有声响,这就是天籁。
清代宣颖在《南华经解》中言:“待风而鸣者,地籁也;而风之使窍自鸣者,即天籁。”
当然,在修行的境界里,天籁不再是指一种声音,而是一种状态,一种物我为一、顺应自然的状态。庄子的心是通于无常的,是空性的,是作为山水而存在的,也是作为植物、动物而存在的,可以是鱼、是鸟,也可以是槁木、是孔窍。这种状态后来在六祖慧能那里得到印证,正是“静我本心”“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当把心放开在万物之中,任风吹过,游于万物,也就实现了精神上的自由来去,通行无滞。
庄子未语禅,却是禅意的开端。】
四、玩读:猜想庄子境界
师:今天,我们学了庄子的《天籁》,认识了这样三种声音:第一种叫——(生:地籁。)第二种叫——(生:人籁。)第三种叫——(生:天籁。)地籁、人籁、天籁。其中最容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人籁,比如笛子吹出来的声音,特别好听。在庄子的描述之下,我们还了解到另外一种不太被我们注意的声音,那是风吹过各种窍穴发出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更不太容易被我们注意,那就是自己发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天籁。问题来了。你觉得庄子本人最喜欢、最推崇的会是哪种声音?
生:地籁。因为在本文中,地籁描写得最多。
师:很好,这是他的观点。
生:我觉得庄子喜欢天籁。
师:理由是——
生:因为他把“天籁”作为
题目。
生:因为天籁是靠自己发出的声音。
师:你认为靠自己发出声音是庄子最推崇的,是吧?这是一个理由。当然,这是她的观点。你们不要让她的观点掩盖了你自己的观点,我想听到不同的观点。
生:人籁。
师:人籁?理由——
生:因为音乐的声音特别
美妙。
师:你喜欢欣赏音乐,觉得那个声音最美妙。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天籁。因为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都是自己发出的,所以都是天籁。
师: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地籁、人籁也是天籁?真是石破天惊的观点,与众不同。
【品读:孩子道出的真相石破天惊。“所有的声音都是天籁”,因为说到底,所有的声音“都是自己发出的”。
站在此处回看子綦的反问:“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那风那气吹来有万千种不同,不过是使孔窍们自己发声,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吹动它的还有谁呢?此语解构的是“众窍发声靠风”,“比竹发声靠吹”,而认为一切发声都是自己发声,在这个意义上,冯友兰等认为“地籁、人籁”就是“天籁”。
郭象在《庄子注》里的解释是:“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唐代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中进一步的解释是:“物皆自得之耳,谁主怒之使然哉!此重明天籁也。”
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发声都是自己发声,若可以具象,也就无处不是天籁。】
生:我觉得庄子对三种声音可能都喜欢。因为三种声音他都写了,所以可能都喜欢。
师:所以课文的题目应该改成——
生:三籁。(全场笑)
师:真是太厉害了!当他说三种声音他都喜欢,甚至建议把课文的题目改成“三籁”的时候,我怎么听怎么觉得他的声音就像天籁一般。
【品读:孩子可能不知道《齐物论》,不知道“万物齐一”,但是他直觉地感到,庄子可能三种声音都喜欢。若天籁可以理解为就是纯自然之道,那么,孩子在课堂上这种朴素的直觉与感受就是教育中的“天籁”! 不必惊讶,因为儿童离哲学最近。】
师:哎呀,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观点太多了,有人认为庄子推崇天籁,理由各不一样。第二种观点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地籁,有他的理由,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第三种观点更是石破天惊,认为庄子喜欢和推崇的可能是人籁,因为人籁是人为创造出的音乐,特别好听。甚至还有天籁一样的观点,认为庄子可能是三种声音都喜欢。麻烦了,这下麻烦了。向谁请教?
生:庄子。
师:哎呀,那得回到2300年前。(笑声)要不咱们把庄子请出来?想不想见见庄子?(音乐前奏起)
师:庄子年纪比较大了,走路也比较慢,而且是从遥远的2300年前走来,咱们得等等他。(众笑)来了,来了。(《那是谁》歌声响起,课件出示歌词。)
那是谁 不喜不悲
那是谁 无怨无悔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以心相随
那是谁 无语无泪
那是谁 不错不对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风轻云淡 高山流水
花开花落 朝霞余晖
岁月如歌 来去如归
他说真美 真美
悲喜间 心静如水
天地间 日月同辉
生死之间 来去如归
他说都美 都美
那是谁 从不追随
那是谁 也不献媚
那是谁 不进不退
那是誰 那么美
那是谁 独饮独醉
那是谁 不用谁陪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那么美
师:同学们,那是谁?
生:庄子。
师:庄子,你们都认识啊。明白了吗?(全场笑声。学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茫然。)
师:有的脱口而出“明白了”,有的一脸茫然,直勾勾地看着王老师,还有人轻轻地在说“疯了,疯了”(笑声)。同学们,其实明不明白并不重要,真的。因为有的书,只要三五天就能读懂;有的书,只要三五个月就能读懂;而有的书,需要三五年才能读懂;有的书,需要三五十年才能读懂;还有的书,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读懂,甚至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读懂,下辈子回来继续读。《庄子》就是这样的书。明白吗?下课。
【品读:拍案叫绝的结尾,亦庄亦谐。
“地籁、人籁、天籁,庄子可能更推崇哪一种?”此处的问绝非求解之问,而是启思之问。答案的丰富以及孩子们的解释远远超出教师的预估与想象,那些回答与思考如此简单又如此深刻。永远别忘了,儿童离哲学最近。
接下来,歌曲《那是谁》的引入出人意料,却又如此妥帖。那“不悲不喜”“不错不对”“不进不退”的人啊,是谁?现代摇滚乐与国学经典在这里互文互解,又是一次古今相认。
这其中的意蕴孩子们懂还是不懂,不必问。国学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国学课主要的价值目标不是实用的技能、确切的知识、唯一的答案,而是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体认。所以,对于天籁,对于庄子,孩子们今天能懂得多少,真的不重要。甚至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里能否领悟到那一份化茧成蝶的逍遥、能否语禅论道,也单凭造化。现在,我们且只管播种。
难忘歌曲引入时孩子们愉快的笑声,歌词呈现在屏幕上是白底黑字,绘事后素。
待一曲终了,音消幕空,那玄之又玄的道,也一起消匿,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