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回忆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寒识松柏,暮冬又一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便逝。正如朱自清先生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便从凝然的双眼中过去。”每个人从童年的少不更事,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奔波忙碌,老年的闲适清静,细品走过每一步都是如此匆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时间已过腊八,离年的日子越来越近,还是没闻到一点年的味道,唯一有感觉的就是街上点缀起各式各样的装饰彩灯。经常听人们提起过年,都说越来越没意思了。没有了那时候美味精做细品,没有了那时候摊场红火热闹。究其原因,我认为商业的发达让无数的商家提前预知你的年货需求,不用让人们提前筹备辛勤劳作,少了过程的愉悦;生活的富足让你不再因为味蕾的满足让你回味无穷,人们说现在天天吃肉日日过年,不再稀罕于过年的美味佳肴;工作忙碌人们无暇聚集,过年中的大团聚总是缺你少我,即使草草一见也是酒醒各在各家,逐渐产生了人情的淡薄。我是20世纪70年代生人,经历了农业合作社到包产到户、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所以对过年也是有着深刻的记忆。
  生豆芽做豆腐
  生豆芽和做豆腐是过年的两件大事,因为豆芽生长慢,所以要在做豆腐前就得忙着行动了。选择好豆子,用热水泡开,然后倒入盆里放在锅头(靠灶火的那边炕头,因为那里离灶里火烟近温度高),上面盖上厚厚的被子,不觉间豆芽便挤破皮冒出头来。总记得在昏暗油灯下,一家人挤在一起玩着扑克捣着闲话,女人们则跪在炕上用温水辛苦地清洗着豆芽,然后将水滤出,抹平成长的豆芽压上高梁秆编的锅盖重新蒙上被子放在锅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清洗,豆芽茁壮地成长,盛放豆芽的盆也从小换中到大,最后长粗变长褪毛根后就放在地下的小水缸里,随吃随捞,是过年细烩菜里主要的食材。
  做豆腐比较繁琐,前一天晚上就将豆黄(豆子去皮)用水泡上,第二天一早就担着去磨坊加工,那个时间段比较紧,所以得排队。最早没有电磨,就在有磨的邻居家手工推。两个人合力推,一个人在磨旁不停往磨眼里填豆子和水,然后将磨出的豆糊用勺子舀进桶里。随着一圈圈地推磨疾走,磨盘上隆起的豆子逐渐下降减少,推磨的人也是精疲力尽。一个朋友有次谈论起辛勤工作但得不到重用的人,说就像蒙着眼推磨的驴,总感觉走了千里万里,但睁开眼一看还在原地踏步,很生动的比喻。后来电磨推广了,再后来又有开着小四轮拉着小電磨上门服务的,人们就方便了很多。等担着满桶豆糊回了家,已是日近中午,忙着将磨好的豆糊装进密密的白布袋里,然后放在大盆上面形如梯子的豆腐架上,用力将汁挤出,渣子便留在袋里,倒出后捏成球状放外冻着,以后就做了猪的饲料。将盆里豆奶倒入大锅,便开始大火熬煮,等翻滚了开来,便将稀释的卤水用勺子慢慢地在翻腾的豆奶中洒开,不一会儿豆奶就开始了积聚成块,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此时人们已饥肠辘辘,每人都迫不及待地来一碗,浇上腌菜酸汤就是最好美味。最后就是豆腐成形的过程,将锅里豆腐脑舀进铺着笼布的柳编笸篮里,笼布折回盖上板子压上重物,水挤压着从篮缝间漏出,一段时间篮里的瓷实豆腐就做成功了,打成块和豆芽合伙入瓮。
  炸油糕油馍馍
  这两项事情都是用油锅炸食的,所以大都是匀兑在一天里完成。油馍馍因是空心圆形,在我们那里也叫油圐圙,是由黄米面、软米面等发酵后做成,所以也是提前几天将各种米按比例和好后放在锅头,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发酵膨胀。那几天农村的热锅头可是派上了用场,有面盆、豆芽盆,还有黄酒盆,反正感觉是挤得满满当当的。当主家看到油馍馍面发酵成功,便将糖等揉到面里,搓成条捏成圈状。一切就绪就开始了气火出烫的蒸糕、油馍馍、馒头,一锅一锅又一锅。蒸熟后,将糕搓卷晾冷切片,和蒸熟的油馍馍一起油炸出来。新炸出来的油糕吃起来酥香可口,油馍馍酸甜合胃。孩子们在过年那几天见面经常玩笑着说着顺口溜,“某某某,好过年,你家油圐圙甜不甜?”可见过年油馍馍的味道很重要。那时候的食用素油基本都是胡麻油,孩子往往在家里呼吸炸食美味的过程中就会沉沉地迷糊过去,提前感受武侠小说里“迷魂散”的效果。
  大扫除写对联
