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在教学中极大地影响着物理课堂教学的状况,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物理课堂,用来处理抽象问题,探索有关物理规律,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因为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在物理教学中取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发展性,激发学生兴趣,使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物理课堂 物理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课堂,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的产物,它源于传统教学,又丰富了传统教学,但具有着其独特的,传统的教学所不可比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降低了教学难度
物理上很多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对《电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贮备有限,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能突出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就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通电导线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把小磁放到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仪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磁感线环绕方向(复盖片)、某几点磁场方向(抽拉片)、放小磁针时磁针的指向(复盖片)等多种投影底片组成复合片进行投影,通过复盖、旋转、抽拉等多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此难点就轻而易举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要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那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象,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原子失去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投影方法,可以清晰描述电子的得失过程,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摩擦起的真正原因,从而有效地掌握摩擦起电的知识。又如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温度变化是细微的,课堂上很难做到每人一支温度计,操作起来又可能极不统一,使用投影仪就方便多了。可将画有温度计及其刻度的投影片逐一投影出来,则可使全班学生均能看见,效果显著。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实现信息的即时反馈和矫正
教学是双边活动,要使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这就需要反馈。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接收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想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往往采用让学生上黑板演题、书面检查、收缴作业等,最后的手段是考试。在课堂上,当场了解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又不全面。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递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就会从精神上亢奋起来,在课堂上就能够全神贯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基于以上原因,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心理学还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电教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的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转上页)(接下页)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课件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参与性,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块板擦,一枝粉笔”的老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另一个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前一个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角,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因而,使学生可以获得的信息量超过总信息的95%。可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所获取的信息要强得多。而信息量与知识获取的多少密切相关,获取的信息量越大,掌握的知识就会越多。后一个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增强。
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是已知的科学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演示、现场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探究精神。例如,在讲述“大气的压强”时,不只是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实验”,接着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再把录像图像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变化过程,按其变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物理中的一些内容由静变为动,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微观变为宏观,由呆板变得活泼,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并且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能力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初中物理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物理课堂 物理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课堂,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课堂的产物,它源于传统教学,又丰富了传统教学,但具有着其独特的,传统的教学所不可比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降低了教学难度
物理上很多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对《电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贮备有限,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能突出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就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通电导线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把小磁放到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仪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磁感线环绕方向(复盖片)、某几点磁场方向(抽拉片)、放小磁针时磁针的指向(复盖片)等多种投影底片组成复合片进行投影,通过复盖、旋转、抽拉等多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此难点就轻而易举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变微观物理现象为宏观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要渠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那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象,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原子失去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投影方法,可以清晰描述电子的得失过程,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摩擦起的真正原因,从而有效地掌握摩擦起电的知识。又如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温度变化是细微的,课堂上很难做到每人一支温度计,操作起来又可能极不统一,使用投影仪就方便多了。可将画有温度计及其刻度的投影片逐一投影出来,则可使全班学生均能看见,效果显著。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实现信息的即时反馈和矫正
教学是双边活动,要使教师传授的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目标,这就需要反馈。多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接收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想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往往采用让学生上黑板演题、书面检查、收缴作业等,最后的手段是考试。在课堂上,当场了解学生学习的即时效果,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又不全面。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递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就会从精神上亢奋起来,在课堂上就能够全神贯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基于以上原因,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心理学还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电教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内容的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五、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宽了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转上页)(接下页)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课件渗透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参与性,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块板擦,一枝粉笔”的老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十分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另一个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前一个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角,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因而,使学生可以获得的信息量超过总信息的95%。可见,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所获取的信息要强得多。而信息量与知识获取的多少密切相关,获取的信息量越大,掌握的知识就会越多。后一个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增强。
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是已知的科学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教师的传授、演示、现场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探究精神。例如,在讲述“大气的压强”时,不只是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实验”,接着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再把录像图像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变化过程,按其变化分步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物理中的一些内容由静变为动,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微观变为宏观,由呆板变得活泼,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并且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能力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初中物理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