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于情境中“找”数学、“玩”数学、“思”数学、“做”数学,“赏”数学。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关键词】数学 学习 兴趣 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传统数学教育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
如在《找规律》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先欣赏漂亮的教室布置,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再小组合作探究漂亮的秘密在哪儿?最后汇报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教室是学生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家,我从“漂亮”入手,以“漂亮的秘密”为研究源,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争议找出规律。老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成果。这让学生既在小组内展示了个人的风采,又在全班汇报中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同学的赞许,又得到电脑博士的肯定和热情的表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正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吗?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活动,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已;师生的肯定、博士的赞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创设买东西、分饼干、到教室找规律等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
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例如,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王老师有12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到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6个。这时,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我们16个人,怎么和她们8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心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来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例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三、在合作情境中“做”数学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讲《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中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赵丽君老师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四、在自然情境中“赏”数学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开始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2008年北京召开了奥运会,老师坐飞机去北京看天安门、看运动员夺奖杯,讲述同时出示了三幅图,即天安门、飞机、奖杯。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神往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营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 学习 兴趣 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传统数学教育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
如在《找规律》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先欣赏漂亮的教室布置,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再小组合作探究漂亮的秘密在哪儿?最后汇报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教室是学生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家,我从“漂亮”入手,以“漂亮的秘密”为研究源,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争议找出规律。老师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成果。这让学生既在小组内展示了个人的风采,又在全班汇报中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既有同学的赞许,又得到电脑博士的肯定和热情的表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正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吗?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自觉地进行探索活动,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已;师生的肯定、博士的赞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创设买东西、分饼干、到教室找规律等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在问题情境中“思”数学
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金字塔,走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例如,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王老师有12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到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6个。这时,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我们16个人,怎么和她们8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心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来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例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三、在合作情境中“做”数学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讲《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中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赵丽君老师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制作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四、在自然情境中“赏”数学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开始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2008年北京召开了奥运会,老师坐飞机去北京看天安门、看运动员夺奖杯,讲述同时出示了三幅图,即天安门、飞机、奖杯。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神往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营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