  过年前必须要进行一次从里到外的大扫除,记忆中最复杂的就是扫房。那时候老家的房是椽檩房,早早地起床把家里的轻小物品全搬在外边,大件东西挪在地中央用布苫住。在很长的木棍上绑一把自家扎的笤帚,扫房人找个头巾把嘴鼻蒙住搜着椽檩缝隙间仔细拖扫,房顶上的灰尘等杂物便纷纷落下,房扫完了,扫房者如非洲人。这一天,家里的被褥里面、大人小孩衣服能洗的都洗,院里的晾衣绳上花花绿绿搭满了衣裳。门窗上的麻纸也撕掉旧的糊上新的,并在四角处镶上彩色油光纸裁成的三角,中间贴上自剪的窗花。等收拾完毕,家里顿时感觉亮堂许多。印象里扫房基本上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老家的习俗是祭灶马爷,外边上学后才知道这一天在好多地方是小年。通红的火炉上煮上一锅肉,灶台上插香点烛供酒。现在想来神仙也是喜欢喝酒的,要不咱们怎么会那么钟情呢?酒是好物,可不要贪杯哟,陕北酒曲里就唱有“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出不了酒的够”。
  过年贴对联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宋朝王安石就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因为村子里识字的人少,全村人的对联基本就固定的几个人完成。在小的时候,我们的对联就去找村里的贺老师写,他的字很工整。后来我也开始写了,要不怕人笑话念了那么多年的书还求人写对联了。毛笔字写不好,就用钢笔字的底子给画出来。你在桌子边写字,旁边伺候你的人很多,有裁纸的、折格的、倒墨递笔的、抽拉送纸的,这些人都是围着你转,好有成就感,喜欢前呼后拥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吧。那时候农村贴的对联基本不讲究平仄对称,好多都是体现时代特色的。我记得那时候有副对联这样写:豆面长来油糕软,双包好处说不完。这对联写的像快板,念起来很上口,是人们对包产到户政策的满意。还有一次去陕北一个村子,村供销社大门上的对联:伟大领袖毛主席,钢铁战士解放军。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还对称着了,就记在心里。
  过大年享团圆
  除夕那天,一早就进入过年状态,鞭炮声远近不一地响开了。人们收拾完家,再把伙场收拾得利利落落。太阳照在半空天气比较暖和的时间,几个人就开始贴对联,扫过墙上的杂尘,刷上新打出来的糨子,将对联贴在抹糨的位置,然后用干净的扫帚用劲扫一下,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起或发生折皱。有不识字的人家,经常有对联贴错的笑话,将“牛羊满圈”横在房梁上。时近中午,沸腾在锅里的肉出锅了,喷香的肉蘸着蒜泥醋,那叫个美味。对联在艳阳下色彩夺目,人们在佳节里享受幸福!下午就是过年的最后准备,用纸糊起的灯笼上放进煤油灯盏,吊起在高高的木杆上。铡刀放门口,牲口安顿好,无聊之时不时出去点几个炮仗。等日落星全之时,村子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人们就开始了正式的过年。炕上的四方桌摆上了过年备下的美食,人们奢侈地在家里点着几支蜡烛,感觉家里已是灯火通明。小孩子们能公然地在大人面前点起纸烟,将整挂鞭炮揪开啪啪单放,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整夜能响,村子里弥漫着火药的香味,勤劳的妈妈将用线串起的枣缀在孩子们棉袄后背,让孩子们能高兴好段时间。那天晚上讲究“熬年”,就是晚上不睡或迟睡,虽然没有电视但人们高兴地还是将年过到后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歇盹一会儿,天还不亮便起来放开门炮,估计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要响响亮亮。早饭后便开启了走家串户拜年访亲的漫长过年,空旷的村子里便回荡着醉汉的高谈阔论,留下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其实在农村过年时间里,勤劳善良的人们还会做许多过年的准备,以对家人、对亲人一年辛苦的犒劳,心里期盼着自己家的日子以后过得更好。只是由于篇幅有限且本人技术不专,比如漏粉条、红烧肉、炸丸子等,所以就不赘述。过年的点滴就是一段无法再寻的回忆,在每个过来人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思念。
其他文献
一  等到春节放假,我从深圳乘车返回千里之遥的家乡。上车后也睡不着,多半将视线交给了窗外。车过桂林市区的时候,天已放亮。窗外浮动着薄薄的雾气,远处的街道看不真切,如同一幅水墨画呈现在微光里。  朦朦胧胧的,也许冬春两季才会有这样的清晨。  那年夏末秋初的时候,曾在这座城里跟车送过水泥。常跟现在这般,透过车窗打量这座城市。有时清晨赶去送货,远处的车流已是清晰可见。在那短短的五十来天的时间里,去过或远
