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叶圣陶注重“趣味”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受到“趣味”的影响,只有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使每一个教育活动取得成功。因此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下,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浪花苑幼儿园的课题《叶圣陶教育思想视域下文化融合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的研究方法,研究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中华民间文化在幼儿园中的教学方法、途径,有3种方法途径:1、“趣味”环境;2、“趣味”的教学;3、“趣味”的家园合作。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趣味;幼儿;中华民间文化
一、论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方向,加强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国家才会有希望[1]。叶圣陶注重“趣味”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受到“趣味”的影响,只有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使教育活动取得成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的机械化与规模化,很多的民间艺术品被机械批量生产取代,同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在民间的民间艺术艺人越来越少,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改变,很多的民间艺术所包含的特殊审美价值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去研究[2]。将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可以在我们的新一代心中种下民间文化的种子。那么将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叶圣陶先生主张发展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的趣味性,认为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领孩子朝着自己的梦想方向发展的“领航者”[3],因此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游戏中体验民间文化的趣味性。
二、“趣味”的环境
为儿童创造发现美的条件,就是指教师与家长要培养孩子美的感受力[4]。叶圣陶重视孩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隐性课程,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题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隐性课题的影响。那么,创设民族风格的环境,多角度的向幼儿展现优秀的民间艺术,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5]。1、在益智区,幼儿通过接触、操作、感知、体验来对事物进行探索。如投放纸牌,通过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子,黑紫色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苞头,带银首饰,穿翘头绣花鞋等民族服饰纸牌,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对各族服饰的认识。2、美工区是一个幼儿通过平常在生活中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如在大班,可以在美工区投放蜡染材料,将幼儿对蜡染的浅层兴趣,导向内化。使幼儿对蜡染艺术感兴趣,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3、在幼儿园开设的语言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提高语言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那么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民间文化,该如何在幼儿园语言区中展现呢?教师可以在语言区中投放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书籍,如绘本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是一本北方民谣改编的绘本。
三、“趣味”的教学
叶圣陶先生在美育教育中,为孩子创作了适合孩子的文学体裁——童话。童话这一富含趣味性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孩子所爱的,那么在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中,教师也要设计出适合孩子发展,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教学活动。
在民间艺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大量欣赏具有地域特色的典型性民间艺术作品去了解各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欣赏这些既贴近生活,又能够体现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作品,会极大地提升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6]。如美术活动安徽剪纸活动,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而且剪出来的图案栩栩生动,让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另外,剪纸不受拘泥、变幻万千的造型艺术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欣赏更是如此,幼儿的听觉如此敏锐,他们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各地区音乐的差异,如《快乐的罗嗦》有别于苏南地区的温婉,豪放热情的异域风情同样被幼儿所喜欢。幼儿在欣赏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疆土之大、民族之多,萌发爱国的情感[7]。
四、“趣味”的家园合作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节日活动,仅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也会根据每个节日的风俗特点,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帮助我们收集到与节日有关的信息和物质材料,中国每个民间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如:重阳敬老、给爷爷奶奶送礼物;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这些庆祝活动有的在白天进行,有的在晚上进行,有的是社会活动,有的则是在家中和家人共同进行的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园的民间节日活动伸到家庭与社会。让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不同的环境中,增加对节日文化全面的感知与体验,感受节日的氛围及意[8]。
叶圣陶先生注重“趣味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会受到兴趣的影响,只有让孩子主动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教师的预期效果。从“兴趣”入手,让幼儿从小接触中华民间文化,让孩子对民间文化感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孩子去接触和了解民间文化,使孩子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吴东平,“美”与“爱”,“灰”与“白”:叶圣陶儿童美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
