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针对和谐社会环境下创建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什么是和谐课堂、如何创设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1.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2.实现学生多元性发展;3.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最后强调了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和谐课堂 多元性 和谐 赏识教育
现在我们国家正创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必须也进行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也成为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方向,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课堂抓起,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怎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其中课堂的“和谐”乃重中之重,我们完全可以在和谐社会中构建出和谐课堂。
一、如何创设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
1.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的活动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只有构建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生命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互动”不仅指“师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影响。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目标。这样的互动教学不但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情、教师的爱、教师的可亲可敬,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更加认真思考、自觉思维、主动练习、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师生互动的同时,生生互动也不可忽视。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张关系。
2.实现学生多元性的发展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供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性”是指教学活动中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是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突出标志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学校里没有“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形成正确的“智力观”,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差异造成了基础的不同,由于理解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对任务完成程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巩固自己知识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体验助人为乐的满足感;对基础差的同学也要及时鼓励,以免造成自卑心理。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上课,而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大家在一起相互探讨、相互帮助来解决共同问题。这样既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又培养了学生集体的氛围,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快乐成长。
二、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绝非一日就能形成,它是学生与教师长期课堂教学交流、交往、合作的精神产物。因此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着手,同时注意外部因素的衔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情感的衔接
老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亦称为“情感定势效应”。在第一次师生见面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吸引学生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热情、外表,我们更需要思考策略,用教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去捕捉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有的老师在学生初学信息技术之时并不是像一般老师一样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学习技巧、要求,而是与最近新闻中发生的高科技网络犯罪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打消信息技术学习难的顾虑,从而树立其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充满信心地去学习,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欣赏每位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排除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焦虑与挫折,在处理上体现关心、体贴与平等交流。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努力构建好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的课堂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让和谐的课堂不断激活灵感,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迈出新的一步。
关键词:和谐课堂 多元性 和谐 赏识教育
现在我们国家正创建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必须也进行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也成为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方向,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从课堂抓起,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怎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其中课堂的“和谐”乃重中之重,我们完全可以在和谐社会中构建出和谐课堂。
一、如何创设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
1.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的活动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只有构建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生命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互动”不仅指“师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影响。在探究学习中,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目标。这样的互动教学不但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还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情、教师的爱、教师的可亲可敬,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更加认真思考、自觉思维、主动练习、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师生互动的同时,生生互动也不可忽视。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张关系。
2.实现学生多元性的发展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供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性”是指教学活动中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是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突出标志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应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学校里没有“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形成正确的“智力观”,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营造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差异造成了基础的不同,由于理解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对任务完成程度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巩固自己知识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体验助人为乐的满足感;对基础差的同学也要及时鼓励,以免造成自卑心理。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不是在上课,而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大家在一起相互探讨、相互帮助来解决共同问题。这样既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又培养了学生集体的氛围,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快乐成长。
二、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和谐性信息技术课堂,绝非一日就能形成,它是学生与教师长期课堂教学交流、交往、合作的精神产物。因此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着手,同时注意外部因素的衔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情感的衔接
老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亦称为“情感定势效应”。在第一次师生见面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吸引学生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热情、外表,我们更需要思考策略,用教学的智慧、巧妙的方法去捕捉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有的老师在学生初学信息技术之时并不是像一般老师一样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学习技巧、要求,而是与最近新闻中发生的高科技网络犯罪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打消信息技术学习难的顾虑,从而树立其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充满信心地去学习,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欣赏每位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排除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焦虑与挫折,在处理上体现关心、体贴与平等交流。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努力构建好教与学的和谐关系,在和谐的课堂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让和谐的课堂不断激活灵感,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