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寒识松柏,暮冬又一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便逝。正如朱自清先生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便从凝然的双眼中过去。”每个人从童年的少不更事,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奔波忙碌,老年的闲适清静,细品走过每一步都是如此匆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时间已过腊八,离年的日子越来越近,还是没闻到一点年的味道,唯一有感觉的就是街上点缀起各式各样的装饰彩灯。经常听人们提起过年,都说越来越没意思了。没有了那时候美味精做细品,没有了那时候摊场红火热闹。究其原因,我认为商业的发达让无数的商家提前预知你的年货需求,不用让人们提前筹备辛勤劳作,少了过程的愉悦;生活的富足让你不再因为味蕾的满足让你回味无穷,人们说现在天天吃肉日日过年,不再稀罕于过年的美味佳肴;工作忙碌人们无暇聚集,过年中的大团聚总是缺你少我,即使草草一见也是酒醒各在各家,逐渐产生了人情的淡薄。我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经历了农业合作社到包产到户、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所以对过年也是有着深刻的记忆。
生豆芽做豆腐
生豆芽和做豆腐是过年的两件大事,因为豆芽生长慢,所以要在做豆腐前就得忙着行动了。选择好豆子,用热水泡开,然后倒入盆里放在锅头(靠灶火的那边炕头,因为那里离灶里火烟近温度高),上面盖上厚厚的被子,不觉间豆芽便挤破皮冒出头来。总记得在昏暗油灯下,一家人挤在一起玩着扑克捣着闲话,女人们则跪在炕上用温水辛苦地清洗着豆芽,然后将水滤出,抹平成长的豆芽压上高梁秆编的锅盖重新蒙上被子放在锅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清洗,豆芽茁壮地成长,盛放豆芽的盆也从小换中到大,最后长粗变长褪毛根后就放在地下的小水缸里,随吃随捞,是过年细烩菜里主要的食材。
做豆腐比较繁琐,前一天晚上就将豆黄(豆子去皮)用水泡上,第二天一早就担着去磨坊加工,那个时间段比较紧,所以得排队。最早没有电磨,就在有磨的邻居家手工推。两个人合力推,一个人在磨旁不停往磨眼里填豆子和水,然后将磨出的豆糊用勺子舀进桶里。随着一圈圈地推磨疾走,磨盘上隆起的豆子逐渐下降减少,推磨的人也是精疲力尽。一个朋友有次谈论起辛勤工作但得不到重用的人,说就像蒙着眼推磨的驴,总感觉走了千里万里,但睁开眼一看还在原地踏步,很生动的比喻。后来电磨推广了,再后来又有开着小四轮拉着小電磨上门服务的,人们就方便了很多。等担着满桶豆糊回了家,已是日近中午,忙着将磨好的豆糊装进密密的白布袋里,然后放在大盆上面形如梯子的豆腐架上,用力将汁挤出,渣子便留在袋里,倒出后捏成球状放外冻着,以后就做了猪的饲料。将盆里豆奶倒入大锅,便开始大火熬煮,等翻滚了开来,便将稀释的卤水用勺子慢慢地在翻腾的豆奶中洒开,不一会儿豆奶就开始了积聚成块,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此时人们已饥肠辘辘,每人都迫不及待地来一碗,浇上腌菜酸汤就是最好美味。最后就是豆腐成形的过程,将锅里豆腐脑舀进铺着笼布的柳编笸篮里,笼布折回盖上板子压上重物,水挤压着从篮缝间漏出,一段时间篮里的瓷实豆腐就做成功了,打成块和豆芽合伙入瓮。
炸油糕油馍馍
这两项事情都是用油锅炸食的,所以大都是匀兑在一天里完成。油馍馍因是空心圆形,在我们那里也叫油圐圙,是由黄米面、软米面等发酵后做成,所以也是提前几天将各种米按比例和好后放在锅头,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发酵膨胀。那几天农村的热锅头可是派上了用场,有面盆、豆芽盆,还有黄酒盆,反正感觉是挤得满满当当的。当主家看到油馍馍面发酵成功,便将糖等揉到面里,搓成条捏成圈状。一切就绪就开始了气火出烫的蒸糕、油馍馍、馒头,一锅一锅又一锅。蒸熟后,将糕搓卷晾冷切片,和蒸熟的油馍馍一起油炸出来。新炸出来的油糕吃起来酥香可口,油馍馍酸甜合胃。孩子们在过年那几天见面经常玩笑着说着顺口溜,“某某某,好过年,你家油圐圙甜不甜?”可见过年油馍馍的味道很重要。那时候的食用素油基本都是胡麻油,孩子往往在家里呼吸炸食美味的过程中就会沉沉地迷糊过去,提前感受武侠小说里“迷魂散”的效果。
