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情怀是热爱、维护自己的国家的一种情结,是个人和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主要部分。尽管不同时代的爱国情怀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这种正义而有凝聚力的力量经久不衰。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形成和发展爱国情怀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使得小学生获得正确的身份定位,对于其心理健康和今后发展都有长远的影响。如果能利用好少先队这个主阵地,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那么爱国情怀的培养更有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爱国情怀;少先队活动
一、爱国情怀对于小学生的价值意义
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才能,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首要一点就是热爱祖国。爱国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是我们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要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秀丽山川、五千年的历史、璀璨文化和华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屈辱的近代史,不忘国耻,激励他们报效祖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鉴于此,教育者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让良好的爱国情怀种子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要求他们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外显为愿意为集体无私奉献的行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本国价值观的内化。作为教师应该从小教育孩子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爱国情怀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实际意义
小学生思维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具体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意识。爱国情怀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需要具体的媒介帮助。少先队阵地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做准备。
(一)立足小学生的实践体悟
爱国情怀作为社会精神的一部分,需要循序渐进培养,由浅入深,逐步帮助小学生形成爱国情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如果教育者强制性地对他们灌输爱国情怀的概念,可能根本就不能达到教育者所期待的教育效果,相反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感觉教育者讲述的毫无意义,空洞无趣。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学生爱国之情的激发更是如此。辅导员借助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将原来死记硬背的爱国情怀理论学习变为灵活巧妙的情境式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将爱国情怀外化为个人行为。少先队开展活动的一项原则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悟。少先队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比如开展参观、寻访等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帮助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亲身体验到国家的概念,体会服务他人的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和身份定位。
(二)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开展遵循儿童的愿望与他们的爱好,遵循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活动出发点在于一切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从小学生快乐成长的角度发出,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感兴趣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小学生可以在活动课程中愉快地體验,快乐地接受关于社会和国家的知识。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小学生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在一个有组织的氛围之中,愉快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手段来教育小学生,这种生动直观的形象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且易于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基本层面工作读本》为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读本中提倡各小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少先队活动,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如今,全国少工委已经颁布的《少先队活动纲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支持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普及;学校应该把少先队活动课纳入小学课程表中,为保证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争取了时间。它还提出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毋庸置疑,此纲要的出台为学校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保障。爱国情怀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形式存在着,它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国家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最为核心的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作为教师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形成学校特色的需要
比如我校就开展“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家乡英雄我来颂”这一活动,要求少先队员经历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个过程就是作为家乡人中的一员寻找最值得骄傲的十个人与十件事;第二个过程是队员通过各自找寻的结果在中队里交流、讨论并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第三个过程是以“手抄报”的方式来反映各中队调查讨论的结果。三个活动的开展都提升了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这次活动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又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自我提高,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也让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的措施
(一)挖掘教材,时时渗透
利用小学学科渗透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渗透到语文课一撇一捺的书写和字正腔圆的朗读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我情怀中;数学课的推理想象中,或者是道德与法治课中讲到的祖国经济发展和历史典故中。用生动的文字、沉淀的史实、具体的图表、精准的数据等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宣传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从学校学科的方方面面来渗透。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进行引导,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讲述的就是周总理因为看到落后的中国而从小立下宏伟志向的故事。我校少先队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各中队组织题为“我的理想”的征文朗诵大赛。 (二)渲染氛围,处处影响
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能为少先队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不管是走廊、阅览室还是教室、实验室,处处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贡献的人。孩子们放学上学,课间还是课中都置身于这样的红色经典和浓浓的爱国情怀氛围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在内心深处想成为这样的人。这些生动、直观的形式,给少先队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我们的节日”一系列活动为机会,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我校在暑假安排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孩子的心灵;利用“九一八”事变等这样浓厚历史却又沉重的事实,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将真相客观地呈现出来,知道近代屈辱的历史实际是当时社会的落后所致,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一批仁人爱国志士不断涌现。李大钊,陈独秀,闻一多……这些鲜活的名字和名字背后的故事都令孩子们潸然泪下。尽管年代久远,但是这些人的精神却无不激励着后人,这就是爱国的力量,不管多久,不管多远都将永远被人铭记。“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有了灵魂”,这样的精神和力量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崇尚的,见贤思齐,说的不就是少年儿童的“向师性”吗?当身边时刻充满着正能量,大情怀,那他们绝不是胆小,怯懦的人。他们就一定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抱负的一代人。
(三)贴近现实,人人参与
组织观看一些流行而且更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影,如《战狼》《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励志又振奋人心的影视教育,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下,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影片结束后,孩子们带着对影片人物的敬佩,满满的正能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战狼》中最经典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句台词,剧中这句话令主人公挺身而出,最终赢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中国公民无论走到哪里,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所以当影片结束的时候,孩子們不约而同地鼓起掌,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掌声,是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掌声,此刻,相信不需要任何人解释什么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他们已经深深地在心灵里埋下了这颗叫爱国的种子。小学生年纪小,你说的话也许对他们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电视的冲击会比语言更有说服力。越小埋下爱国的种子,长大就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棵有着爱国情怀的大树,定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种纯粹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就是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和平年代更加需要爱国之情的支撑,在各种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有多少虎视眈眈的眼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智慧有理想,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站出来。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将承担起复兴大任、迎接时代的重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爱国情怀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不会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鉴于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确实,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爱国情怀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对本国的人文、社会、自然体会和认知的基础上,将本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内化后,逐渐形成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并做出亲国行为的心理过程。少年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培养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党对小学生成长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迫切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06.
