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立德树人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只强调学生成绩”的错误观念,要求教师发挥学科作用,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既有才学、又有道德的“中华好少年”。在此背景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可以提出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问题及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青年”之说,主张教育要先“育人”再“成才”。近年来,小学生德育教学问题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学问题,需要我们教师的全力支持,以多样教学方式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更加健康阳光地成长。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简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认同程度不够高,家长的观念对学生影响十分重要,而大多数家长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只是“副课”,孩子没有必要花大精力学习,这就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直接会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低效率[1]。同时我还观察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灵活性欠缺,大多数教师授课都是一板一眼的,采取“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的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既违反了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也会妨碍学生学习积极性[2]。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分析
   1.创设德育环境,多样教学管理
   我们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德育教学体系,我们需要创设优良的德育教学环境,以多样教学管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德学品质,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德育教学[3]。比如目前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针对爱国教育、集体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等等,德育的内容比较繁杂,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阶段,繁杂的德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可能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此时我们就可以针对德育内容进行精简,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比如以身边的真实素材激励学生;或者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以生活中的小事来触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渗透德育思想,便于构建班级德育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
   2.结合网络资源,激发爱国情怀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学设备被运用到课堂中。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然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讲解时,第一步要讲到的就是“我们神圣的国土”。在课前,老师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前任务,可以让学生从老一辈的家长口中了解一下祖国的历史变迁,或者通过网络查询了解自己所在地以外地区的文化。想要上台展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东西制作PPT,然后找到老师报名;在课上,老师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报名的同学利用多媒体上台进行几分钟的简单演讲。待学生演讲完后,老师可以用PPT结合剪辑好的小视频,就祖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朝代国土的变迁以及不同地方具有地方特色的壮丽景象向学生进行展示;在课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强大祖国写一篇感受,然后老师进行查看并反馈意见。网络让我们能够在家看世界;而多媒体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景象。借助这些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数千年的历史,从而更加全面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3.组织课外活动,优化德育环境
   应当认识到小学班级德育教学管理,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而已,而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需要不断优化德育教学模式,我认为,除了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还需要纳入社会教育,使其三位一体,共同育人,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德育教学环境。例如,在讲到《我们的节假日》这一单元时,可以举办“我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展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为活动做准备。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向家长请教、网络或者書本查询等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解,然后选定感兴趣的节日作为活动的中心内容;活动进行时,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习俗作为活动开头。然后老师把讲台交给学生,每个学习小组上台以活动前定下的节日为主题,可以以PPT的形式,再结合一些简单的视频进行生动的讲述;讲解完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节日进行交流,然后老师再进行活动总结。
   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道德法治观,法治可约束科学的道德观,道德与法治教育要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不仅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划,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受益一生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在未来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达到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司桂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7.
   [2]许冬梅.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34.
   [3]钟晓琳,唐延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素养解读[J].中小学德育,2019(6):16-18.
   [4]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快乐教育的理念在中小学不断深入,该理念指出教学活动应该充满趣味,让学生感到快乐,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也就需要关注到寓教于乐这一重要思想理念,在课堂上构建起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对此,首先分析寓教于乐的内涵价值,然后探讨小学语文课程实现趣味化教学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   语文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编排了习作单元,现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谈谈对习作单元教学的粗浅思考。   一、聚焦要素,串珠成链   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指出了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某一项关键的习作能力。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导语部分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游戏作为幼儿最根本的内在需要、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有趣纸箱变变变”的自主性区域活动为出发点,思考如何依据《指南》有效地支持和帮助幼儿通过
摘 要:每一个学生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为老师只有做到平等相待,做到一视同仁,才能使“后进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感到他们也和其他学生一样,他们没有被“抛弃”和“放弃”。这就要让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知道:成就与出身无关,与信心有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关键词:老师;转化;后进生;不抛弃;不放弃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都会经过一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古诗文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入,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首先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当前的教育体系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基于此,针对“快乐读书吧”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小学语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课标明确指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四种具体建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其中,优化案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的“根”与“源”在家庭,根基牢固,源流充沛,孩子的成长才有无限可能。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其功能在“养”和“育”,“养”即给予孩子生活必需、吃饱穿暖,“育”则是培育心灵,使其成为一
摘 要:高中生最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此外,核心素养下的自主发展板块提到,高中生应着重掌握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等内容。这些任务的完成除了以学校德育活动为载体外,主要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以下简称新舟中学)为例,通过课程实践,指出提升课
摘 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理解音乐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听音乐。聆听是唱歌教学的必经环节和必要手段,运用多方法、多层次地聆听实践活动来品味歌曲,听其声知其因,听有所思,听有所悟。将聆听活动贯穿于唱歌教学之中,以聆听为起点,以聆听为主线,关注聆听的过程与方法,“以听养唱”,让学生在听觉感官的刺激下,循序渐进、轻松愉悦地学会演唱歌曲。  关键词:静听;细听;品听;探听  学生唱不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