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它就像一座难以征服的雪山,让人望而生畏。但近几年来随着创新教育思想的渗入,作文教学的神秘面纱被徐徐揭开,人们在作文教学领域里摸索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与经验。那么该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没有了兴趣就什么也做不成。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作文教学无疑会带来勃勃生机,对于学生写作文来说,只有感兴趣才会产生欲望和动力。
  例如,上课伊始,向学生介绍文学巨匠鲁迅。鲁迅本来是去日本学医的,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同胞的病不是长在肉体上,而是长在心里时,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鲁迅的文章就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中华民族的毒瘤一个个割掉。可以说鲁迅用他的文字唤醒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唤醒了千百万个中国人,他被誉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经过这样一番介绍,大家已对鲁迅啧啧不已。然后因势利导,鼓励大家也拿起手中的笔写自己之所爱,写自己之所恨,自然就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了。
  二、增加课外阅读,提高作文修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素材,提高自身作文修养,写出的文章才有“神韵”,有“筋骨”。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空洞、套话、内容千篇一律的毛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阅读量太少,不能做到胸有成竹。课外阅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奠基石,是创作的源泉,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无不是通過博览群书、广猎名著最终才文思泉涌并成为著名的文学家的。
  写作要靠灵感,灵感来了会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写出的文章也会格外生动、具体。但灵感不是自己随便跑来的,它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结果,它需要在平时进行广泛的涉猎、积累,最后成为一种自然的条件反射。
  阅读还应当包括对名篇佳作的诵读,丰富博大的中华文化中,诗词歌赋诸多佳作,外国的名著名篇正是学生迫切汲取的营养,如果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熟读成诵,真正融化到自己的血液里,那么日后学生写文章一定会下笔有神。近段时间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活动,给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这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的,“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神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三、打破传统的固定时间写作模式,抓住时机开展即兴创作
  传统的作文课一般是每两周一次,每每上作文课时,学生往往是唉声叹息,愁眉苦脸,学生没有创作欲望,故写出来的文章枯燥、干瘪。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开展即兴创作对写作有很大帮助。
  有时,正值数九隆冬,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鹅毛大雪空中漫舞,不期而至,整个校园,霎时间变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面对此情此景,学生无心“恋战”,无不对窗外美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干脆把所讲课文内容暂告一段落,让学生以雪为题,大发感慨,即兴咏叹。有的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它的美丽,有的写出了“它是仙女撒下的碎玉,是月宫里桂花树的缤纷落英”的美妙语句。有时,可以让学生听一支歌,然后就以“一支最动听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有时,可以联系世界风云、国家大事,让学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开展即兴作文,学生有了激情,有了动力,他们都跃跃欲试地在自己的创作画板上描绘着五颜六色的世界,以前空洞、俗套、千篇一律的文章不复存在。
  四、注重文章的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以后,如果再回过头来看看,就会发现文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是漏洞,所以文章的修改是非常必要的。修改文章可以是“大动干戈”,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也可以是“小试牛刀”,讲究文章的遣词造句。因为有时一篇文章会因一个词语使其生动传神,会因一个比喻句使其更加完美。
  修改文章可以是写完后立即改,也可搁置一段时间再去改。因为有时我学生的大脑比较疲劳,对文中存在的问题看不出来,把文章放一段时间,让大脑有一个调整、再构思的机会,然后再修改,会使文章更臻完美。《泊船瓜洲》因“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绿”字而被世人赞叹不已,《题李凝幽居》因“僧敲月下门”一“敲”字而被后人拍案叫绝。王安石、贾岛写诗善于修改,使之更加凝练、完美,古人写诗况且如此,今人写文章更应如此。
  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需要师生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广大师生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努力,日后在写作道路上就会“无陇断焉”。
其他文献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新发展。本人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倾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张扬个性,关注语文素养,聚焦创新,构造生态语文,彰显生命亮色,语文因活动而亮丽,创新因个性而精彩!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生态环境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的学生——列昂节夫,提出了“活動——个性’理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了活动在学生认识
期刊
实践操作是帮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数学学习中常常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完成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源泉  由于数学知识
期刊
六年级有两个平行班,从班内人数与学生层次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两位班主任都是在一年前开始接班,班主任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可是,半年后两个班却出现了让人惊讶的区别。  鏡头一:早上7:40学生陆续到校。六年级甲班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值日生各就各位,扫地的扫地,拖地的拖地,擦窗台的擦窗台,等等,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认真劳作。教室里,班长组织不值日的学生开始晨读。六年级乙班,只有个别值日生出来劳动,
期刊
有位作家说过:作文的过程既是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思路和细节的问题,思维发展说的是思路,语言表达讲的是细节。通常一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是东拉西扯,就是东拼西凑,结果虽然作文字数也够要求,但读起来自己都觉得好像进了雜货铺,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有点,可好象又什么都没说清楚,除了自己知道有些什么,别人只能大摇脑袋。因此如果学生不着急凑数字,而是把杂货整理一下,进行
期刊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规范的书写习惯,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风格、品质乃至素养。  一、什么是规范书写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里的“规范”,指的是把字写得合
期刊
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的环节,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作的讲评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习作水平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  1.互读互评,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  心理学
期刊
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面,东西方向坐落着两个十平方米左右的花坛。花坛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成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天,花坛里不知名的小花和小草偷偷地从土壤里钻出来,好像来观赏五彩缤纷的世界。春雨过后,花草被春雨滋润得舒服极了,把我们栽种的那些不知名的花都羞红了。  夏天,太阳当头高照,烈日炎炎。花的嫩芽变成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翠绿的叶子的映衬下,格外地精神,格外地明艳;绿草也在那比映山红还要艳
期刊
“昨天我在莱钢还有急事,忘了和你们道别,昨天玩得很开心……谢谢,希望你们坚持下去。”终于收到的这条消息,不再是让我反感的节奏节奏、拍子拍子,却令我错愕不已,许久许久。  空气已然凝固,我却始终不知道时光究竟以怎样的脚步冲刷着这一切。  我想,命运就是如此安排的。  早晨,阳光洒在时钟上已然映出一个九十度角,然而昨天通宵打游戏的我还睡意盎然,在梦里和庄周一起抓蝴蝶……“糟了,第一天就迟到……”也不知
期刊
皓月朗照,一泻千里,清风拂过,枝条交影,我和爸妈中秋月下散步,九年难遇的大月亮,不欣赏实在可惜。老妈突然提起中秋征文,老爸建议——写写苏东坡吧。睡梦中,我似乎穿越千年……  “吁——,”车夫突然停下马车,“大人,到密州了。”走下车,望着湛蓝高远的天空,我忽然想起与师尊王安石的争辩,摇头,道不同不相为谋,自求外放,已满三年啊。  接连几年,我都在忙碌中度过。  公文,案件,圣旨,弄得我头昏脑胀。  
期刊
语文教材作为广大语文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其中收录的教学内容多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教育意义。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均是围绕某一主题编写而成的,课文间具有相互的联系性。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单篇课文的讲解,忽略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从内容的联系入手,进行初中语文单元的整体教学,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整体教学的内涵  整体单元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反对将教学内容拆开教学,提倡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