大扫除写对联
过年前必须要进行一次从里到外的大扫除,记忆中最复杂的就是扫房。那时候老家的房是椽檩房,早早地起床把家里的轻小物品全搬在外边,大件东西挪在地中央用布苫住。在很长的木棍上绑一把自家扎的笤帚,扫房人找个头巾把嘴鼻蒙住搜着椽檩缝隙间仔细拖扫,房顶上的灰尘等杂物便纷纷落下,房扫完了,扫房者如非洲人。这一天,家里的被褥里面、大人小孩衣服能洗的都洗,院里的晾衣绳上花花绿绿搭满了衣裳。门窗上的麻纸也撕掉旧的糊上新的,并在四角处镶上彩色油光纸裁成的三角,中间贴上自剪的窗花。等收拾完毕,家里顿时感觉亮堂许多。印象里扫房基本上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家的习俗是祭灶马爷,外边上学后才知道这一天在好多地方是小年。通红的火炉上煮上一锅肉,灶台上插香点烛供酒。现在想来神仙也是喜欢喝酒的,要不咱们怎么会那么钟情呢?酒是好物,可不要贪杯哟,陕北酒曲里就唱有“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出不了酒的够”。
过年贴对联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宋朝王安石就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村子里识字的人少,全村人的对联基本就固定的几个人完成。在小的时候,我们的对联就去找村里的贺老师写,他的字很工整。后来我也开始写了,要不怕人笑话念了那么多年的书还求人写对联了。毛笔字写不好,就用钢笔字的底子给画出来。你在桌子边写字,旁边伺候你的人很多,有裁纸的、折格的、倒墨递笔的、抽拉送纸的,这些人都是围着你转,好有成就感,喜欢前呼后拥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吧。那时候农村贴的对联基本不讲究平仄对称,好多都是体现时代特色的。我记得那时候有副对联这样写:豆面长来油糕软,双包好处说不完。这对联写的像快板,念起来很上口,是人们对包产到户政策的满意。还有一次去陕北一个村子,村供销社大门上的对联:伟大领袖毛主席,钢铁战士解放军。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还对称着了,就记在心里。
过大年享团圆
除夕那天,一早就进入过年状态,鞭炮声远近不一地响开了。人们收拾完家,再把伙场收拾得利利落落。太阳照在半空天气比较暖和的时间,几个人就开始贴对联,扫过墙上的杂尘,刷上新打出来的糨子,将对联贴在抹糨的位置,然后用干净的扫帚用劲扫一下,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起或发生折皱。有不识字的人家,经常有对联贴错的笑话,将“牛羊满圈”横在房梁上。时近中午,沸腾在锅里的肉出锅了,喷香的肉蘸着蒜泥醋,那叫个美味。对联在艳阳下色彩夺目,人们在佳节里享受幸福!下午就是过年的最后准备,用纸糊起的灯笼上放进煤油灯盏,吊起在高高的木杆上。铡刀放门口,牲口安顿好,无聊之时不时出去点几个炮仗。等日落星全之时,村子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人们就开始了正式的过年。炕上的四方桌摆上了过年备下的美食,人们奢侈地在家里点着几支蜡烛,感觉家里已是灯火通明。小孩子们能公然地在大人面前点起纸烟,将整挂鞭炮揪开啪啪单放,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整夜能响,村子里弥漫着火药的香味,勤劳的妈妈将用线串起的枣缀在孩子们棉袄后背,让孩子们能高兴好段时间。