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道德品质 实践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3
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不难看出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学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然而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很多学校和老师根本就不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每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学习语文或者数学课程,或者让学生自己上自习。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老师不够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认为学生上这节课就是浪费时间,通常这节课程就会被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语文数学课程所取代,或者就算是有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也不会认真上课,让学生自己自习或者敷衍了事的随便讲讲。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从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做起。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求老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如果老师自己对课程将要讲解的知识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含义,所以老师必须要认真备课,让自己完全的掌握课本教材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更好地为学生授课,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讲课方法,讲课时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条理要清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只有老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地忽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上课时很多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或者学习其他的科目。
对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要求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没有高素质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学习再好也对社会无益,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创建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课堂授课,课堂授课必须要有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更高效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要创建趣味课堂,开展情景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趣味课堂的创建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
进行情景剧的模拟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人到学习氛围之中,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紧张感,学生不再惧怕老师,和老师朋友般的相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会经常和老师进行交流,有学习上的问题和疑惑都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还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老师开展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才会取得学生的配合,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课堂效果,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已经普及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简便的了解学习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既可以节省老师的课堂讲课时间,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可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效率。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展示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面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将变得更加有趣,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进而提高學习效率。
四、联系生活,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
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只要求学生记住所学习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学习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文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自己动手,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每次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时候都体现着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善行。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加注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道德品质 实践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43
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不难看出这门课程在小学阶段学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门学科,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然而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很多学校和老师根本就不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每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就让学生学习语文或者数学课程,或者让学生自己上自习。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老师不够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认为学生上这节课就是浪费时间,通常这节课程就会被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语文数学课程所取代,或者就算是有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也不会认真上课,让学生自己自习或者敷衍了事的随便讲讲。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从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做起。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求老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如果老师自己对课程将要讲解的知识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含义,所以老师必须要认真备课,让自己完全的掌握课本教材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更好地为学生授课,提高教学质量。第二,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讲课方法,讲课时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条理要清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只有老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地忽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上课时很多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或者学习其他的科目。
对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要求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没有高素质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学习再好也对社会无益,所以教师在要求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创建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课堂授课,课堂授课必须要有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更高效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要创建趣味课堂,开展情景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趣味课堂的创建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
进行情景剧的模拟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人到学习氛围之中,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消除对老师的紧张感,学生不再惧怕老师,和老师朋友般的相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会经常和老师进行交流,有学习上的问题和疑惑都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教学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还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老师开展趣味课堂和情景教学才会取得学生的配合,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课堂效果,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已经普及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简便的了解学习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既可以节省老师的课堂讲课时间,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本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可以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效率。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展示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面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内容将变得更加有趣,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进而提高學习效率。
四、联系生活,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化
学习最终的目的不是只要求学生记住所学习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学习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文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自己动手,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每次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时候都体现着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善行。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加注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