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委:直觉与感性是女性藏家的先天优势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独立策展人,资深藏家
  《收藏·拍卖》:请你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谈如何认识女性藏家这个群体?
  张委:女性藏家的影响是家族性的,因为女性的身份可以是家庭的女主人、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她是主导着一个家庭审美判断的灵魂人物,所以她的收藏的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审美品位及鉴赏能力。而男性藏家偏向理性,更注重的是藏品的价值性及其回报。就我个人而言,进入艺术品收藏是源于偶然,因为当时朋友开了一间画廊,所以开始了关注并收藏当代艺术作品,而当时来讲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判断,只凭感性与直觉做了第一件作品的收藏(2008或2009年的事吧),是陈绍雄的一件影像作品,就算现在来看也是个相当不错的藏品选择,因为这件作品的收藏级别是美术馆级的,作为十年前的收藏并是个“初哥”应该是表现相当不俗的。所以,女人的直觉与感性有时还是很准的!
  但收藏除了感性的喜好之外还需要有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学习,不仅仅要研究你喜欢作品,还要了解自己不喜欢但却有艺术价值并被载入艺术史的原因为何?这样才能让自己更为理性与客观地去认识艺术,这是一种从感性喜欢渐渐进入到一种理性判断的提升过程。
  其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收藏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喜欢是第一步,然后尝试参与收藏,并对作品及创作作品的艺术家进行了解及跟踪……包括他(她)以往的作品、参展记录及相关的专业文章介绍等。艺术收藏代表个人的品位趣味,所以说收藏什么类型的作品不重要,重要的是带动你开始去了解、学习、认知这一领域的奇妙所在,终身学习不断获知,这是艺术收藏的必要性。女性藏家有自身的感性直觉优势,但还要多看多学,观摩好的展览、问究好的作品、跟踪好的画廊艺术机构指引,是成为一名藏家需要做出努力的方向!
  《收藏·拍卖》:身为三域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女性藏家,如何看待女性藏家的收藏?
  张委:我接触到的女性藏家有很多类型,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收藏基础和偏好,如果画廊推荐她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品,她会有兴趣参加画廊展览或者作品买卖;也有的女性是初级入门的,她首先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要了解,进而了解艺术家。画廊作为一级市场,很大程度要承担起艺术教育的责任,引导客户对展览和作品有详尽的认知与了解,这样才能加强藏家与画廊的黏合性。
  对于艺术家和藏家来讲,画廊是一个桥梁,连接艺术作品推廣认知并建立与藏家的收藏关系,并做好这种关系的维护。对于三域空间来讲,主要精力在于教育和培养艺术市场。我一直希望三域搭建一个平台,在此有艺术家、藏家、艺术评论家,各界精英的加入,大家能对作品、观念及创作有个认知与分享的机会,这对各方面来讲都将是获取养分充实自身的过程!中国已渐摆脱了温饱问题,进而精神领域的追求将被急需渴求着,因此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我们将持续在做的一个主题。艺术应该真正地融^到生活当中、行为当中、事物的判断当中去,我们希望当下国人的生活是艺术、美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我们希望做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收藏,而且是一种艺术的传播,让每个人对艺术有一种自身的觉醒,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而是不断学习。所以三域的每次展览都不是简单的开幕,我们会安排话题性探讨沙龙、专家分享等艺术普及性活动。
其他文献
2017年5月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中,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以1.105亿美元的价格拍得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作品《Untitled无题》(1982),创下了美国艺术家作品拍卖史上最高纪录,这也是涂鸦艺术家群体跻身“亿元俱乐部”的纪念性一刻。受到现在国际艺术品藏家年轻化、多元化的影响,街头涂鸦艺术已从一种地下亚文化发展到备受国际艺术界推崇的独立新门类,基斯·哈林、KA
期刊
翁笑雨,上海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毕业,后美国求学,目前在古根汉姆美术馆担任策展人。从小她就没有所谓的“故乡”概念,自由精神仿佛血液一样流淌在她的身体里。说起她如何成为顶级美术馆的策展人,她说既发自本能,也把握住了很多机缘巧合。在美国艺术圈发展多年,因为距离和视角,她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察显得客观和坦诚。她说,在之后的历史中,现在中国市场很有可能会被一句话描述为“在2008年到2018年,十年