[2]张群,将民间手工艺引入幼儿园手工课程的意义、原则与途径,湘潮(下半月),2011(03):58
[3][4]吴东平,“美”与“爱”,“灰”与“白”:叶圣陶儿童美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9
[5][6]毕圣男,渗透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学术论坛,2010:49
[7][8]陈艺婷,民族之美,传承精彩——对民间文化渗透于幼儿园活动的研究,幼教天地:107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趣味;幼儿;中华民间文化
一、论题背景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方向,加强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国家才会有希望[1]。叶圣陶注重“趣味”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受到“趣味”的影响,只有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使教育活动取得成功。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的机械化与规模化,很多的民间艺术品被机械批量生产取代,同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在民间的民间艺术艺人越来越少,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改变,很多的民间艺术所包含的特殊审美价值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去研究[2]。将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可以在我们的新一代心中种下民间文化的种子。那么将民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叶圣陶先生主张发展孩子的个性,激发孩子的趣味性,认为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领孩子朝着自己的梦想方向发展的“领航者”[3],因此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游戏中体验民间文化的趣味性。
二、“趣味”的环境
为儿童创造发现美的条件,就是指教师与家长要培养孩子美的感受力[4]。叶圣陶重视孩子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隐性课程,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题的同时,越来越重视隐性课题的影响。那么,创设民族风格的环境,多角度的向幼儿展现优秀的民间艺术,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5]。1、在益智区,幼儿通过接触、操作、感知、体验来对事物进行探索。如投放纸牌,通过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子,黑紫色丝绒背心,扎绣花围腰,用花苞头,带银首饰,穿翘头绣花鞋等民族服饰纸牌,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对各族服饰的认识。2、美工区是一个幼儿通过平常在生活中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如在大班,可以在美工区投放蜡染材料,将幼儿对蜡染的浅层兴趣,导向内化。使幼儿对蜡染艺术感兴趣,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3、在幼儿园开设的语言区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提高语言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那么在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民间文化,该如何在幼儿园语言区中展现呢?教师可以在语言区中投放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书籍,如绘本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是一本北方民谣改编的绘本。
三、“趣味”的教学
叶圣陶先生在美育教育中,为孩子创作了适合孩子的文学体裁——童话。童话这一富含趣味性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孩子所爱的,那么在幼儿园民间艺术教学中,教师也要设计出适合孩子发展,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教学活动。
在民间艺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大量欣赏具有地域特色的典型性民间艺术作品去了解各地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欣赏这些既贴近生活,又能够体现民族传统特色的艺术作品,会极大地提升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6]。如美术活动安徽剪纸活动,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而且剪出来的图案栩栩生动,让幼儿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另外,剪纸不受拘泥、变幻万千的造型艺术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欣赏更是如此,幼儿的听觉如此敏锐,他们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各地区音乐的差异,如《快乐的罗嗦》有别于苏南地区的温婉,豪放热情的异域风情同样被幼儿所喜欢。幼儿在欣赏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疆土之大、民族之多,萌发爱国的情感[7]。
四、“趣味”的家园合作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节日活动,仅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也会根据每个节日的风俗特点,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帮助我们收集到与节日有关的信息和物质材料,中国每个民间节日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如:重阳敬老、给爷爷奶奶送礼物;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这些庆祝活动有的在白天进行,有的在晚上进行,有的是社会活动,有的则是在家中和家人共同进行的活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园的民间节日活动伸到家庭与社会。让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不同的环境中,增加对节日文化全面的感知与体验,感受节日的氛围及意[8]。
叶圣陶先生注重“趣味教育”,他认为孩子的教育会受到兴趣的影响,只有让孩子主动的探索、学习,才能得到教师的预期效果。从“兴趣”入手,让幼儿从小接触中华民间文化,让孩子对民间文化感兴趣,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孩子去接触和了解民间文化,使孩子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吴东平,“美”与“爱”,“灰”与“白”:叶圣陶儿童美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
[2]张群,将民间手工艺引入幼儿园手工课程的意义、原则与途径,湘潮(下半月),2011(03):58
[3][4]吴东平,“美”与“爱”,“灰”与“白”:叶圣陶儿童美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9
[5][6]毕圣男,渗透性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实施途径,学术论坛,2010:49
[7][8]陈艺婷,民族之美,传承精彩——对民间文化渗透于幼儿园活动的研究,幼教天地:107