那天晚上讲究“熬年”,就是晚上不睡或迟睡,虽然没有电视但人们高兴地还是将年过到后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歇盹一会儿,天还不亮便起来放开门炮,估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要响响亮亮。早饭后便开启了走家串户拜年访亲的漫长过年,空旷的村子里便回荡着醉汉的高谈阔论,留下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其实在农村过年时间里,勤劳善良的人们还会做许多过年的准备,以对家人、对亲人一年辛苦的犒劳,心里期盼着自己家的日子以后过得更好。只是由于篇幅有限且本人技术不专,比如漏粉条、红烧肉、炸丸子等,所以就不赘述。过年的点滴就是一段无法再寻的回忆,在每个过来人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念。
生豆芽做豆腐
生豆芽和做豆腐是过年的两件大事,因为豆芽生长慢,所以要在做豆腐前就得忙着行动了。选择好豆子,用热水泡开,然后倒入盆里放在锅头(靠灶火的那边炕头,因为那里离灶里火烟近温度高),上面盖上厚厚的被子,不觉间豆芽便挤破皮冒出头来。总记得在昏暗油灯下,一家人挤在一起玩着扑克捣着闲话,女人们则跪在炕上用温水辛苦地清洗着豆芽,然后将水滤出,抹平成长的豆芽压上高梁秆编的锅盖重新蒙上被子放在锅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清洗,豆芽茁壮地成长,盛放豆芽的盆也从小换中到大,最后长粗变长褪毛根后就放在地下的小水缸里,随吃随捞,是过年细烩菜里主要的食材。
做豆腐比较繁琐,前一天晚上就将豆黄(豆子去皮)用水泡上,第二天一早就担着去磨坊加工,那个时间段比较紧,所以得排队。最早没有电磨,就在有磨的邻居家手工推。两个人合力推,一个人在磨旁不停往磨眼里填豆子和水,然后将磨出的豆糊用勺子舀进桶里。随着一圈圈地推磨疾走,磨盘上隆起的豆子逐渐下降减少,推磨的人也是精疲力尽。一个朋友有次谈论起辛勤工作但得不到重用的人,说就像蒙着眼推磨的驴,总感觉走了千里万里,但睁开眼一看还在原地踏步,很生动的比喻。后来电磨推广了,再后来又有开着小四轮拉着小電磨上门服务的,人们就方便了很多。等担着满桶豆糊回了家,已是日近中午,忙着将磨好的豆糊装进密密的白布袋里,然后放在大盆上面形如梯子的豆腐架上,用力将汁挤出,渣子便留在袋里,倒出后捏成球状放外冻着,以后就做了猪的饲料。将盆里豆奶倒入大锅,便开始大火熬煮,等翻滚了开来,便将稀释的卤水用勺子慢慢地在翻腾的豆奶中洒开,不一会儿豆奶就开始了积聚成块,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此时人们已饥肠辘辘,每人都迫不及待地来一碗,浇上腌菜酸汤就是最好美味。最后就是豆腐成形的过程,将锅里豆腐脑舀进铺着笼布的柳编笸篮里,笼布折回盖上板子压上重物,水挤压着从篮缝间漏出,一段时间篮里的瓷实豆腐就做成功了,打成块和豆芽合伙入瓮。
炸油糕油馍馍
这两项事情都是用油锅炸食的,所以大都是匀兑在一天里完成。油馍馍因是空心圆形,在我们那里也叫油圐圙,是由黄米面、软米面等发酵后做成,所以也是提前几天将各种米按比例和好后放在锅头,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发酵膨胀。那几天农村的热锅头可是派上了用场,有面盆、豆芽盆,还有黄酒盆,反正感觉是挤得满满当当的。当主家看到油馍馍面发酵成功,便将糖等揉到面里,搓成条捏成圈状。一切就绪就开始了气火出烫的蒸糕、油馍馍、馒头,一锅一锅又一锅。蒸熟后,将糕搓卷晾冷切片,和蒸熟的油馍馍一起油炸出来。新炸出来的油糕吃起来酥香可口,油馍馍酸甜合胃。孩子们在过年那几天见面经常玩笑着说着顺口溜,“某某某,好过年,你家油圐圙甜不甜?”可见过年油馍馍的味道很重要。那时候的食用素油基本都是胡麻油,孩子往往在家里呼吸炸食美味的过程中就会沉沉地迷糊过去,提前感受武侠小说里“迷魂散”的效果。
大扫除写对联