期刊
对搞评论的人来说,收藏圈从不缺少话题。不过,201 7年由贵州警方侦破的那起席卷全国的书画制假贩假案件,说起来却有点沉重。  沉重到什么程度?有拍卖行的朋友跟我感慨,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细想之,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突飞猛进的近二十多年来,“假拍”和“拍假”一直与这个数百亿体量的细分行业如影随行。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的垄断者,甚至也是一级市场的主力参与者,靠着买卖两头吃的居间业务,早已经在
期刊
中國人笃信如逢太平盛世,便会有凤凰绮丽临世。  在约定俗成里,收藏来界定盛世的存在,而凤凰则是一个应时运而生的特殊族群。  所以在当今盛世的收藏界,一群翅膀留下绮丽华光的凤凰——就是中国女性藏家。  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女性藏家”的关键词时,所能见到的词条却大多关于国外或古代的女性藏家,当今中国的女性藏家却鲜有报道。毕竟要在一直是男性领地的收藏界争得一席之地,女性藏家甚至是比女性艺术家更为珍
期刊
说到女性与收藏的关系,如果细细品味历史,再细细打量现实,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可以翻看的内容。随着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崛起,女性拥有了决定财富走向和文化品位的自主性,这就使得女性介入原来被男性独占的收藏领域成为可能。于是,在不断壮大的收藏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藏家开始“独步天下”。她们不再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女性以其独特的审美品位,让收藏界增添了别样的美。  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  最适合用来描述女性藏
期刊
从没有想过有一天,“国宝”一词会歧义大过本意。应该感谢《国家宝藏》综艺节目的热播,让普罗大众关注到文博领域,关注到博物馆这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之后的国家公器。博物馆的出现代表昔日王宫贵族的私有财产现在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  但是就因为春晚特别安排的一个“国宝回家”环节,才让大家重新思考起何为“国宝”的标准。  “国宝”通常认为是国家的宝物,具有国家的属性,有物品与非物品两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宝
期刊
身着华衣,脚踩高跟鞋,她自信而优雅地步人贵宾席。镜头一转,座无虚席的瓷器市场拍卖现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拍卖师口中的数字在不断攀升,从18万元到58万元,最后价格定在61万元落槌,手持8203号的一位女士竞得屏幕上的乾隆窑变釉双耳瓶,得益于此前深入的研究与考证,她自信而坚定,此番的出手志在必得,并早已将此瓶视为囊中之物。这位以“小女子”自称的女藏家是英国BBC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一个故事的
期刊
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导师  《收藏·拍卖》:如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女性藏家群体的形成和演变?  冯原:从性别的社会制度与权力关系的历史来看,如果有女性收藏家这样一个群体,那也是现代社会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出来的。在前现代社会,女性尚无可能离开男性而单独支配财富与文化,这一点东西方都概莫能外。从收藏的原本意义来看,占有或收藏有价值的东西的历史可能很
期刊
《收藏·拍卖》:从华辰拍卖的实际状况看,是否存在日益崛起的女性藏家群体?  李欣:在我们的客户中,女性收藏家很少,占整个藏家群体的2%-3%。原因很简单,社会发展还是以男性为主流,事业有成的人群也以男性为主。当然,在原来几乎没有女性藏家的市场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经济收入的提升,慢慢开始有一些女性关注文化和艺术品收藏。很大一部分女性群体,是从艺术行业从业者转变为藏家。  《收藏·拍卖》:在你看
期刊
说到女性藏家这个话题,红尘脱口而出就说到李清照,应该是有史可载的女性藏家第一人,不仅收藏,而且还发展出金石学这样一独立的学科。红尘说,李清照的生活方式里集中了中国文人的四大雅趣——诗词、品书、临帖、玩器,女性藏家就应该以此作为一种理想生活的范本。  红尘认为她的收藏是很有选择性的,而且确实带着女性的特点。大多数女性都很热爱生活,出于对生活的关注,她希望自己的每一件藏品都与生活相关,最好是就可以在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