编辑 张佳琪
关键词:小学生;爱国情怀;少先队活动
一、爱国情怀对于小学生的价值意义
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才能,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首要一点就是热爱祖国。爱国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是我们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要帮助小学生了解祖国秀丽山川、五千年的历史、璀璨文化和华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屈辱的近代史,不忘国耻,激励他们报效祖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鉴于此,教育者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思想意识的引导,让良好的爱国情怀种子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要求他们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外显为愿意为集体无私奉献的行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本国价值观的内化。作为教师应该从小教育孩子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爱国情怀在少先队活动中的实际意义
小学生思维还不成熟,需要更多的具体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意识。爱国情怀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需要具体的媒介帮助。少先队阵地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做准备。
(一)立足小学生的实践体悟
爱国情怀作为社会精神的一部分,需要循序渐进培养,由浅入深,逐步帮助小学生形成爱国情怀。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如果教育者强制性地对他们灌输爱国情怀的概念,可能根本就不能达到教育者所期待的教育效果,相反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感觉教育者讲述的毫无意义,空洞无趣。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学生爱国之情的激发更是如此。辅导员借助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将原来死记硬背的爱国情怀理论学习变为灵活巧妙的情境式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将爱国情怀外化为个人行为。少先队开展活动的一项原则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悟。少先队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比如开展参观、寻访等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帮助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亲身体验到国家的概念,体会服务他人的意识,最终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和身份定位。
(二)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开展遵循儿童的愿望与他们的爱好,遵循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活动出发点在于一切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从小学生快乐成长的角度发出,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感兴趣的形式,让孩子们参与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小学生可以在活动课程中愉快地體验,快乐地接受关于社会和国家的知识。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小学生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在一个有组织的氛围之中,愉快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手段来教育小学生,这种生动直观的形象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且易于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获得政策上的支持
《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基本层面工作读本》为少先队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读本中提倡各小学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少先队活动,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如今,全国少工委已经颁布的《少先队活动纲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支持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普及;学校应该把少先队活动课纳入小学课程表中,为保证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争取了时间。它还提出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毋庸置疑,此纲要的出台为学校通过少先队活动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保障。爱国情怀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形式存在着,它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国家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最为核心的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作为教师应该从小教育孩子,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形成学校特色的需要
比如我校就开展“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家乡英雄我来颂”这一活动,要求少先队员经历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个过程就是作为家乡人中的一员寻找最值得骄傲的十个人与十件事;第二个过程是队员通过各自找寻的结果在中队里交流、讨论并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第三个过程是以“手抄报”的方式来反映各中队调查讨论的结果。三个活动的开展都提升了队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这次活动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又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自我提高,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也让民族精神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三、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的措施
(一)挖掘教材,时时渗透
利用小学学科渗透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渗透到语文课一撇一捺的书写和字正腔圆的朗读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我情怀中;数学课的推理想象中,或者是道德与法治课中讲到的祖国经济发展和历史典故中。用生动的文字、沉淀的史实、具体的图表、精准的数据等对少先队员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宣传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从学校学科的方方面面来渗透。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进行引导,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讲述的就是周总理因为看到落后的中国而从小立下宏伟志向的故事。我校少先队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各中队组织题为“我的理想”的征文朗诵大赛。 (二)渲染氛围,处处影响
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能为少先队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不管是走廊、阅览室还是教室、实验室,处处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贡献的人。孩子们放学上学,课间还是课中都置身于这样的红色经典和浓浓的爱国情怀氛围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受到影响,在内心深处想成为这样的人。这些生动、直观的形式,给少先队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以“我们的节日”一系列活动为机会,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我校在暑假安排学生参观红色基地,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孩子的心灵;利用“九一八”事变等这样浓厚历史却又沉重的事实,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将真相客观地呈现出来,知道近代屈辱的历史实际是当时社会的落后所致,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一批仁人爱国志士不断涌现。李大钊,陈独秀,闻一多……这些鲜活的名字和名字背后的故事都令孩子们潸然泪下。尽管年代久远,但是这些人的精神却无不激励着后人,这就是爱国的力量,不管多久,不管多远都将永远被人铭记。“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有了灵魂”,这样的精神和力量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崇尚的,见贤思齐,说的不就是少年儿童的“向师性”吗?当身边时刻充满着正能量,大情怀,那他们绝不是胆小,怯懦的人。他们就一定是有责任有担当有抱负的一代人。
(三)贴近现实,人人参与
组织观看一些流行而且更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影,如《战狼》《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励志又振奋人心的影视教育,在视觉效果的冲击下,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影片结束后,孩子们带着对影片人物的敬佩,满满的正能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战狼》中最经典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句台词,剧中这句话令主人公挺身而出,最终赢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中国公民无论走到哪里,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所以当影片结束的时候,孩子們不约而同地鼓起掌,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掌声,是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掌声,此刻,相信不需要任何人解释什么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他们已经深深地在心灵里埋下了这颗叫爱国的种子。小学生年纪小,你说的话也许对他们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电视的冲击会比语言更有说服力。越小埋下爱国的种子,长大就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棵有着爱国情怀的大树,定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种纯粹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就是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和平年代更加需要爱国之情的支撑,在各种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有多少虎视眈眈的眼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智慧有理想,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站出来。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将承担起复兴大任、迎接时代的重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爱国情怀受到了挑战和冲击,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不会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鉴于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确实,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爱国情怀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对本国的人文、社会、自然体会和认知的基础上,将本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内化后,逐渐形成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并做出亲国行为的心理过程。少年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培养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党对小学生成长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迫切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06.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