过年前必须要进行一次从里到外的大扫除,记忆中最复杂的就是扫房。那时候老家的房是椽檩房,早早地起床把家里的轻小物品全搬在外边,大件东西挪在地中央用布苫住。在很长的木棍上绑一把自家扎的笤帚,扫房人找个头巾把嘴鼻蒙住搜着椽檩缝隙间仔细拖扫,房顶上的灰尘等杂物便纷纷落下,房扫完了,扫房者如非洲人。这一天,家里的被褥里面、大人小孩衣服能洗的都洗,院里的晾衣绳上花花绿绿搭满了衣裳。门窗上的麻纸也撕掉旧的糊上新的,并在四角处镶上彩色油光纸裁成的三角,中间贴上自剪的窗花。等收拾完毕,家里顿时感觉亮堂许多。印象里扫房基本上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家的习俗是祭灶马爷,外边上学后才知道这一天在好多地方是小年。通红的火炉上煮上一锅肉,灶台上插香点烛供酒。现在想来神仙也是喜欢喝酒的,要不咱们怎么会那么钟情呢?酒是好物,可不要贪杯哟,陕北酒曲里就唱有“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出不了酒的够”。
过年贴对联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宋朝王安石就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村子里识字的人少,全村人的对联基本就固定的几个人完成。在小的时候,我们的对联就去找村里的贺老师写,他的字很工整。后来我也开始写了,要不怕人笑话念了那么多年的书还求人写对联了。毛笔字写不好,就用钢笔字的底子给画出来。你在桌子边写字,旁边伺候你的人很多,有裁纸的、折格的、倒墨递笔的、抽拉送纸的,这些人都是围着你转,好有成就感,喜欢前呼后拥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吧。那时候农村贴的对联基本不讲究平仄对称,好多都是体现时代特色的。我记得那时候有副对联这样写:豆面长来油糕软,双包好处说不完。这对联写的像快板,念起来很上口,是人们对包产到户政策的满意。还有一次去陕北一个村子,村供销社大门上的对联:伟大领袖毛主席,钢铁战士解放军。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还对称着了,就记在心里。
过大年享团圆
除夕那天,一早就进入过年状态,鞭炮声远近不一地响开了。人们收拾完家,再把伙场收拾得利利落落。太阳照在半空天气比较暖和的时间,几个人就开始贴对联,扫过墙上的杂尘,刷上新打出来的糨子,将对联贴在抹糨的位置,然后用干净的扫帚用劲扫一下,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起或发生折皱。有不识字的人家,经常有对联贴错的笑话,将“牛羊满圈”横在房梁上。时近中午,沸腾在锅里的肉出锅了,喷香的肉蘸着蒜泥醋,那叫个美味。对联在艳阳下色彩夺目,人们在佳节里享受幸福!下午就是过年的最后准备,用纸糊起的灯笼上放进煤油灯盏,吊起在高高的木杆上。铡刀放门口,牲口安顿好,无聊之时不时出去点几个炮仗。等日落星全之时,村子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人们就开始了正式的过年。炕上的四方桌摆上了过年备下的美食,人们奢侈地在家里点着几支蜡烛,感觉家里已是灯火通明。小孩子们能公然地在大人面前点起纸烟,将整挂鞭炮揪开啪啪单放,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整夜能响,村子里弥漫着火药的香味,勤劳的妈妈将用线串起的枣缀在孩子们棉袄后背,让孩子们能高兴好段时间。那天晚上讲究“熬年”,就是晚上不睡或迟睡,虽然没有电视但人们高兴地还是将年过到后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歇盹一会儿,天还不亮便起来放开门炮,估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要响响亮亮。早饭后便开启了走家串户拜年访亲的漫长过年,空旷的村子里便回荡着醉汉的高谈阔论,留下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其实在农村过年时间里,勤劳善良的人们还会做许多过年的准备,以对家人、对亲人一年辛苦的犒劳,心里期盼着自己家的日子以后过得更好。只是由于篇幅有限且本人技术不专,比如漏粉条、红烧肉、炸丸子等,所以就不赘述。过年的点滴就是一段无法再寻的回忆,在每个过来人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