期刊
国际劳动节到了,挪了周末的两天将休息的时间变成了五天,这可是少有的长假啊!对于这个假期,抖音里的小可爱唱着:“不是说好放5天,却借走了2个星期天,又没说要还,我不想借给它!”稚嫩逗笑的童声好惹亲,管他吧,去年憋在家里好不容易有个大假咱得好好珍惜!我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景区绝对是人山人海人如潮,早早就没有打算去景点凑热闹。下班后便急着往老家赶,知道老家正忙着春耕,“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此时正是农
期刊
初六晚上的酒醉在了初七早上,酒醒之时又该上班了。多少个不情愿,不是年没过好,是酒喝得身如散架,多想缓两天,让自己的老胳膊老腿舒展舒展。想想这几天,疾走劳顿奔波忙,几壶浊酒喜相逢。相聚过年事,全在醉意中。  这酒啊,在内蒙古人的生活里确实占着重要的位置。不光操磨外地人,把本地人也伺候得服服帖帖。有个段子说北京同志来内蒙古旅游,在《欢迎您到草原来》旋律中开喝,一直到《站在草原望北京》中迷离返回,没有时
期刊
今天是惊蛰,大清早起来人们就在朋友圈开始咏怀:“惊蛰,就像一个定时闹钟,拉开了春天的帷幕”;“惊蛰,没有人能阻挡,春天如期而至”……  对于这个节气,我只记得小学时候背《二十四节气歌》时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样的句子,知道它是在全年中位于立春、雨水之后的第三个节气,具体什么天气也不知道,以后读到刘方平在《月夜》里写“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期刊
周日晚上的风擦着玻璃吼了一宿,吼得人心烦意躁,惶恐不安。时已黎明,向外望去,好像是玻璃让什么堵了,视野里一片灰色。没经历过沙尘暴的女儿说天怎么是黄色的呢?印象里好几年没来过如此嚣张的沙尘暴了,还赶在了农历二月二之时不误拜年。上午才从中央气象台报道中得知是近十年来最厉害的,我印象里二十年也没经历过,可能是近几年人上年脑子不好使把十年前的几次大沙尘给忘了。  早早下楼送女儿去上学,门口的车已失去了真面
期刊
伏天过后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雨,酷热的天也好像进入冷藏模式,大地一片凉爽,空气顿感清新,感觉很是惬意。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悬挂的雨帘,勾起了儿时雨天的回忆:儿时的雨天特别和小学课文《送雨衣》里那个雷电交加、大雨如注的插图相吻合,闪电刺破长空,骤雨倾盆而泻。记忆中儿时的雨下的是昏天黑地、酣畅淋漓、气势磅礴。  当天边的零星云朵堵住了焦人的烈日后,然后逐渐堆积,不一会儿乌云就开始翻滚,闪电紧接着闷雷,
期刊
前幾日接到消息,说周末在原工作的乡里由乔副乡长召集老同事聚聚。想来撤乡并镇已经十六个年头了,同志们大范围坐在一起还是没有的。临近聚会的几日,同事们就打电话互相盘问着聚会情况,商量着让不喝酒的开着车,不影响喝酒人的酒量也打消其往返的顾虑,能切实感受到人们迫切相见和相见后尽情尽兴的心情。女儿旁边插话,爸爸听到喝酒连个拒绝也不会?孩子,爸爸此刻的心情你是不会理解的。  与同事们约好早早地起程,早了不误叙
期刊
那一夜,我们在喀拉峻草原。  一  我还记得我们坐着大轿车沿着s形的山路爬上山顶,我们拍照,奔跑,呼喊,对着雪山和冷松,对着静默的,开满鲜花的草地。我们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让草原的新鲜空气把肺清洗干净,涤荡残留在身体里的悲怆全身心拥抱短暂的快乐。腿脚利落的人跑下山坡,跑到小溪边,然后呼喊,对岸的人小如芥豆,像甩出去的鱼饵,垂钓对岸的风光,一会儿人跑了回来,几张陌生而新鲜的脸被晚霞镀上一层光的金边。 
期刊
虽已初秋,但8月的鄂尔多斯仍热浪翻滚,与几友相约去东北消暑。人对事对地方对,一举多得何不为?收拾行囊即刻起程。横跨了几十个经度和纬度,果然时令适宜,一下飞机,海拉尔的习习凉风便裹住了我们,让我们这群饱受酷热的西北汉子感受到了呼伦贝尔送给我们的宜人爽心。  接机的导游妹领着上了中巴,没几分钟车已进市区。据导游讲海拉尔机场是中国所有机场中离城市最近的机场,正确与否我不得而知。映入眼帘的海拉尔是一个中俄
期刊
前几天阴雨绵绵,心情随着天气写了不成文的几个字,随手投给了西部散文学会,瞎雀碰了个谷穗穗,一不小心还让西部散文学会给发表了。用了QQ邮箱给发的,编辑在发表时就署名为昵称。很久没见到自己的文字被人抬举了,小欣喜,然后微信共享显摆一下。时间也不长,点赞的,惊讶的,眦眉拉笑斜眼的,各种表情都出现了。跟帖者也在漫步汇群,有的问“是你写的吗”,有的问“文章里的事是真的吗”,在大家的感觉里我在拿别人的文章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